再親密的關係,也要注意「刺蝟效應」,不然容易造成情感霸凌

2021-01-11 騰訊網

在愛情面前,每個人都感到猝不及防。想要全身心呵護,卻不知無形之中早已造成了傷害。

不是不愛,只是用錯了方式。想毫無保留地付出,卻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承受能力。要懂得適可而止,瘋狂的佔有欲造成的傷害讓人難以接受,想要掌控卻發現早已成為局外人。

喜歡就好好保護,看到對方平安,就可以放心相處。你在愛情中保持自己的態度,兩個人能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

生活中,我們不只有愛人,親人,朋友,還有無限的美好值得去發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好好享受才不會讓人生白活。

感情世界豐富多彩,但一定要記住,再親密的關係,也要注意「刺蝟效應」,不然容易造成「情感霸凌」。

何為「刺蝟效應」?

「刺蝟效應」是指刺蝟在冬天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仍然會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保持適當的距離,互相溫暖又不會傷害對方。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可能要求對方時刻陪伴在身邊。

擾亂對方的人生步伐,就會影響他的正常生活,而你的另一半絕不願意和一個喋喋不休的人相處一輩子。

可以愛,但不能傷害,離得太近,兩個人的生活節奏全部打亂。也許是出自好心,但還是要學會為對方考慮。真正的愛是相互理解,給對方留一片寧靜的棲息地。

鋒芒是為了保護自己,太過顯露便傷害了對方。

真心有所回應,真愛值得付出。彼此之間的和諧相處需要一定的沉默寡言。

感情不必強求,愛不是自私和佔有

感情不是霸道和佔有,自私的人從未幸福。想要的越多,失去的越多,生活從來不會如你所願,遇到問題需要正確對待。

在電視劇《小大夫》中,肖銳對黃蓉的愛太過自私,太過霸道。肖銳為了監視黃蓉的一舉一動,在黃蓉家裡安裝了攝像頭,並威脅黃蓉如果分手就把這些視頻散布到網上。黃蓉受不了這樣壓抑的生活,兩個人不歡而散。

感情不是霸道,愛從不是勉強。希望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能有一個好的心態,不要為了自己強求別人。生活順其自然就好,太過刻意,顯得矯情。

霸道的人以自我為中心,總想以一己之力佔據對方的全部。但人不是機器,更不是物品,不是想操縱就能操縱,壓力太多只會適得其反。

和對方保持適當的距離,能夠保持溫暖就夠。溫度太高,太過熱情,不知道怎樣迎合你過度的愛,兩個人會大汗淋漓。

別在愛情中目空一切,懂得取捨才是正確。你想要的也許是對方望而卻步的,不要去逼迫,感情需要尊重。

「做好自己」永遠比「為你改變」重要的多

01)、在愛情中,每個人都要活出自我,自身的優秀塑造兩個人的成長。不要為了任何人和任何事放棄自己,強大的吸引力能夠延長愛情的保質期。

不難發現,單身的時候,我們有很多時間吃喝享樂。一人吃飽,全家不愁,沒有責任,沒有負擔。

但兩個人在一起之後,生活天差地別。人有了念想,就不得不做出犧牲。尤其是在有了家庭之後,你所兼顧的可能是三代人。

在如此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迷失方向,感到身心俱疲。生活很苦,但不要忘記成長。

好的心態成就一切,苦難不能磨平我們的鋒芒,保持初心才能魅力不減。

02)、為生活拼命已經夠累了,就不要因為過多的言語而製造麻煩。

每個人都有心酸和委屈,說不清也道不明,留有足夠的空間自行排解。想明白了一切,生活充滿舒暢。

很多時候,矛盾的爆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太過看重對方。

覺得自己付出了所有,對方應該同等相待。事實上,對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你,只是你眼中不再有自己的存在。

心胸開闊一點,在有限的時間提升自身的高度,絕對比你霸道地佔有更有價值。

真正愛你的人就是愛你的美中不足,你只要保持自己最好的狀態,每個人都值得最好。

有了信任的情感關係,過得才是一種幸福

在綜藝《圓桌派》中,一位嘉賓說:「夫妻之間想要保持關係穩定,就需要保持界限感。」保持合適的距離,表達交往會更加自然。

一條簡短的消息就讓人想入非非,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是否真實。想要走的長久,最好的愛就是彼此信任。

很多人害怕失去,覺得兩個人在一起之後,自己就應該是對方的全部。不斷追問,不斷探尋,知道的太多,難免會胡思亂想,不想讓猜忌造成矛盾,要有一顆好的心態。

和愛人相處最好的方式有兩種選擇:一是融入,二是信任。

不相信對方就嘗試融入他的生活,涉足他的朋友圈。但這樣的結果往往會讓自己不開心,和不認識的人在一起太過勉強。

所以懂得信任才是最好,感情需要忠誠,需要你的真誠相待。

你會發現,如果兩個人處於合適的範圍中,你越疏遠對方,他便越想靠近。

你不去過問,可對方會主動把自己的心聲告訴你。這樣的感情來的容易,讓人更放心。

有些時候,情侶之間需要坦誠一點,讓人琢磨不定的事不要去做,一個眼神的閃躲,不免會讓人胡思亂想,但是,既然是真心相愛,就認真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美好。

每個人都在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守護愛情的美好,但一定要記住,不能極端。太過控制,誰也受不了。

一下子就傾盡所有,之後的幾十年會越來越累。把多餘的愛放在心裡,一輩子那麼長,讓愛慢慢傳達。

希望每個人都能守住自己的真心,不負終生。也許未來很難,只要和身邊人一起勇敢向前,一切都不在話下。

相關焦點

  • 刺蝟效應:親密關係裡最大的陷阱,很多女人都忽略了
    「刺蝟效應」也被稱之為「心理距離效應」,兩隻刺蝟在天氣冷的情況下相互依偎,但是它們靠得越近,身體上的刺就越容易傷害到另一方。 如果他們能夠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僅僅能夠相互取暖,而且還避免了刺傷的一種現象。
  • 刺蝟效應:過分控制孩子並不好,善於保持距離,親子關係更親密
    最後高考的時候英子也為了擺脫媽媽的控制,選擇了離家很遠的大學,親子之間的關係終於爆發了。這就像刺蝟,它們渾身帶刺,如果兩隻刺蝟想接近互相取暖,結果只會刺傷對方。其實在中國有很多這樣的家庭,這些問題也實實在在困擾著我們,所以今天就大家了解一下怎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做好這件事,首先就要了解「刺蝟效應」。
  • 不一樣的心理學:刺蝟效應,最好的關係,是親密有間,和意猶未盡
    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14篇——刺蝟效應。要想找到最佳關係的平衡點,就要遵從刺蝟效應。什麼是刺蝟效應?刺蝟效應(Hedgehog Effect)是指刺蝟在天冷時靠攏取暖,但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相互刺傷的現象。
  • 兩個人相處,要提防「刺蝟效應」
    就這樣兩個人的關係鬧得非常尷尬,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彼此冷靜的思考之後,兩個人就和好如初了,或許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刺蝟效應」吧。反之,距離太遠的話,兩個人就很難相處融洽,而刺蝟效應正是證明了兩個人之間不管是友情方面,還是愛情方面最重要的是心理關係。02刺蝟效應的核心內涵是:距離產生美。
  • 心理學「刺蝟效應」:親子關係也需心理距離,家長要把握好「度」
    親子關係也需要保持心理距離,父母需要有個"度",不然給孩子帶去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在心理學叫做"刺蝟效應"。那麼什麼是"刺蝟效應",對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呢?一、 "刺蝟效應"反映出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刺蝟效應,是指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
  • 了解「刺蝟效應」,讓親子關係保持親疏得當
    父母對孩子的掌控並不是愛,家長們應該了解"刺蝟效應",過於親密的關係未必對孩子的成長有利。什麼是"刺蝟效應""刺蝟效應"原起源於一則西方寓言。這則寓言講述兩隻小刺蝟在冬日裡想要抱在一起取暖,但由於彼此身上都有刺,因此靠得太近都會讓對方受傷。而靠得太遠,又難以取暖。
  • 兩個人能不能長久,取決於「刺蝟效應」
    01在生活中,不論是夫妻還是情侶之間的相處,都需要有一定的「門道」,彼此之間的關係不能走得太近,同時也不能太遠。心理學上有一個很相似的效應,叫做「刺蝟效應」它所強調的是心理距離效應,是指在和他人的相處中要保持合適的距離,這樣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於戀人來說,兩個人之間能不能長久,刺蝟效應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 要讓一個男人對你越愛越深,就要懂得運用「刺蝟效應」
    本文是《女性課堂:情感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情感知識,解決情感困擾,讓你更懂男人,尋找到屬於你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寒風凜冽的冬日裡,兩隻刺蝟緊緊的擁抱在一起取暖,它們抱的越緊,身上的刺狠狠的扎在對方身上也就越痛。於是這兩隻刺蝟彼此分開了一小段距離,這種恰到好處的分寸感,反而讓他們覺得格外溫暖和舒適,這是心理學上所闡述的「刺蝟效應。」
  • 職場效應之:海格力斯效應、刺蝟法則、巴納姆效應
    海格力斯效應—— 一直抱怨自己的工作和領導,會讓你自己進入死胡同是什麼「海格力斯效應是一種人際互動,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或群體之間存在的冤冤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而是力量,是承擔,是前進,是負責,是大仁大勇的動力只有忘記仇恨,寬宏大量,才能與人和睦相處,才會贏得他人的友誼和信任,才會贏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寬容不僅是給別人機會,更是為自己創造機會-刺蝟法則—— 永遠不要過分親密、保持適當的距離。
  • 親密關係:心理學「刺蝟法則」,讓距離產生美
    刺蝟法則就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當與愛人/伴侶相處時,需要把握適當的距離,就像互相取暖的刺蝟那樣,既互相關心,又有各自獨立的空間。01 懂得在親密關係中要有距離感這一點很重要有句話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在恆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 親密關係:是什麼讓你變成了一隻敏感的「刺蝟」?
    所以在那段時間裡,雖然我自己感覺到我們的感情越來越疏離了,其實過後再回想,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一切都是我自己的一場錯覺。我說這些的目的就是想告訴你們,其實在那段時間裡,先生對我的愛沒有改變,他的性格脾氣也沒有改變,包括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和投入,改變的也很少。我的生活中,除了多了一個孩子,多了一份牽掛和責任,什麼都沒變。可我整個人卻變了,以至於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改變了。
  • 刺蝟法則:心理學說每個人都會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密的人
    用心理學解釋就是刺蝟法則。定義: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由來:生物學家為了探究刺蝟在冬天的習性,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冬天的時候,把十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只能相互靠在一起取暖,而相互靠攏後,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會各自分開。
  • 刺蝟的擁抱|告訴你決定人類情感和諧最重要的三個字是什麼
    刺蝟是一種有趣的小動物,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心理效應和它有關,被稱為刺蝟效應。關於刺蝟效應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天。兩隻凍得發抖的刺蝟為了取暖而擁抱在一起。因為距離太近,身上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後來經過無數次的磨合,它們找到了一個最佳的方式,最佳的距離,既能夠取暖,而又不能互相傷害。
  • 男女交往中,掌握這3個心理效應,關係就會越來越好
    如果多掌握一些心理學效應,便會使彼此的關係如魚得水,越來越好。01 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面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麼後期交往起來也是很輕鬆愉快的。這就告訴我們,要在異性交往的過程中做好形象管理工作。保持身著的整潔,保持待人接物的禮貌,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首次印象。
  • 原來,這就是「刺蝟效應」
    當第二天的朝陽升起來時,兩隻刺蝟哭了:原來最好的距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剛剛好能夠擁抱在一起,生命就能夠延續下去。這就是著名的刺蝟效應:與人交往時,不能太遠,會產生疏離;也不能太近,會失去界限。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權力邊界、規則邊界、關係邊界,都是如此。
  • 刺蝟效應:家長與孩子應當「親密有間」,6招或能學會把握尺度
    文丨趙彩霞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知道刺蝟效應嗎?這個效應是由西方的一則寓言故事衍生出來的:相傳,有兩隻刺蝟受不了冬天的寒冷,就想要依偎在一起取暖,起初,兩者沒有控制好距離,總是會刺傷彼此。在不斷地摸索中,兩者逐漸找到了最佳位置,不僅可以相互取暖,而且也不會傷到對方。由此告訴我們,不管什麼情況下,跟他人都要做到親密有間,把握好一個距離。
  • 讓男人乖乖聽話的小技巧:掌握「刺蝟效應」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有用的小技巧——刺蝟效應。所謂刺蝟效應,是指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這個心理效應,它強調的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也就是和對方保持「親密有間」的關係。
  • 親子關係中,需警惕「刺蝟效應」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正所謂距離產生美,在情侶的相處之間都要講究小別勝新歡。在孩子教育當中,其實也是有著這樣的一定關係。然而很多的家長卻恰恰沒有做到這一點,覺得和孩子之間應該親密的不保存任何距離。
  • 心理學家:特別容易喜歡上一個人,其實是在逃避真正的親密關係
    有些人很容易就喜歡上某一個人,甚至把這種現象稱為」花心「。心理分析顯示,這很可能是在逃避真實的親密關係。喜歡上上一個人尤其容易,是什麼表現?感受著彼此,機具吸引力,充滿了獨特的強烈欲望——一種一時的。不可言喻的迷戀。其中主要有四種:第一,友誼型,你會無條件地相信對方,並希望和他成為最親密、最親密的朋友,這與性無關。
  • 心理學刺蝟效應:請和你身邊的人保持一定距離
    每天5分鐘,從零學心理關注「心理筆記」,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已文 | 壞壞小懶貓 | "刺蝟效應"來源於西方的一則寓言,說的是在寒冷的冬天裡,兩隻刺蝟要相依取暖,一開始由於距離太近教育心理學家根據這一寓言總結出了教育心理學上著名的"刺蝟效應"。這一效應的原理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日常相處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實踐中,不少老師將這一"效應"誤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太大,學生失去了溫暖感,產生了陌生感,因此,教師的教育效果不可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