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早蛇文物距今8000年:是查海先民圖騰(圖)
阜新查海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罐上的蛇銜蟾蜍雕塑。 A 中國已發現最早的蛇文物: 距今8000年前龍蛇都是查海先民圖騰 20世紀80年代,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距今8000年前的蛇銜蟾蜍紋筒形陶罐,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蛇的圖像。
-
走進遼寧-遼寧頻道-東北新聞網
已發現各類礦產110種,保有儲量列全國前10位的有24種,其中硼、鐵、菱鎂等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全省地形概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東西。遼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是國家糧食主產區和畜牧業、漁業、優質水果及多種特產品的重點產區。 遼寧的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
-
來瀋陽故宮「非遺匠意市集」,發現遼寧之美
此次成果展,於10月23至24日在瀋陽故宮面向公眾開放,邀請遼寧地區40餘位非遺傳承人,通過「遼寧非遺匠意市集」的形式,對20項遼寧非遺項目產品進行展示售賣,讓更多公眾「發現遼寧之美,感受遼寧之好」,持續助力遼寧非遺保護和文旅產業的振興發展。
-
遼寧阜新56平米住宅2萬一套!357元一平方的樓房,閒置5年成燙手山芋
最近遼寧省阜新市一些二手房的掛牌價格,平均一平方只有357—560元左右,目前遼寧阜新市二手房掛牌價三四萬的很常見,甚至有一套56平方的樓房2萬一套,而這種房子並不是農村的平房,遼寧阜新曾經因為出品高檔玉,被稱為「玉龍故鄉」興盛一時,而且這裡是張三丰的故裡。當年遼寧阜新是有名的「煤都」開了亞洲第一大露天煤礦,歷史文化悠久,而且有天然的資源,為什麼房子的價格這麼低?
-
上宅遺址發現蟬猴,難住考古專家,最後民俗專家揭開了它的謎底!
上宅遺址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塊東西長100米,南北寬50米的範圍內,考古專家發現了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原始人的生活遺址。在一座的墓葬裡,還出土了一個蟬猴合體的小石雕。但這個小石雕卻成了考古人員都無法解開的謎,直到找來民俗專家,才搞懂了它背後的秘密。這個小石雕是做什麼用的呢?
-
阜新收藏者要建「遼代鐵器博物館」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耿文東潛心收藏30年,他收藏的不是金盤銀盞,不是書畫文玩,而是被人看作「破銅爛鐵」的近3000件鐵器,其中僅遼代的就有千件,如鐵釜、鐵鼎、鐵碗、鐵壺等生活用具,鐵鏵、鐵鋤、鐵趟頭、鐵牽引等農耕工具,鐵鏃、鐵矛、鐵梭鏢、鐵戰刀等兵器,鐵錛、鐵斧、鐵鑿、鐵鉤鎬等木工工具……門類齊全,令人眼花繚亂,考古專家認為這些收藏擁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
-
史前遺址石峁,會是誰的城?
但那時對石峁遺址的性質和年代都有一些誤判,報紙上是這樣說的:在神木高家堡一帶有個遺址,可能和匈奴女王有關。 真正意義上的考古調查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後。石峁遺址是1958年首次全國文物普查在陝西試點過程中發現的。「我們在檔案管理部門找到了1958年關於石峁的最原始記錄。當時的調查者對石峁遺址的範圍、年代都有一些比較準確的認識。
-
為什麼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五百年前或許真的是一家!
中國人第一次見面,經常會問到姓名,如果對方跟自己同姓,往往會笑稱「五百年前是一家」。為何「五百年前是一家」會流傳這麼廣呢?為何不是三百年、四百年、六百年呢?這麼說有無依據呢?其實,這個說法的背後,是一部血淚史。
-
揭秘四千年前的高地龍山雙城衰亡史
三、大崩潰2018年石峁古城最重要的發現是三十多件石雕,這些石雕集中出土於皇城臺臺頂的大臺基南護牆牆體的倒塌石塊內,有一些還鑲嵌在南護牆牆面上。絕大多數為雕刻於石塊一面的單面雕刻,以減地浮雕為主,雕刻內容可分為符號、人面、神面、動物、神獸等,有一些畫面長度近3米,以中心正臉的神面為中心,兩側對稱雕出動物和側臉人面,體現出成熟的藝術構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藝。這些精美神秘的石雕卻可能隱含了高地龍山滅亡,乃至華夏民族來源的重要信息。由石構遺蹟觀察,它們並非是最初的原生堆積。
-
寺廟石雕供桌青石石雕神桌純手工雕刻石供桌及石雕供桌的擺放禁忌
石雕供桌,指廳堂上置於天然幾前的一種長方形桌子,高度約與方桌相等。祭祀時,祭祀時常供設香爐、蠟竿和擺放供品的桌子。石雕供桌常見於大型的祭祀活動,廟宇、祠堂、家宅、公司等擺放祖宗牌位,佛道神靈的地方。石雕供桌都是以其典雅造型,質樸自然,美觀大方,精美的雕琢深得人心,並且石雕供桌也更經久耐用。
-
遼寧發現人面蜘蛛 綠蜘蛛有五官俱全的「人臉」
6月23日下午3點,遼寧省大石橋市石佛鎮一麵包車司機發現了兩隻背部圖案酷似人臉形的小蜘蛛,一隻稍大的蜘蛛背部上,分明是一張人的笑臉。火柴頭大小的綠蜘蛛,居然長了一張五官俱全的「人臉」9月21日15時左右,市民王振先生在單位樓下樹林乘涼時,一陣風過後他發現自己的胳膊上落著一隻綠色的昆蟲,而它居然是一隻長了一張
-
上古時期96個龍形神獸,人面龍身,《山海經》中的神秘山神
第一種是,人之蛇與魚過千百年之長,則能脫胎換骨,化而為龍。五百年為蛟蛇,再五百年為龍,又五百年為龍。神龍復稱天龍,為有神籍是編之仙,則未免龍耳。如《西記》者四海龍王,當是已過了上萬年之修,後有數人。魚壞龍之傳自一言——龍跳龍門。雲在一山之口,歲有數日之牖中期,於是段之魚但能逾天門,則為神龍,自此達。
-
埃及聖城墓地遺址發現女法老像與動物木乃伊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考古學家在埃及聖城阿拜多斯古神廟遺址發現埃及唯一女法老哈特舍普蘇特木質雕像等罕見文物,神廟中出現了狗的木乃伊且生前被馴養得非常健康。
-
探尋達摩祖師足跡:少林寺曾面壁九年創禪宗
洛陽永寧寺塔基遺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洛陽永寧寺聞名於世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遺蹟和佛塔,更因他是禪宗祖師菩提達摩步入河南境內前往少林寺前的第一站由於年久失修,至清順治年間,已破舊不堪;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從福建漳州雲遊至此的臨濟宗三十二代法裔宗符禪師,發起募捐並組織重建寺院,將西來庵改名為華林禪寺,建立叢林體制,成為廣州佛教四大叢林之一。 1924年,廣州市政府開闢為路,大部分寺產被官方拍賣,充當軍餉,殿宇廊廡拆改為館和民房,現在僅存五百羅漢堂、舍利塔和龍天常住等建築物。
-
泰順縣龜湖鎮:三鏈互動 點石成金 「中國石雕小鎮」正在崛起
天天與石頭為伴,龜湖的村民們日漸發現,泰順石質地溫潤似玉、細膩剔透、軟硬適中,極具文化創造價值和收藏價值。家家戶戶紛紛加入到石雕行業中,原石就變成了一件件紋理精美、獨一無二的石雕藝術品。 「最多的時候全鎮有400多人從事石雕行業。」
-
「國寶」漢白玉石雕文化藝術發展史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50公裡處,1961年唄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遺址用火遺蹟的發現,將人類用火的歷史向前推進幾十萬年。火使人變生食為熟食,促進了人類的體質和大腦的發展,在極其險惡的自然環境中,創造出輝煌的遠古文化。
-
中山黃圃海蝕遺址
黃圃海蝕遺址位於中山市黃圃鎮西面尖峰山北段石嶺山東面山腳(東坑大岡山腳)一帶,佔地範圍2500畝。它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而且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蝕遺址之一,屬5000年前地殼變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屬白堊紀紅砂巖礫石地質,其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等在珠江三角洲現存海蝕遺址中,是最完整的地質標本,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黃圃海蝕遺址揭開了黃圃作為廣東四大古海鎮之一,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神秘面紗。
-
遼寧一男子專門碰瓷寵物狗 謊稱「被狗咬傷」敲詐醫藥費!獲刑兩年
遼寧本溪男子吳某就別出心裁地想出了這樣一條生財之道——他在自己身上偽造傷口,專門在街頭尋找遛狗的寵物狗主人,一旦找到機會就上前碰瓷,自稱被狗咬傷,要求狗主人賠償醫藥費。吳某在遼寧省內的錦州、瀋陽、阜新等多地敲詐13次,甚至在被抓獲並被取保候審期間仍然以同樣招數敲詐勒索。先後得手近4萬元。2021年1月,吳某因詐騙罪被判刑兩年。
-
合江尋跡之旅 | 宋代古城遺址、神臂城遺址、川滇黔邊區工農紅軍革命遺址
記住一座城的或許是一頁簡短的文字一個特別的人物一處動人的景色一份模糊的回憶 這其中一座城的精神與文化最能與世長存讓人念念不忘 接下來與文旅普查隊伍一起開啟「尋跡」之旅「第一章」登其山上,遠眺合江城,西連大江、少岷山、丁山、葫蘆匯,歷歷可指,形勢險阻,故為兵家必守之地,也是宋元戰爭中瀘州構築的第一座山城,在全川以山為壘設險固守的防禦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與神臂城遺址一起對牽制元軍主力具有重大意義。《合江縣誌》載,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合江在榕山立城踞守一年之後,於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遷安樂山(筆架山)以城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