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船和風箏

2021-01-08 央廣網

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從小熊的家門口流過。

松鼠折了一隻紙船,放在小溪裡。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

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紙船裡放著一個小松果,松果上掛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祝你快樂!」

小熊也想折一隻紙船送給松鼠,可是紙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麼辦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隻風箏。風箏乘著風,飄哇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

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裡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小熊很難過。他還是每天扎一隻風箏,但是不好意思把風箏放起來,就把風箏掛在高高的樹枝上。

松鼠也很難過。他還是每天折一隻紙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紙船放進小溪,就把紙船放到屋頂上。

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隻折好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他把這隻紙船放進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見一隻美麗的風箏朝他飛來,高興得哭了。他連忙爬上屋頂,取下紙船,把一隻只紙船放到了小溪裡。

相關焦點

  • 二年級《紙船和風箏》,語文老師備課筆記,知識點幫孩子複習!
    《紙船和風箏》是二年級第八單元的課文,童話故事孩子們比較喜歡,學習起來難度也不大,現在將整理的知識點和詳細備課筆記分享給大家,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一、生字學習要區分同音字和形近字,並在讀課文中運用多種方法識字。1.「漂」和「飄」可以對比識記,「漂」是三點水,表示在水上漂浮,「飄」是藉助風力,在空中飄飛。2.
  • 二年級語文上冊《紙船和風箏》課後題詳細講解
    第二題猜猜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和同學交流你是怎麼猜出來的。說說你用這些方法還認識了哪些字 。 風箏」的「箏」、「願意」的「願」和「抓住的「抓"都是形聲字。組成形聲字的兩個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叫形旁;另一部分提示字的讀音,叫聲旁,如「空、簡、材、消"等。 「松鼠」的「鼠"是象形字。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玩紙船》探索活動教學反思【幼兒教案】
    中班幼兒科學教案《玩紙船》適用於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積極參加探索活動,如實記錄實驗的結果,感知紙的吸水性的不同與紙船沉浮快慢之間的關係
  • 繪本《放風箏》,沙燕風箏、臉譜風箏、屁簾兒風箏,好多風箏啊
    和《小青花》一樣,依然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的其中一本,《放風箏》。一到春天,大人小孩都愛放風箏,這本繪本不僅描述了風箏的製作過程,還展示了全國各地代表性的風箏。一到春天,北京放風箏的人就特別多,各種各樣的風箏,漫天飛舞。媽媽說:「回家教你做個屁簾兒,咱也來放風箏。」傳統的風箏工藝包括扎、糊、繪、放四種技藝。所有的風箏都要用到這四種技藝。
  • 宋朝興起「風箏」,小兒堂後放風箏,風箏原來從宋朝就已流行起來
    在現代社會,估計人沒有多少人玩過風箏了,即使沒有親手放過風箏,也見過各色各樣,花樣百出的風箏,某些城市還有關於風箏比賽的活動。這麼"現代化"的娛樂活動其實已經有千年歷史,甚至用途也多樣化。風箏被發明於春秋時期,墨翟花費三年以木頭製成木鳥,但是只飛了一日便壞了,這是風箏的原型。
  • 傳統風箏的堅守者:數學教授的風箏人生
    彭州有個風箏王李志凡,退休前是四川一所大學數學專業副教授。他製作的風箏,大的可以長達幾十米,小的相當於一隻蝴蝶。國慶7天長假,痴迷於風箏製作的他足不出戶,一頭扎進自己的工作室做起風箏來。  木質工作檯上,鉗子、小刀、剪刀等工具一字排開。老人取出黃色麻線麻利地將線頭夾進兩根竹篾條的縫隙裡,一手捏住篾條,一手轉線。
  • 親子手工,原來這麼特別的小紙船是用紙盒做出來的啊!驚呆了!
    簡單的小紙船手工製作,把卡紙做紙盒子的技巧借來用,做成一艘三角形的可愛帆船。夏天正是最適合小朋友們玩水的季節,再怎麼樣也不會覺得冷,反而很降溫呢!想要小船就來跟著學吧,最多一頓飯時間就搞定啦!材料工具:硬紙板、卡紙、竹籤、熱熔膠槍、剪刀、膠帶、直尺、筆等。
  • 風箏之都濰坊,世界風箏的發源地,又稱鳶都
    2006年5月,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際風箏聯合會」的會議總部也設定在了濰坊。現在濰坊成為世界風箏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國人民稱為風箏的故鄉。經過長期的發展創新,濰坊風箏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點和風格。
  • 教你用摺紙摺疊小紙船,很簡單哦
    小時候,沒有那麼多玩具,但是童年依然豐富多彩,那時候玩丟沙包,躲貓貓等,現在看來真的是太好玩了,還有折小紙船等,今天小編就大家摺紙船,一起來體驗動手的樂趣吧準備一張A4紙,紙張要軟硬適中,如圖把紙張沿著它的長,摺疊一次,使得摺紙一分為二把上步驟摺疊的紙張
  • 濰坊風箏藝人扎世界最長風箏 再度衝擊吉尼斯
    二十年的風箏會冠軍  9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山東省青州市城區東關村楊雲勝的家中。楊雲勝告訴記者,自己9月4日剛參加完中國平順「放飛太行」國際風箏邀請賽,來自中國、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風箏代表隊參賽,他和同事捧回了團體金獎。楊雲勝拿出閃光的獎盃向記者展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難過造句和解釋_難過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7-23、紙船和風箏)3、小熊很難過。(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7-23、紙船和風箏)4、女媧看到這情景,難過極了,決心把天和地修補起來,讓人類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5、女媧補天)5、我一想起自己頂多還有一個月學習中文的時間,心裡就難過,真希望把整本語文書一下子全學會。
  • 滇派風箏手藝人陳康寧:做了37年「追風箏的人」
    陳康寧介紹,「滇派風箏」在中國風箏派別中屬於「滇蜂」或「滇穩」,在雲南約有600年歷史,是繼北京沙燕、天津軟翅、山東長串、南通六角版鷂、廣東靈芝大風箏後中國另一大風箏流派。與其他風箏不同,滇派風箏的翅膀底部向背後凸起,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凸面,因為風槽深、角度大,這個凸面成為風箏的氣流通道,使風箏不會忽升忽降,也能適應雲南高原大風的衝擊。
  • 《只狼》仙峰寺風箏位置分享 仙峰寺風箏位置及使用詳解
    導 讀 只狼影逝二度的仙峰寺風箏是比較稀有的道具,這個物品的功能較多,不過位置是相對比較隱秘的,那麼這個具體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 北京傳統風箏傳承人張世德:做過的風箏無一重樣
    儘管採光不好、空間侷促,但張世德一直精心打磨著手中的每件作品,他是北京傳統風箏的非遺傳承人,做一個風箏大約需要一個月,大一點的風箏更是要幾個月之久。   幾十年的兢兢業業,張世德把傳統風箏技藝做成了非遺,談及傳承,張世德表示:「只要有人誠心學,我就願意傾囊相授,多去上一堂課,多聊聊風箏,就多一些人了解非遺風箏。」
  • 春天是個放風箏的好季節!關於風箏你了解多少呢?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裡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 銀線連兩岸 風箏傳真情---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在臺灣基隆市開館
    多年來,濰坊市以風箏為載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搭建起了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的橋梁。為讓臺灣民眾近距離了解和感知濰坊風箏之美,濰坊市臺辦、濰坊魯臺經貿洽談會工作辦公室和臺灣基隆市山東同鄉會數次洽商,決定在基隆推動設立以風箏文化為主題的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經多方努力終於建成。據了解,該館展出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展出了體現濰坊風箏文化精品的「龍頭、蝴蝶、沙燕」等風箏100多支。
  • 三年級作文:放風箏
    那裡還有條金魚呢,它正準備奔向海水媽媽的懷抱呢……天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多了,有小鳥,有老鷹,有白鴿,還有毛毛蟲……看著自己的風箏飛上藍天,我心裡甭提有多開心了,雖然累得氣喘如牛,可一看到自己的風箏正在飛翔,我的心裡洋溢著的都是喜悅和激動。
  • 電視劇「風箏」簡介
    重慶軍統王牌特工鄭耀先其實就是潛伏在軍統的共產黨特工「風箏」,為了確保「風箏」像一把尖刀始終刺在敵人的心臟上,在最關鍵時刻給國民黨致命一擊,鄭耀先不得不成為自己同志眼中人人得以誅之的軍統六哥。上線的犧牲讓他和組織失去了聯繫,解放後他化名國民黨留用人員周志乾,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繼續為組織提供重要情報。在自己「風箏」的身份被組織證實後,他仍然以隱蔽的方式,協助公安局破獲多起潛伏特務。在三十多年的情報員生涯中,他被敵人長期追殺,忍受著妻離子散。對他來說,情報員本身就意味著犧牲,而一個人能有資格為國家犧牲,就是對自身價值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