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黑水布衣來看,在《水滸傳》中的武松,正是從英雄好漢到暴力分子的演變過程,也是逐漸失控的一個過程。從第二十二回《橫海郡柴進留賓景陽岡武松打虎》到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錦毛虎義釋宋江》,整整十回都是武松的章節,這在整部著作中是罕見的,可見作者對於武松的重視。這十回也是武松從英雄變成暴力分子的歷史,我們一一來看。1、景陽岡打虎這是武松的高光時刻,雖然理論上屬於武松的自衛行為,但也算陰差陽錯的為民除害了,獲得獎金後分給了眾位獵戶,足見其豪邁之情。其實武松剛出場時病懨懨的,形象很一般,這一回成了打虎英雄,一下子樹立起了英雄形象。
2、殺死西門慶和潘金蓮這屬於典型的報仇行為,但也情有可原。由於官府不作為,武松便自行解決問題,雖然手段過於血腥,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而且武松還有自首行為,整體來看大家還是認同武松的做法的。3、醉打蔣門神從這開始,武松的形象開始一點點的崩塌了。他主動找茬,無非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罷了,金眼彪施恩也不是什麼善類,和蔣門神彼此彼此。武松為施恩出頭純粹就是「報恩」而已,看武松最後說的話:第一,要你離開快活林,隨即交還原主施恩。第二,我饒你起來,把快活林為頭為腦的英雄豪傑,都請來與施恩陪話。第三,不許你在孟州住,我見一遍打你一遍,我見十遍打十遍。
輕則打你半死,重則結果了你命。這就是典型的黑社會行為,並不值得提倡。4、大鬧飛雲浦這主要是武松的自衛行為,乾淨利落的幹掉了所有的公人(也為了防止他們報信兒),武松嗜殺的本性開始顯露出來。5、血濺鴛鴦樓武松在這裡大開殺戒,一共殺了15個人,其實理論上謀害武松的只有4個,可他連帶著殺了張家一家老小,連女人都沒放過,這種行為確實是過分的。書中描寫:武松道:「我方才心滿意足。走了罷休。」武松之狠可見一斑。6、蜈蚣嶺殺道人這時的武松開始濫殺無辜了,他先殺了一個小道童,又殺了道人,道人是可惡的,但那個道童是無辜的,而且殺的原因竟然是試一下刀,簡直太可笑。
7、爭酒搶肉只因為店家不給他酒肉(還不是店家的),武松就開始撒潑,不給他吃,就打。有人管他,也打。這時的武松的行徑已經開始向無賴的方向發展了。這時武松的出手原因就是看自己心情了。8、打狗水滸武松部分的故事中,最後一次打鬥,是和一條狗。而且還失敗了,呵呵。在這裡,武松的形象徹底崩塌,從之前的大虎英雄淪落到被狗大敗,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啊。從這十回書的脈絡來看,作者是將武松這個英雄逐漸貶為不值一提的暴力分子的,這十回之後,武松的戲份就比較少了,多數是他反對招安的隻言片語。武松最後的結局看似不賴,他在徵方臘時失去左臂,留在杭州照顧中風的林衝,從此生活在杭州,80歲而死。不過武松這位曾經的打虎英雄最後與孤獨為伴,寂寞而死也是對他的一種懲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