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魚兒患上寄生蟲病

2020-09-08 北京農業

對魚友來說,養魚最不想面對的莫過於精心飼養的魚兒患病,甚至奄奄一息,而自己卻束手無策。對於沒有養魚經驗的新手朋友來說,這更讓人心煩。在眾多魚病當中,要數觀賞魚體外寄生蟲病最為隱蔽,因為在患病之初,魚兒並無明顯的病症。很多初養魚的朋友,一直到整缸魚全軍覆沒,仍不清楚它們的死因。

體外寄生蟲病是一種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傳染性疾病,幾乎每個魚缸都可能爆發。一般來說,體外寄生蟲是指斜管蟲、車輪蟲、指環蟲、小瓜蟲等附著在魚體表面寄生蟲的統稱。健康的魚兒身上也會有少量寄生蟲存在,但魚的免疫系統會保護魚體不受寄生蟲的侵害。當生存條件惡化,特別是有體外傷時,魚的免疫系統就會遭受破壞,這時寄生蟲大量繁殖,對魚只造成傷害。

寄生蟲主要以吸食魚體營養為生,在患病早期一般不會造成明顯外傷。當寄生蟲令魚兒身衰體弱時,會引起魚類的細菌性感染,出現掉鱗、爛鰭、出血等症狀。若這時只按細菌感染進行治療,而忽略真正的元兇——寄生蟲,那治療通常是無效的,需按寄生蟲和細菌病同時治療才可能見效。應當認真觀察,通過觀察魚的肢體語言和行為,了解到魚兒的患病情況。

觀察魚鰭和身體

魚兒體表附著上寄生蟲後,會有抖鰭或擦缸的情況出現。抖鰭是指快速、不正常地揮動魚鰭,擦缸是指不斷地用身體磨擦缸壁或魚缸內的其他物體。當出現這兩種情況時,說明魚兒正遭受寄生蟲的侵害,感覺瘙癢難耐,想通過這些動作,蹭掉身上的寄生蟲,只要表現出這兩種情況之一,基本可以判斷出患上寄生蟲病。

觀察魚嘴部和鰓部

除觀察魚的體表表現外,鰓部更是重點檢查的對象。鰓是魚的呼吸器官,如果出現問題不及時治療,那麼這條魚的生命也就走到盡頭了。平時因鰓蓋遮擋的關係,我們不易看到裡面的情況,此時可通過觀察魚嘴部和鰓蓋呼吸的頻率,來推斷出魚鰓的健康與否。正常的魚,呼吸比較平穩,魚嘴部和鰓蓋,張合都相對緩慢。魚鰓遭寄生蟲破壞的魚,呼吸會變得非常急促,嘴部和鰓蓋張合頻率加快,呼吸變得非常困難,此時給魚只下藥治病時,應同時加大給供氧量。

觀察魚遊動和肥瘦

魚兒患寄生蟲病達到中晚期時,生病的魚會行動緩慢或離群獨遊,遊起來很吃力,有的會待在角落裡一動不動,有的則會在水面上漂浮。有些魚會顯得特別消瘦,這是由於有寄生蟲不斷吸食魚體營養造成的,若不及時治療,往往會因沒有足夠的營養導致體力不支,最終死亡。

觀察魚表體顏色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魚體表的顏色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環境的改變而顯得較深或較淺。在明亮的環境中,魚的體色會變淡,在較暗的環境中,魚的體色則加深。這也是魚的一種保護色,以便它們能更好的融入環境中。當遭受到寄生蟲侵害時,會讓它們的色素細胞活力受到影響,如果在明亮的環境中,有些魚的體色會變暗變黑,甚至失去光澤,此時需要留意,會不會是魚患病了。

觀察水體變化

魚的體表會分泌一層粘液,其作用是為了減少魚體和水之間的磨擦力,讓魚在水中遊得更省力,此外還有抵禦寄生蟲和細菌的功能。當魚受到寄生蟲侵害時,會分泌更多的粘液來進行抵擋,粘液過多時魚體表面會出現白膜。若魚缸內有多條魚同時患病,水中會融入大量粘液,將水變成淺白色,甚至乳白色,同時魚缸內還會散發出腥臭味。當看到養魚的水變成淺白色、乳白色,或者聞到腥味很重時,就需要留意了,很可能你的魚兒已經患病。

來源:愛魚

相關焦點

  • 男子患上罕見寄生蟲病 科學避免寄生蟲病
    直到近日,他才在醫院被確診患了一種罕見的寄生蟲病。報導稱,李艾患的是「羅阿絲蟲病」,這種疾病在全國極為罕見,也是該院確診的第一例「羅阿絲蟲病」。究其病因,醫生諮詢得知,李艾曾於2015年赴非洲剛果(金)工作,有過被斑虻叮咬的經歷以及瘧疾史。
  • 養魚者不可不看——如何發現及治療觀賞魚體外寄生蟲病
    對魚友來說,養魚最不想面對的莫過於精心飼養的魚兒患病,甚至奄奄一息,而自己卻束手無策。特別對於沒啥養魚經驗的朋友來說,這更讓人心煩。而這一期的觀賞魚之友,我們來聊聊觀賞魚的體外寄生蟲這一魚病。在眾魚病當中,要數觀賞魚的體外寄生蟲病最為隱蔽,因為體外寄生蟲病在患病之初,並無明顯的病症。
  • 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的類型和防控措施,鏟屎官們,你們了解嗎?
    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的傳播主要存在脊椎動物和人之間,不同的寵物身上攜帶有不同的寄生蟲。接下來,小編帶你具體了解一下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的類型,在傳授給大家一些防控措施,希望各位鏟屎官在享受寵物帶給我們快樂的同時,保證我們的健康一、人獸共患寄生蟲病類型根據寄生蟲的種類來劃分通過對貓犬人獸共患寄生蟲病調查發現,至少有39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其中原蟲病如弓形蟲病、內臟利什曼病等;線蟲病,有旋毛蟲病、鉤蟲病等;絛蟲病例如囊蟲病等;吸蟲病達到了,如華支睪吸蟲病
  • 爆笑解說:如何從CT上看出是肺寄生蟲病?
    原創 孫丹雄 醫學界呼吸頻道本文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當寄生蟲裂開的時候,就會裂開一條線索,診斷肺寄生蟲病就相對容易了!各位小夥伴,大家好,今天和各位分享如何從CT上看出是肺寄生蟲病。今天的主題是「裂開」!
  • 女子吃青蛙患寄生蟲病 專家提示應少吃野生動物
    吃青蛙患上寄生蟲病疾控中心專家提示,應少吃野生動物昨日(15日),一則一位重慶美女因吃青蛙火鍋導致感染,結果腦中曾取出10釐米寄生蟲的消息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吃火鍋容易患上寄生蟲病?長沙是否也有類似案例?記者昨日諮詢了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
  • 吃生肉全身長滿寄生蟲 這些寄生蟲病不得不防
    蟯蟲病:兒童易感要當心蟯蟲病是一種流行範圍很廣的腸道寄生蟲病,不僅在貧困地區流行,在經濟條件好的大中城市也流行,而且兒童是最易受感染的人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周曉農說,兒童是蟯蟲病的高發群體,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出現夜驚咬指、抓撓肛門甚至異嗜等症狀,應該警惕感染了蟯蟲。當幼兒園裡哪怕只有幾名小朋友出現蟯蟲病,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就應該去對其他小朋友檢查,並對感染的小朋友及時治療。
  • 女子常吃生肉全身長滿寄生蟲 這些寄生蟲病不得不防
    此前,這位女子就出現過頭疼、大腿疼等症狀,經過醫院診斷才發現,原來,女子過年時常吃生肉感染寄生蟲。寄生蟲繁殖力和生存力強,引起的疾病也多種多樣,人們飲食稍不注意,就容易把寄生蟲「吃」到體內,生活中可要留心點。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迪慶藏族自治州一23歲女子常吃生肉,全身長滿了寄生蟲。
  • 為什麼荒野求生的貝爾格裡爾斯經常吃蟲子卻從不會被感染寄生蟲病
    答主記得有一回在電視上看了一期探險節目,並不是貝爺的,是另一位探險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動物學家。那位大叔尋找一種最大的蛇類之一,森蚺。他和他的小夥伴們一路穿過雨林、越過沼澤,最後來到一處黑暗潮溼的洞穴內部。那個洞太大了,足有半個籃球場那麼大,齊胸深的地下河在洞穴中央匯集成水潭,裡面儘是腐爛的泥漿與動植物。探險家眼力好,瞅見了一條大蛇,他是捕蛇專家。
  • 餐桌上的不速之客:食源性寄生蟲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蟲的食物而引起的寄生蟲病,稱為食源性寄生蟲病。牛 是牛帶絛蟲的中間宿主,也是肉孢子蟲和弓形蟲的重要宿主,牛因吃進含有寄生蟲病原體的青草、飼料而感染牛帶絛蟲、肉孢子蟲和弓形蟲。人因吃了含有這些寄生蟲的牛肉而感染牛帶絛蟲、肉孢子蟲和弓形蟲。青蛙、蛇 是曼氏裂頭絛蟲及線中殖孔絛蟲、異形吸蟲、棘口吸蟲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
  • 寄生蟲病會傳染嗎 怎樣預防常見的寄生蟲病
    寄生蟲病可以說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病症,如果沒有注意甚至有可能會導致生命安全遭受影響,因此在生活中預防寄生蟲病十分重要,此外,也有很多朋友關心寄生蟲病會傳染嗎?這一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常見的寄生蟲病是否會傳染。寄生蟲病會傳染嗎人體內的寄生蟲病很多情況下是傳染性疾病,體格較為虛弱的朋友或者說不注意生活細節的朋友是易感人群。
  • 球蟲病,鏟屎官們不得不知的寄生蟲病
    儘管在成為鏟屎官道路上有著無數的煩惱和坑,但每晚拖著疲態回家看到憨態可掬的「小可愛」後,似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又愛又恨成為了日常鏟屎官們的常態。儘管擼寵人群不斷擴大,但仍有很多新手鏟屎官們不知道,有一種寄生蟲病,嚴重時可能會要了「小可愛們」的命。
  • 得了闌尾寄生蟲病吃什麼好?
    闌尾寄生蟲病引起的急性闌尾炎是常見外科急腹症,很多腸道寄生蟲可寄生或進入闌尾腔內。如我國南方血吸蟲流行區常見到血吸蟲性闌尾炎。北方地區常見到闌尾蛔蟲病,此病是腸蛔蟲病的併發症之一。阿米巴腸病好發於盲腸,累及闌尾的機會較多。
  • 在高溫的環境下飼養的觀賞魚患上了白點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很多魚友看到了觀賞魚在高溫環境下患上白點病的題目,可能會笑,高溫多高算高,小瓜蟲不是懼怕高溫嗎,怎麼可能在高溫的環境下觀賞魚也會患上白點病呢?這種情況確實是有,養魚老道就親眼見過羅漢魚和七彩神仙魚,它們都在高溫的情況下患上過白點病,基本上水溫都在28度到30度之間,但是很快就會痊癒。
  • 奶牛常見體外寄生蟲病的防治
    蟲體腹面具有4對粗短的足,後兩對足不突出體後緣之外,每對足上有角質化的支條。無吸盤足的末端則生有長剛毛。  2.癢蟎。癢蟎寄生在皮膚表面,蟲體呈長圓形,較大。口器長,呈圓錐形。4對足細長,尤以前兩足更為發達。雌蟲第3對足上有兩根剛毛。雄蟲第4對足短且無吸盤和剛毛,尾端有2個尾突,在尾突前方腹面上有2個性吸盤。
  • 寄生蟲病科普及診斷標準匯總
    寄生蟲病是寄生蟲侵入人體而引起的疾病。因蟲種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各異。寄生蟲病分布廣泛,世界各地均可見到,但以貧窮落後、衛生條件差的地區多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多。非洲、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發病較多,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觸疫源較多的勞動人民及免疫力較低的兒童。
  • 臂上鼓出的包竟是個蟲包 養狗人警惕患上包蟲病
    手臂上長了蟲包  楊女士今年31歲,廣西人,在杭州某飯店工作。最近,她發現自己上臂鼓出一個蠶豆大小、柔軟的包,摸起來還有波動感。於是,她來到了杭州市中醫院外科諮詢。  外科主治醫師金海敏仔細詢問了病情,為楊女士做了囊腫切除術。術中發現,楊女士上臂的肌間有一個直徑1.5cm透明的囊腫,於是術後送給病理科分析囊腫性質。
  • 寵物知識:貓咪有這三種寄生蟲病,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大家是否知道寵物貓有三種寄生蟲病,若是你們家貓咪得了這種病的話,該怎麼解決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一一來解答。1、貓弓形體病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是在動物身上所引起的。這種病不僅僅會在貓身上發生,也還會發生在其他動物和人之間的。
  • 籠養寵物鳥患上寄生蟲疾病時,應該如何進行治療?
    ,從大的方面來講,主要包括體外寄生蟲病和體內寄生蟲病兩種。寄生蟲病相對於其他病症比如一些重大傳染病來說,雖然不是很嚴重,但是如果治療的不及時,不但會使鳥自身承受巨大的痛苦,嚴重的情況下,一樣會造成鳥的死亡。所以,本文我們就針對一些寵物鳥常見的寄生蟲病的治療和預防方法,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 狗狗患上異食癖,說到底還是鏟屎官的鍋,平時飲食問題可是關鍵
    另外,狗狗如何健康長大,其中的養狗心酸史大概只有鏟屎官能懂。畢竟狗狗養久了也是會有感情的,要是生個病什麼的,那真是疼在狗身痛在鏟屎官的心。不知道各位鏟屎官有沒有細心觀察過自家狗狗飲食情況,之前還有鏟屎官私信獸醫小明,說帶狗狗出去遛彎發現狗狗總是吃泥土、樹枝等奇奇怪怪的東西。
  • |寄生蟲|寄生蟲病|囊尾蚴病|...
    說到寄生蟲,難免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寄生蟲對豬群的危害非常大,寄生蟲分為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二大類;體內寄生蟲主要有結節線蟲、鞭蟲、蛔蟲、腎線蟲、肺絲蟲等;這幾種體內寄生蟲對豬機體的危害均較大;後期會給豬爭奪營養成分,也會破壞豬的腸壁、肝臟和肺臟的組織結構和生理機能,導致豬日增重減少,抗病力能力下降;體外寄生蟲主要有蟎、蝨、蜱、蚊、蠅等;其中以蟎蟲對豬的危害大,豬寄生蟲病是常見的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