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不全患者,如何選擇抗菌藥物?

2020-11-28 醫脈通

腎臟是大部分抗菌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的主要排洩器官,在腎功能不全時容易導致這些藥物在體內積聚以致發生毒性反應,尤其是腎毒性抗菌藥物。因此,腎功能不全患者應用抗菌藥物時,不能按常規用量給予,必須根據腎功能損害程度調整給藥方案。


腎功能不全時抗菌藥物的選用原則


◆ 有明確指徵時方可使用;


◆ 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病原菌種類及藥敏試驗結果等選用無腎毒性或腎毒性低的有效品種;


◆ 避免長時間應用有腎毒性的抗菌藥物;


◆ 避免與其他腎毒性藥物聯合應用;


◆ 密切觀察藥物的臨床療效及毒性反應;


◆ 儘可能測定藥物(特別是具有腎毒性的抗菌藥)的血漿藥物濃度,以調整用藥劑量。 


腎功能不全時抗菌藥物的選擇


選擇抗菌藥物可依據腎功能減退時藥物在體內過程(吸收、分布、代謝、排洩)的改變以及對腎臟的毒性大小來決定,一般分為四組:


可應用:按原治療量或略減


此類抗菌藥物主要是由肝膽系統排洩或由肝臟代謝,或經腎臟和肝膽系統同時(雙通道)排洩。包括大環內酯類(紅黴素、羅紅黴素、阿奇黴素等);多西環素;克林黴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哌拉西林/舒巴坦;頭孢曲松、頭孢哌酮/舒巴坦;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


可應用:治療劑量需適當調整


此類抗菌藥物主要經腎臟排洩,藥物本身並無腎毒性,或僅有輕度腎毒性。包括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類的大多數品種,如青黴素、頭孢唑啉、頭孢氨苄、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他啶、頭孢地尼、頭孢泊肟、頭孢吡肟等;氨曲南;頭孢西丁;亞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羅培南;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儘量避免使用:確有應用指徵者調整給藥方案(慎用)


此類抗菌藥物有明顯腎毒性,且主要經腎臟排洩,在腎功能不全時,其體內積聚明顯增加,如確有指徵使用該類藥物時,需進行治療藥物監測(TMD),調整治療方案,達到個體化給藥;也可按照腎功能減退程度(以內生肌酐清除率為準)減量給藥,療程中需嚴密監測患者腎功能。包括磺苄西林;頭孢替唑;氨基糖苷類,如慶大黴素、依替米星等;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等。


腎功能損害者忌用


此組包括四環素類(多西環素除外),呋喃妥因、特比萘芬、頭孢噻啶等。四環素、土黴素的應用可加重氮融血症;呋喃類和萘啶酸可在體內明顯積聚,導致神經系統毒性反應。 


腎功能不全者給藥方案的調整


當腎功能不全者必須使用主要經腎臟排洩並具有明顯的腎毒性藥物時,應按腎功能損害程度嚴格調整劑量,有條件的可作血藥濃度監測,實現個體化給藥。劑量調整通常以減量法、延長給藥間隔和兩者結合三種方式調整給藥方案。減量法即將每次劑量減少,而用藥間隔不變,該法的血藥濃度波動幅度較小。延長給藥間隔即每次給藥劑量不變,但間隔延長,血藥濃度波動大,可能影響療效。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
    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抗菌治療方案根據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及抗菌藥物藥效學和藥動學證據制訂抗菌治療方案,包括抗菌藥物的選用品種、劑量、給藥次數、給藥途徑、療程及聯合用藥等。在制訂治療方案時應遵循下列原則。(一)品種選擇根據病原菌種類及藥敏試驗結果儘可能選擇針對性強、窄譜、安全、價格適當的抗菌藥物。
  • 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本類藥物多數主要經腎臟排洩,中度以上腎功能不全患者應根據腎功能適當調整劑量。中度以上肝功能減退時,頭孢哌酮、頭孢曲松可能需要調整劑量。4. 氨基糖苷類和第一代頭孢菌素注射劑合用可能加重前者的腎毒性,應注意監測腎功能。5.
  • 一文理清:各類抗菌藥物特點及選用|抗生素認識周
    抗感染藥物:用於治療各種病原體(細菌、真菌、衣原體、支原體、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原蟲、蠕蟲等)所致感染的藥物,其概念較抗微生物藥稍寬泛。後者一般不包括抗蠕蟲藥。 抗菌藥物(抗細菌藥):是指對細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的藥物。
  • 從藥物間相互作用看透析患者磷結合劑的選擇
    研究表明,隨著終末期腎臟病(ESRD)患者用藥種類增加,約有95.9%(118/123)的患者存在多種藥物相互作用,透析患者的藥物間相互作用普遍存在[9]。因此臨床上在對透析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應選擇安全有效的藥物,在延緩患者腎功能惡化的同時,綜合考慮透析患者用藥種類繁多的實際情況,避免藥物間的不良相互作用,才能真正為透析患者的長久健康保駕護航。
  • 影響新冠肺炎患者腎損傷的藥物因素
    腎損傷的程度與用藥時間和劑量呈正相關,使用多種抗病毒藥物或聯合已知有腎損的如抗菌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降壓藥、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或利尿劑等藥物,增加了腎臟損傷的風險。
  • 益生菌製劑如何與抗菌藥物聯用?
    三種益生菌製劑的主要藥物如表1所示,見下: 表1 三種益生菌製劑的主要藥物 益生菌製劑與抗菌藥物的聯用選擇 抗菌藥物是指對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抑制或殺滅作用,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藥物
  • 降壓同時保護腎功能,CKD患者的理想方案來了!
    對於CKD患者來說,若血壓控制持續不理想則會顯著增加心血管和微血管事件風險。優化CKD患者的血壓管理,勢在必行。 包括《2012 KDIGO CKD血壓管理臨床實踐指南》以及《2015 KDIGO血液透析充分性臨床實踐指南更新》等在內的多部權威指南在治療中均強調了控制血壓和保護腎功能的重要性。
  • 醫生一般不會明說:腎功能不全離尿毒症還很遠!除非……
    如下圖所示:在腎內科臨床,如果某患者持續三個月以上的腎小球濾過率小於60ml/min/1.73㎡,就可以確診為慢性腎功能不全了。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都在慢性腎病的三期和四期,一旦進展至腎病第五期,那就是可怕的腎衰竭尿毒症期了。
  • 中醫:為了腎臟輕鬆,腎功能不全食物選擇注意3個問題
    三個月前,段先生出現噁心嘔吐、乏力倦怠的症狀,同時還伴有雙下肢水腫,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血肌酐升高到403umol/L,被當地醫院確診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 腎功能三個指標之間的區別,及藥物引起腎臟損傷的機制!
    一是排洩功能,機體每天的代謝廢物和外來物質(如藥物),可通過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除體外;二是內分泌功能,腎臟可產生腎素、緩激肽、前列腺素、活性維生素D3、紅細胞生成素等,參與血壓調節、鈣磷代謝和紅細胞生成等。作為評價腎功能的三個指標,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之間有何區別?哪一個指標更有價值?藥物是如何影響腎功能的?
  • 腎功能不全距離尿毒症還有多遠?醫生一般不會告訴你實話!
    我們又是怎樣定義腎功能不全的呢?患者持續三個月以上的腎小球濾過率小於60ml/min/1.73㎡,此時就算是腎功能不全症了。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都在慢性腎病的三期和四期,當出現五期的時候,就算是尿毒症階段了。而你又屬於哪一期呢?上面是一些關於腎功能的科普知識,下面再給大家講講重點,腎友們注意,要開始記筆記、劃重點了!
  • 美國內科醫師協會: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指南 - 丁香園
    對 ARTI 患者不適當的使用抗菌藥物不僅會導致耐藥,還會給公共衛生帶來嚴重威脅。為控制 ARTI 抗菌藥物的濫用情況,合理控制由此導致的耐藥菌株感染髮病率增加和藥物使用支出,近日美國內科醫師協會(ACP)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發布了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使用指南,旨在提供高質量的診療建議。
  • 2張表格,肺真菌病治療藥物注意事項與選用!│臨床「藥」點
    兩性黴素B 含脂製劑適用於腎功能不全患者侵襲性麴黴病、不能耐受有效劑量的兩性黴素B去氧膽酸鹽,以及兩性黴素B 去氧膽酸鹽治療無效的侵襲性真菌病患者。兩性黴素B 脂質體還可用於中性粒細胞缺乏伴發熱疑為真菌感染患者的經驗治療。
  • CRE為移植患者帶來危害,新型藥物出擊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為使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指導我國臨床治療更好地使用最新治療藥物,現邀請我國呼吸、感染、重症、移植、血液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圍繞當前疾病現狀、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為臨床患者帶來的獲益等多方面內容發表各自觀點。
  • 哪些藥物最傷腎?藥物的腎毒性不可不知
    藥物在治病救人的同時,不同程度地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其中相當一部分就表現為對肝腎的毒性作用。如何在發揮藥物治療作用的同時避免其對肝腎造成損傷,是安全用藥的重要內容,本版特刊發相關文章和大家一同關注。藥物對腎臟的毒性損傷既有一過性的,也有永久性的。一般情況下,急性腎損傷如果及時停藥並進行治療,一般只對腎功能造成暫時的影響,如尿濃縮、排洩毒物等功能,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但是,某些藥物(如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對腎造成的損傷(包括急性損傷)是不可逆的。
  • 如何判斷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狀態
    除了GFR外,其它評估腎功能的指標有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這三種毒素都是體內的代謝產物,由腎臟排洩。腎功能損傷後,這些毒素會在體內積聚,在生化檢驗單上表現為指標值升高。除了受腎功能的影響外,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胱抑制素C還受其它多種因素的影響。尿素氮受腎血流量、高蛋白飲食、消化道出血、發熱、感染、大面積燒傷、創傷、尿路梗阻、嚴重水腫等因素影響較大。
  • 新冠肺炎患者為何普遍存在腎功能異常?|鈦媒體科普
    近日,武漢同濟醫院、黃石中心醫院的專家團隊,聯合重慶、西安的醫療團隊聯合發表了一篇題為「注意新冠肺炎患者的腎功能不全「的論文成果,通過回顧其中 59 個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腎功能病例樣本研究,發現 63% 的患者表現出蛋白尿,提示腎功能不全等臨床特徵,並且部分患者在 CT 掃描下,100% 顯示腎臟影像學異常。
  • 多年腎病,要想穩住腎功能,醫生給出切實可行的4條措施!
    血肌酐高了一點,並不代表病情就嚴重了;血肌酐低了一點,也不代表病情就減輕了。比如給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沙坦類藥物,開始服用後出現血肌酐不超過25%幅度的升高,並不能說明病情加重或這類藥物有什麼影響。再比如因控制飲食而長期保持素食習慣,患者的血肌酐是下降了,並不能說明病情就減輕了,血肌酐降低只是一種假象而已。
  •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版)》解讀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以及各類細菌性感染的經驗性抗菌治療原則。在各種侵入性操作中部分不推薦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這需要對臨床醫生加以教育,糾正現有不正確的做法,甚至這些推薦與各專科推薦不一致,但應該以此為準。 2015版《原則》有關特殊人群抗菌藥物使用部分內容變化不大。
  • 近期研究成果:可使慢性腎病患者顯著獲益的「列淨類」藥物之解讀
    之前的經驗,原本並非用於治療慢性腎臟病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阻滯劑」(RAS阻滯劑,即通常說的沙坦類或普利類藥物)類藥物,只是作為降血壓藥中的一類,經進一步研究漸漸發現,沙坦/普利類藥物具有降血壓之外的腎臟保護作用。目前,這類藥物已廣泛應用於慢性腎臟病降蛋白與改善腎功能的治療中,已使不少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