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中反覆提起《飢餓遊戲》,是諷刺現實,還是別有用心?

2021-01-08 哈林醬haha

最近的熱播劇《小歡喜》受到了廣大觀眾們的一致好評,這部劇不僅貼近生活,而且更煥發了人們對於高考的回憶。高考是大部分人都要經歷的一場考試,在高考那天所有的車輛為了高考而讓路,所有的工作人員為了高考而服務,一切的困難都要為了高考而讓路,所以說高考已經不僅僅是一場高三學生的考試,而是對整個社會的一種考驗。

《小歡喜》這部電視劇除了讓我們回憶起重要的高考以外,也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讓已經高考過的考生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也讓還沒有高考的孩子們對高考充滿了期待。高考的過程雖然是痛苦的,但是能換來自己滿意的結果,再怎麼辛苦也值得了。

這部劇中無論是老演員,還是新生代演員,每一個演員都是演技派,他們的演技也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方圓的機智與聰慧、喬衛東的幽默與搞笑、童文潔的強勢與柔情等等,他們的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還有幾位00後演員的出色表現,也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影的希望!

《小歡喜》的結局是美好的,每一個人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幾個孩子們也都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這樣的結局也對得起」小歡喜「這個劇名。不過,觀眾似乎還沒有看過癮,這部劇就已經大結局,這也讓許多觀眾期待下一部的到來。

有沒有下一部成為了觀眾們最期待的一個問題,截止到目前為止官方還沒有給出任何答覆,不過劇中的一個小細節引發了觀眾朋友們的遐想。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在整部劇中曾經兩次提及到《飢餓遊戲》這部電影,而且兩次都是在三家人一起包餃子的時候提及到這部電影的,這也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

《飢餓遊戲》已經是7年前的電影,而《小歡喜》是2019年的事情,那麼為何還要頻繁的提及這部電影呢?《飢餓遊戲》一共分為3部,而《小歡喜》被很多人稱為是《小別離》的第二部,所以許多網友紛紛猜測,《小歡喜》可能也會出下一部,於是導演組用《飢餓遊戲》這部影片來暗示觀眾還會有下一部影片。

看過《飢餓遊戲》這部電影的觀眾知道,這部電影主要講訴了有一個國家分12個區,每年都會從12個區裡各選2個代表去參加飢餓遊戲,最後生存下來的1個人就會獲得巨額獎金,而其餘的11個人都會死掉,是一個比較殘忍的遊戲,但也體現了這個社會的生存法則。

有不少網友覺得是黃磊和導演想通過這部電影來表達社會的現狀,因為季區長一開始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影響不好,但後來看著看著覺得很有意思,所以很多人猜測是不是在影射那些上位者,在根本不了解的情況下就禁掉一些優秀的作品,當然這都是大家的猜測,真正的寓意我們還是需要通過導演和劇組來了解。

其實,反覆提及《飢餓遊戲》無疑就是想告訴大家以及剛剛高考結束的孩子們:高考是社會裡競爭環境較為公平的一種方式,畢竟進入社會後只會更殘酷,在這個競爭激烈、弱肉強食的社會,以後的生活只能靠孩子自己努力拼搏。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飢餓遊戲3》:是心理飢餓還是生理的飢餓,反正我是受不了了
    《飢餓遊戲》的注水工程之龐大,水量之多,可以從片中水壩被炸一幕得到答案。《飢餓遊戲3》並沒有一部商業大片該有的追求,完成的是過渡之作的基本任務——把前面幾集的事情說完整,僅此而已。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發展,就是把之前處於隱性的人民戰爭推到了檯面上。反抗軍與暴虐極權勢同水火,民眾也被鼓動起來,奮勇捐軀掃蕩軍警勢力。極權政府「國會區」去年還是兵強馬壯、固若金湯,今年被人民革命的大潮一衝,頓時千瘡百孔,呈現搖搖欲墜的頹勢。
  • 電影《飢餓遊戲2》以飢餓為名,權力的遊戲中我們在看什麼?
    電影《飢餓遊戲2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應該看過,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電影,一般熱劇都不會少了大家的支持,就像電影《飢餓遊戲2 》以飢餓為名,權力的遊戲中我們在看什麼?今天我們一起來點評下這部很有深度的電影。四部電影和四年後,世界各地的電影愛好者終於準備告別飢餓遊戲專營權。
  • 《飢餓3》將推VR視頻 感受真實「飢餓遊戲賽場」
    《飢餓3》將推VR視頻 感受真實「飢餓遊戲賽場」 共51張         1905電影網訊
  • 《飢餓遊戲》電影版絕地求生,你加入嗎?
    諷刺的是最後殺掉其他人而得以存活的那個人可以一夜之間變成富人,入住富人區,享受所以高貴待遇……雖然是電影,但看著還是讓人痛心,所以堅持黨的方針實現共同富裕是很正確的(實力宣傳一波紅思想哈哈)。今天小編安利的是《飢餓遊戲》。電影開始是一群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貧民1-12區,因為13區的暴動,最高統治者富人區開展了飢餓遊戲以此來殺雞儆猴。
  • 《飢餓站臺》結局什麼意思?理想與現實的激烈反差,叫人反思
    《飢餓站臺》是一部西班牙的驚悚風格電影,導演使用了太多的拍攝手法,展現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對比,給觀影之人強力的視覺衝擊和發人深省的感嘆,是娛樂圈中難得的一部諷刺力作,在影迷的心中引起了震撼和共鳴。而《飢餓站臺》結局什麼意思?很多人表示有點看不懂,不妨試著來解讀一番。
  • 坎城得獎佳作《必是天堂》獨家上線歡喜首映APP,諷刺幽默獲全球好評
    【2020年7月3日】由著名導演伊利亞·蘇雷曼自編自導自演的諷刺喜劇《必是天堂》今日上線歡喜首映APP獨家熱播。該片在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斬獲眾多榮譽:入圍主競賽單元金棕櫚大獎,同時獲得評審團特別提及獎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影片以詼諧影像講述一位電影人逃離家鄉前往巴黎和紐約,尋找身份認同的奇妙經歷。
  • 《小公務員之死》與《變色龍》:一出臆想與現實的荒誕遊戲
    文丨大腳如果你有看過契訶夫的小說一定會為他既貼近生活又嘲諷生活的現實寫法莞爾。從他的著名短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以及《變色龍》的字裡行間,短短的文字反映出社會的醜陋現狀,給我們呈現出一場臆想與現實的荒誕遊戲。
  • 《飢餓遊戲》終結篇昨上映 劇情節奏依然溫吞
    此前,《飢餓遊戲3》分成上下兩部上映,觀眾吐槽上部劇情拖沓的同時,也寄希望於11月2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能「放大招」,帶來一個精彩刺激的大結局,但實際上,時長136分鐘的這部電影依然存在劇情溫吞、節奏拖沓的問題,只有寥寥幾場緊張激烈的動作戲,而是用大量的演講段落來表現一些政治諷刺,不過幸福美滿的大結局還是讓很多粉絲感到欣慰、感動。
  • 《飢餓遊戲》:現象級電影是怎樣煉成的?
    於是乎,當一部《飢餓遊戲》以黑馬之勢殺出,那種意外是不言而喻的。自上映以來,這部質量尚可,但是話題多多的影片就一路勢如破竹的收穫著連串驚喜,直到在迄今為止的年度票房排行榜上坐上第二把交椅,收穫4億美刀,成為現象級的「神作」。  但是,如若把這年度現象影片的法寶一一列舉,或許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啟示。  現象一:《飢餓遊戲》為何火爆?
  • 《飢餓遊戲3》今日內地公映 揭秘六大升級
    《飢餓遊戲3》嘲笑鳥版概念海報作為今年歲末的好萊塢壓軸之作、情人節春節檔唯一一部重磅外片,全球現象級科幻巨製《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以下簡稱《飢餓遊戲3》)即將於2月8日以2D/3D/中國巨幕格式登陸中國內地
  • 「飢餓遊戲」大結局,還記得前三部都講了什麼嗎?
    這樣的主題怎麼看都會被歸入「青少年電影」這個類別,不過,《飢餓遊戲》系列有點不一樣。《飢餓遊戲》劇照這個系列的電影不僅在青少年中有很高人氣,也在全球收穫很高的票房。如今,這部電影迎來了第四部。更確切地說,這是第三部的下集。
  • 《動物世界》上線,李易峰上演中國版「飢餓遊戲」
    《動物世界》上線,李易峰上演中國版「飢餓遊戲」這是一部改編自日本漫畫的電影。這個漫畫是在很早之前就有的,可以說這是一本非常火的漫畫,改編之後也是也是在網上非常的火。就在今年夏天,這個可以說是一部票房很高的電影。
  • 《飢餓遊戲》堪稱真人版「吃雞」遊戲,看完瑟瑟發抖!
    話說這段時間最火的遊戲應該就是吃雞了,玩家們有天天鑽草稞子一苟到底的,有跳完傘當場就倒地不起的,有擅長人體描邊為藝術放飛自己的,還有當場29殺最後被嚴肅處理的。假如有一天這種相互殘殺的遊戲被搬到了現實生活中,只有真刀真槍的跟對手硬磕,最後的贏家才能活下來,那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飢餓遊戲》將發布前傳小說,並將改編成電影
    《飢餓遊戲》在2012年的時候正式在內地上映。這部電影憑藉著驚豔的服飾風格以及道具布景,還有很棒的特效,讓觀眾深深沉迷。不僅如此,整個電影闡述的殘酷遊戲規則也是給予了觀眾們滿滿的刺激感。所以,這部電影能夠大火也不足為奇。
  • 一部新的《飢餓遊戲》電影正在製作中
    來自《飢餓遊戲》世界的新電影正在獅門影業進行拍攝。這部電影將改編自即將上映的《飢餓遊戲》(Hunger Games)前傳《鳴鳥與蛇之歌》(The Ballad of Songbirds and Snakes),作者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是該片的編劇。
  • 《飢餓遊戲3(下)》將推出中文版VR視頻(圖)
    「飢餓遊戲」系列的最終章《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以下簡稱《飢餓遊戲3(下)》)即將於11月20日登陸中國內地。為了讓觀眾和粉絲們更好地感受「飢餓遊戲世界」,真正體驗電影角色,影片製片方獅門影業採用當下最領先的虛擬實境VR技術,製作了一部長達六分半鐘VR版視頻,即「虛擬實境體驗視頻」,將擇機在全球各地推出,此次也同步推出了中文版VR視頻。日前,飢餓遊戲VR中國獨家合作方在北京舉辦了「VR Here|虛擬實境引爆日」新品發布會,這一消息得到進一步證實。
  • 《飢餓遊戲》迎來大結局 逐漸理解了「凱妮絲」這個角色
    《飢餓遊戲》迎來大結局 逐漸理解了「凱妮絲」這個角色時間:2015-11-19 14:5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飢餓遊戲》迎來大結局 逐漸理解了凱妮絲這個角色 與凱妮絲告別,她並無任何遺憾。
  • 《飢餓遊戲》小說作者發表前傳,將解答飢餓遊戲起源問題
    新京報訊(記者 吳龍珍)據外媒5月23日報導,《飢餓遊戲》三部曲的作者蘇珊·柯林斯於5月19日發表了前傳《鳴鳥與蛇之歌》(The Ballad of Songbirds and Snakes),這本書講述的是「飢餓遊戲」發生之前六十四年的故事。
  • 《飢餓遊戲3(上)》:論如何搞好革命宣傳動員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截電影  導演: 弗朗西斯-勞倫斯  主演: 詹妮弗-勞倫斯 / 喬什-哈切森 / 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 伍迪-哈裡森 / 唐納德-薩瑟蘭接著第二部《星火燎原》戛然而止的結尾,《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絮叨了倆小時,又戛然而止。從情節劇角度而言,這是該系列情節最稀的一部,也沒有該有的起合與高潮。不過,接受過《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霍比特人》等賣座系列的洗禮,對肆意注水、搞上下集的電影,我們已不會再感到太大驚詫。一個電影系列,總在不遺餘力地尋找它的觀眾,當粉絲基數足夠龐大時,它便可以任性加長、拆分、拖沓。
  • 《飢餓遊戲3》:沒進入主題 拆成兩部多此一舉
    好像從兩部變成三部的《霍比特人》,被拆開的《太平輪》,以及分成上下兩部的《飢餓遊戲3》。     把原本一部的素材剪成兩部上映,票房自然多了很多。不過,電影品質就很難保證了。大量無用的對白、拖時間的廢話,卻成為影片的主要部分。觀眾辛辛苦苦熬過一兩個小時,卻發現,這電影基本什麼都沒講,這大概就是《飢餓遊戲3(上)》帶給我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