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是北宋著名書法家,雖在蘇黃米蔡「宋四家」中排名第三,但他的書法成就在四人中最高,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已故著名畫家孫祖白對米芾書法評價頗高,認為米芾書法: 「出新意於法度之中,運筆墨於蹊徑之外,而自成一派,其體勢俊邁,為蘇、黃、蔡三家所不及。」
不但當代人如此評價,就連以書畫藝術名聞後世的宋徽宗也十分欣賞米芾的字。
一次,宋徽宗讓米芾在屏風上寫《周官》篇,米芾筆走龍蛇一揮而就,寫完將筆往地上一擲,得意非常道:「一洗二王惡札,照耀皇宋萬古。」
敢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二王」書法遺蹟稱為「惡札」,二王之後第一人也;敢在書法大家宋徽宗面前吹這種牛皮,米芾之狂還真不是蓋的。好在宋徽宗對有才華的臣子向來寬容,見他信口開河,也不與之計較,只是一笑置之。
哪知道米芾得寸進尺,見宋徽宗沒有生氣,於是抱起剛才用的那方端硯道:這個硯臺臣下用過了,官家再用就有失身份了,乾脆這個賜與臣下,官家再換一個新的吧。
敲竹槓敲到了皇帝頭上,宋徽宗也不生氣,大笑著揮揮手,算是允從。米芾大喜,樂得手舞足蹈,忘記了謝主隆恩,抱著硯臺就往外跑,渾然不顧墨汁淋漓,灑的袍服上下全是。
宋徽宗回頭對旁邊的蔡京笑道:人說米芾癲,今日一見果然。
米芾浸淫於書法之道中不能自拔,對於作官自然不上心。史書稱其「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一點也不冤枉他。因為居官不作為,米芾屢屢被言官彈劾,說他瘋瘋癲癲,無法為官。
一次,米芾寫信給宰相蔡京訴苦,稱其轉宦南北、顛沛流離,到河南赴任,全家老小十餘口人擠在一隻小船上。為了形容船的逼仄,他乾脆就在紙札上畫了一隻小船。蔡京收到來信,一邊讀一邊笑得直打跌。
一次,米芾到真州(江蘇儀徵)去拜訪蔡攸(蔡京之子)。米芾是書畫鑑賞大家,蔡攸拿出自己新得的王羲之《王略帖》請他鑑定。米芾一看是真跡,當即愛不釋手,試著提出用自己的收藏來與蔡攸交換。
米芾一開口,蔡攸卻躊躇了。換吧,捨不得;不換吧,不好意思駁了米芾面子。
米芾察言觀色,當即就將《王略帖》抱在懷中,高聲嚷道:「今天你如果不答應,就等著給我到江裡收屍吧!」說著作勢要投江自盡。蔡攸知道米芾一旦瘋瘋癲癲起來,說不好會真的抱著帖子跳了江,只得忍痛割愛。
米芾行事從來出人意表,據說他晚年好佛,臨終前一個月,就寫信與親朋好友告別,打造了一副上好的楠木棺材,每天食宿在棺材裡面。臨終前幾天,乾脆開始吃素,更衣沐浴,焚香靜坐;到了辭世那天,遍請親故,當眾念偈曰:「眾香國中來,眾香國中去。人慾識去來,去來事如許。天下老和尚,錯入輪迴路。」言罷合掌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