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人們對吃總是尤其的重視,甚至很多人都將吃排在了第一位。而如今正值人間四月天,大自然的美食也是層出不窮。這個時候進補祛溼最適宜不過了。而且這個時候大自然界的陽氣生發,也是一個補陽氣的好時候。4月的時候,這「三寶」一定不要錯過,去溼氣解熱毒調五臟,效果比吃肉還好。
水三寶,祛溼效果好
芡實——補腎精、健脾胃
芡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水生美食,很受人們的喜愛。中醫上認為,芡實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之效,男人若是常吃的話,可以補腎,女人常吃的話,可以幫助體內溼氣的排出。芡實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炒制後食用。不過,在選擇芡實時,最好選擇顆粒飽滿完整、色澤白淨的,不要買那種可能受過潮的,否則祛溼效果會大大下降。
綠豆芽——滋陰補腎
春天的時候,大自然的陽氣上漲,可是冬天的溼冷之氣卻並沒有完全消散,這個時候要想吸收大自然的陽氣,必須要先將溼氣消散。如果沒有及時消去溼氣的話,體內很容易會溼熱化火,出現喉嚨發炎、嘴巴生瘡的症狀。而綠豆芽性涼味甘,不僅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還可以滋陽補腎,讓體內的溼氣消散,更好的吸收陽氣。建議在吃綠豆芽的時候,用熱鍋快炒,同時加點薑絲和醋進行調味,這樣才可以完全保住綠豆芽的營養。
茭白——解毒利便
茭白也是一種水生食物,它性味甘寒,能起到解熱毒,利大便的效果。在春日裡吃是再好不過了。不過茭白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感染寄生蟲,所以千萬不可生吃,一定要做熟後方可食用,否則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的現象。
地黃金,消食防便秘
春筍
說起埋在地裡的蔬菜,很多人都會想到土豆、蘿蔔等,但是,有一味食材不可不提,那就是地裡的土黃金——春筍。中醫上認為春筍味甘性寒,可以起到消食的作用,而且它裡面還含有不溶性膳食纖維,常吃還能防便秘。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春筍裡面的粗纖維含量較多,如果本身就患有胃病的話,是不適宜食用春筍的。
樹上天然「補腎果」——養血潤腸燥
桑葚
在民間有句俗語叫「四月桑葚賽人參」,每年四月一到,桑葚果子成熟的季節也就到了。桑葚味道甘甜,性寒,而且入腎經,對男性養腎的效果奇好。男性若可以多吃點,不僅能補腎養血,還可以滋陰去虛火,大大改善失眠煩躁的現象。不過,購買桑葚的時候一定要選紫黑熟透的,不要選半生不熟的。當然,買回來的桑葚也可以曬乾或者是蒸乾後,再製作成冰飲使用。不過,桑葚偏寒,不適宜多吃,一次吃個20顆左右即可,而且桑葚上面容易有灰塵,買回來最好用涼白開加鹽浸泡十分鐘後再食用。
春天萬物復甦,各種蔬果都紛紛上市,也正是滋補的大好時候,上述這幾寶,大家一定要多吃,這樣才能去溼氣解熱毒調五臟,起到好的養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