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表情包 IP 一年賺 12 億元,Line Friends 如何商業化?

2021-01-11 砍柴網

5 年裡,Line Friends 開了 160 多家線下店鋪、12 個線上店鋪,覆蓋了 19 個國家和地區。

受疫情影響,2020 年一季度 Line Friends store 營收同比下降 43.4%,減至 1.93 億元(29.09 億日元)。

但這似乎並沒有給 Line 的營收帶來多大影響。

財報顯示,Line 第一季度營收 39.13 億元(589.68 億日元),實現同比增長 6.6%。從收入構成來看,Line 的收入主要由通訊、內容和廣告三部分組成。Line 最大的收益,還是來自廣告業務和內容提供中的遊戲部分。

通訊業務收入主要來自貼圖表情的銷售。

Line 的表情包業務源於 2011 年,那時候的表情只是將卡通和 emoji 符號融合起來,為日本手機用戶提供更豐富有趣的情感交流渠道。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服務一經推出,就不是完全的免費服務,而是向用戶提供了付費下載內容。

到 2013 年,Line 上線了表情商店,比 Kakao 正式運營 Kakao Friends 晚了約一年。發展到現在,Line Frends 和 Kakao Friends 都把線上表情包業務做成了持續創收的大生意。(回顧:把表情包做成大生意,Kakao Friends 一年賣出 8.41 億元)

2019 年,Kakao Friends 銷售額超過了 8.41 億元,Line Friends 的營收則約為 12.7 億元(191.89 億日元)。

Line Friends 線上收入的危機和自救

Line Friends 起源於通訊工具 Line,2015 年 1 月 30 日正式作為其子公司獨立運營。

在這之前,表情包業務就已經為 Line 帶去了不錯的收入。2013 年 Line 表情商店上線後,推出的貼圖表情採用付費下載模式。可愛的貼圖表情吸引了眾多的用戶購買,2013 年為公司通訊業務貢獻了近 7.1 億元(108 億日元)的收入,2015 年這一業務的收入約為 5.32 億元(80.35 億日元)。

依託於 Line 的龐大而不斷增長的用戶數,Line Friends 也一直保持著不錯的業務營收。

如今一年 12.7 億元的營收,也並不僅僅來自線上表情包的付費下載。

一直以來,Line Friends 都把表情包當做 IP 在運營和變現:

線上,表情包通過付費下載獲得收入,也把表情角色做成動畫劇集獲得收益;

線下,以線上高人氣表情角色為基礎開發衍生品進行線下銷售。

除此之外,Line 還為第三方表情包製作者提供實體商品化服務。

目前,Line 擁有超過 10000 種的貼圖和有聲表情包。在 Line Store 中,用戶不僅可以輕鬆購買貼圖,還能購買 LINE 遊戲的各類道具。Line 鼓勵用戶通過 Line Friends Creator 平臺自發創作貼圖,並通過平臺將作品銷往世界各地使用 Line 的用戶中,而且還能獲得 50% 的收益(扣除 Apple、Google 等收取的 30% 費用後)。

但是,Line 表情包業務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基於表情角色拓展線下業務也是當時的求生之道。

自 2013 年上線後,2013 年 Q1 到 2015 年 Q3,Line 貼圖表情的使用數量都處於高速增長中。但進入 2015 年第四季度後,表情包的使用量增長放緩,當季環比下降了 20%。此後連續幾個季度,這一增長都在持續下降。

這時候,Line 開始進入了 " 表情包賺錢 2.0 計劃 " ——繼續向海外市場擴張,在全球更多地區上線表情包;通過開設線下商店,進一步挖掘表情包作為 IP 的商業價值。

所以,現在我們再去復盤 Line 表情包業務的發展軌跡,可以總結出七點:

官方貼圖上線,免費試用付費下載 / 提供免費內容,更可愛內容需付費;

官方貼圖業務有了成功案例後,推 Line Creators Market,打造平臺 UGC 業務,和第三方表情作者收益五五分成;

Line 探索更多的表情包商業化方式,開始和品牌方、產品方合作,向有需求通過表情包做宣傳的合作方收費;

Line 將官方表情角色 IP 化運作——基於表情角色推動畫和漫畫;

通過動畫和漫畫進一步擴大官方表情角色 IP 影響力後,推實體商品和開設線下商店;

做一個 IP 開放平臺——通過 Creators Management,幫助第三方表情 IP 提供者做實體商品化授權;

Line Friends 主題樂園開業,基於表情 IP 探索更多的跨界商業變現。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 Line Friends 營收,包括了付費下載、實體商店銷售等多方面業務的收益。

而 Line 的官方貼圖業務一直在新商業模式上不斷探索,再並將經過驗證的商業模式平臺化運作。這就是近十年來,Line Friends 年營收能增長到 12.7 億元的最大一個因素。

如今,Line 在日本的月活用戶為 8400 萬,同比增長 400 萬;在主要國家和地區(日本、泰國、印度尼西亞,中國臺灣)的月活用戶達到了 1.65 億,同比增長 100 萬。從地域分布來看,日本國內的用戶佔據 71%,海外用戶佔據 29%。

Line 是在逆境中誕生的通訊工具。2011 年 311 東日本大地震,造成了全日本 19533 人遇難,2585 人至今仍下落不明,同年 6 月 Line 正式推出。在疫情席捲全球的當下,Line 再一次迎面挑戰。

2020 年 4 月 14 日,Line 上線了 " 可愛謊言的水獺 _ 故事的契機篇 " 貼圖,宣傳的就是 " 宅文化 ",同月 16 日上架的 "BROWN 預防感染印章 " 則是以防疫措施為主題,宣傳勤洗手、多運動、戴口罩等。

Line 稱,在特殊的環境下,希望能通過這些軟萌的表情,讓人們從有趣的貼圖聊天中獲得樂趣,療愈無法外出的憋悶心情。作為即時通訊軟體的 Line,基因裡有著治癒、軟萌的因素,這與它的表情包業務有著天然的契合度。

從表情包到 IP,Line 表情角色的跨界營銷值得關注

從一個貼圖表情到全球爆款角色 IP,這背後少不了跨界營銷。

Line Friends 起源於移動通訊工具 Line 的表情包,由我們熟知的布朗熊、可妮兔、饅頭人、莎莉鴨在內的 11 位初始成員組成。隨著業務擴展,Line Friends 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品牌,主要運營角色 IP,業務包含遊戲、動畫、主題樂園、咖啡店等。而原始成員也更名為 BROWN&FRIENDS。

2017 年 10 月,Line Friends 攜手人氣偶像團防彈少年團,並由防彈少年團的成員親自參與設計,推出了新的角色 BT21。

Line Friends 將偶像文化與角色文化相結合,席捲了整個 Line 用戶圈,尤其受到千禧一代用戶的追捧。BT21 也是第一個通過 "Line Friends Creator" 推出的,由非 Line 團隊全權創作的角色。

BT21 的表情包一經上架,就有超過 2800 萬人下載,而 BT21 的官方推特一經開通,也吸引了 1900 多人關注。2019 年 4 月,BT21 通過 SNS 發布了 9 支影像,介紹了該角色的親朋好友和競爭對手,還介紹了家族的過去和未來,瞬間就獲得了超高的人氣。相應視頻在 Youtube 推出當天就獲得了平均超 100 萬的點擊量。

2018 年 12 月,BT21 與 ZEPETO 聯動,推出 BT21 主題掛件和服裝,活動不到一個月就有超過 100 萬人的用戶用 BT21 主題裝扮自己的 3D 虛擬形象。商品一經上架就迅速在 SNS 傳開來,出現了超過 3.5 萬個相關話題。同時,BT21 為 ZEPETO 的收益實現了 2 倍的增長。

2019 年 1 月,據韓國觀光公社針對 137 個國家的 2 萬 2272 觀光客調查發現," 想跟隨 BTS 的腳步觀光的韓國景點 " 中,梨泰院的 Line Friends 店以 11.8% 的得票率拿到了第 4 位。

隨著 BT21 的人氣水漲船高,Line Friends 商店也加大了馬力生產相關產品,而這卻引來了初始成員 BROWN&Friends 的粉絲們的不滿,甚至引來許多粉絲創作漫畫來諷刺官方的顧此失彼行為。

與偶像合作讓 Line Friends 看到了快速成功的秘訣。2018 年正式與中國人氣偶像王源合作推出 ROY6,迅速在中國獲得了超高的人氣。無論王源走到哪裡,ROY6 都會陪伴在其左右,給粉絲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起到了不錯的宣傳效果。

2018 年的雙十一,Line Friends 正式在重慶落地,開業當天就有超過 1000 人大排長隊。18 號,王源將親自抵達店面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吸引了超過 1 萬的粉絲前來。但由於人員超出了預期,為防發生意外,最終取消了該行程。

而在同年 11 月的王源演唱會上,5500 名粉絲頭戴 ROY 發箍為其應援。而以 ROY6 為主題的歌曲《WILL YOU》一經推出就在 QQ 音樂中獲得了榜首。這一波熱潮並沒有止步於中國重慶,而一直延燒到了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

Roy6 入駐 Line Friends 的消息通過時代廣場的大銀幕進行宣傳,成功引起了王源海內外粉絲的關注。

商業變現最大化還得靠線下

Line Friends 正式作為子公司獨立運作後,用了 5 年時間在全球 19 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開設了 160 家線下店鋪和 12 家線上店鋪。

2018 年 3 月在日本東京開業的 Line Friends 新宿店,門還沒開,等待進店的粉絲隊伍就已經排到了 1000 米外的表參道地鐵站。開業當天就接待了超過 6000 名的消費者,全天迎來 1.5 萬人進店。開業一年共吸引了 150 多萬人進店,當年的銷售額同期對比增長了 215%。時至今日,新宿店仍舊有許多消費者光顧。

2019 年 6 月在美國 LA 好萊塢店開業的 Line Friends,門還沒開就迎來 1000 人的長隊。而在開業的第一個周末,就迎來了 1.8 萬的本地消費者和觀光客。Line Friends 在北美的銷售額增長速度驚人,2018 年增長 215%、2019 年增長 429%。

2019 年 8 月在首爾江南開業的 Line Friends,粉絲們硬著酷暑,大排長隊,從店鋪門口一直排到 300 米外的江南地鐵站前,開業當天就迎來 8300 餘消費者。甚至有些粉絲為了能夠成為第一個光顧新店的人,前一天就從韓國各地趕來首爾。

2019 年 4 月,上海東方明珠第一次為了某一特定角色而改變了其燈光的顏色——莎莉鴨。當夜的東方明珠,整個建築散發著黃色的光芒,以助力在其內部開展的以 "I 』 m Sally" 為主題的展覽。而此舉也是為了慶祝莎莉鴨的生日。在開展當周,就雲集了來自各地的 6 萬人參觀。而立在展館旁邊的高 4.6 米的莎莉鴨也成為了網紅打卡的聖地。

Line Friends 的相關人士還表示,Line Friends 作為 " 角色外交 " 的先遣部隊,成功地在中國得到了超高的人氣。2015 年的雙十一,Line Friends 在嬰幼兒玩具用品銷量中排行第一,而在 2017 年的雙十一,銷售額就高達 2650 萬元(46 億韓元)。

線下店鋪的人氣同樣延伸到了線上。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2019 年 9 月 19 日,Line Friends 利用自己的角色 IP,向全世界推出製作 " 屬於自己的時尚單品 " 的網絡線上交流平臺 "LINE Friends Creator",在推出的當天就迎來了超過 25 萬的用戶。

Line Friends 的有關人士透露,光顧 Line Friends 商店的的用戶 30% 是本國人,而 70% 則是外國人。而這也取決於店鋪所在的地段是否為像紐約的時代廣場、洛杉磯的好萊塢、韓國的梨泰院等較為著名的觀光地。

此前,在韓國曾創下月銷售額 576 萬元(10 億韓元)的林蔭道店受到觀光客逐漸減少,整個商圈受創的影響最終於 2019 年 9 月 30 日關門。

* 正文貨幣單位均為 " 人民幣 ",按照 5 月 16 日 1 韓元 =0.005761 元;1 日元 =0.06635 換算

來源:三文娛 依依

相關焦點

  • 靠表情包IP一年賺12億元,Line Friends如何商業化?
    Line的表情包業務源於 2011 年,那時候的表情只是將卡通和emoji符號融合起來,為日本手機用戶提供更豐富有趣的情感交流渠道。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服務一經推出,就不是完全的免費服務,而是向用戶提供了付費下載內容。到2013年,Line上線了表情商店,比Kakao正式運營Kakao Friends晚了約一年。
  • 靠表情包一年賺18億元,Line是如何做到的?
    表情包能賺錢麼?能賺多少?要怎麼做能讓用戶掏錢?與微信功能相似的即時通訊工具Line,估值55億美元,即將於下月IPO,它走過的路對這三個問題有著解答。
  • 靠表情包一年賺了30多億,日本版微信Line是如何做到的?
    不論是布朗熊,還是莎莉雞,都是 Line Friends 中的一員,也就是通訊工具 Line(類似日本版微信)的表情包。我們來看看這個表情包多厲害。和微信不同,Line 的通訊業務收入主要是來自於付費表情包,2017 年表情包收入高達 18.6 億人民幣(約 302 億日元),以 Line Friends 引領的其他業務收入高達 12.4 億人民幣(約 202 億日元)。
  • 日本「微信」僅靠表情包一年賺30億,是怎麼做到的?
    日本「微信」僅靠表情包一年賺30億,是怎麼做到的? 原標題:日本版「微信」僅靠表情包一年賺30億,是怎麼做到的?
  • 萌屬性是生產力:聊天軟體 Line 靠表情包豪賺 12 億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兩條毛腿肩上扛」所有萌萌噠事物不僅受到國內用戶的喜愛,對於國外用戶來說也是如此,據統計,大部分的Line用戶主要分布在日本、臺灣、泰國和印度尼西亞以亞洲為主體的國家,Line的用戶數為2.18億活躍用戶,這個數量要遠遜於微信的6.5億,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以可妮兔、布朗熊等表情包也為
  • 最貴的「包」已經賣到18億,此時你的表情是~~
    在2015年底,《牛津詞典》有史以來第一次將年度詞彙給了一個表情符號。這是一個黃色的卡通笑臉,帶著兩滴「喜極而泣」的淚水,它的官方釋義為「喜極而泣的笑臉」。其實,在網絡社交時代,表情包幾乎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沒有表情包都沒法愉快的聊天了。可誰能想到,表情包不僅能聊天,還能賺大錢呢。
  • 1個表情包如何讓一個企業交了2億好朋友,賺了581億?
    今天來說個案例,是一家日本的公司,前幾天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了,而這家公司的崛起竟然就是靠了一個表情包。  在中國,我們用的最多的聊天軟體莫過於微信了,而在日本,他們聊天用Line。Line是一款以亞洲為中心地區運營的即時通訊App,在日韓以及臺灣地區非常受歡迎。
  • 有人靠表情包每小時賺了50萬,竟然……
    表情包的故事開始於2015年的8月,這一年微信推出了表情開放平臺,創作者可以講自己設計的表情以成套的形式上傳到微信供用戶下載。一年之後,日本通訊軟體公司LINE創造了2016年科技業最大的IPO。為什麼特意提到LINE?
  • 表情包大生意 笑Cry和doge臉IP變現將成主流
    還有各種好玩的表情。在今年Facebook「聖戰」中,中國網友以表情包殺出一條生路,各式「黃子韜表情包」、「張學友表情包」、「暴漫表情包」和「金館長表情包」出動……作為一種視覺上的速記符號,表情包在在聊天語境中有補充語義,營造輕鬆氛圍的作用。2015年11月,《牛津詞典》公布了年度詞彙。年度「詞彙」是一個帶著兩滴眼淚的黃色的卡通笑臉。
  • 遲到的微信表情包評論,內容IP仍與Line存差距
    文/Wise財經 夏雨萌「微信朋友圈評論可以發表情包了。」想必這是今天大家談論的話題之一。從微博到QQ再到微信,從GIF、圖片到表情包,各個社交平臺上無疑不把目光集中在了表情包上。但到目前為止,能夠成功把表情包做出商業化的僅有Line Friends,微信或許也開始跟隨QQ走上依靠表情包營銷之路,但與其相比仍是後來者。
  • 你在用表情包聊天,人家用表情包賺錢
    LINE可以說是走出了許多表情包創業者理想中的發展路徑:從自己生產表情貼圖積累忠實用戶,到表情原創商店促進投稿內容發展,進而將表情打造成其他品牌的營銷利器,完成表情的IP化過程。 2011年10月,LINE開發出了LINE friends系列表情庫,可在聊天界面中加入表情貼圖,這項功能幫助LINE在兩天之內新增了100萬用戶。
  • 有人靠表情包賺了20個億!怎麼做到的?
    「能發表情包就不打字」是不少年輕人網絡聊天的狀態。我們這麼愛發表情包,做表情包的公司活得如何呢?從2015年推出製冷少女、長草顏丸子、正經人等表情包,十二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表情包和IP公司之一——旗下217套表情發送量高達355億次。其創始人王彪卻認為表情包不是生意。
  • 表情包與熱點和金錢如何掛鈎?
    從最初的ASCII符號發展到現在的表情包,早就不局限於一個聊天符號的角色,有人將表情包當做信息傳播工具,有個人作者靠著表情包賺到第一桶金50萬元,甚至有公司將表情包搬上螢屏拍成電影……表情包是熱點的放大器「寫一輩子的文案,也幹不過一個表情包。」這句話在廣告圈流傳極廣,分析認為,相比文案,表情包在畫面感、幽默感、易理解記憶、互動性等方面,優勢都十分明顯。
  • 打工人的表情包,值幾個億?
    第3033期文化產業評論 大家的微信聊天也許不會發紅包,但一定離不開表情包。一個表情包勝過千言萬語,是大眾的價值情感與內心表達的又一呈現方式。你隨手發出的一張表情包,其實裡面還藏著一門「情緒生意」。微信表情包如何賺錢?表情包也能助力IP出圈嗎?
  • 表情包使用登上熱搜,微笑表情代表不禮貌?
    .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pt;}.TRS_Editor
  • 從「葛優躺」說起,誰在靠表情包掙錢?
    從文字溝通,到使用網絡象形文字的表情符號,到卡通圖片表情,再到多種圖片表情包,人們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意見,溝通情感,得到認同,實現心理上的滿足。作為目前最流行的網絡文化,表情包自然也受到了資本界的關注。表情包的生產和傳播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條。曾有媒體對表情包及其衍生品市場做出過評估,認為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人民幣。表情包真有這麼值錢嗎?誰掙到了錢?
  • 掘金表情包:變現背後是一門情緒生意
    其實,微信平臺上的表情大多供用戶免費使用,少部分收費1元/套,不過微信平臺開放了表情打賞功能,這構成了表情包直接變現的全部途徑,但設計師們認為,光靠這兩種方法並不足以支撐他們依靠表情包為生。 單靠表情包,他們沒有賺到錢 無論是兼職的表情包設計師還是已經成規模的文創公司,都透露了一個信息:想單單依靠表情包賺錢是不現實的。 插畫師風綻第一次與表情包結緣是在2016年,當時某招聘網站舉辦了一個表情包創意大賽,邀請設計師為公司的卡通形象設計表情包,最高可獲得10000元獎金。她在設計師交流平臺裡看到了這個信息,報名參加後,獲得了優秀獎,獎金800元。
  • 一套表情包賺了50萬?90後作者講述「乖巧寶寶」創作路
    憑一套表情包賺了50萬,90後鍾超能創作的這組「乖巧寶寶」你用了嗎?
  • 表情包的春天,卡通表情包IP也能拍大片?
    這些表情包你見過嗎?金館長魔性笑容、尼克·楊黑人問號臉、洪世賢「你好騷呀」……許多明星、影視原本不火,可一旦成了表情包,分分鐘就能火遍大江南北。表情包作為一種社交利器,在我們的日常交流中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憑表情包賺50萬是什麼表情包 乖巧寶寶創作人是誰?
    一則「憑一套表情包賺了50萬」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一套表情包能賺50萬元!最近這條登上微博熱搜的新聞讓網友們不淡定了:你還在鬥圖,人家已經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表情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了,究竟是誰這麼厲害?  不過,這款衝上微博熱搜的,賺足我們好奇心的表情包,你肯定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