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玩塔羅牌時,經常遇到某些牌抽出來含糊不清,難以判斷的情況,或者第一次預測一個結果,第二次預測出另一個結果……
比如,某人男友出軌了,她第一次預測,兩個人會分手,第二次預測兩個人不會分手。
到底會不會分手?這時,很多同學困惑了……
其實,緋夜老師告訴你,你這是遇到了預測中的「薛丁格」狀態。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他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把貓關在一個密閉容器中,由放射性元素鐳(有衰變機率)控制毒氣開關。如果鐳發生衰變,毒氣開關會打開,貓就會死,如果鐳沒有發生衰變,則貓安全無事。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沒有打開容器之前,我們無法確認鐳是否衰變,因此貓既可能是死的,也可能是活的。因此,貓處於「死+活」的量子疊加態。
薛丁格的貓這個典故被用來形容事物的不確定狀態。在塔羅中就是,你處於「分手/不分手」的量子疊加態。
為什麼塔羅牌給的答案模稜兩可,為什麼有時候算多次有時是分手,有時是不分手?
沒錯——因為量子疊加態。
未來不是寫好的命運有待讀取,而是一連串不斷變化的模糊光影。本身就是不確定的,塔羅牌就像拍照,讀取的只是某個片段的信息,你有可能讀到分手的片段,也可能抽到不分的片段。也可能抽到在分手和不分之間變化的那個瞬間(模稜兩可)。
現代那些涉及穿越時空的影視作品裡,把這個叫做「平行未來」或者「平行宇宙」或「另一條時間線」。
當你做出某個選擇,你們會走向分手的結局,而沒有分手的那個未來的時間線就湮滅了。而在做選擇之前,分手和不分手兩種未來,兩個宇宙是疊加存在的。你的選擇決定哪個成為現實,哪個湮滅。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下《超越時間線》和《危機邊緣》(美劇)這兩個電視劇。裡面都有這個設定。
緋夜老師上面所說的不是科幻故事,不是神秘玄學,而是地地道道的物理學中量子力學分支中的「多世界理論」,提出者是埃弗雷特,一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
從思考,到實證
也許薛丁格的貓是個思維實驗,這多少還帶有一絲思維詭辯的意蘊,高中物理中的「雙縫幹涉實驗」可是實錘到底了。
實驗有點複雜,感興趣的拉到文章末尾戳閱讀原文,有實驗詳細闡述。緋夜老師僅在文中簡單總結一下。
#雙縫幹涉實驗
原版實驗:光波同時穿過兩個小孔,形成一對相干光源,互相干涉,最後在屏幕上投射出明暗相間的條紋。
詭異版本:
用單個電子逐個發射,實驗結果:單個電子同時通過2個縫隙,然後相互幹涉在屏幕上形成明暗條紋。
一個電子通過2個縫隙,怎麼通過的?施展分身術嗎?
科學家也很好奇,於是在雙縫前安排了探測器觀察電子如何通過,結果發現電子只通過了其中一個縫隙,而在屏幕上——明暗條紋消!失!了!
結論就是:沒有用探測器觀察時,電子同時通過2個縫隙(分身術)。當用探測器觀察時,電子只通過一個縫隙。
緋夜老師的第一感覺是:電子害羞了?有人看著不好意思變身?
針對雙縫幹涉實驗中這種離奇現象,物理學家提出了種種理論猜想。比較著名的有「哥本哈根理論」和「多世界理論」。
Q1
哥本哈根理論
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釋」:當人們未觀測時,電子在兩條縫的位置都有存在的概率;但是,一旦被測量了,比如說測得該電子在左縫位置,電子有了準確的位置,它在左縫的概率為1,右縫的概率為0。可能出現在右縫的電子就消失了。
緋夜老師提示:沒佔卜時,分手和不分手都有可能(量子疊加態)。一旦開始佔卜,每次佔卜只能看到一種結果。可能性體現在這次佔卜出分手結果,下次佔卜出不分手結果。(但是佔卜和電子不一樣,人有傾向,概率並不是完全隨機,後面會解釋,請繼續往下看。)
Q2
多世界理論
埃弗雷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當電子經過雙縫後,出現了兩個疊加在一起的世界,在A世界電子穿過了左邊的狹縫,而在B世界,電子則通過了右邊的狹縫。生活在A世界中的人們發現電子通過了左邊的狹縫,而在B世界中,人們觀察到的電子則在右邊。以「薛丁格的貓」來說,埃弗雷特指出兩隻貓都是真實的。有一隻活貓,有一隻死貓,但它們位於不同的世界中。
鐳既衰變又不衰變(貓死+活雙重態)。當觀測者向盒子裡看時,整個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中,原子衰變了,貓死了;而在另一個版本中,原子沒有衰變,貓還活著。量子過程造成了「兩個世界」,這就是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解釋」。
緋夜老師友情提供塔羅佔卜式翻譯:你在這個世界(世界A)分手了;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世界B)卻沒有分手。(這也是我們在科幻電影中常見的設定:平行宇宙不同人生)。
現實中塔羅牌的不同答案
科學的盡頭是玄幻(看起來像鬼扯)。儘管實驗已經驗證事實,但是上面的解釋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下面緋夜老師給大家提供一種生活化的日常解釋。
曾經有個顧客在找緋夜老師之前找了十來個佔卜師算是否會分手,除了1個人說會繼續在一起,其他的說的都是分手。然後緋夜老師也說分手。
這種壓倒性多數的情況,一般是那1個佔卜師解讀錯誤。
但是如果你找了很多佔卜師,其中幾個說有戲,另外幾個說沒戲。甚至你自己抽牌佔卜也是一次有戲,一次沒戲。這種情況就不是佔卜師解讀的問題了。而是這件事正處於兩種結果都有可能的「薛丁格」狀態。兩個世界還屬於待定狀態,你的選擇會決定你最終走入哪個世界。
對於事情接下來的發展方向,你是有選擇權的。
曾經,緋夜老師給一個朋友算和男友未來發展,會不會分手這個問題。愛神維納斯牌陣,算了兩次,一次明顯是會分,一次明顯是不會分。
後來緋夜老師想了下,可能是這樣的情況:
很明顯,她自己心裡對分手這個選擇的想法很飄忽,而決定權也在她手裡,兩次佔卜呈現出來的是兩種選擇分別延伸出來的未來世界。而她還沒下定決心讓哪個世界成為現實。
第一次抽牌的當下她心裡傾向分手,就會顯示分手後發展如何。第二次抽牌的當下她又傾向不分手,顯示的就是兩個人繼續發展下去會怎樣。
這裡有些同學就會問了:那塔羅牌不是成了反映內心情緒想法而不反映客觀現實?
這裡,緋夜老師說整篇文章最重要的一點:不是塔羅牌顯示內心想法不反映客觀現實。而是——你的內心想法會決定未來出現的是哪個現實。
這裡如果還是覺得玄幻的話。緋夜老師給你說個通俗的例子。
我們中文有個詞叫說服,《左傳》中記載《觸龍說趙太后》,足見歷史悠久。有個職業叫說客——通過語言的方式去改變對方想法,進而扭轉事情的發展趨勢。
所以,未來是可以改變的,它不是註定的命運,而是多重可能性的疊加態。而改變的關鍵在於你的想法。想法變了,事情也會跟著發生變化。
影視作品裡常見的「吹忱邊風」,也是一樣的原理。
緋夜老師再舉個例子:有個工種的叫做「情感諮詢師」,做的就是「情感挽回」業務。怎麼讓對方回心轉意。對方的心意變了,那麼現實中客觀的關係狀態會隨著心意的改變而改變。本來分手狀態就有可能複合。
緋夜老師再次強調:你的內心想法決定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而選擇決定哪一個可能性變為現實。
人和隨機出現的電子不同,人是有意識的,有自己的偏好和傾向。越傾向某個選擇,那麼它成為現實的機率就越大。所以,很多時候,佔卜預測未來,其實探測的就是——你內心更傾向於選擇什麼。
塔羅牌佔卜和算命不一樣。算命的基本設定就是你出生時間決定一生命運,已確定,不可改。而佔卜(又叫起卦)呈現的不是一生命運,而是在你當前選擇趨勢下更可能出現的結果。
對量子能量和預測關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直接諮詢緋夜老師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