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野貓半夜搶食 主人「站崗」替狗攆貓

2020-11-25 東北新聞網

  近日,家住甘井子街道松山社區松山街267號的劉女士感冒了,起因是她夜裡頻頻起夜,幫家裡待產的小狗「站崗」趕貓,結果染上了風寒。

  60歲的劉女士獨自租住在一個10平方米大的平房裡。她養了一隻叫樂樂的臘腸狗作伴,還在自己住的小屋前給樂樂搭了一個狗窩。今年5月份,2歲的樂樂懷孕了。劉女士特別高興,把兒女給她買的好吃的都省給了樂樂吃。

  沒承想,這些食物被附近的一隻野貓盯上了。它白天不出來,半夜總到樂樂窩前搶食。而樂樂每次見到野貓搶食,就跑出去攆貓。隨著樂樂分娩日期的臨近,劉女士擔心樂樂追趕野貓時出意外,可她住的屋子太小,又不能把狗窩挪到室內。

  無奈之下,劉女士只得半夜起來替樂樂「站崗」驅趕野貓,等野貓走了,她就睡下;樂樂一叫,她再起來攆貓。這樣折騰了半個月,由於夜裡氣溫低,劉女士穿得少,再加上勞累等原因,劉女士感冒病倒了,接連打了4個吊瓶。她現在仍然堅持半夜起來替樂樂趕貓。

  記者侯曉楠

相關焦點

  • 小區家犬半夜齊吠 居民自嘲被狗攆出小區
    現在,養狗的居民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大型犬。在人犬共處的環境裡,有的人,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拴個狗繩,多些管教,儘量讓狗狗不擾民不危民;有的人,則對家中的狗放任自流,護狗之心溢於言表……其實,善待狗狗,更要善待鄰裡,彼此多一些體諒,鄰裡就多一分和諧。  海峽都市報(微博)10月17日訊「一隻開叫,全小區的狗都跟著起鬨,一晚上都不消停。」
  • 新雨|林喜樂:狗友與攆兔
    狗友  什麼時候起,渭北平原上千村萬戶的莊稼漢就喜歡上了攆兔,攆兔先要有好狗,這狗不是圓嘴笨腦粗尾巴的土狗,必須是專為攆兔而生的細狗。  細狗的特點在於一個「快」字,狗友們在長期攆兔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了快狗的生理特徵:腰似弓、尾似箭、爪子似瓣蒜。
  • 有一種噪音無處投訴 野貓半夜嚎叫市民真是沒轍
    昨天,市民吳先生致電本報市民援助中心反映,這些天,他被小區裡幾隻野貓吵得不行,春天來了,母貓發情,夜間嗷嗷的叫聲一直不停,但是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  吳先生家住市區江北青春小區,他所說的野貓叫春的情況其實一直存在,特別是到了春秋季節,簡直可以說是泛濫。他說,平時並沒有太注意那些野貓,但是一聽到野貓的叫聲在夜間寂靜的小區響起,心頭都會一緊,雖然門窗緊閉,這聲音依然可以鑽進來。
  • ...3隻大狗追攆狗主人淡定跟隨 小區住戶:他買了2套房 一套專門放狗
    3條大狗追攆致摔跤。然而,狗主人全程淡定的樣子引發不少網友的反感。熊大叔ai貓小妞: 我看到都怕死了!別說孩子了!肯定給孩子留下陰影了!愛吃橘子的小白熊:前幾天不是才爆出了哪個小區的狗狗連環吃錯東西死了?狗主人記得給狗戴口罩哦,不然哪天就又上新聞了呢。
  • 關中一絕 細狗攆兔
    細狗攆兔的前世今生 相傳,蒙古草原的英雄鐵木真的後裔為了躲避土匪的屢屢侵襲,便攜家帶口沿黃河走廊而下,遷居到了渭北平原東部的大荔縣朝邑一帶,隨之將蒙古草原上的放牧和打獵習俗帶入渭北平原。後因生存環境所限,放牧習俗無法再堅持,打獵習俗卻得以延續。於是,人攆兔自然而然成為當地常見的戶外競技活動。後來,隨著獵狗的逐漸普及,人攆兔轉而變成了狗攆兔。
  • 蒲城 細狗攆兔迎狗年(組圖)
    這是他們總結出的一隻好細狗的標準,善於奔跑的狗的標準是頭小腰細尾巴直爪子緊。  「長臥梢,短臥腰」,「冬季在壕裡,夏天在高處。」這些順口溜是千百年來,攆兔人總結出來的兔子所處位置的經驗。  一家幾代「狗司令」的奚金水今年已經71歲了,從解放前玩狗到現在整整50多年了。「我的爺爺是狗司令,父親也是狗司令,我從小就跟著爺爺攆兔呢!」
  • 襄東的篝火晚會、火把節——攆毛狗
    襄東還有一個習俗,正月十五、十六晚上攆毛狗。、十六的晚上,便是攆毛狗。攆毛狗來歷,據說過去襄東一帶人煙稀少,毛狗隨處可見。毛狗餓了,就去偷農家的雞,因為沒有槍,人們只有將毛狗攆走。攆毛狗是那時候農村孩子最喜愛的娛樂活動之一。先年的十冬臘月,孩子們就在積攢攆貓狗用的物件:刷鍋用殘的刷子疙瘩(頭)、掃地用殘的笤帚疙瘩(頭)、一米長短的棍棒頭齊(末端)綁上耐燒的柴草等。
  • 養貓不如養狗
    養貓不如養狗 作者:胡永紅 狗若「汪!汪!汪!」叫,表示有人來了或者提示主人當注意了,否則,狗的肚子再餓,它也不會隨便叫一聲,即使肚子疼,狗也會咬緊牙關堅持忍住,以避免打擾主人工作或者休息。狗體諒主人,時刻想著替主人分憂。貓若「喵!喵!喵!」
  • 寵貓不會像野貓那樣性格冷傲,若有以下這5種表現,說明它愛主人
    寵貓不會像野貓那樣性格冷傲,若有以下這5種表現,說明它愛主人你知道其實寵貓根本不會像野貓那樣性格冷傲,一般養育超過3年的寵貓其實就會與主人建立深厚的感情了。它們與野貓最大的不同在於,寵貓更善於解讀人的行為含意,它們能很快地獲得信息,像是發現主人心情不好時,很多寵貓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主人。想知道貼心的它們會如何表現在乎你的行為或舉動嗎?以下5種表現就是愛的證明!根據寵物百科知識,寵貓對於人的語言可能在它長大約30個月之後,就能有很高的理解力。它們會觀察主人的語氣、表情以及行動時的狀態,來了解主人的情緒高低。
  • 主人不願花錢替病狗治療,丟到獸醫院,只留字條:請救它 !
    臺北市士林區「阿牛犬貓急診醫院」的院長邱張祺9日在獸醫院的粉絲專頁上表示,有民眾帶了一隻病重的老馬爾濟斯到獸醫院,卻不願意花錢替它做檢查,最後在半夜直接將狗狗丟包在醫院門口,只留了一張紙條請醫生「大發慈悲心」,留下來的電話也是空號。飼主丟包病重的瑪爾濟斯在獸醫院門口,只留下一張紙條請邱醫師「大發慈悲心」。
  • 家貓是如何從野貓一路演變成鏟屎官的主人?
    但這些食物吸引了成群的鼠類以及它們的捕食者,利比亞貓——一種分布在北非和西南亞的野貓。主要的區別是古時的野貓肌肉更多,身體帶條紋,且更少與其它貓和人類互動。鼠患肆意的糧倉中的大量獵物吸引來了這些一般獨居的動物。當這些野貓學會了在進食時接納了人類與其它貓的存在,我們認為農民同樣也接受了貓來換取免費的害鼠控制。
  • 家貓是如何從野貓一路演變成鏟屎官的主人?
    但這些食物吸引了成群的鼠類以及它們的捕食者,利比亞貓——一種分布在北非和西南亞的野貓。這些野貓是敏捷兇猛的肉食狩獵者,它們的大小和外貌與如今的家貓相當類似。主要的區別是古時的野貓肌肉更多,身體帶條紋,且更少與其它貓和人類互動。鼠患肆意的糧倉中的大量獵物吸引來了這些一般獨居的動物。
  • 農村的野貓隨處可見,都不愛養貓了嗎?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野貓呢
    這幾年在農村居住,或者是經常去農村的朋友都會發覺,農村的野外,野貓真的很多很多,像一些無人居住的老宅子,濃密的樹林,和一些池塘的附近,經常會遇到一些野貓,尤其是在一些池塘附近釣魚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魚餌被野貓拖走的情況,有的野貓會遠遠的靜靜的看著你垂釣,等待著你釣到魚之後,分給它一條,有的則會專門盯著你,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飛快地把你的魚餌給叼走。
  • 小區野貓多達50隻
    越餵越多變擾民  趙先生介紹,以前小區裡只有兩三隻野貓,這五六年間數量激增,漸漸發展成了大約50隻野貓。這些野貓四散在小區各處(見上圖),現在夏季白天「蟄伏」著,難見蹤影,一到晚上,有人給它們餵食,紛紛出來活動。「太多了!總感覺不安全。出了事情誰負責呢?」趙先生說,去年有個孩子逗貓玩,手就不小心被貓給抓傷了。
  • 遇到可憐的小野貓到底該不該救?
    >幾位姑娘心裡也是很鬱悶的,明明是做了好事,卻被咬了,可是姑娘你知道嗎,貓咪見到你們並不知道你們是幫助它的,在你們之前可能被別人用腳踹過,攆過,被吐過口水,它最開始也是很想和人接近,可是最初並沒有遇到你們幾位善良的姑娘,如果,,可是沒有如果。
  • 陝西關中千年風俗狗攆兔,難得一見的野性追逐
    細狗攆兔,是流行於陝西省蒲城縣一帶的地方民間競技活動習俗,是集地方民俗和民間娛樂為一體傳統活動。在固定節日裡,由狗主人帶細狗逐獵兔子。此活動影響甚廣,來自西安、山西、甘肅、河南的細狗愛好者也會趕來參加。
  • 大連一小區內,兩狗一貓被毒死
    事情發生在大連普蘭店立安花園小區,有人發現兩隻狗和一隻貓吃了有毒的火腿腸死亡,不少愛狗愛貓人士看到此景唏噓不已,目前不確定投放有毒火腿腸的人是誰,更不清楚其投放毒火腿腸的目的是什麼。狗的主人沒有報警,已將自己愛犬掩埋。
  • 我不是野貓
    「我不是野貓!」秋後漸涼,後半夜月亮已經下去了,太陽還沒出來,只有路燈微弱的光。除了夜遊的我們,什麼都已經睡著。我微微顫抖,仍努力挺直,「蛋黃是我找到的,不會給你……」黑貓瞥了眼蛋黃,笑了,貓群裡也爆發出一陣笑聲。他頓了頓說:「同為野貓,那邊垃圾桶還有魚骨頭這些山珍海味,不稀罕這點蛋黃。」說完瀟灑轉身,帶領貓群走向路燈燈光籠罩下的垃圾桶去尋找新的食物。看著貓群離去的背影,盯著地上的半個蛋黃,我的眼睛突然就被霧氣籠罩。我小心翼翼地吃完蛋黃,便跟著秋風一起在路邊遊蕩。
  • 農村老話「貓翻甑子,替狗幹事」是什麼意思?暗含有怎樣的道理?
    農村流行的俗語和童謠大都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有的以農村常見的現象提煉成順口的語句,而有的則以動物間的現象道出人世間的現象,農村人常說的「貓搬(翻)甑子,替狗幹事」就是這麼一種俗語。農村貓咪愛偷嘴,而狗則較為謙讓貓和狗是農村最常養的動物,兩者各司其職,貓負責對付老鼠,狗則負責看家護院。
  • 佛祖抱著貓,威嚴望著眾生,貓咪錶情神同步,拜佛的人傻眼了
    佛祖抱著貓,威嚴望著眾生,貓咪錶情神同步,拜佛的人傻眼了貓咪是現在很大眾的一種寵物,很多人都因為貓咪可愛的外表和活潑的性格,而喜歡養貓。但是很現在很多家養貓,都失去了作為貓的作用,而是成為了完完全全的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