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的樓市走勢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北上廣深的房價依然堅挺,而一些二三線城市則出現了下跌的態勢。
在眾多的房地產信息中,有一些聲音是關於房價下跌。甚至有網友表示在一些樓盤甚至出現了腰斬的情況,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網友都在關注最近網上流傳的一個房價下跌時間表,在這個表中提到,在未來一段時間房價可能會出現新的變化,一線城市將跌至2萬以內,二線城市可能達到1萬以內,甚至在8000左右,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甚至會跌到2000元。
這個網上流傳的房價下跌時間表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呢?他是真的嗎?對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到底有什麼影響?
當然,我們抱著求知的態度對網上的信息進行了檢驗,通過各大網站的搜索,發現並沒有找到相關的時間表,只是看到了關於時間表的隻言片語。整體上來說,這個時間表的出現並不具備很強的真實性。
其實關於房價下跌的言論,基本上每年都有,在房地產市場商品化之後,房價在20多年的時間內一路走高。而與之相伴隨的是對於房價下跌的討論,這種討論從2013年便開始出現。
這麼多年過去了,在充斥著下跌潮降下潮的言論聲音中,房價卻一路走高,不僅沒有下跌的跡象,而且上升態勢非常穩健。打破了很多人的期望和幻想。
2020年初受到疫情的影響,全國房價有一波短暫的回調。但房價依然非常堅挺,在很多看跌的目光中,樓市卻出現了新的高點。從2018年全國平均房價8700元到現在的萬元以上,房地產的體量不斷擴大。
整體來看,說房價要下跌,可能為時過早。而網上盛傳的房價下跌時間表更可謂是無稽之談。畢竟以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發展來說,房住不炒的主基調控制了房價的上漲,但中國房地產市場依然相對穩健。
那房價在未來到底會不會下跌呢?一線2萬內,二線1萬,三線2千,有沒有這種可能呢?這就需要通過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來分析。
一線城市房價到2萬以內?說到一線城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上廣深這些城市,作為老中國的城市,發展速度非常迅速,經濟體量十分龐大,因為城市的特殊性和特殊的角色,這些城市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小。雖然在調控之下,房價的上漲得到了逐步的控制,但想要從6萬左右每平米的水平降到2萬,那幾乎是天方夜譚。
而作為新一線城市的11個城市,他們的產業也相對較為發展較快,這些城市的產業布局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注重科技和發展質量。比如成都武漢杭州等等這些城市,基本成為了一個地區的核心城市,人才吸引力大。而人口的逐步流入,基本也能維持房價的平穩。這些城市目前的房地產均價在2萬以上,要達到1萬以內,可以說也是十分困難。
而談到三四線城市的2000元以內的房價,可能就要具體城市具體分析了。根據社科院的最新報告顯示,三四線城市在失去了棚改政策之後,整體的房地產市場可能會有下跌的空間。
而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人口將逐步往大城市流動,城市群或將是未來人口集聚的展現形式。這些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都是人口流失的壓力,而房價想要維持平穩,可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因此從三四線城市的角度來說,房價從七八千的水平跌到兩三千的水平,也不是沒有可能。
比如黑龍江鶴崗市這種以資源建立的城市,在資源枯竭之後,城市的人口流失壓力較大,而房價也隨之受到很大影響。這雖然是一個特例,但也是三四線城市發展面臨的一些側面問題反映。
未來的房價到底是漲是跌?筆者從另一角度說點自己的看法。
中國目前的城鎮化率數據可查的是60%,相比於發達國家的75%還有很大的差距,雖然在經歷了高速的人口城市化進程之中,中國的城鎮化率速度可謂全球矚目,但目前由於人口基數的龐大,仍有很大的城市化空間。
而中小城鎮研究專家李鐵表示,如果要趕到發達國家75%的城鎮化率,中國可能還需要10~15年的時間合作之中,可能涉及到五億農民進城,這些人的買房需求是巨大的。
而農民進城的路徑,一般都是從小城市逐步往大城市遷移,階梯型的前進。因此在他看來,只要不是資源枯竭型或產業收縮型的城市,那基本上房價還是具有一定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