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閱人卷中說:「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人和人之間的很多感情都是可以表現出來的,世界上大多數的人情世故都是虛假的,怎麼能輕易就相信呢?我們總是相信人性本善,但事實上大多數的人都會遇到「小人」,這就告訴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作為一部專門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羅織經》說透了人性的本質,裡面的這句話,更是解釋了為什麼你明明沒有做錯什麼,卻總是受到傷害!
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意思是事情成功了,享受成功帶來的榮耀和好處,失敗了,就將事情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即便是聖人都無法徹底擺脫這種情況,大概這就是人的本性所導致的吧。
這種情況其實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是比較常見的,誰都想要好處而不願意承擔責任,一旦出現問題,趨利避害的本能就會讓人做出推卸責任的事情。所以,《羅織經》才說:「人者多欲,其性尚私。」
荀子也認為「人性本惡」,不管是表現得有多正直的人,在他的心裡都有著邪惡的一面,可能只是大家都沒有發現而已。
面易識,心難辨。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中天生的演員,誰也不知道在面具下是一副什麼樣的心腸。
《羅織經》告誡我們:「人們上當受騙,源於對人考察不深;人們一廂情願地過分善良,惡人便利用這一點謀取私利。」就像之前一直在熱議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本是什麼?是人心。
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你對別人沒有惡意,並不代表別人不會害你。這個世界並沒有絕對的公平,你總是想著對別人好,別人就能對你好嗎?並不會,有的人會把你的善良當成自己為所欲為的資本,到最後,受傷的還是你。
世道艱難,人心善變。雖然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善良為本,但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和發展,就要讓自己的善良帶點鋒芒,不為傷人,只為自保。
想要在生活中過得順暢,人心和人性是我們必學的人生課程。沒有套路,沒法生存;沒有心眼,容易被人耍。只有了解邪惡,才能戰勝邪惡。
不懂得權謀之術,不足以成大事。用《羅織經》的方法制敵禦敵,別人就不敢輕視你,拿捏你。我不是鼓勵你去做一個小人,只是如果你不想被人欺負,自己又沒有任何資源和背景,學習《羅織經》的智慧,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不得不重視。
《羅織經》是一部讓我們成長的書,熟讀它,讀懂它,讀透它,定能讓我們在這個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