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非常悠久,很多名詞的背後都包含了很多意義。有些人說英語難學,但是在外國人看來,中國的俗語語言才是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之一。
你只要在家養狗的時候,經常會聽老人們說到:「養狗不要餵飽」,首先從表面的字義能夠看出在我們胃口吃東西的時候不要餵它太飽。但其實這只是一句話的前半句,你知道後半句到底是什麼嗎?這句話被人們堪稱精闢。
狗狗自始以來都是人們最好的朋友,他已經被我們馴化幾千年,儘管它有再大的野性,在面對時間的磨合下,它和我們的關係已經越來越好。並且隨著時間的發展,有很多人在養狗狗的時候都會將最好的給它。
如果是在農村,狗狗更是看家護院的幫手,我們雖然不會給它最好的食物,但是它的溫飽問題還是能夠解決的。但是為什麼會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呢?首先我們要從幾個方面來講。
首先要說的就是需求問題。
在之前的社會,人們的溫飽一直都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每個家庭的人員都非常的多,並且土地較少。雖然人們餵養的有寵物,但大多都是一天吃一頓或者兩頓。有時候甚至狗狗還會挨餓,如果將家裡的一些食物餵狗狗吃飽的話,可能家裡的人就沒得吃了。所以在餵狗狗的時候沒有必要將它餵飽,這樣子以來,它自己也能夠去尋找食物。也為家裡節省了不少開支。
再來要說的就是狗狗的工作需求
在之前人們養狗的目的就是為了看家護院,並且還能夠跟隨主人出去狩獵。如果你讓它吃的太飽,它的靈活性還有其它方面都會隨著下降。並且慢慢的狗狗就會出現衣來伸手的習慣,變得懶惰。就像現在很多人在餵狗狗之後,它都會倒地呼呼大睡,你讓他做著某些事情它也不能勝任。
所以根據之前老人們所總結出來的一句話:「養狗不要餵飽,對人不要太好。」所以當我們人和人之間相處關係的時候,一定要講究「距離」。假如你對一個人非常好的情況下,別人肯定會想你是另有所圖或者慢慢的這個人就會感覺你是理所應當的對我好,只要有一天你對我不好,兩個人就會產生分歧,結果就會鬧得非常不愉快,甚至變成像仇人一樣。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我們自己也不清楚。
所以面對於之前人們所提到的這些俗語,其實大多都是根據他們的經驗所總結出來的,一直延伸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