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海的進階之路,城市更新是不得不提的重要發展手段。城市進化論從城市的另一個視角觀察其更新,同時,也用建築的故事軸來丈量飛速發展的城市。
上海擁有眾多優秀歷史保護建築,時過境遷城市更新,保護建築也蛻變重生,煥發出新的光彩。
近100年前,這裡是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歐美僑民的「休閒娛樂天堂」,平常百姓可望而不可及;近70年前,這裡是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生人勿近的「科研實驗區」,60多年謝絕普通訪客……
經過長寧區政府、業主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實施方萬科集團的近兩年的共同努力,市級城市更新試點項目——位於番禺路歷史風貌道路的「上生·新所」一期已經對外開放。GG帶大家進入上生·新所,揭開塵封70年的神秘面紗。
01
目不暇接的新老建築
上生·新所緊鄰有著「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由3處歷史建築、11棟貫穿新中國成長史的工業改造建築、4棟風格鮮明的當代建築共同組成。
1924年,第一次江浙戰爭爆發,軍閥混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趁機越過租界在滬西大肆圈地,擴大勢力範圍。安和寺路(Avenue Amherest,今新華路)和哥倫比亞路(Avenue Columbia,今番禺路)就是工部局越界築路的成果。
後來,美國普益地產公司從左家宅的張、盧兩家,蔣家巷的蔣、王兩家陸續購入了附近的百餘畝農田,並對土地進行重劃。這個項目被命名為「哥倫比亞圈」(Columbia Circle),主要用來給西方的僑民們一個不同於常見裡弄的住宅,讓他們在洋樓裡享受現代化的設施和生活。
1925年美國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建成,是旅滬美僑的集會娛樂場所,將美國生活方式帶入中國。
1928年,鄔達克擔任哥倫比亞圈總規劃師,幾年後,他在這裡建造了自己的花園別墅。由於接受了孫科先生的幫助,鄔達克後將自己的別墅以饋贈的價格轉讓於孫科,即為後來的孫科別墅。
建國後,這裡為當時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辦公使用,為上海甚至全國健康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諸多貢獻。生園區在60多年中也根據發展需要陸續建設了科研辦公、實驗室、廠房倉庫及配套用房等,其中還有1965年郭沫若之子郭博先生設計的現代主義風格高層建築「麻腮風大樓」,被譽為當時的「長寧第一高樓」。
近百年前,它是品位高雅寧靜的「哥倫比亞生活圈」,供外籍僑民休閒娛樂;解放後,它又變身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作為科研場所在鬧市中顯得神秘莫測;而現在,它成為了文化藝術的匯聚地,一個集辦公、娛樂、生活、文化功能於一體的新型城市商圈和全天候活力社區。
02
流動歲月的美好暢想
文藝青年們在眼觀美好建築的同時,一定要了解這背後的更多故事,讓打卡更有意義。從上世紀20年代到現在,上生·新所在將近百年的時光中,譜唱著一首屬於歷史與現代、城市與生命的美好生活暢想曲。
2018年,「上生·新所」正式對外開放。逼格滿滿的fusion餐館、兼容咖啡吧和展覽功能的獨立書店、開放式的酒吧、販賣家具家居的生活方式零售。這裡成為了一個多元化的開放空間,充滿了典型海派風格。這個以城市更新為背景的項目已成為上海年輕人蜂擁而至的新「網紅街區」。
建於1924年,距今已經94年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紅屋頂,圓拱門,典型的西班牙風格在當年是旅滬美僑的集會娛樂場所,他們將美國的生活方式帶入了中國。
最驚豔的莫過於這一整排連續的都鐸式拱形玻璃門,在陽光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光影斑駁,美不勝收。
而在拱形玻璃門的上方,則是一個別致的大型露臺,當時的外籍僑民會在這裡聚餐跳舞,享受愜意的夏夜時光。
俱樂部的外牆採用了老洋房中,最經典的拉毛工藝,老師傅們反覆嘗試了幾十遍才修復完善,透著一股樸素的洋氣。
室內有很多曲線優美的螺旋柱,以前這裡都是保齡球館、橋牌室、撞球室等……角角落落都有不一樣的味道,這裡就是多功能的時尚複合空間。
走進海軍俱樂部,看到這個充滿古典氣息的露天泳池,這是全上海都十分罕見的「英制」露天泳池,湛藍的水質,白色的廊柱,隨手拍一張都美得像時尚畫報一樣。
泳池邊的彩色馬賽克也是分外奪目,它們在改造中被全部保留下來,讓現在的上海寧都能看到百年前的精湛工藝。
還有這顆在修繕時被意外發現的精美的羊頭雕塑,象徵著主管娛樂的古希臘神。在百年前它是泳池的噴水口,原本周邊還有四隻小蟾蜍噴頭,但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現在泳池一樓的兩邊,已經引入了很多休閒餐飲店。
Brew Bear是家釀造體驗店,店裡有高達7米的釀造罐,以及各種各樣的酒,再點一份沙拉享受午後時光,不要太完美哦~
Miss Sth是和閨蜜絕對不能錯過的精品西點店,各種法式日式的甜點以及烘焙咖啡,一定讓你捨不得離開。
吃貨們不得不吸的一隻「貓」!相撲貓燒肉酒場,融合了專業的電音DJ臺和音響設備,是時候來蹦一個燒肉迪啦!
在遊泳池北側,是海軍俱樂部原體育館。曾是上生所培養基車間,改造後變身為了潮流秀場,以前上生所的蒸鍋設備都被保留了下來成空調出風口。
來到孫科別墅——孫中山先生之子孫科的舊居。是由上世紀30年代紅遍十裡洋場的建築大神鄔達克設計的融合多種建築風格。別墅佔地不到400平方米,其餘7000多平方米全部都是花園,中間還有一條人工河蜿蜒穿過。
麻腮風生產大樓,這幢大樓看起來簡單不起眼,曾經也是長寧區的第一高樓,疫苗研究的重要基地,它建造於上世紀六十年代,設計師則是郭沫若的兒子郭博。
外觀簡約,窗戶尺寸較小,屬於德國包浩斯風格,具有濃鬱的工業氣質,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03
打卡最in潮流地標
老建築迷人,新潮流也是源源不斷地進入這個充滿神秘感的園區。上生新所裡的新店,每一家都很好看。
有著圓形玻璃幕牆的立方體建築,這是會員制獨立書店與文化餐廳—稲城書店。
一樓主要是圖書區和餐飲區,隨處可見的鮮花綠植伴隨著濃濃的咖啡香氣,最適合文藝青年來劈情操。
曾經超級火爆的網紅店,black bird又開業了。這裡搬到上生·新所,一下承包了整棟的3層獨棟建築,落地玻璃窗設計,吸睛力max。
這裡還有充滿創意靈感的辦公空間——裸心社,社區文化的感覺體驗得淋漓盡致,來這裡你可以重新定義工作和生活。
愛生活的你一定愛逛這樣充滿生活美學的小店,裡面有各種棉麻服裝和家居用品,歐洲和日本小眾設計師品牌、印度等地的手工製品以及一個種滿了繡球花的後花園,唯美文藝的feel真的是無處不在。
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這樣的延安西路1262號,絕對會讓你愛上的魔都。
LeaderClub丨GOLD GO第9期
總監製:Diana
統籌:王雅靖
供圖:Lypinb
後期:姜雪環
*部分文字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本文版權歸LeaderClub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