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條「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對此,微博評論區的網友眾說紛紜。
中青輿情分析師隨機抽樣調查了1000名微博網友的評論發現:約三成為支持讚揚派,認為這是歷史性的突破,人類可以逃脫病魔的折磨了,也許可以讓後代變得更聰明;而約五成網民表示反對意見,甚至譴責,認為「人造人」永遠違背人道主義,是一個醫學倫理道德的問題。而剩下的兩成網友對此只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比如基因編輯是否為轉基因,如果結婚後,會不會有人類的基因汙染?對於這項試驗您怎麼看?
11月26日,「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新聞在微博上引發軒然大波。
約三成網友為支持讚揚派:點讚!科學的歷史性突破
在中青輿情監測室採集的樣本中,約三成網民為支持讚揚派,認為這個技術是人類的進步。能夠促使誕生超級人類:更聰明,更健康。他們希望技術能進一步發展,這樣人類就能逃離病魔的折磨。
約五成網友為反對譴責派:有違人倫
而更多的人持反對意見。樣本中,約五成為反對譴責派,佔比最高。反對者認為,這是一個醫學倫理道德問題,「違背倫理,怎麼能有這種實驗。」他們表示,這條新聞沒有帶來驚喜,只帶來驚嚇。
「而且兩個孩子成了實驗品,簡直就是悲劇人生,一開始就被實驗者控制」,一位網友這樣認為。而也有網友表示:「一腳踹開倫理大門,有什麼值得點讚?拿人做活體實驗的事,有什麼可宣揚的?違背自然的事情,後果很嚴重。」
不只是網民認為有違人倫道德,事發後,122位科學家在微博上對「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聯合聲明: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很多不確定性的可遺傳物質改造,一旦作出活人就不可避免的會混入人類的基因池,沒人能預知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對此,有網友也評論說:總有人在瘋狂的嘗試,嘗試著那些或許好或許不好的東西,至於最後的結果誰也不知道。
對於倫理道德的問題,無疑把這項研究的完成人、南方科技大學教授賀建奎推上了風口浪尖。有網友表示:怎麼隨隨便便就用孩子做實驗?難道賀教授在做這項研究時沒有考慮過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據媒體報導,賀建奎本人原來似乎也是支持這種謹慎態度的。2017年2月他曾在科學網發表博客《人類胚胎基因的安全性——記伯克利基因編輯研討會》。文中列舉了動物模型和細胞系、脫靶、嵌合體、胚胎發育和多代效應等五個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問題,並寫道:在解決好安全性問題之前,「進行人類生殖目的的基因編輯是不負責任的」。但網傳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顯示,這項研究的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
(三)剩餘兩成網友不站隊 只提出自己的問題
除了支持和譴責,還有兩成網友有很多疑問:基因編輯是轉基因嗎? 如果結婚後,會不會有人類的基因汙染?這跟克隆技術的性質有什麼不同?甚至也有網友質疑這條信息的真偽,認為這是假新聞,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技術。
有網友提到:其實這一技術霍金早就預測,超級人類的出現會導致災難。而英國《泰晤士報》也曾報導,今年三月去世的史蒂芬·霍金的遺作將於10月16日出版。他在新書中預測到未來基因工程會創造出「超級人類」,它會毀滅其他普通人類!
報導還稱:霍金擔心有錢人在未來有機會花錢變動子女的DNA,從而創造出有更好基因的「超級人類」。」超級人類」相比普通人類將提高智力和壽命,甚至對疾病的抵抗力都會增強。據霍金所預測,「超級人類」一旦出現,沒有改善基因的普通人將面臨毀滅性的災難。
目前,南方科技大學發布聲明,表示賀建奎副教授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其對人體胚胎進行的基因編輯研究,學校不知情,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正進行深入調查。而據人民日報報導,深圳衛計委通報,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於11月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
目前事件正在進一步發展,中青輿情監測室將隨時關注、跟蹤熱點,為您進一步解答。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見習記者:先藕潔 李帛堯
編輯:王俊秀 王帝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出品
中青輿情監測室原創作品,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