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太原市民通過掃描二維碼乘坐地鐵。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昕 攝
2020年12月底太原地鐵開通後,記者也乘坐了一次,從小店的通達街站坐到了長風街站。以前坐公交車至少要晃蕩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地鐵只用了將近20分鐘,感覺真好。
在地鐵站買票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乘坐,所以認真研究了如何買票、怎樣支付。記者發現,太原的地鐵購票支付方式可以用一句「直道衝刺」來形容,直接越過了拿一包硬幣投幣出票的階段,採用了更為先進的刷臉和掃碼方式進行。
身在內陸的山西人,每次出省回來,特別是從南方城市回來,幾乎每個人手裡都會有一些硬幣——乘坐地鐵或者公交車投幣後剩下的1元大鋼鏰兒。在南方工作和讀書的人,也相應地在錢包之外還準備了一個專門裝硬幣的小包包。這些1元硬幣回到太原後用處不太大:坐公交車可以刷公交月票卡,或者掃手機支付,投幣的人很少;買東西也多用行動支付,就算用現金也是紙幣居多。
幾年前記者曾經和省錢幣學會的趙先生探討過山西人使用貨幣的習慣,基本上和西北片區別的省份一樣,喜歡用紙幣。趙先生介紹,在工作中他發現,整體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域,1元的硬幣使用越多,主要是當地自助投幣的設施比較多,比如公交車、地鐵、自助售貨機等都是投幣的。山西和西北部分省份經濟不太發達,紙幣重量輕、好保管,方便攜帶,流通量就大。當時我們還想著太原開通地鐵後,可能大家就慢慢習慣使用硬幣了。
沒想到這幾年行動支付發展迅速,不僅買菜購物可以行動支付,在太原坐公交車也有投幣、刷公交卡、手機行動支付等方式,習慣哪個用哪個,看乘客自己方便,原本以為的乘地鐵需投幣出票的方式,被更先進的行動支付和刷臉所替代。記者選用的是微信支付出票方式,挺方便。肖宇家住太鋼宿舍,在大南門上班,地鐵的開通對她來說很方便。她告訴記者:「我直接開通了刷臉坐車。刷臉系統綁定我的銀行卡,上下地鐵不用買票或者掃二維碼,直接對著機器刷臉更方便。」
記者同一些銀行人士進行交流了解到,使用2019年8月30日投放的新版人民幣,還有一個投幣機具升級的問題,尤其是公共運輸領域,一車一個投幣機,升級任務繁重。地鐵在去年底的開通,直接越過了投幣機具升級,越過了大家排隊投硬幣取票的階段,採用了刷臉、行動支付、自助購票和人工購票四種方式並存,既滿足了老年人不會使用行動支付還是喜歡櫃檯現金買票的需求,也滿足了年輕人快捷方便的要求,在購票方式上對人進行了分流。從這個角度來說,太原地鐵的開通,在購票支付方式上實現了直道衝刺,一步到位。
山西經濟日報首席記者 崔曉農
晉品財經新媒體編輯 紀澤陸
往期精選
最是橙黃橘綠時,山西在深圳招商引資忙!
【小晉漫說】上午申請 下午出照!
山西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頒出
嵐縣經濟技術開發區:
吹響「衝鋒號」跑出「加速度」
「山西經濟日報」學習強國號重磅上線!
教你如何訂閱
專業有高度,信息變價值
○
晉 品 財 經
○
財經|新聞|山西|社會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記得這是一個有權威有態度的公眾號
↑↑↑↑長按上圖關注晉品財經,我們將持續為您帶來優質的財經資訊↑↑↑↑
掃
碼
關
注
晉 品 財 經
抖音號:
YPCJ01
右邊給我一朵小花花
原標題:《太原地鐵購票的數位化感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