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10處!「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司法解釋發布(附修改要點+...

2021-01-08 騰訊網

十六、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1.將引言修改為:

「為正確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2.將第一條修改為:

「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指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為出讓方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合同。」

3.將第二條修改為: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本解釋實施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4.將第七條修改為:

「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指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於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價款的合同。」

5.刪除第九條、第十一條、第十六條。

6.將第十條修改為:

「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就同一出讓土地使用權訂立數個轉讓合同,在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受讓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已經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二)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已先行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三)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又未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先行支付土地轉讓款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和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四)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讓方請求履行合同的,應予支持。

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的,依照民法典的有關規定處理。」

7.將第十四條修改為:

「本解釋所稱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是指當事人訂立的以提供出讓土地使用權、資金等作為共同投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合作開發房地產為基本內容的合同。」

8.將第十七條修改為:

「投資數額超出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增加的投資數額的承擔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9.將第十八條修改為:

「房屋實際建築面積少於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實際建築面積的分配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10.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修訂後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04年11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34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正確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

第一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指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為出讓方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合同。

第二條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本解釋實施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第三條經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低於訂立合同時當地政府按照國家規定確定的最低價的,應當認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價格條款無效。

當事人請求按照訂立合同時的市場評估價格交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應予支持;受讓方不同意按照市場評估價格補足,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因此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按照過錯承擔責任。

第四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出讓方因未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批准手續而不能交付土地,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

第五條受讓方經出讓方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當事人請求按照起訴時同種用途的土地出讓金標準調整土地出讓金的,應予支持。

第六條受讓方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出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

第七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指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於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八條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與受讓方訂立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後,當事人一方以雙方之間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第九條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就同一出讓土地使用權訂立數個轉讓合同,在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受讓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已經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二)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已先行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三)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又未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先行支付土地轉讓款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和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四)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讓方請求履行合同的,應予支持。

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的,依照民法典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條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同意轉讓,並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

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決定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將該劃撥土地使用權直接劃撥給受讓方使用的,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

三、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

第十二條本解釋所稱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是指當事人訂立的以提供出讓土地使用權、資金等作為共同投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合作開發房地產為基本內容的合同。

第十三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當事人雙方均不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但起訴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取得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或者已依法合作成立具有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第十四條投資數額超出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增加的投資數額的承擔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第十五條房屋實際建築面積少於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實際建築面積的分配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第十六條在下列情形下,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請求分配房地產項目利益的,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駁回起訴:

(一)依法需經批准的房地產建設項目未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准;

(二)房地產建設項目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三)擅自變更建設工程規劃。

因當事人隱瞞建設工程規劃變更的事實所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按照過錯承擔。

第十七條房屋實際建築面積超出規劃建築面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准後,當事人對超出部分的房屋分配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對增加的投資數額的承擔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第十八條當事人違反規劃開發建設的房屋,被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為違法建築責令拆除,當事人對損失承擔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過錯確定責任;過錯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責任;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責任。

第十九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僅以投資數額確定利潤分配比例,當事人未足額交納出資的,按照當事人的實際投資比例分配利潤。

第二十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要求將房屋預售款充抵投資參與利潤分配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一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固定利益的,應當認定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第二十二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資金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分配固定數量房屋的,應當認定為房屋買賣合同。

第二十三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資金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固定數額貨幣的,應當認定為借款合同。

第二十四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資金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以租賃或者其他形式使用房屋的,應當認定為房屋租賃合同。

四、其它

第二十五條本解釋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施行後受理的第一審案件適用本解釋。

本解釋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最後,小編懇請大家做一件事,由於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沒有經常留言或點「在看」的,會慢慢的收不到推送!如果你還想每天看到我們的推送,請將律法帝國加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後點擊一下頁面下端的「在看」,拜託了!

相關焦點

  • 修改10處!「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司解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十六、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1.將引言修改為:「為正確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規定
  • 修改21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司法解釋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十五、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1.將引言修改為:「為正確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 法條速遞:買賣合同糾紛司法解釋(2021年新修改)
    引言:2020年12月29日,最高法發布了一批新修改的司法解釋,其中包括較為常見的「買賣合同糾紛」相關司法解釋,為方便查閱,本文特提取整理如下:法條出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生效日期:2021年1月1日[修改情況]
  • 18件智慧財產權類司法解釋修改(附:全文)
    )》等十八件智慧財產權類司法解釋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等十八件智慧財產權類司法解釋的決定》已於2020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最高法閻巍:土地管理法修改對集體土地徵收行政訴訟案件的影響
    徵收土地公益標準的缺失,本身就導致司法機關審查徵地批准行為缺乏較為明確的指引和法律依據。而不單如此,修訂前的《土地管理法》第43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按照該規定的邏輯,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和動機使用建設用地,都要通過徵收,使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
  • 最高法院:土地閒置滿兩年,哪些理由可以阻止土地被政府收回?(附9個...
    本文通過最高法院的一則經典案例分享司法經驗,同時在延伸閱讀部分對最高法院、各地高院的典型案例作出總結。裁判要旨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三通一平」費用由土地使用權人負擔,作為土地出讓方的政府機關仍負有協助促成三通一平的義務。
  • 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勞動保障行政確認……本周...
    庭審時間及地點:2019年9月24日10:00,龍江法庭第三審判庭主審法官:羅洋書記員:張捷雲案情簡介:原告訴稱,2015年1月22日,原被告雙方籤訂物業租賃合同和物業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將其位於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陳湧居委會體育路1號、2號的龍江寶盈廣場某商鋪的使用權以183898元的價格出讓給原告。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46.在第三級案由「48.共有糾紛」項下:增加「(4)債權人代位析產糾紛」。47.在第三級案由「59.抵押權糾紛」項下:變更「(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權糾紛」為「(4)土地經營權抵押權糾紛」;增加「(5)探礦權抵押權糾紛」「(6)採礦權抵押權糾紛」「(7)海域使用權抵押權糾紛」。
  • 關乎每個人,快來看看《民法典》實質性修改的94處要點
    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要點十: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內無人認領,歸國家所有。合同編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制度。
  • 河北豐寧法院修改司法拍賣規則 金礦採礦權低價成交 專家稱涉嫌違法
    豐寧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下稱「豐寧法院」)在此次拍賣前,特專門修改競拍規則:如出價最高者未按規定時間交款,則以出價第二高者為本次拍賣的買受人;出價第二高者也拒絕買受或同意買受但未按期付款,則以出價第三高者為本次拍賣的買受人,以此類推,直至成交。  而最高法的司法解釋規定了統一的拍賣成交規則,並規定拍定人沒有按時交付價款的應該重新拍賣。
  • 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重大修改和關聯法條(劃重點版本)
    擔保制度司法解釋重大修改和關聯法條(劃重點版本) 2021-01-08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條速遞: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2021年新修改)
    引言:2020年12月29日,最高法發布了一批新修改的司法解釋,其中包括較為常見的「人身損害賠償」相關司法解釋,為方便查閱,本文特提取整理如下:法條出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生效日期:2021年1月1日[修改情況]
  • 官渡區國有土地使用權協議出讓意向用地公示-公示公告-昆明市人民...
    官渡區國有土地使用權協議出讓意向用地公示 發布時間:2019-10-16 08:41 瀏覽次數:178 字號:[ 大 中
  • 18件知產類司法解釋企業應明了哪些?
    從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等十八件智慧財產權類司法解釋的決定》開始實施。該司法解釋對智慧財產權、反壟斷、不正當競爭、計算機網絡糾紛、合同糾紛等作出了規定。
  • 最高法統一修改十八件執行類司法解釋的決定【法釋〔2020〕21號...
    未登記的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依據土地使用權的審批文件和其他相關證據確定權屬。 對於第三人佔有的動產或者登記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第三人書面確認該財產屬於被執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
  • 深圳「鸚鵡案」二審改判 律師希望修改相關司法解釋
    昨天下午兩點半,該案二審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法院改判王鵬有期徒刑兩年,刑期至2018年5月16日止,並處罰金3000元。鸚鵡資料圖 鄭濤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出售珍稀鸚鵡一審獲刑5年1985年出生的王鵬在深圳一家數控設備廠做技術工人。
  • 民法典︱關於合同無效規則適用中的六大關鍵問題
    比如《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司法解釋》((法釋[2005]5號)第24條規定,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固定利益的,應當認定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在此種情形下,無效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轉換為有效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 新的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賠償請求權人變了!
    2020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而修改後的賠償請求權為受害人和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在原條文規定的賠償請求權人中,本人以前遇到過這樣一種情形,就是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損傷,經司法鑑定,受害人傷構成傷殘。按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侵權人應當對受害人依法承擔扶養責任的被扶養人承擔支付扶養費的責任。
  • 別墅被拆 土地被查封 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何以為繼
    近日大理再次發布了拆除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違章別墅的公告。雖然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違章別墅已經拆除了接近半年,但被拆別墅的業主與開發商的拉鋸依舊在持續。讓業主難以理解的是,明明開發商有合法的土地,也有合法的房屋,但為什麼就不願意賠償給被強拆的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