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鸚鵡案」二審改判 律師希望修改相關司法解釋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深圳「鸚鵡案」二審改判 被告人獲刑2年

出售自己飼養的鸚鵡被認定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二審法院認為一審5年量刑過重

深圳男子王鵬向別人出售了6隻自己飼養的鸚鵡,後經認定,其中兩隻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綠頰錐尾鸚鵡。深圳寶安區法院以王鵬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王鵬不服提起上訴。昨天下午兩點半,該案二審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法院改判王鵬有期徒刑兩年,刑期至2018年5月16日止,並處罰金3000元。

鸚鵡資料圖 鄭濤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出售珍稀鸚鵡一審獲刑5年

1985年出生的王鵬在深圳一家數控設備廠做技術工人。2014年4月,王鵬和同事在工廠廠房附近撿到了一隻鸚鵡並飼養了起來,為了讓這隻鸚鵡不寂寞,當年5月,王鵬又花280元買了一隻雌性鸚鵡和這隻鸚鵡做伴兒。隨後一段時間,王鵬開始著迷於鸚鵡的飼養,最多的時候,他一共養了40多隻。2016年4月初,王鵬將自己剛孵出的6隻小鸚鵡賣給了他的朋友謝某,之後兩人都被抓。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在一審刑事判決書中認定,王鵬購買的鸚鵡經鑑定為綠頰錐尾鸚鵡(「小太陽」鸚鵡),其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中。而在其出租房內,「發現各類珍貴、瀕危鸚鵡45隻,經鑑定為綠頰錐尾鸚鵡(人工變異種)35隻、和尚鸚鵡9隻、非洲灰鸚鵡1隻,以上鸚鵡均被列入《公約》附錄Ⅱ中。」

一審法院認定,2016年4月,王鵬以每隻500元的價格賣給謝某的6隻鸚鵡,其中有4隻是玄鳳鸚鵡,不屬於珍貴瀕危物種,而另外2隻綠頰錐尾鸚鵡則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被保護的鸚鵡。

法院一審以王鵬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

二審改判為有期徒刑兩年

一審宣判後,王鵬不服上訴到深圳中院,在此前的庭審中,被列入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但為人工馴養繁殖的鸚鵡是否是《刑法》所指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成為爭議的焦點。辯護律師當時為王鵬作了無罪辯護,律師認為,人工變異種不同於野生動物,本案中的鸚鵡繁殖能力較強、人工飼養數量龐大是不爭的事實,王鵬涉嫌出售的2隻人工綠頰錐尾鸚鵡不應該屬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昨天下午兩點半,深圳中院經過審理對該案二審宣判。深圳中院認為,王鵬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的野生鸚鵡,收購出售野生動物情節特別嚴重,論罪應該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王鵬家中查獲的45隻鸚鵡是待售,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得逞,是犯罪未遂,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鑑於多數涉案鸚鵡是人工馴養繁殖,社會危害性小於非法收購、出售野生、繁殖的鸚鵡。一審認定事實清楚,但判決量刑過重,法院予以糾正。

深圳中院最終以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王鵬有期徒刑兩年,罰金3000元。刑期到2018年5月16日止。

律師:希望能修改相關司法解釋

對於這個判決結果,王鵬的代理律師徐昕表示,相較於一審的5年量刑,二審結果是有所改觀的,但他們還是認為王鵬的行為不該認定為犯罪。涉案動物是王鵬自己飼養繁殖的,鸚鵡的種類複雜難辨,不是專家難以明白,讓一個愛好者來分辨這到底是哪種鸚鵡,是否屬於名錄保護的一二類保護動物很難。

徐昕表示,我國《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所列的人工繁育動物種類較少,目前第一批只有九種。但這個名錄之外,有大量公約附錄的一二類動物被人工繁育並商業利用,如果有人通過網購或者在花鳥市場買到這些動物,會不會和王鵬一樣被定罪量刑?為避免這個情況,希望能夠修改相關司法解釋。

文/本報記者 李鐵柱 佟曉宇

相關焦點

  • 樂見深圳鸚鵡案推動司法解釋修訂
    據報導,針對深圳鸚鵡案律師斯偉江等人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出的《對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司法解釋進行審查的建議書》,全國人大法工委日前回復稱,最高法復函表示,已啟動新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罪司法解釋制定工作,擬明確規定對涉案動物系人工繁育的要體現從寬立場。
  • 深圳"鸚鵡案"當事人出獄 妻子:熬出頭了 仍想申訴
    一個月後的2016年5月17日,王鵬和家裡養的幾十隻鸚鵡一起被警察帶走。警方調查顯示,王鵬售出的6隻鸚鵡中的2隻小太陽鸚鵡,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屬於受保護動物,王鵬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罪。」王鵬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上訴後,案件於2018年3月30日在深圳中院二審,改判王鵬有期徒刑兩年。該判決經最高法核准後執行。
  • 深圳鸚鵡案二審宣判:男子被改判2年
    法院二審認為,原判量刑過重,在法定刑以下判處王鵬有期徒刑二年。案發近兩年後,深圳「鸚鵡案」迎來終審宣判。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該案被告人王鵬辯護律師徐昕處獲悉,3月30日下午,深圳中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宣判,判處王鵬有期徒刑兩年。此前,王鵬一審被判有期徒刑5年。
  • 男子收購3隻鸚鵡被逮捕 律師稱若人工馴養應從寬
    律師:與深圳鸚鵡案有相似之處大邦律師事務所斯偉江律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案和深圳鸚鵡案有相似之處。2016年4月,深圳寶安區居民王鵬將偶然養的鸚鵡賣給朋友謝某6隻。一審法院認定,其中2隻是受國際公約和法律保護的小金太陽鸚鵡,一審判處王鵬5年有期徒刑,二審改判為2年。
  • 昆明一男子收購3隻鸚鵡被逮捕,律師稱若人工馴養應從寬
    森林公安供圖 律師:與深圳鸚鵡案有相似之處 大邦律師事務所斯偉江律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此案和深圳鸚鵡案有相似之處。 2016年4月,深圳寶安區居民王鵬將偶然養的鸚鵡賣給朋友謝某6隻。
  • 如何評價鸚鵡案律師申請全國人大審查司法解釋獲回復?
    如何評價鸚鵡案律師申請全國人大審查司法解釋獲回復?  於伏海  問:「深圳鸚鵡案」再有新進展。王鵬的二審辯護律師徐昕和斯偉江建議全國人大依法對最高法院相關野生動物司法解釋進行審查,得到了全國人大法工委的回應和最高法的復函。對此,你怎麼看?  答:我是支持國家從嚴保護野生動物的,我國本來擁有的野生動物是全世界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經過長期的獵殺和豢養,許多野生動物都已經滅絕。
  • 「鸚鵡案」當事人出獄發聲:打算申訴,希望推動司法進步
    「鸚鵡案」當事人出獄發聲:打算申訴,希望推動司法進步 張子淵/法制晚報 2018-05-16 20:54
  • 深圳鸚鵡案二審開庭 控辯雙方針鋒相對引爭議
    該消息使「深圳鸚鵡案」再度回歸公眾視野,隨後,《法制晚報》、紅星新聞等媒體相繼發布相關報導。一方面跟蹤開庭前律師的動態,如《法制晚報》報導稱,王鵬的辯護律師斯偉江、徐昕表示將做無罪辯護,依據充分。另一方面,挖掘當事人家屬的生活現狀,如紅星新聞報導稱,王鵬被捕後,其家庭失掉主要經濟來源;網易新聞客戶端發文稱,事發後「爸爸」成為王鵬家中的敏感詞。媒體關於「深圳鸚鵡案」的報導引發輿論圍觀。
  • 深觀察|「鸚鵡案」推動司法解釋修訂:機械不是正義
    重案組微信公眾號 圖今年3月,深圳中院對鸚鵡案做出二審宣判,被告人王鵬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比起一審判決的5年有期徒刑,二審量刑明顯從輕,已被羈押近2年的王鵬,5月17日便已出獄,恢復自由之身。不過,7月9日,王鵬前往深圳中院提交申訴狀。
  • 最高法制定新司法解釋 「鸚鵡案」推動法治前進
    正是通過這起吸引輿論的深圳「鸚鵡案」,以及近年來的「大學生掏鳥窩案」「農民採三株野草案」等個案,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規上的滯後之處,開始進入立法者的視野。-------------------------------------------------備受社會關注的深圳「鸚鵡案」,至今「餘音未了」。今年3月30日下午,深圳中院二審宣判,被告人王鵬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3000元。
  • 「江西鸚鵡案」二審律師做無罪辯護 涉案人已被取保候審
    同年8月25日,這起「鸚鵡案」在江西貴溪市法院開庭,涉案鸚鵡是否屬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成爭議焦點。2018年12月21日,案件一審宣判。邱某被以「非法收購、出售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一萬元。被告人認為法院量刑過重,提起上訴,做無罪辯護。今年5月9日,案件在江西省鷹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當庭沒有宣判。據了解,邱某已被取保候審。庭審情況如何?
  • 6隻鸚鵡,5年刑期,「鸚鵡案」二審會改判嗎?
    11月6日二審現場,公訴方認為,王鵬出售的鸚鵡屬受保護物種,事實清楚且證據充分,對相關法律不了解不應成為輕判理由。辯方則認為,將馴養繁殖的動物解釋為野生動物,違反罪刑法定原則,屬於適用法律錯誤。  任盼盼曾勸丈夫放生,把它們送到深圳最高的梧桐山上去。但王鵬沒同意,說人工養殖的沒有求生能力,放生活不了。  不過王鵬承認,自己養的過程中,也曾出現鸚鵡死亡事件。有隻鸚鵡難產,「連夜開車去找朋友,最終沒有救活。」今日二審時,在庭上說及此事,他表情悲痛。
  • 「鸚鵡案」改判兩年,拿捏了法治、常識、人情的平衡
    文 | 歐陽晨雨備受社會關注的深圳「鸚鵡案」,終於塵埃落定。3月30日下午,深圳中院對二審宣判,被告人王鵬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3000元。儘管這個判決結果與被告人及辯護律師的無罪訴求仍有落差,但對已被羈押近兩年的王鵬,仍是個好消息,畢竟到5月17日便能出獄,恢復自由之身。
  • 法工委答覆深圳鸚鵡案律師:涉案動物若系人工繁育擬規定從寬
    7月6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深圳鸚鵡案律師斯偉江處獲悉,此前他建議全國人大法工委對最高法關於野生動物案件相關司法解釋進行審查,今天收到全國人大法工委的回覆。全國人大法工委回復稱,最高法復函表示,已啟動新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罪司法解釋制定工作,擬明確規定對涉案動物系人工繁育的要體現從寬立場。
  • 深圳男子出售兩隻 " 小太陽 " 鸚鵡,獲刑兩年
    今天下午 14 時 30 分," 鸚鵡案 " 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被告人王鵬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判決書。當年 11 月 6 日上午 10 時," 鸚鵡案 " 在深圳中院二審開庭。之後,深圳中院兩次申請延長本案的審理期限。控辯雙方爭議焦點在於兩隻 " 小太陽 " 鸚鵡是否屬於 " 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 範疇。
  • 「江西鸚鵡案」開庭 涉案鸚鵡是否屬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成爭議焦點
    談及買賣鸚鵡引來牢獄之災的,大家可能會想到「深圳王鵬鸚鵡案」。居住在深圳的小夥子王鵬因賣了幾隻自己養的鸚鵡,被以因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刑拘。昨天(25日),這起「邱國榮案」在江西貴溪市法院開庭。庭審情況如何?雙方又有著怎樣的爭議?他的命運和王鵬是否會一樣呢?
  • 深圳「鸚鵡案」將終審宣判 被告妻子:期待當庭釋放
    央廣網北京3月30日消息(記者肖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下午兩點半,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對兩年前的「鸚鵡案」終審宣判。2016年5月,深圳男子王某因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罪」被刑事拘留。警方調查顯示,王某此前售出的6隻鸚鵡中,有2隻為小金太陽鸚鵡,屬於受保護物種。
  • 「鸚鵡案」被告獲刑兩年 涉案同款鸚鵡仍在市場上出售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30號)下午,備受社會廣泛關注的深圳「鸚鵡案」二審宣判,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王某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三千元。昨晚(30號),就該判決的相關內容,深圳中院方面通過中國之聲向社會公眾作了解釋說明。
  • 「瀕危」「無危」不分:深圳鸚鵡案「冤」在哪裡
    2018年3月30日,在深圳中院刑事審判區第九審判庭終審宣判,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兩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之規定,因王某雖然不具有法定減輕處罰情節,但是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二審法院對上訴人王某在法定刑以下改判有期徒刑二年,因此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律師呂先三案二審改判3年 被認定利用專業知識為詐騙提供幫助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律師呂先三案二審改判3年,被認定利用專業知識為詐騙提供幫助備受關注的律師呂先三涉「套路貸」詐騙案二審宣判,安徽省高級法院以詐騙罪改判呂先三有期徒刑三年。此前,合肥市中級法院以同一罪名判處其有期徒刑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