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小看了烏鴉的智商,用石子喝水只是基礎操作

2021-01-10 網易

  本文轉載自「狂丸科學」公眾號

  你可能想不到烏鴉竟然會如此聰明:禿鼻鴉會用小石子提升水位,獲得蟲子;新喀鴉會用棍子捅小孔,獲得豬心;在日本仙臺,人們發現烏鴉會把堅果放在馬路上,一旦汽車駛過,壓碎堅果,它們就飛下來享用果仁……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暢銷15年的科普經典《烏鴉簡史》,就專注於為「臭名昭著」的烏鴉「平反」,從生物科學的角度,講述烏鴉的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慣,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這位鳥類世界的智者。

  

  一隻口渴的烏鴉發現一個水罐,但是水罐裡面水很少。它用盡辦法,發現自己無法夠到水。如果不能儘快喝到罐中的水,它可能會渴死。

  最後它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它把小石子投到水罐裡,每投入一塊石子,水面就會升高一些,直到瓶口。聰明的烏鴉解決了口渴之急。

  

  伊索寓言裡的這個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而在2009年夏天,英國劍橋大學的鳥類研究所裡,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伯德和內森·埃莫裡想看看,他們研究所裡的禿鼻烏鴉,是不是與伊索寓言裡的烏鴉一樣聰明。

  為了探求這個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們選了4隻成年禿鼻烏鴉作為實驗對象。

  在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人們都可以見到禿鼻烏鴉。這種黑黝黝的烏鴉是嘰嘰喳喳的交際家,群棲的它們經常在樹頂洪亮地鳴叫、搖擺。

  

  科學家分別給這4隻烏鴉取名為庫克、弗呂、康奈利和夢露,並依次給它們看漂浮在窄口瓶裡的美味的蟲子。

  要得到這些獎品,鳥兒們得想辦法將水面升高,這樣蟲子才能漂到它們能夠到的高度。它們可以使用的工具,也是一堆小石子。

  

  禿鼻烏鴉解決了這個難題嗎?答案是肯定的。

  

  而在英國牛津大學,以動物學家亞歷克斯·卡切爾尼克為首的一群科學家,也對烏鴉展開了研究。

  他們有一隻明星新喀鴉叫貝蒂,向世人展示出它的本領。

  例如,在其中一組實驗中,它面臨的挑戰是,用棍子捅一根管子上的小孔,以獲得它最喜歡的食物豬心。

  竅門是把棍子插進孔裡,用棍子將食物杯沿著管道推到向下彎曲的直角處,然後杯子就會掉到桌子上,它就可以吃到食物了。

  

  科學家們會給它提供幾種尺寸不同的工具,包括一些對於那個孔來說太大的工具,但貝蒂總能從中選擇最小最合適的。

  即便是討厭的飼養員為了看好戲,將它最喜歡的工具綁在另外一捆棍子上,它也依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它一次都沒有選過比那些孔大很多的工具。

  當給它一根過大的樹枝、讓它給自己製造工具時,它做出了非常適合的探測器。如果那個孔需要粗棍子,它便會造出一根粗的,而如果孔很小,它又會將樹枝削得很細。

  

  而最讓人興奮的實驗是烏鴉們自己設計的。

  在這個實驗中,食物被放置在透明管子底部的一隻小桶裡,只有用帶彎鉤的工具勾住桶的把手,才能將桶取出來。科學家們給鳥兒們提供了兩種金屬絲,一種很直(可假定為無用),一種帶鉤(非常有用),然後他們便站到一旁,等著看鳥兒們會做出何種反應。

  

  在最初的幾次實驗中,一切都如願以償,烏鴉對形勢做出了判斷,並想出了解決辦法。但是在第五輪實驗中,房間裡只留給了貝蒂一根筆直的金屬絲,實驗發生了出乎科學家們意料的變化。

  儘管科學家們經常讓貝蒂接觸金屬絲工具,但是它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也沒機會看到金屬絲是如何彎曲的。

  儘管如此,它還是飛到管道旁,從各個角度查看食物。然後,在快到幾乎無法形容的時間內,它撿起那根筆直的金屬絲,將一端固定在裝置下邊的膠帶上,用身體和喙往回拉另一端,將其折成一個彎鉤,然後把金屬絲順著管道放下去,勾住食物桶的把手。

  

  哇!它順利取到了晚餐。

  

  研究人員從驚詫中回過神之後,立即設計了一系列讓貝蒂一次次重複它成就的實驗。它不是每次都能做出完美的圓鉤,但每次都能成功地將金屬絲折彎並取到食物。而其他動物,哪怕是黑猩猩,都從未能自發解決類似的問題。

  這個事實足以使烏鴉躋身工具製造者的行列。

  

  在能使用工具的鳥類名單中,唯一一種多次出現的就是烏鴉。

  俄克拉荷馬一份關於美洲烏鴉的報告指出,美洲烏鴉會從圍欄上撕下一小片木頭,把木頭放在爪子上,啄食其尾端,最終使其成為錐狀。然後它將這個工具插進狹窄的縫隙裡,捕捉藏起來的蜘蛛。

  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小嘴烏鴉會拉起冰釣線,把纏在一起的漁線拉到兩腳之間,然後帶著從魚鉤上偷走的食物飛走。

  日本仙臺也有一種會使用工具的烏鴉,它們知道如何把汽車當成胡桃夾子。它們停在十字路口附近,當汽車因紅燈停下時,就會俯衝下來,把外殼堅硬的堅果放在馬路上。

  

  一旦汽車駛過,它們便飛下來享用堅果果仁。如果堅果依然完好,它們會重新放置,再次嘗試。

  

  事實上,一隻普通烏鴉的大腦與身體的比例,跟黑猩猩以及人類相差並不大。正如我們和其他靈長類動物因為擁有大前額葉而處於高智力層級,烏鴉的大前額葉,也可以起到類似的作用。就體型而言,烏鴉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之一。

  

  關注後,

  點擊菜單欄「文章」,閱讀尹哥聊基因精選文章。

  點擊菜單欄「視頻」,觀看尹哥演講視頻和科普視頻。

  發送數字8,即可通過關鍵詞搜索往期文章。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局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烏鴉喝水——一年級孩子告訴你:如果沒有石子,烏鴉還能怎樣喝水
    今天,孩子的語文作業有一個寫話練習的題目是這樣的: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會怎樣喝水呢?請你想想辦法,並把它寫出來。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作為家長的第一反應一般是這樣的:給自己做好掩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手機,像百度求助。
  • Scratch學語文:烏鴉喝水小遊戲
    還記得那篇課文《烏鴉喝水》嗎?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裡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裡邊的水又少,它喝不著水。怎麼辦呢?  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它想了一想,有辦法了!  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起來,放到瓶子裡。瓶子裡的水慢慢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用Scratch讓這個故事動起來吧!
  • 還記得小學語文《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現在看簡直降智打擊啊
    小學語文課本裡《烏鴉喝水》的故事,大家應該印象都蠻深刻的。畢竟當時我也覺得這隻烏鴉好聰明啊!這個故事當時也是教育我們,面對苦難,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所有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
  • 「烏鴉喝水」是騙人的?與瓶子形狀無關(圖)
    「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烏鴉好聰明啊瓶子太高只要扔幾顆石子進去可以讓水位上漲喝到水。這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全國各地的小學教材裡都有。這兩天,一篇關於「烏鴉喝水的故事 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的網文在網上瘋傳,文中列舉了四個版本的小學一年級教材《烏鴉喝水》的故事,四個版本中,烏鴉沒什麼區別,但瓶子的形狀都不一樣。文中稱,只有「西安師大」版本教材中瓶子是圓錐狀,烏鴉放進石子後才能喝到水,長春版等其他三個版本教材裡的瓶子,烏鴉根本喝不到水。所以,文章的結論是:「小學課本都是騙人的!」是在誤導小學生!
  • 「烏鴉喝水」的故事是假的?鄭州上演現實版,喜鵲展示鳥類高智商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一篇名字叫做《烏鴉喝水》的課文,文中講述一隻烏鴉口渴了,看到一隻瓶子裡面有水,但是裡面的水太淺,它喝不到,怎麼辦呢?它發現瓶子旁邊有一些小石子,於是聰明的烏鴉就把小石子撿起來放到瓶子中,放了一些之後,瓶子中的水面就變高了,烏鴉也就喝到水了。
  • 睡前故事:烏鴉喝水
    ◆◆◆ 從前,森林裡住著一隻烏鴉,它特別聰明,遇到事情總是能想辦法解決。 有一天,天氣特別炎熱,烏鴉在天空飛翔的時候,感覺有些口渴,於是它開始在森林裡找水喝。
  • 小學語文說課稿:《烏鴉喝水》
    烏鴉喝不到水(水少瓶口小),烏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往瓶子裡放石子喝到了水),水位上升。烏鴉喝到水了。兩幅圖畫展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二、故事簡單,含義深刻這篇文章是利用一個自然現象來說明一個道理。烏鴉喝水時遇到困難,作者賦予它以人的思維:瓶裡水少,瓶口又小,這是無法改變的,但水位的高底是可以改變的。於是烏鴉在瓶中放石子使水位升高。
  • 烏鴉喝水是寓言也是科學課
    □張立美    上小學時,你一定讀過烏鴉喝水的故事。聰明的烏鴉發現瓶子內水位太低無法喝,於是它扔了幾顆石子進去讓水位上漲,最後喝到水了。不過,現在卻有人通過實驗對此表示質疑,說烏鴉喝不喝得到水與容器的形狀有很大關係。
  • 小配圖引網友熱議:「烏鴉喝水」是騙人的?
    原標題:小配圖引網友熱議:「烏鴉喝水」是騙人的?   「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烏鴉好聰明啊瓶子太高只要扔幾顆石子進去可以讓水位上漲喝到水。這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全國各地的小學教材裡都有。
  • 烏鴉喝水遊戲
    我端過來半瓶礦泉水,洗乾淨家裡買魚缸剩餘的石子,笑問:「誰要來做烏鴉喝水遊戲?」「媽媽,我來。」
  • 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聰明烏鴉,結果渴死了!墨守成規等於自取滅亡
    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老烏鴉,經過常年累月的摸索,終於琢磨出丟石子的辦法,從此就把這個方法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但有一天,這裡飛來了另外一群不會銜石子的烏鴉,但是它們一個個都帶著一根吸管。結果就是這隻老烏鴉,被這群烏鴉搶了水,活活渴死了。這個世界,強者從來都是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
  • 當別的烏鴉還在拼命找石子的時候,有隻烏鴉卻叼來了吸管!
    我們都學過《烏鴉喝水》這篇文章,因為瓶子裡的水面太低,老烏鴉便叼來了許多石頭,填進瓶子裡,使水面上漲,從而順利的喝到了水。讀了這篇文章,我們不由的感嘆老烏鴉處理事情的聰慧,可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不斷發展,我們會發現,一成不變的教育模式,根本不能適應時代的步伐。
  • 投了249顆小石子才成功 "烏鴉喝水"真不容易啊!
    一個學生用了249顆石子終於喝到水了一年級小學生還不會寫作文,但這次烏鴉喝水的實驗做下來,幾乎每個學生都寫了一大段的心得。「我發現了一個水不多的瓶子,嘴巴伸進去試了一下,喝不到,然後用筷子模仿烏鴉叼小石子放進瓶子裡,放了20顆小石子後,水位上升了一些,再用嘴巴伸入試了試,還是喝不著。繼續放小石子,放入76顆小石子後,瓶子裡的水到了瓶口,終於喝到水了。」學生周辰旭說。學生吳樂乙不簡單,他完成了一項超級工程,用石頭最多,一共用了249顆石子才喝到水。
  • "烏鴉喝水"故事被指騙人 實驗顯示網文說法不準確
    「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烏鴉好聰明啊瓶子太高只要扔幾顆石子進去可以讓水位上漲喝到水。這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全國各地的小學教材裡都有。這兩天,一篇關於「烏鴉喝水的故事 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的網文在網上瘋傳,文中列舉了四個版本的小學一年級教材《烏鴉喝水》的故事,四個版本中,烏鴉沒什麼區別,但瓶子的形狀都不一樣。
  • 《烏鴉喝水》的故事向我們說明了什麼?
    小時候大家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的是: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裡有水。可是瓶子裡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麼辦呢? 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裡。瓶子裡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烏鴉喝水》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烏鴉喝水告誡人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善於思考,動腦筋,在困難的事情也會迎刃而解的。可是《烏鴉喝水》的故事僅僅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嗎?
  • 生命科學 , 科學實驗證明:烏鴉喝水的故事是靠譜的!
    別小看烏鴉,它們真的非常聰明,強大的工具使用能力足以震驚人類。 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和很多寓言故事不同,這一幕可是真的能發生在現實當中。實驗發現,烏鴉真的懂得如何往瓶子裡丟石子讓液面上升(只不過它們不是為了喝水,而是要吃到水上的食物),而且它們還知道大石頭會比小石頭好用,以及要往水裡丟重物才有用。
  • 烏鴉喝水的秘密原來是這樣!網友:學物理學傻了吧!
    有實驗證明,烏鴉確實會將石子放進未裝滿水的瓶子,從而夠到裡面的水。但是,烏鴉喝水一定能成功嗎?有人曾做過實驗,答案是不一定,而且要想讓水面上升到接近瓶口,需要很嚴格的條件。那麼這裡面究竟深藏著什麼樣的物理原理呢?有學生就用初中學到的物理知識研究了一番。網友:一定是學物理學傻了!
  • 聰明寶寶必備的故事推薦:烏鴉喝水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聰明寶寶必備的故事推薦:烏鴉喝水 2011-08-26 16:18 來源:
  • 升級版烏鴉喝水的背後這個「理」也升級了!烏鴉打開水龍頭喝水
    近日,廣東茂名一段烏鴉開水龍頭喝水的視頻火了。烏鴉的主人張先生稱有一次被鄰居投訴才知道它會開水龍頭,應該是他平常放水給烏鴉洗澡時,它看的多了自己學會了,如果天氣熱得厲害它就會自己開水龍頭喝水。網友:烏鴉也在與時俱進。
  • 升級版烏鴉喝水的背後這個「理」也升級了!烏鴉打開水龍頭喝水
    近日,廣東茂名一段烏鴉開水龍頭喝水的視頻火了。烏鴉的主人張先生稱有一次被鄰居投訴才知道它會開水龍頭,應該是他平常放水給烏鴉洗澡時,它看的多了自己學會了,如果天氣熱得厲害它就會自己開水龍頭喝水。網友:烏鴉也在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