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的烏鴉還在拼命找石子的時候,有隻烏鴉卻叼來了吸管!

2021-01-11 致遠媽咪

我們都學過《烏鴉喝水》這篇文章,因為瓶子裡的水面太低,老烏鴉便叼來了許多石頭,填進瓶子裡,使水面上漲,從而順利的喝到了水。

讀了這篇文章,我們不由的感嘆老烏鴉處理事情的聰慧,可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不斷發展,我們會發現,一成不變的教育模式,根本不能適應時代的步伐。

前些日子在讀小學一年級兒子的書報時,發現了這樣一篇有趣的文章——《新烏鴉喝水》,懷著好奇的心去看了文章,同樣是一瓶不滿的水,爸爸老烏鴉看到後,教育小烏鴉說:「去找些石頭填進去,就能喝到水了。」

當老烏鴉在拼命找石子的時候,小烏鴉竟然叼來了一根吸管在悠閒的喝起來,可是當老烏鴉找到石子回來看到這種情況時,卻教訓起了小烏鴉,「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填石子,你為什麼不用這種方法?」

小烏鴉顯然有自己的道理:「竟然有吸管,幹嘛那麼麻煩的找石子呢?」老烏鴉竟無言以對。

其實這就是我們當下教育孩子的反射,孩子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做父母的為孩子好的心絕對是不容置疑的,可是我們在處理有些問題時,真的思想落後了。

記得有一次跟一年級的兒子一起做功課,突然想起了數學王子高斯的故事,從1加到100,於是我準備考考自己的兒子,我想等他一個一個加的時候,再告訴他簡單的方法。

於是我跟兒子說:「兒子,我給你出一道創新題,看看你能不能做出來?」

兒子聽到後,說:「可以,媽媽你出題吧。」

於是題目剛說出來,還沒等我洋洋自得的時候,兒子一開口就說:「等於5050,這也太簡單了,我還以為是什麼創新題呢。」

我愣住了,忙問:「你怎麼知道的?你們老師講過還是你從哪裡看到過?」

兒子接著說:「老師以前講過一個從1加到10的,我就知道方法了。」

我不由有點佩服兒子的擴展能力,想當年這道題我可是上初中時,老師才教給我的,再看看一年級的兒子,輕鬆地就解答出了正確答案,突然有點慚愧。

當我還想用舊時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他時,卻發現自己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觀,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創新和思維能力特別強,他們很小就會有自己的想法跟觀點;如果我們再想用陳舊的思想去教育,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也註定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就像文章開頭時提到的老烏鴉,明明小烏鴉想到了更快、更有效的方法,可是老烏鴉卻不肯接受,反而教訓小烏鴉為什麼不按照它的方法一樣。

我們家長是不是無形之中也這樣埋沒了自己孩子的思想呢?我們總想著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可是卻是給孩子套上了一個無形的枷鎖,讓他們反而更覺得沉重。

明明按照自己的想法很輕鬆去實現的,卻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方法榆木又笨重的按部就班,所以,父母們,有時候我們該學會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

最後,送給所有的父母毛主席對留學生們講的一段話: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於你們的。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只有教會孩子創新,在別人還在拼命找石子的時候,學會拿起手中的吸管,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優秀!

我是【致遠媽咪】,是一個全職寶媽,專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希望與孩子能夠共同成長,分享更多的育兒經驗及學習經驗,喜歡我們文章的朋友,一定記得點擊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烏鴉喝水——一年級孩子告訴你:如果沒有石子,烏鴉還能怎樣喝水
    今天,孩子的語文作業有一個寫話練習的題目是這樣的: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會怎樣喝水呢?請你想想辦法,並把它寫出來。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作為家長的第一反應一般是這樣的:給自己做好掩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手機,像百度求助。
  • 睡前故事:烏鴉喝水
    ◆◆◆ 從前,森林裡住著一隻烏鴉,它特別聰明,遇到事情總是能想辦法解決。 有一天,天氣特別炎熱,烏鴉在天空飛翔的時候,感覺有些口渴,於是它開始在森林裡找水喝。
  • 不一樣的烏鴉與狐狸故事
    我們就先來講講烏鴉,大家最先了解烏鴉的故事應該是我們小學時學過的課文《烏鴉喝水》,一起回憶一下吧!有一隻烏鴉口渴了,於是他在低空盤旋著想找水喝。找了很久,他終於發現在不遠處有一個水瓶,便開心地飛過去,停在了水瓶口,準備痛快地喝水。誰知道水瓶裡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頸又長,烏鴉無論如何也夠不著水。這可怎麼辦呢?
  • 【視頻微課】13 烏鴉喝水|一年級上冊語文
    「但是」表示轉折,說明雖然有水了,但由於「水不多」「瓶口又小」還是喝不到水。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興趣。3.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烏鴉看到小石子,就想出了辦法,說明烏鴉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 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聰明烏鴉,結果渴死了!墨守成規等於自取滅亡
    儒家三聖之一的荀子也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當時代拋棄你時,連個招呼也不會打。烏鴉喝水裡的那隻老烏鴉,經過常年累月的摸索,終於琢磨出丟石子的辦法,從此就把這個方法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
  • 科學家發現烏鴉有非常高的邏輯思維能力
    據《每日郵報》報導,這隻聰明的烏鴉完成了動物王國有史以來最複雜的測試之一。而且它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項測試,當屬世界第一。這個測試是由紐西蘭奧克蘭的一位進化心理學講師Alex Taylor博士設計的。
  • 烏鴉究竟有多聰明?聰明程度讓你難以想像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莫過於人有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因此總說人類是高級動物,那麼問題來了。低級動物聰明嗎?今天我們就要來說說烏鴉到底有多聰明。為了了解烏鴉的聰慧程度,BBC的紀錄片中設計了這麼一個實驗。實驗中烏鴉需要先從懸吊的繩子上面取下一根短棍,在用短棍取出三個柵欄裡面的三個石子。再用三個石頭投入蹺蹺板盒子中,獲得一根長棍,再用長棍取出食物。烏鴉很快就取下來短棍,轉身就用短棍去勾食物,但立刻就發現不夠長。經過觀察,烏鴉叼著短棍去勾石子。
  • 哪有狼哪就有烏鴉,烏鴉不比狼吃的少,為什麼狼能忍烏鴉一起進食
    動物學家們到現在都不知道烏鴉這麼做是為了什麼,除了烏鴉薅別的動物的毛是為了做窩之外,別的作弄動物的行為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但是這足以看出來烏鴉有多聰明,之前科學家做過實驗,看烏鴉會不會通過一種工具獲得另一種工具,再使用另一種工具獲得食物。烏鴉很快就做到了,把這個實驗難度翻倍,但是原理相同,烏鴉還是能很快掌握。
  • 全國Ⅲ卷:烏鴉喝水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瓶子裡有水,可是瓶口很細,瓶子裡的水也少,它喝不著,怎麼辦呢?折騰了半天,烏鴉發現,放進石子後,瓶子裡的水會上升。於是,烏鴉不斷地從河邊叼來一塊一塊的石子,把它投到水瓶裡。隨著石子的增多,水瓶裡的水也一點一點地向上升。
  • 天下烏鴉一般黑只是一種比喻,未雨綢繆,富有遠見才是它的本色
    烏鴉喝水這個故事想來大家都知道一隻烏鴉口渴了,他在低空盤旋著找水喝。找了很久,他才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水瓶,便高興地飛了過去,穩穩地停在水瓶口,準備痛快地喝水了。可是,水瓶裡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頸又長,烏鴉的嘴無論如何也夠不著水。這可怎麼辦呢? 烏鴉想,把水瓶撞倒,就可以喝到水了。於是,他從高空往下衝,猛烈撞擊水瓶。可是水瓶太重了,烏鴉用盡全身的力氣,水瓶仍然紋絲不動。
  • 語文課當成科學課 杭州一群小學生變身"小烏鴉"
    杭州九蓮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致認為是《烏鴉喝水》。  孩子們為什麼會對這篇文章印象深刻呢?九蓮小學的校長蔣曉告訴記者,兩個多星期前,她在上這篇課文時動了點小心思:讓學生依照課文做了一個實驗——如果你是那隻烏鴉,你能按照烏鴉喝水的方法,最後喝到水嗎?  孩子們可興奮了,立馬變身小烏鴉,做起各種實驗。很多學生花費了一兩個小時,才將瓶中的水上升到瓶口。
  • 你能相信,我被一隻烏鴉刷屏了?|遠讀重洋
    視頻的主角有兩位:一隻是刺蝟,還有一隻是烏鴉。原來,那隻小刺蝟想要過馬路。正當它在馬路上慢慢地爬的時候,奇怪的一幕發生了:一旁的烏鴉仿佛嫌它太慢,直接飛下來,用嘴一個勁兒地叨刺蝟的屁股,「督促」慢悠悠的刺蝟迅速穿過馬路。
  • 烏鴉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 原來小學課本都是騙人的?
    只要你小學畢業就一定讀過烏鴉喝水的故事。烏鴉好聰明啊瓶子太高只要扔幾顆石子進去可以讓水位上漲喝到水啦! 這個故事,全國各地的教材都有。故事梗概為:「一隻口渴的烏鴉看到窄口瓶內有半瓶水,於是將小石子投入瓶中,使水面升高,從而喝到了水。」除了教小朋友認識「烏、鴉」等11個生字,會寫「可、石」等8個字外,這個小故事告訴小朋友遇到困難要積極想解決辦法,認真思考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的道理。 課本的插圖裡,烏鴉倒是沒啥區別,但瓶子都是不一樣的。
  • 烏鴉喝水遊戲
    我端過來半瓶礦泉水,洗乾淨家裡買魚缸剩餘的石子,笑問:「誰要來做烏鴉喝水遊戲?」「媽媽,我來。」
  • 投了249顆小石子才成功 "烏鴉喝水"真不容易啊!
    「我發現了一個水不多的瓶子,嘴巴伸進去試了一下,喝不到,然後用筷子模仿烏鴉叼小石子放進瓶子裡,放了20顆小石子後,水位上升了一些,再用嘴巴伸入試了試,還是喝不著。繼續放小石子,放入76顆小石子後,瓶子裡的水到了瓶口,終於喝到水了。」學生周辰旭說。學生吳樂乙不簡單,他完成了一項超級工程,用石頭最多,一共用了249顆石子才喝到水。
  • 90%的人小看了烏鴉的智商,用石子喝水只是基礎操作
    本文轉載自「狂丸科學」公眾號  你可能想不到烏鴉竟然會如此聰明:禿鼻鴉會用小石子提升水位,獲得蟲子;新喀鴉會用棍子捅小孔,獲得豬心;在日本仙臺,人們發現烏鴉會把堅果放在馬路上,一旦汽車駛過,壓碎堅果,它們就飛下來享用果仁……
  • 【全民實驗室】《烏鴉喝水》的故事在現實中真的成立嗎?
    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中列舉了四個版本的小學一年級教材裡《烏鴉喝水》的故事,四個版本中,烏鴉沒什麼區別,但瓶子的形狀各不相同。    小學二年級學生王皓澤:「一隻烏鴉飛在沙漠上,一口水都沒喝過,所以它到處找水喝,它飛著飛著看見一瓶水,水口很小水瓶很高水也很少,所以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它就這樣一直往瓶子裡放石頭,水一直往上升,所以它就喝到水了。」    記者:「那你覺得老師講的這個課文,烏鴉最後通過這個方法真的喝到水了嗎?」    小學二年級學生王皓澤:「應該喝到了吧。」
  • 烏鴉的聰明,讓人驚嘆
    核桃仁雖然美味,但是外殼那麼堅硬,烏鴉怎麼才能吃到呢?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漸漸發現了烏鴉的聰明之處:烏鴉先把核桃叼起,然後飛到高高的樹枝上,再將核桃摔下去,核桃落到堅硬的地面上,被撞破了,於是,烏鴉就得到了那美味的核桃仁。可是,讓核桃從高空墜落,核桃殼破裂的概率很低,很多時候,烏鴉都是望而興嘆。
  • 《烏鴉喝水》的故事向我們說明了什麼?
    小時候大家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的是: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裡有水。可是瓶子裡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麼辦呢? 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裡。瓶子裡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烏鴉喝水》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烏鴉喝水告誡人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善於思考,動腦筋,在困難的事情也會迎刃而解的。可是《烏鴉喝水》的故事僅僅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嗎?
  • 烏鴉喝水的典故告訴我們烏鴉很聰明?但其實烏鴉也做錯了!
    烏鴉喝水的典故告訴我們烏鴉很聰明?但其實烏鴉也做錯了!小孩階段,天真活波,遇事懵懂,一些道理對他們的啟蒙就有了重大的意義。一天天長大,來到了成人世界。時而我們發現,遊戲規則絕非孩童時那般單純,那又到底是怎樣的不同呢?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在小學,甚至在幼兒園都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