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熊貓外交」48年:連川普也未能中斷,國寶的力量有多大?

2021-01-11 騰訊網

近日,根據中美相關機構發布的消息,中美已經續籤合作協議 ,大熊貓「美香」一家三口留美的時間將再延長3年這一消息也讓數百萬的美國民眾感到欣慰。中國的「熊貓外交」歷史已經延續半個世紀,就連想要極力切斷與中國一切聯繫的川普也未能中斷,中國的「熊貓外交」為什麼能夠有這麼強的凝聚力?

01、「熊貓外交」已延續半個世紀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有著增進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與感情的「友好使者」美譽。

新中國成立後,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推行「熊貓外交」,以政府和人民的名義將大熊貓作為國禮贈與那些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和中國希望與之建立關係的國家或地區。

1957年,中國將熊貓「平平」作為特殊國禮送往蘇聯。

1965至1980年相繼送朝鮮丹丹、三星、琳琳等五隻大熊貓。

1970年代,熊貓突然在西方走紅,美國、法國、英國、西德等也相繼獲得中國政府贈送的大熊貓。

1972年4月20日,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尼克森的夫人歡迎大熊貓入住新居。就是中美外交史上著名的「熊貓外交」

從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間,中國一共贈送給9個國家23隻大熊貓。

1982年由於野外大熊貓生存狀況惡化,數量銳減,中國停止向外國無償贈送大熊貓的外交政策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開啟了著名的「熊貓租借」方案,即短期內向外國動物園租借大熊貓,對方支付租金。

02、美國「熊貓年」

此前美中簽署的大熊貓租借協議原本將在本月到期,但美國國家動物園表示,已經與史密森尼保護生物學研究所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籤署一項為期3年的延期租借協議。

根據協議,22歲的雌性大熊貓「美香」、23歲的雄性大熊貓「添添」,以及今年8月誕下的幼崽「小奇蹟」,將於2023年12月返回中國。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熊貓大使」還會在美國繼續待上3年,這也是數百萬美國民眾的期待。

雖然川普總是不遺餘力的想要切斷中美之間的一切聯繫,耍盡手段破壞中美在之間的關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中美建交重要見證使者——大熊貓,在中美的外交關係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回顧中美之間著名的「熊貓外交」。

1972年,尼克森訪華開啟中美外交關係的破冰之旅,周恩來宣布將大熊貓「玲玲」和「興興」作為友誼大使贈送給美國。

當「玲玲」和「興興」乘專機抵達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時,受到8000名美國觀眾的冒雨迎接。甚至尼克森總統的夫人也來親自迎接。

兩隻熊貓在美國公開展示的第一天,就吸引了2萬人排隊前來參觀,甚至造成了交通堵塞。

兩隻熊貓的到來,也在美國迅速掀起了一股「熊貓熱」,「玲玲」和「興興」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媒體的焦點,牽動著幾百萬美國民眾的目光,並且在美國國內,關於大熊貓的啤酒瓶和畫冊等周邊產品也層出不窮。就連運送它們赴美的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綠色柳條箱,都被拿來展覽。

因此、1972年被美國民眾稱為「熊貓年」。

而後,雖然中國不再無償贈送大熊貓,但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前夕,中國曾租借北京動物園的一對大熊貓「永永」和「迎新」到美國巡展3個月。

熊貓外交為中美關係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儘管雙方在貿易問題上遭遇「川普狂暴」,不斷製造貿易爭端和摩擦,還要幹涉中國內政,又要所謂的制裁中國官員,並就新冠疫情互懟,但川普也未能中斷中美之間的「熊貓外交」。

03、48年中美合作典範

自中美建交以來,雙方關係分分合合,近期更是因為美方一些人固守陳舊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上的偏見,蠻橫無理的宣布制裁中國官員,更是違反國際原則,企圖幹涉中國內政,導致雙方關係降至冰點。

但是只有在大熊貓的保護項目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中美建交48年來合作中最成功的典範。

1972年4月,一對精挑細選的1歲大熊貓玲玲和興興,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時,就有尼克森夫人和8000名美國民眾前來相迎而在大熊貓首次亮相的當日,動物園擠來2萬人!那個周日,來參觀的人更是達到7萬5千人。玲玲曾經生過五個幼崽,但是都是生下不久就死亡了。1983年,玲玲的第一個幼崽死亡之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特意在總部下半旗致哀,可見熊貓在美國的地位之高。1999年,一對大熊貓「洋洋」和「倫倫」一同落戶美國的亞特蘭大動物園,開始了為期10年的旅美生活,在2006年9月七日,「倫倫」順利產下一隻雄性幼崽,取名「美蘭」,2008年8月,「洋洋」和「倫倫」再次順利產下第二隻雄性小熊貓,取名為「喜蘭」。

而「美蘭」據說是《功夫熊貓》的原型。

「美香」和「添添」於2000年共赴美國華盛頓動物園,至今已經旅居美國長達20年,期間,「美香」成功產下三個成活的幼崽,分別是「泰山」、「寶寶」和「貝貝」。

「由於美國民眾對大熊貓的極度喜愛和關注,華盛頓動物園增設了「熊貓鏡頭」,用於24小時來直播「美香家族」的生活動態,由於觀看的人數太多,經常在一些「重大時刻」被擠癱瘓。比如美香生下最後一個孩子的時候,許多人在鏡頭前守了好幾天,卻在最關鍵的產子時刻,由於網絡過於擁擠,失去了「迎接新生命」的那一刻。「」

而「貝貝」這個名字由中美兩國的第一夫人共同揭曉的。

在美國,只要跟熊貓稍微有一點關係,比如熊貓的生日、熊貓打架之類的,在視頻網站上都有相當多的點擊量。比如那張熊貓寶寶摔跤的照片,相繼入選路透社2016年度圖片、《時代周刊》2016年度動物圖片、《大西洋月刊》2016年度新聞圖片

只有在大熊貓保護這個項目上,中美雙方沒有功利,沒有算計,沒有間諜。中美兩國的科學家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保護大熊貓,防止他的滅絕。

當然,這個目標也實現在中美兩國的科學家的努力中實現了,1972年,世界上只有幾百隻大熊貓,今天,這個數量已經超過2000隻。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已經把熊貓從「瀕危」,降級到「易危」。

做為冷戰之後最早接受大熊貓的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組成了一支實力強勁的科研和飼養隊伍,並與中國同行進行長期的合作和交流。48年來,這個團隊已經成為大熊貓繁殖和生態領域的佼佼者。

美國金融家和慈善家David Rubenstein,於2012年和2016年,兩次捐款各450萬美元,用於中國大熊貓的生態保護,對大熊貓的科學研究,改善動物園的條件,以及公眾教育等。所以,動物園的熊貓館以他的名字命名,那些獲得研究基金的中國和美國研究人員,也被稱為「David Rubenstein學者」。

而今年美國疫情大爆發的四月份,成都也有群眾以「成都小夥伴」的名義向美國寄了6000多隻口罩,當這些口罩被分發給各個機構和單位時,每個箱子裡都附上了一張帶有熊貓圖像的紙,熊貓,代表著成都,也代表著中國。

將近半個世紀,儘管中美關係起起伏伏,但是大熊貓們陪伴著中美兩國人民,度過了無數純粹的、不含雜質的快樂時光。

04、中國的雄貓外交外什麼這麼牛?

大熊貓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明信片,也是中國軟實力的一部分,看到雄貓,就會想到中國,而中國的崛起,也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雄貓外交」也得以長久的延續。

全世界的野生大熊貓現存大約1590隻,人工圈養也不過兩百多隻,由於生育率低和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大熊貓始終頂著瀕危動物的頭銜。稀有、唯一、可愛的外形和不帶攻擊性的性格使大熊貓天生就具備一名「親善大使」的特質。而中國不管是贈送和租借大熊貓,都是在向世界釋放善意,表達中國和平外交的外交政策和原則。

大熊貓的可愛和珍貴是全世界人民都認可的,不管大熊貓落戶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深受世界人民的追捧和喜愛。

為了能夠讓中國大熊貓能落戶荷蘭,荷蘭向中國政府央求了15年,在2016年兩國終於達成了協議,中國同意租給荷蘭兩隻大熊貓(租期為15年)。從那時起,荷蘭雷納的歐維漢動物園就開始籌備大熊貓場館的建造。

這個看起來像皇家後花園的場館名叫「Pandasia」,耗資700萬歐元(相當於5100萬人民幣),佔地九千多平米,其中熊貓的生活區域有三千多平...

2011年,中國把「甜甜」和「陽光」租給了英國。它們倆一路享受的都是貴賓級的待遇,全程專機專車接送...

而今年6月就該回到中國的旅日熊貓「香香」,因為日本政府的一再協商請求延期,終於定在本月底將要回歸中國,為此,日本民眾是花式舉辦了各種活動告別「香香」。

可見世界各國對熊貓的無差別的喜愛,更是中國的「熊貓外交」得以大獲成功的重要原因。

「熊貓外交」能否中斷,未來主要還是看美國的態度,一直敵視中國,詆毀中國,兩國關係難以正常,下個三年熊貓租約到期後,能否再延續,還未可知。

材料來源:觀察者網BBC回顧中國六十年「熊貓外交」,有點酸……《熊貓外交」半世紀,中美關係的最後一層面紗也要捅破了?》環球網中美續籤合作協議 大熊貓「美香」一家三口留美再延長3年

相關焦點

  • 旅美20年的大熊貓「續約」3年
    法新社當地時間12月7日刊文稱,「川普也未能中斷『熊貓外交』」。美國國家動物園園長史蒂夫·蒙福特稱,「和成百上千萬美國人民一樣,我期待著未來三年看著『小奇蹟』長大,同時在大熊貓保護上有更深入的認識」。中美關於大熊貓的那些事兒在中美兩國的交往中,大熊貓是一個獨特的角色。
  • 中國外交總愛派大熊貓出場,外國人真的特別喜歡中國大熊貓嗎?
    因為大熊貓是世界上極其寶貴的自然歷史遺產,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其生存和保護現狀,為世人所關注,所以被我們當做國寶,而作為國寶,熊貓佔據了無可撼動的地位,但多多少少有些憨憨,據說,當初蚩尤就是因為騎這玩意打仗,所以才敗得一塌糊塗!
  • 中國日報網評: 「熊貓外交」彰顯中國和合之道
    2019年12月9日,德國柏林動物園的熊貓雙胞胎「夢想」和「夢圓」迎來百日宴。這兄弟倆的媽媽爸爸「夢夢」和「嬌慶」自2017年6月從中國成都飛抵柏林,由中國政府租借給柏林動物園,租期為15年。根據中德雙方的協議,熊貓夫婦在此期間生下的幼崽將在其長到2至4歲時返回中國。
  • 熊貓外交——讓新中國被世界了解,讓黑白色的友好源遠流長
    新中國成立後,中美兩國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外交陷入冰凍期,直至1972年尼克森訪問中國才重新破冰,在為尼克森舉行的臨行晚宴上,周公許諾尼克森夫婦,要再給美國一對熊貓。興奮的尼克森夫婦在宴席上就聯繫了華盛頓當地政府,通知馬上建造熊貓的新居。當年4月大熊貓「玲玲」和「興興」乘專機抵達華盛頓,8000多市民冒雨相迎;1972年也被稱為美國的「熊貓年」。
  • 英國考慮將大熊貓送回中國,我們的熊貓外交過時了嗎?因為疫情
    旅英大熊貓「甜甜」和「陽光」於2011年12月被租借給英國愛丁堡動物園,合約期為10年,是英國僅有的兩隻大熊貓。不僅僅是英國愛丁堡動物園,2020年11月底,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曾因為無法提供充足的竹子,將大熊貓送回中國。這讓我不禁感慨:難道我們風靡一時的「熊貓外交」過時了?讓我們翻閱歷史,看下萌萌的「熊貓外交」。
  • 熊貓外交:不僅為中國賺外快,還打開了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旅英大熊貓「甜甜」和「陽光」於2011年12月被租借給英國愛丁堡動物園,合約期為10年,是英國僅有的兩隻大熊貓。不僅僅是英國愛丁堡動物園,2020年11月底,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曾因為無法提供充足的竹子,將大熊貓送回中國。這讓我不禁感慨:難道我們風靡一時的「熊貓外交」過時了?讓我們翻閱歷史,看下萌萌的「熊貓外交」。
  • 大熊貓是怎樣一步步成為國家的國寶呢?最早的熊貓外交竟是在唐朝
    大家都知道熊貓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是我國的國寶,只有中國才有大熊貓,也有很多外國國家也很喜歡大熊貓,所以來向中國租賃大熊貓,大熊貓畢竟是我國的國寶,租賃的條件很苛刻,有很多國家並不符合租賃標準,所以有很多「假熊貓」的出現。
  • 國寶大熊貓,天生就是一個搞外交的「小能手」
    因為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之一,因為外形憨態可掬,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大熊貓的衍生出來的大IP,也往往能風靡一時,帶來巨大影響力。可以說,大熊貓在世界範圍內的辨識度是最高的,要在動物圈,來個人氣指數排行榜,相信大熊貓一定會得到最多票數。新中國的熊貓外交,並非是我們新中國的首創,而很有可能是從古至今的一個外交傳統。
  • 追溯熊貓外交的時期,可能超乎了你的想像
    大熊貓作為國寶,也承擔了一定的外交任務,大熊貓圓滾滾的可愛模樣,徵服了全世界的心,現在不少國家與我國有熊貓的租借協議,提到熊貓外交,不少人可能以為為是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其實不是如此。追溯歷史,熊貓首次作為外交禮物,是於公元685年,當時女皇武則天,將兩隻大熊貓作為國禮,贈送給了
  • 趙明昊:美國外交「川普印記」難褪去?
    然而,拜登團隊對這一目標的追求勢必將會面臨政治性和結構性的阻礙,它也必然會受到「川普外交政策遺產」的羈絆。所謂政治性阻礙,主要是源自美國社會內部圍繞黨派、族群與階層所形成的深刻「裂痕」,以及美國民眾對美國扮演「全球領導者」角色的意願和支持度不斷下降。民主黨內部偏向左翼的政治力量也反對美國增加軍事開支或是在世界上隨意採取幹預行動,他們還對任何的自由貿易議程持有疑慮和不滿。
  • 出國後比國寶更國寶的熊貓
    ,一隻只毛茸茸、圓滾滾的大熊貓就擔當起了外交大使的職責。你沒看錯,國際關係跟熊貓有關係。1957年,中蘇關係如膠似漆。我們送給蘇聯兩隻大熊貓「平平」「磧磧」,慶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過了幾年,大哥跟兄弟的關係沒以前那麼好了,甚至,有些隔閡。蘇聯方面提出:我們懷疑兩隻大熊貓都是同一性別,要不為啥不下崽!
  • 中國熊貓可愛,印度孟加拉虎威猛,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寶最華麗
    本文由小靜寵物說原創首發,如有轉載,敬請標明出處!國寶有很多含義,除了國家的寶藏、國家寶貴的人才以外,還指的是可以代表國家的動物。我國的國寶是熊貓。雖然熊貓的數量不是很多,但是在國內外的各種場合,我們常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 尼克森訪華時假裝討要煙盒上的熊貓圖案,周總理拍板:送兩隻真的
    尼克森的這次訪華可不僅僅是校對《中美聯合公報》中的細節,還有許多的接待禮儀和互換國禮,其中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作為中國「國禮」回贈給美國的那對大熊貓了,成為了最著名的「熊貓外交」事件。為什麼我國要用熊貓作為「國禮」,還要從有趣的「熊貓外交」說起。
  • 歷史冷知識:熊貓外交最早竟發生在唐朝?
    後世一直認為這「白熊」是北極熊,但後來由中國大熊貓專家胡錦矗考證,當時長安的皇苑內就有大熊貓,因此「白熊」其實是大熊貓,這是史書記載的熊貓外交第一例。史載資料,沒有對贈送白熊的原因進行解釋,但根據70張白熊毛皮來推斷,武則天的原意應該不在觀賞,而在實用。
  •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迷戀熊貓?
    9月17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正式亮相!據官方透露,其寓意為冰,象徵純潔、堅強,是冬奧會的特點。墩墩,意喻敦厚、健康等,象徵著冬奧會運動員強壯的身體、堅韌的意志等奧林匹克精神。同時,它還有個小夥伴以燈籠為原型的「雪容融」。
  • 卡達外交大臣稱卡美關係歷史悠久,川普選邊說話莫名其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1日報導,對於美國總統川普9日指責卡達長期大力資助恐怖主義並呼籲停止資助的言論,卡達外交大臣阿勒薩尼在接受今日俄羅斯(RT)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卡達與美國的關係歷史悠久,並且長達幾十年。雙方締結軍事合作協議和提供軍事便利協議後,卡達一直大力致力於反恐,並同以美國為首的聯盟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
  • 尼克森訪華時假裝討要煙盒上的熊貓圖案,周總理拍板:送兩隻真的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免責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中美建交前夕,繼基辛格秘密訪華以後,1972年尼克森總統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首次訪華。
  • 雞年中美「犯太歲」,今年就鬥「川普雞」!
    >叨姐閒來無事翻閱老黃曆,意外發現,中美建交後的幾乎每一個雞年,兩個大國都猶如鬥雞附體,免不了一番激烈爭鬥!這不,又到了一個雞年,且碰上空前好鬥的「川普雞」在美帝登基,這一個雞年看來很難太平了。為了鬥倒「川普雞」,先從歷史找點經驗吧。1981年是中美關係建交以後的第一個雞年。在這個雞年的1月20日,羅納德•裡根就任美國第40任總統。
  • 國寶熊貓擔任和平使者圈粉無數
    旦旦,有「新世紀開啟」之意;興興,有「為阪神淡路大地震災害復興祈福」之意。而對於對外租借的嬌貴國寶來說,竹子只能依賴從中國進口。園長克萊門特·蘭希爾稱,「熊貓幾乎只吃竹子,我需要每周兩次運送新鮮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