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昊:美國外交「川普印記」難褪去?

2021-01-16 環球網

美國國務院日前毫無徵兆地突然取消所有之前安排的出訪行程,包括國務卿蓬佩奧對歐洲的訪問,迎來外界的關注和頗多猜測。國務院的聲明顯示,取消出訪與權力交接有關。這很可能表明,拜登政府即將於1月20日上臺,而其團隊並不希望在最後一個星期裡,川普政府外交部門繼續給他們「挖坑」。

拜登外交面臨兩大阻礙

拜登團隊總體外交戰略目標是「重新領導世界」,強調要恢復美國的全球領導力,修復川普政府對美國國際領導地位的損害,消除「川普主義」的負面影響,與世界重新接觸,尤其是深化與美國盟友和夥伴國的關係。然而,拜登團隊對這一目標的追求勢必將會面臨政治性和結構性的阻礙,它也必然會受到「川普外交政策遺產」的羈絆。

所謂政治性阻礙,主要是源自美國社會內部圍繞黨派、族群與階層所形成的深刻「裂痕」,以及美國民眾對美國扮演「全球領導者」角色的意願和支持度不斷下降。民主黨內部偏向左翼的政治力量也反對美國增加軍事開支或是在世界上隨意採取幹預行動,他們還對任何的自由貿易議程持有疑慮和不滿。

所謂結構性阻礙,是指美國國家實力的相對衰減將從根本上制約美國「重新領導世界」,尤其是疫情之下美國經濟復甦的艱困、美國聯邦債務規模的急劇上升、美元霸權地位面臨的多重挑戰,都將是未來拜登政府需要直面的難題。

應看到,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川普雖然落敗,但他得到了超過7300萬張普通選民票,這表明川普的內外政策主張在美國國內仍贏得大量民眾的肯定,「美國優先」的政綱具有較深的社會基礎,「川普主義」也已給美國外交打下深深印記。正如美國塔弗茨大學教授麥可·貝克利所言,「人們希望,一旦川普離開橢圓形辦公室,美國將恢復其作為自由世界領導者的角色。不要指望這一點。自由的美國霸權時代不過是冷戰剛結束後的一個產物……在川普本人卸任後很長時間裡,川普的印記會持續存在。」

三個方面看「外交遺產」

概要而言,「川普外交政策遺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國際經貿政策上,川普政府奉行「美國優先」,針對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開打「關稅戰」,以雙邊方式強壓他國修改經貿協定,威脅退出世貿組織。拜登提出要實施「服務美國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其經濟政策構想也體現出與川普類似的「僱美國人、買美國貨」路線,以至於川普團隊指責拜登「抄襲」川普的經濟政策。

拜登上臺執政後,將推動美國對外貿易關係的部分正常化,停止對世貿組織的「攻擊」,但他無法全面扭轉川普政府的國際經濟政策。正如候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等人所言,民主黨人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問題已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將擁抱「新的經濟哲學」,加強對美國工人和中產階級的保護。而民主黨內的「進步派」力量也反對一味追求「自由貿易」,支持製造業回歸美國。拜登上臺後,不會輕易取消川普政府對他國產品施加的關稅,他將把關稅作為槓桿尋求所謂「公平貿易」,並將繼續重視解決「供應鏈安全」問題。

第二,過去幾年,川普政府大力推動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轉型,將聚焦點從「反恐戰爭」引向「大國競爭」,採取「全政府」「全社會」方式,在經濟、技術、外交和軍事安全等多個方面,不斷深化針對中國、俄羅斯等國的壓制。應看到,川普政府對「大國競爭」問題的重視總體上得到了美國外交政策界人士的肯定,即便他們就如何進一步完善「大國競爭」策略仍在進行爭論。

拜登上臺執政後,將會繼續從「大國競爭」框架籌謀和推進美國的外交和國家安全戰略,也會有選擇性地繼承川普政府在應對大國競爭方面的政策、機制和手段。賓夕法尼亞大學拜登外交和全球接觸中心執行主任邁克·卡彭特稱,在大國競爭問題上,川普政府的戰略和實踐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川普政府的「單打獨鬥」極大削弱了美國的優勢地位;拜登將會制定自己的戰略,大國競爭仍將是「首要焦點」,而拜登在執行相關戰略方面將會更加有力。

第三,在地緣政治方面,川普政府大力推進「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戰略」,不斷擴展和夯實美日印澳「四國機制」,以「太平洋威懾倡議」等為抓手,持續強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在大中東地區,川普政府總體上採取「戰略收縮」,如加快從阿富汗撤軍,試圖通過打造「阿拉伯版北約」減少美國的安全負擔,推動以色列、沙特等地區國家共同加大對伊朗的施壓,《亞伯拉罕和平協定》的籤署被認為是川普任內最重要的外交政策成就之一。

延續「低成本維霸」思路

拜登上臺後,美國在地緣戰略上仍會延續「低成本維霸」的思路。「印太戰略」的標籤可能會從「自由和開放」換為「安全和繁榮」,但其政策實質不會改變,美國或將更加重視「印太戰略」框架下的經濟政策,同時也會設法進一步發揮東協和歐洲國家的作用。拜登團隊將尋求減少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推動美國和伊朗緊張關係的有限緩和,在強化執行條款等基礎之上重返「伊朗核協議」,並藉此促進美歐關係的修復。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東項目主任喬恩·奧爾特曼認為,拜登政府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需幫助中東國家成功實現能源轉型。

總之,拜登執政並不意味著美國外交政策將回歸歐巴馬等民主黨人此前所青睞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路線。未來幾年,拜登政府可能很難開啟一個屬於自己的新時代,而是要面對「後川普時代」的延續,「沒有川普的川普主義」將繼續對美國外交政策施加重要影響。(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卡達外交大臣稱卡美關係歷史悠久,川普選邊說話莫名其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1日報導,對於美國總統川普9日指責卡達長期大力資助恐怖主義並呼籲停止資助的言論,卡達外交大臣阿勒薩尼在接受今日俄羅斯(RT)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卡達與美國的關係歷史悠久,並且長達幾十年。雙方締結軍事合作協議和提供軍事便利協議後,卡達一直大力致力於反恐,並同以美國為首的聯盟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
  • 川普政府叫板聯合國再遭失敗,僅有一個鐵桿小兄弟跟風美國
    2020年的最後一天,川普上演最後時刻的瘋狂:美國再次與聯合國叫板,可惜最終以167比2的結果再遭慘敗!據觀察者網1月2日報導,馬上要卸任的川普政府對聯合國年度預算案投下了反對票,僅有鐵桿小兄弟以色列跟風投下了反對票。
  • 中美「熊貓外交」48年:連川普也未能中斷,國寶的力量有多大?
    這一消息也讓數百萬的美國民眾感到欣慰。中國的「熊貓外交」歷史已經延續半個世紀,就連想要極力切斷與中國一切聯繫的川普也未能中斷,中國的「熊貓外交」為什麼能夠有這麼強的凝聚力?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熊貓大使」還會在美國繼續待上3年,這也是數百萬美國民眾的期待。 雖然川普總是不遺餘力的想要切斷中美之間的一切聯繫,耍盡手段破壞中美在之間的關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中美建交重要見證使者——大熊貓,在中美的外交關係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 美國國會競選失利,川普等共和黨人面上無光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大選中面臨著重大挫折,這將對經濟、股市和外交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民主黨人Raphael Warnock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參議院決選中擊敗了共和黨參議員Kelly Loeffler,成為喬治亞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參議員。
  • 「幹涉美國大選」突然炸鍋!拜登重大計劃開始,川普必須二選一
    目前,本屆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基本已塵埃落定,在「大選月」結束後,川普一度拒絕認輸,多次說出了「選舉舞弊」等話語,並在全美多州忙著打官司,試圖為自己翻盤。然而,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統計結果顯示,現任總統川普的競選團隊及其支持者在試圖挑戰美國大選結果方面,已經在法院遭到了至少30次失敗。
  • 英首相放話美國駐英外交官妻子:再不回來就跟川普交涉!
    最近,一名美國駐英國外交官的妻子駕車逆行在當地撞死19歲英國青年哈裡·鄧恩。隨後,涉案人員使用外交豁免權回到了美國。當地時間10月6日,哈裡·鄧恩的父母強烈要求涉案的美外交官之妻到英國接受調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川普取消對臺交往限制?美國學者質疑意義:對臺灣沒好處
    美國國務院取消美臺交往限制,「美國在臺協會(AIT)」前處長、卡內基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Paal)說,除了短暫象徵性外,對臺灣沒有任何好處;AIT前理事主席、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研究中心客座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也表示,「很難理解此舉的意義,因為在我的印象中,(美)國務院外交事務手冊與指南中並未有針對臺灣的明確說法
  • 美國沒想到吧,砸了數萬億美元的這個盟友,竟助力伊朗外交突圍
    而伊拉克外長的話恐怕更讓美國人不悅,他指出伊拉克將繼續維護與伊朗之間的經濟貿易,同時巴格達方面沒有義務遵守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在中東不斷地被印證。美國人在這裡投入數萬億美元打了一場伊拉克戰爭,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但是後來的局面卻有些超出美國人的預計。雖然伊朗和伊拉克曾經進行了多年的兩伊戰爭,但是現在伊拉克正在幫助伊朗進行外交突圍!
  • 大選與宗教:觀察未來美國政治與外交路線的一個視角
    與其他選舉現象相比,比如川普贏得了向來作為美國大選風向標的佛羅裡達州和俄亥俄州但仍輸了大選,相對虛幻的宗教居然成了美國大選政治中相對穩定的因素。不過,本次大選也出現了一些預示美國宗教走向的趨勢,這些趨勢如繼續發展則有可能在較大程度上改變宗教與美國政治的未來。
  • 美國人引以為傲的事正在崩塌!川普果然在撒謊,美記者曝出真相
    ,近日有美國記者曝出川普在位期間的撒謊行為,該記者稱,在總統競選之時收到了白宮的死亡信件,同時被吊銷了記者證,並且對於此次競選的相關活動,不能做出公開,公正的報導。 CNN首席白宮記者吉姆·阿科斯塔稱,在川普當政期間收到過白宮的死亡威脅,並且相關的同行也受到了類似的威脅,川普政府的這一舉動正讓美國人引以為傲的信念"言論自由"正在崩塌,同時川普政府在位期間,對其國內的新冠疫情不聞不問,直接導致國內感染人數激增,從而為國家的醫療壓力增添非常大的負擔,更讓各個階級的鴻溝變得越來越深,也間接反映出川普政府對於權力的渴望
  • ...他們對美國缺乏尊重已經表現出來了;③報導稱,川普和拜登原本...
    拜登批評川普讓美國淪為笑柄;①據報導,拜登當地時間周四猛烈抨擊川普,稱他使美國在世界上更不安全、更孤立。由於川普缺乏連貫的外交政策,美國已經淪為一個笑柄;②拜登說,川普幾乎退出了所有的國際組織。當他去聯合國時,他會遭到嘲笑,這不是比喻,而是字面上的嘲笑。
  • 澳智庫:中國駐外機構數反超美國成第1,擁有全球最大外交網絡
    據英國《衛報》11月26日報導,澳大利亞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本周發布了2019年最新「全球外交指數」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已超過美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外交網絡。該指數按照大使館、領事館、常駐使團和其他駐外機構對全球61個(國家)外交網絡的規模和覆蓋範圍進行了評估,評估範圍涵蓋了所有G20國家、所有經合組織國家和大多數亞洲國家。報告顯示,中國的駐外機構總數為276個,比美國多3個,中國至少在數量上已超過美國,這極大彰顯了中國日益增長的外交實力和地位。
  • 列出川普「10宗罪」,70多位美國共和黨高官發聯合聲明支持拜登
    【文/觀察者網 龍玥】「如果川普入主白宮,他將是美國歷史上最魯莽的總統。」2016年,50名美國共和黨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官員發表聯名信反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4年後,他們再一次出來警告:川普非常不適合連任。同時,他們稱將投票支持民主黨的拜登。
  • 川普甩給拜登的爛攤子:美國-古巴關係有「破冰」的可能嗎?
    據《紐約時報》報導,當川普政府本周宣布將古巴列為恐怖主義國家支持者時,古巴的反應迅速而激烈。(來源:pexels)古巴政府指責美國虛偽,稱這個標籤是川普總統的「政治機會主義」行為,目的是阻礙古巴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之間的關係。
  • 日美首腦打球約兩個半小時,上演第五次「高爾夫外交」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進行「高爾夫外交」。據日本共同社5月26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川普26日在千葉縣茂原市的「茂原鄉村俱樂部」打了約兩個半小時的高爾夫球,這是兩人共同的愛好。這也是兩國首腦的第五次「高爾夫外交」。
  • 川普的最後殺招!美國要衝著中國製造「十月驚奇」?或索要巨額新...
    美國媒體POLITICO和清晨諮詢公司進行的一項聯合民調顯示,在經濟、醫保、新冠疫情、國家安全、稅收、教育、環境、最高法院、移民、外交政策和中國這幾大選舉議題中,「中國議題」在選民心目中的重要性排在最末位。在近2000名受訪的註冊選民中,只有35%的人認為中國議題對於他們的投票決定「非常重要」。
  • 美國成世界笑話 總統川普接近社會性死亡?-新聞中心-北方網
    幾天後,川普或再創一個「第一次」——他可能成為首位任期內被兩次彈劾的美國總統。11日,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公布了第二次彈劾川普的條款,指控其「煽動叛亂」,並將就彈劾決議投票。若決議通過,川普將成首名被二次彈劾的美國總統。目前,距川普卸任僅剩一周,此時彈劾他,將帶來哪些影響?
  • 川普正式提名埃克森美孚CEO蒂勒森任美國國務卿 個人資產達2.4億...
    【編譯/觀察者網 王驍】據CNN 報導,當地時間13日上午,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過渡團隊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川普正式提名美國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CEO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為美國新任國務卿。
  • 怎麼對付川普?哄他,哄他,哄哄他……
    這待遇雖然說不上有多隆重,但卻是更高級的秀恩愛,擺明了是想表示自己和川普關係不同一般。  為什麼要打兩次呢?第二天安倍在歡迎晚宴上的致辭做了解釋。我原文抄錄幾段,你感受下安倍內心這按捺不住的少女心:  昨天唐納德和我的高爾夫外交吸引了外界很多的注意,所有發生的一切我們都是對外公開的,唯一的例外是比分。通過高爾夫,我們向世界展示了日本和美國之間的聯繫是多麼地牢固。
  • 駱惠寧調侃川普,美國霸凌沒有了「菱角」
    作者:曹句文從中美貿易戰到今天,中美兩國屢次交手,似乎美國也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甜頭。那怕上一次在相互關閉領事館上,無非是各自都「禮尚往來」了。再到近期的「抖音海外版」事件,川普總能找到針鋒相對中國的「針芒」,實在是辛苦了「川建國」同志,一心一意找麻煩、光明磊落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