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方言八級:叫珠

2021-01-08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小時候我的武漢話很稀爛,最多一二級的水平。

八一路小學以部隊子弟居多,武漢話水平全都不咋的,罵人都不會。

有一次,一個地方上的同學講了個笑話,把我們一幫同學笑趴一整天。

有個小伢,是個「屁雷子」,成天不停的放臭屁,走到哪裡都討嫌,他老頭沒得辦法,用木頭給他做了一個「屁塞子」。

有天他去蹲茅坑,順手把「屁塞子」放在廁所矮矮的隔牆上。正好,旁邊來了個警察,也順手把」叫珠」放在了矮矮的隔牆上。

兩人拉完以後,「屁雷子」把警察的叫珠當成「屁塞子」拿走了,警察把「屁塞子」當成「叫珠」揣兜裡了。

「屁雷子」一走出廁所,叫珠就不停的響,「警報聲」大作,警察一聽,有情況,急忙拿出「叫珠」猛吹,結果怎麼吹都吹不響。

為什麼會想起這個年久失「羞」,既「啦瓜」又上不得臺面的笑話?

就因為「哨子」突然間成了敏感詞,密碼咱不會,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叫珠」。

剛開始我寫「叫居」,從發音上更接近武漢話,馬上有人提意見,應該是「叫珠」,因為哨子中間有個珠子,想想更有道理,「珠」在武漢話裡和「居」同音。

最近幾年,我發現自己的武漢話不僅突飛猛進,還小有研究,完全顛覆從前對武漢話的「厭惡」。

特別是封城之後,武漢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聲場」,外襄的安慰聽著很暖,但不入心,只想要口罩和消毒水,當紅明星的祝願語也不感冒,現在的武漢人眼裡,除了醫護人員是明星,其他都是熟悉的陌生人,還多那麼多專門創作氣勢恢宏的抗疫歌曲也不下載,就想聽《武漢伢》裡的漢陽門.......

只有用熟悉的語言講故事,才能讓大家有「坐倒一堆」的共鳴。

武漢人心裏面最虧欠「逆行者」,因為「講味口」和「心裡有數」是武漢人的主流文化,

武漢人把熱心快腸,愛管閒事的人叫做「岔巴子」,但是,這種親暱的稱呼一般只用親朋好友或者熟悉的街坊鄰居身上,絕不對外。

法國人弗雷德,來武漢8年,疫情暴發,法國政府撤僑,他犟倒不走,還在武漢當起了義務「貨運司機」。五十幾歲的人了,還蠻「發泡」:「我很健康,我的車子也大,幫個忙,幾大個事咧。」他就像個武漢麻將裡「癩子」,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又給醫院送消毒水、防護服,又幫社區運蔬菜,慌生活用品。

武漢人就把這種「洋志願者」,叫「洋岔巴子」,你不把武漢看外,武漢就把你當自己人。

「你給我等倒」,原來是武漢人之間扯皮抖狠常用的話。

用到這個時候,就是武漢人情意和俠義還有堅強,讓病毒等倒,看我不搞死你。讓得病的親友給我等倒,一定要好好的,好了接你吃飯喝酒,讓醫護人員給我等倒,等我們緩過勁來,吃的玩的都是「岔的」。

「膽子粗」的武漢人,敢在陽臺上當著中央領導喊話「假的,假的」,你跟我玩「假的」,我就跟你玩「真的」。

說句良心話,武漢人除了嘴巴「討嫌」一點,真的是蠻好。

封城的「叫珠」一吹,全部在屋裡平倒,彎倒,說不出克就不出克,哪個跑出克瞎「薩」,就一備齊「通」哪個。

中央的「叫珠」一吹,全國那多不認得人的都不要命,跑到你屋裡來幫忙,還送東西給你吃,武漢人心裡哪能沒點數,要不是炒蝦子的關門,天天端過來給你倆吃。

「好想吃熱乾麵、鴨脖子」,只要撿個耳朵,聽到醫護人員稍微「睞」一句心願,只要是有,下河都要給你摸起來。

有個武漢的老幾,在網上賣KINDLE,全新的,買家想跟武漢人討價還價,真的是蠻難。

價格談好了,收貨地址怎麼是雷神山?武漢過去冇得這個位置,現在是「中心」,你倆是搞麼事的啊?

援漢醫療隊的,怕晚上睡不著,看哈書。

那我不要你的錢了。

那邊說不行,非要把錢,這邊非不要。

裹了半天,武漢的老幾「煩了」,給買家上課,還「批評」別個:我說你這個人幾滴哆,還能不能好好談生意?

武漢這個老幾嘴裡說的生意不是錢,是味口。

外地醫療隊緊急援漢,萬事從急,還細心準備了一本方言手冊,好多時候卻發現,不靠志願者當翻譯,還真交流不了。

有一個可愛的小段子可見一斑:

外地來漢支援的醫生問武漢爹爹說:你咳不咳嗽?武漢爹爹答:三不知咳!醫生追問:什麼叫三不知?武漢爹爹:伢,就是時哈咳時哈不咳。那什麼是時哈呢?時哈就是漫盞,漫盞咳哈,漫盞又平到。爹爹,你到底還咳不咳?爹爹:那那個曉得呢?興咳興不咳。外地醫生暈。

原來有次到貴州去玩,跟當地朋友講武漢最流行的新詞彙「稀爛的班子」,他們聽著一通瞎笑,說剛開始聽成了「西南的班子」,還以為是說他們。

我確實專門研究過這個詞,還可拆開來用,「稀爛」和「班子」都各自成意。

「班子」這個詞是戲班子之類的手藝團隊延用出來的,只要有師傅,有徒弟,有手藝,有營生,這一幫人等就可以叫做班子,從人數上來講是複數。

武漢話改革創新,最大的區別是,「班子」既可用作複數,也可用作單數。但在武漢的日常用語中,多指單數。

「稀爛的班子」漢意表達,褒貶難定,天差地別,既可以是櫻花燦爛,又可以是風雨雷電。全憑當下語境。

幾個好朋友坐下吃飯,甲說:倒酒。乙說:搞不得,剛打的頭孢。甲罵道:稀爛的班子。乙說:你緊我。

這就是朋友之間的玩笑話,親熱不過。

像我嘴邊常掛著的,「百毒不侵」的俊哥,在長春街衝咖啡的袁文就是「稀爛的班子」,那就是暱稱,是親近。

此番武漢攤上大事,大家心裡都慌了,

蠻多人鎮定的在吹「叫珠」:大家一心,鄰裡守望,互幫互助,共克時艱。

還有些心裡蠻冇得數的人,喜歡吹「屁塞子」和「滴咚」。

「屁塞子」又臭又硬吹不響,冇得人耳閒。「滴咚」吹多了就是「滴滴噠」和「馬屁精」,一不留神就吹炸了,玩潑了。

這些人就是武漢人眼裡「稀爛的班子」。

武漢人最見不得「詐倒搞」、「籠倒搞」、「裹倒搞」、「陰倒搞」,這些人絕對「稀爛的班子」中的「戰鬥雞」,罵完了還要補一刀「思想有幾遠,你就跟老子遣幾遠。」

武漢人有時愛咋咋呼呼,但最看得起做事耍拉,心腸又好的人。

一個任勞任怨的急診科主任,兩個伢的媽媽,平時做的事,別人都看在眼裡。就說了幾句真話,就把一些人「黑死」,還要挨媒,捏倒鼻子哄眼睛,非要搞塊「尿不溼」遮倒。

先見之明你冇得,神機妙算你不會,事後諸葛亮難道也不會當,苕吃多了吧?苕脫節了。

拿衛生紙克包火,越包火越大。

本事是個蠻穩當的事,該麼樣處理麼樣處理,非要再生個爐子加把柴。

武漢人綿條,也不能把老實人逼負急了,把眾人惹煩了,又有人要打開窗子瞎喊的。

我有個朋友說,那個艾醫生和她老公是同學,蠻好一個人,之前就悄悄囑咐了一下,到現在心裡還一直感謝別個。

其實很多事情的前因後果,外面人也知道,並不是什麼秘密。現在倒好了,外地朋友紛紛來電話問我:那個醫生不會有什麼事吧?弄得真不曉得麼樣回答。

面子、裡子都掉幹了。

如果說前面發生的一些事情,「害了一大灣子人」是缺乏經驗,認識不足導致,

那麼現在教訓該深刻吧,事態該明朗吧,還沒有長智慧,還沒有長記性?

最怕的是醫護人員白拼命了,那些無辜的人白死了。

再做錯事,拿麼事還?拿命還?

有些「稀爛的班子」真的是「稀爛」到家了,打雷下雨都不敢跟他站在一起,怕被「雷神」誤傷,

這簡單的道理,還想不撐白,武漢人肯定不依。

又不欠你的。

(歡迎武漢方言十級人士批評指正)

以下文章來源於識趣說 ,作者湖邊識趣

相關焦點

  • 湖北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武漢話排在……
    不少網友都在用自己的方言翻譯胡海泉的微博,看到武漢話翻譯,笑到停不下來~這是原版微博內容▼網友把它翻譯成了廣東話版緊接著武漢話版也出來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笑到停不下來,我不是故意的,語言真的非常神奇,同樣的一句話換個方言味道感覺就不一樣了。
  • 英語通過專業八級,在國內算首屈一指,相當於美國人的什麼水平?
    可以說,英語專八(即專業八級),在層次上處於國內首屈一指的地位,但國內英語專業八級的高材生與美國土生土長的人相比,按照我們學校英語老師的說法,二者基本上沒有多少可比性。我們學校的英語老師就是專業八級的師範生。
  • 黑人留學生中文八級爆紅網絡 罵人微博曝光「國罵」流利地道
    因為他在微博上用一段「霸氣側漏」的流利中文大罵中國「傻逼媒體」,語句中不乏地道的「馬勒戈壁」「草泥馬」等髒字字眼,看得網友們那叫一個目瞪口呆,「這中文比中國人還順溜呢?!知名脫口秀節目《暴走大事件》更是對這位黑人留學生進行了一期專訪,黑人小哥的網絡人氣可謂一時無兩。
  • 湖北各地方言 你會念幾句?
    如果把這句話用方言說出來,你還會哭嗎?  湖北方言博大精深,一個灣子或者一個村可能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方言,想讓人聽不懂更是分分鐘的事兒,不信你來試試!  武漢方言:  老虎老許撒撒搞不親湊  答案:  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  黃岡方言:  我細麼早兒麥刀她咩喜歡我  答案:  我小時候以為她很喜歡我  你猜對了嗎?  最近,有網友給小壟君出了個題目,小壟君腦袋都撓破都想不出來,武穴的老鄉幫著翻譯翻譯吧!
  • 英語八級考前QQ傳來答案 作弊需籤訂協議(組圖)
    第2頁:省考試院:作弊協議書全國罕見     新聞回顧:英語八級考試疑遭洩題 網友認為考試失去信譽度    圖文:QQ搶在英語八級考前傳來答案  作弊團夥留下謎團:全國統一考試的洩題源頭究竟在哪裡過幾天,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就要舉行了。學校的牆壁、電桿上,又貼滿了這些賣答案的廣告……」  寫這封信的人是21歲的女孩小美(化名),系湖北某高校英語專業的大四學生。她在信中表示,願意協助記者揪出這一團夥。
  • 罵人的方言
    「妖精」在四川方言裡不全是罵人的意思,有時候也是一種調侃。他還說:四川話是中國最生動的方言之一。  我不懂川劇,看得少,但汪先生是這方面的專家:京劇《沙家浜》便出自他手,對語言很有研究。所以他的話我信,而且切身感受得到。  四川話生動在於表現力極強。古人說寫文章「一字妥貼則全篇生色「,說話何嘗不是?「雄起」,「下課「,一時間火遍全國,足以說明這點。描繪一件事或一個人,往往直指要害,傳乎其神!  兩人有矛盾,各執一詞,發生爭執。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原標題: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表示,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通車後將形成三地「1小時生活圈」的戰略目標,珠三角同城化、一體化的時代即將到來;港珠澳大橋對大灣區經濟增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經濟價值遠超大橋本身千億元的投資,會為區內經濟產生幾十萬億經濟效益。
  • 這些上海方言,聽上去很難理解,其實含義很簡單,讓人忍不住想學
    這些上海方言,聽上去很難理解,其實含義很簡單,讓人忍不住想學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如今雖然去了各地普通話都能聽懂,可是總有一些地方的人不會講,方言和普通話相比較,是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的,小編覺得方言有著本土上千年的文化積累,每一種方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傳統的一種民俗
  • 鳥兒也有方言 南京的鳥叫暗藏「南京腔」(圖)
    那麼,你有沒有注意到,春天不同的天氣下,鳥叫會有變化?即便是同一種鳥,它們唱歌的能力是不同的? 科學家發現,鳥兒存在城鄉差別,城中的鳥兒叫的聲調更高,而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裡更容易造就出音色婉轉動聽的「歌手」。記者了解到,鳥兒也有「方言」,領雀嘴鵯的南京腔就曾吸引著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進入到深山蹲守記錄。
  • 在山東人嘴中,它被叫出100多種名字,你們本地方言叫它什麼?
    匠人傳承:山東方言眾所周知,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文化大國,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語言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各個省市也形成了自己地區特有的語言文化,就是我們所說的方言,只有當地人才能聽懂。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山東方言,個人覺得山東話算是比較好學的了,不像山西話那麼魔性,也不像北京話需要普通話的基礎,但就是聽起來特色十足。之前網上有人說,山東人特別愛用倒裝句,其實也沒有吧。接下來要說的是一種昆蟲:知了,它在山東各地可有著100多種叫法呢。
  • 港珠澳大橋全球最長能抗8級地震 橋下白海豚增多
    新華社發  建成通車後珠海香港兩地通行時間將從陸路約三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縮減到30分鐘車程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昨日正式貫通。據了解,大橋主體橋梁長22.9公裡,宛如一條巨龍橫跨在伶仃洋海面上,橋面上的「中國結」、「海豚」、「風帆」 三個巨型景觀在伶仃洋面上熠熠生輝,已成為港珠澳大橋以及伶仃洋面上的標誌性景觀。
  • 青蛙叫麻拐,石頭叫馬喇咕,西南官話你會講多少?
    在湖南南部一些縣市,所講的方言竟然和廣西的桂柳話極其相似。青蛙叫麻拐,石頭叫馬喇咕,乞丐叫告花子,鞋子叫孩子,邋遢叫婁裡八水,等等。其實,這些縣市所講的漢語方言都統稱為「西南官話」。西南官話是明代及其之後,因移民西南而逐漸形成的官話方言。
  • 神曲《生僻字》武漢版來了,秒殺抖音各種版本!
    關注了解最新資訊曲:陳柯宇K-KO 詞:複製人 錢小蔥攝影:StingTest 後期:俊俊唱:Supervivian·複製人 和聲:DanielDong你們要的歌詞▼ 扯皮拉筋 吊兒郎當搞莫名堂 苕吃哈脹信的蠻足 搭白算數刁子角拉 呼你兩哈苕頭日腦 驚昂怪叫
  • 武漢話罵起人來為什麼如此彪悍
    但要是換成個武漢家庭,可能就是媽媽慈祥地看著你,開口就是:「磨苕其哈脹滴(別吃太多了)!」不過真要追究起來,「苕其哈脹」還真的包含了罵人的詞彙。「苕」其實就是武漢話裡的「紅薯」(也有地方叫」地瓜「),在武漢一般用來形容你傻。但這種稱呼其實有點像臺灣腔裡的「笨蛋」,並不是非常刻毒的貶低詞彙,而是有點又愛又氣又好笑的感覺,經常出現在親人和朋友之間。
  • 青蛙吐珠:早期造型菜今難尋
    「原來很受歡迎的『青蛙吐珠』在酒店根本就找不到了。」張女士說,這道用草魚做成的造型菜可謂價廉物美。據了解,「青蛙吐珠」是武漢餐飲大師蔡學仁創作的,盛行於上世紀80年代。這道菜的造型是一隻「青蛙」蹲在盤子的中間,周圍散布的魚丸就像是「青蛙」吐出來的「珠」。除了造型好看外,油炸的「青蛙」外脆裡嫩,魚丸味道鮮美,深受市民歡迎。
  • ...常見種類丨原來蟬之間也有方言,黑蚱蟬吱吱地叫、蒙古寒蟬...
    我們方言叫 截流(音),未蛻皮的叫截流油,或者截流鬼。所謂知了猴兒,一般也是指這種。我們方言叫 杜饒兒,有個有趣的小故事,這個蟬不停的說:賭了賭了賭了~3蟪蛄蟪蛄我們方言叫它幾兒幾兒,一種很特別的兒化音,很好玩。據說莊子講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就是說的這傢伙了。4還有一種,我們那方言叫muyingma,它的叫聲就是muying~ muying~ muying~ ma! 我沒有查到學名。在那個有趣的小故事裡,它說的是木有嘛~木有嘛~。
  • 為什麼影視劇裡的方言喜歡講四川話?這3個原因了解一下
    每個省都有各自的特色,而最鮮明的就要數各省方言了。網絡上,網友將東北話、四川話、上海話、粵語戲稱為「影視劇四大方言」。拋開「自立門戶」的粵語電影不說,華語電影中,相對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四川話了。最早的有全四川話的《抓壯丁》、《山城棒棒軍》等,這些影視劇裡全四川話臺詞,鮮活接地氣,讓人忍俊不禁。而近年來,《十全九美》中的鄧家佳一口流利的四川方言讓她飾演的大小姐格外的可愛。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港珠澳大橋10月24日上午9時,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慶陽方言雜談
    慶陽方言,也稱「地方俚語」「叮楞話」,屬中原官話秦隴片。雖說也歸北方方言區,但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長期以來,由於人文、歷史、地理區域、人口來源等方面的差異,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慶陽方言又有其獨特的腔腔調調。
  • "巴渝萌獸"手繪漫畫走紅 本土動物講重慶方言(圖)
    商報記者 康櫻櫻 肖祥丹  前段時間,「重慶方言八級測試」在微信上被瘋轉,重慶方言火了一把!張小姐的網名叫「凍瘡長在膝蓋上」,曾經在南京讀過研究生,《奇幻山城》、《重慶人在外地》、《小時候的重慶城》、《山城與二次元》等作品都出自她的畫筆。  昨天下午,張小姐告訴記者,這些神獸都是自己手繪的,因為工作的關係,身邊吃貨多,用重慶話講好吃狗多,而且好吃狗更具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