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園
19日上午,深圳市第44次海葬活動在大鵬灣海域舉行,同日進行的還有第14次樹葬活動,共有127位逝者魂歸大海,51位長眠樹下。其中,參加海葬的深圳戶籍骨灰50具,參加樹葬的深圳戶籍骨灰30具。截至目前,深圳累計共37607具骨灰撒進大海、共644具骨灰參加了樹葬。
公益海葬現場,在莊嚴肅穆的音樂伴奏聲中,在禮儀人員的祭文宣讀聲中,大鵬灣海域又迎來了127位「居民」,伴隨著花瓣,一捧捧骨灰灑向大海,與海同赴生態之約,託濤濤萬裡碧波,寄拳拳深情於滄海。
樹葬現場在「綠蔭園」的一棵大榕樹下,家屬們手捧親人骨灰盒,將親人骨灰通過導管融入大地,或呢喃,或抽泣,或平靜,與親人做最後的告別。樹葬是一種詩意的告別方式,逝者長眠樹下,滋養土地,待大樹茂密成蔭,又萌生出新生的希望。而就在這棵大樹下,10年來,長眠著數百位參加樹葬的的逝者,每年的逝者共同擁有一塊整潔的墓碑,上面寫著他們的名字,十多塊墓碑圍著大樹根部,形成了一個圓圈。長眠在此的先人們,綠樹為家,這顆大榕樹,就是他們的「朋友圈」。
據悉,2018年10月,深圳市出臺《深圳市節地生態安葬獎勵辦法》,從2018年10月1日起,逝者生前為本市戶籍的參加深圳市、區民政部門組織的節地生態葬可享受生態葬獎勵(海葬獎勵3000元,其他生態葬獎勵1000元),逝者生前為非深圳市戶籍的參加節地生態安葬繼續給予免費。
此外,記者從市殯儀館獲悉,市殯儀館新館1號樓業務廳、2號樓殯儀市場已經投入使用,3號樓綜合辦公樓即將投入使用。市殯儀館改擴建項目總建築面積53056.6㎡(其中地下9999.6㎡),共分五期進行,預計2022年完成。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李程
審籤|陳婉允
實習生|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