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興未必家和,母不慈子怎會孝

2020-12-04 年歲年歲

關於家庭,我們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家和萬事興。

什麼是家和?兄弟團結?妯娌和氣?一口井裡吃水的人,每個人都要吃到水,吃到水的時候弱的想大家都吃一樣多,強的自然想比弱的多吃一點。所以不是老人家說一句家和萬事興,就真的就可以家和。

什麼是萬事興?萬事興的前提是大家都不要在同一口井裡吃水,各吃各的。但這樣一定會有人吃不上水,那麼水多到吃不完的那個人幫助吃不上水的那個人吃到水。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所有人都在不同的井裡吃到了水,但是有多有少。那麼這個時候,老人家說我需要吃水,你們兄弟每個月孝敬我一點水。那麼問題又來了,兄弟幾個是一母同生的,是不是應該每個人孝敬的一樣多?那麼水少的人又說,我們家水最少,我們應該按能力孝敬父母,每個人能力有限,好像也不無道理。所以這樣看來,萬事興也不能家和。所以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家和。

關於孝道,是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背負在身上的一種道德責任,贍養老人也被列入了法律。

一種每個人都油然而生的道德責任變成了法律說明什麼問題?說明我們的道德出現了問題,注意我說的是父母和孩子的道德都出了問題。

母慈子孝,人之常情。

母慈子不孝,那就讓法律去約束他。

母不慈子還孝,好人啊。

母不慈子不孝,法律也會無情的強制你去做一個好人。

有的母親,生下孩子從未撫養過一天送去孤兒院,孩子依然要贍養父母?

父母對子女法律上應盡的義務是18年,而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是18以後的日子,直至父母去世,並且去世前為父母治病治到身無分文甚至負債纍纍?

這世上的父母都偉大?

這世上的父母都無私?

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奉獻不叫無私,父母對別人的孩子奉獻才叫無私

所以社會可曾給苟活的年輕人一絲喘息的瞬間?生而為人再生而為父母,一切隨心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或許吧。

相關焦點

  • 母慈,兒孝敬;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家和,萬事興!
    家,是溫暖的港灣;累的時候會想到家,煩的時候會想到家!家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有愛就就家!在家有愛,才有家;再苦,再累,想想為了家,也感覺力量澎湃!母慈兒孝敬;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家和萬事興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開大船!大河漲水小河滿,一人難挑千斤擔!夫妻同心,黃土變金;家庭和睦,萬事興旺!
  • 「不陪讀母慈子孝,一陪讀雞飛狗跳」別讓挫敗感毀了你的親子關係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執念,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才會越來越高,他們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卻總是被現實打敗,每天都在上演不陪讀母慈子孝,一陪讀雞飛狗跳的畫面。有的父母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當年是妥妥的學霸,985、211大學隨便上,可是孩子卻連9–2+3都掰扯不清楚。
  • 杭州靈隱寺光泉: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
    中新網杭州9月5日電 (記者 方堃)「中華慈孝文化節已成功舉辦至第六屆,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文化認同。」9月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杭州靈隱寺將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為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佛教的智慧和力量。光泉法師致辭。 王剛 攝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
  • 杭州靈隱寺光泉:五年凝心聚力 弦歌不輟堅守慈孝初心
    中新網杭州8月18日電 (方堃)「五年凝心聚力,弦歌不輟,是中華慈孝文化節不忘初心、弘揚慈孝文化的堅守。」8月17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人生天地間,慈孝本皆同,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
  • 每逢七夕念母親 一一紀念家慈徐諱敏英女士九十九歲華誕
    每逢七夕念母親一一紀念家慈徐諱敏英女士九十九歲華誕崔西明每逢七夕念母親,巧節恰是母誕辰。育子育女甘茹苦,孝公孝婆不辭辛。生逢亂世常流離,背井離鄉多顛沛。一雙兒女夭折去,號天愴地痛肝肺。我以我母為楷模,音容笑貌銘五內。但願一生無憾事,承繼美德報春暉。
  • 家和萬事興47、48集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介紹1-75集大結局
    原標題:家和萬事興47、48集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介紹1-75集大結局   家和萬事興47、48集電視劇演員表全集劇情介紹1-75集大結局   家和萬事興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張映雪 李依曉 張曉君姐姐,劉嘉誠妻子   張曉君 海陸 張映雪妹妹,劉嘉佑妻子   劉嘉誠 李進榮 劉家長子,張映雪丈夫
  • 家和萬事興」「是我忍萬事興吧」
    其實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端倪,那聰明如盛宏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不過是因為偏愛和寵溺罷了。就像《甄嬛傳》裡祺嬪常常夢魘爭寵一樣,皇上心知肚明,但卻說她不失可愛。我以為這樣的事情只會發生在古代,沒想到現實之中居然也有。
  • 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肉眼看不到的因果!收藏
    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報恩,「不看別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對不對」,對父母來說,「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對子女來說,「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這樣一家人就能和諧相處了。在舉國上下齊心建立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今天。本文或許對您和您的家庭有些許的幫助和收益。有道才有德,無道便無德,有德才有福,無德便無福。
  • 【最美健康家庭】忠厚傳家遠 家和萬事興
    最讓親朋好友稱道的還是餘鵑夫妻倆互敬互愛、孝敬老人、呵護子女、和諧親朋,讓這個平凡的家庭自然形成了和諧和順的家風,「家和萬事興」成為一種家庭文化生根發芽,潤物無聲。  父母言傳身教傳遞家風  餘鵑說,家裡的和睦氛圍,都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
  • 兒媳想跟公婆同住反遭拒絕,但凡婆慈媳孝的家庭,都明白疏不間親
    在城市裡打拼的很多年輕夫妻,寧願在外面租房住也不願和父母一起住,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大多數的婆媳矛盾都歸咎於同住一個屋簷下。不過身邊有一個相反的例子,兒媳想跟公婆同住沒想到卻反遭拒絕。公司的女同事有一個弟弟,在他結婚前沒少被自己和老媽使喚,平時一言不合就是一頓嘮叨。
  • 《家和萬事興》首播 劉萌萌捲入豪門恩怨
    劉萌萌劇照  搜狐娛樂訊 由金牌筆桿簡遠信編劇,導演王偉廷執導,李依曉、海陸、劉萌萌、葉項明等聯袂主演的《家和萬事興  女神手撕男友前任 劉萌萌傾情演繹豪門虐戀  劉萌萌此次在《家和萬事興》中飾演劉家二公子劉嘉佑的前任女友宋香。劇中,宋香和劉嘉佑分手以後,各自有了新的人生伴侶。劉嘉佑大婚的當天,宋香和葉項明也在一家酒店進行訂婚儀式。兩對美滿的姻緣看似繁花似錦,喜氣洋洋。然而暗地裡,一場 「黑暗同盟計劃」正在拉開。
  • 家道(深度好文)
    家庭為什麼這麼多矛盾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大至國家之強盛,社會之祥和,小至個人生活之幸福,事業之興旺,身體之健康,均要以和諧的家庭為基礎。老人要宣揚家風,父母要示範家風,夫妻要掌舵家風,子女要繼承家風,孫輩要順受家風,兄弟姐妹要競比家風。有道才有德,有德才有福。看懂這10個家道,家庭方能幸福,兒孫才有福氣!
  • 《家和萬事興》殺青 葉項明為愛痴狂引期待
    葉項明飾演陳凱文  搜狐娛樂訊 近日,匯聚了李依曉、海陸、葉項明、劉萌萌等人氣演員的電視劇《家和萬事興  葉項明攜手金牌製作人 表演實力獲肯定  電視劇《家和萬事興》沿用了《百萬新娘2》的原班金牌製作班底,從曝光的視頻看,該劇和《百萬新娘2》一樣,也是以豪門為故事背景,但服裝造型、故事情節全面升級,其中人物間的情感糾葛比之《百萬新娘2》更加厲害。
  • 人和百事旺,家和萬事興
    因為它是我們可以歇息的地方,當我們疲憊不堪,家可以讓我們的心有所依託、有所停靠,它可以不奢華,可以不浪漫,但卻踏實、溫暖,不管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多少困難,只要回到家,那麼一切的煩腦都可以煙消雲散。家的作用無以倫比,需要我們用真誠的愛來維繫。
  • 羔羊跪乳尚知孝,你怎可親手活埋母親
    羔羊跪乳尚知孝,今日怎敢活埋母5月6日,有網友稱陝西一名男子將79歲母親活埋進墓坑。網友消息稱,5月2日,男子馬某用手推車將母親拉走,馬某一人回到家中,向妻子謊稱在車站僱傭了一輛車將母親送去親戚家。馬某是老人的大兒子,此前老人和二兒子居住,後轉由馬某照顧。馬某曾流露出想遺棄母親的想法,馬某妻子擔心老人安危決定報警。馬某自述作案動機是由於母親經常大小便失禁致家裡臭烘烘,給他造成較大心理壓力。「羔羊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獸實可憐」「羔羊跪乳謝娘親」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餵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
  • 遠洋億家攜手中華兒慈會共建公益社區
    # 民族文化進遠洋 為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業主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歸宿感和自豪感,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民族文化圓夢寶貝項目與遠洋億家瀋陽分公司合作設立「民族兒童文學讀書及影視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公益合作戰略關係。
  • 家和萬事興陳凱文是誰演的葉項明個人資料 演過的電視劇
    家和萬事興陳凱文是誰演的葉項明個人資料演過的電視劇   《家和萬事興》正在湖南衛視熱播,海陸飾演的張曉君的前男友陳凱文是一個絕對的腹黑男,因愛生恨,而策劃了復仇計劃。   葉項明在劇中一改往日陽光男孩的形象,在《家和萬事興》出演痴情腹黑男陳凱文,這是他第一次飾演這樣的角色,覺得充滿挑戰,也很刺激。這也是他首次和簡遠信合作,他本人十分期待這次合作也能夠帶給觀眾一個精彩的角色。
  • 《喬家大院》被挑錯:「家慈」是對方母親?
    永元元年(89年),竇憲任車騎將軍,和執金吾(官名,督巡京畿一帶的治安)耿秉一起率兵出擊北匈奴,大獲全勝,直追至燕然山(今蒙古國的杭愛山)。《後漢書·竇憲傳》說:「〔竇憲、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裡,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班固就是那位編撰《漢書》的著名史學家,當時擔任中護軍(官名,重要軍事長官),奉命作了《封燕然山銘》。
  • 收藏│24孝故事,曾經的大毒草現在成了新經典?
    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齧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齧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詩曰:母指方纏囓。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曾參,字子輿,春秋魯國人,孔子得意弟子,世稱「曾子」,非常孝順。少年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客,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母親呼喚,便背著柴迅速回家,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