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進入學校,孩子的頭等大事就成了學習和作業。只是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在作業期間有個毛病,那就是「磨蹭」。有家長覺得這是孩子想要偷懶,所以才會各種磨蹭,以為這樣就可以躲過寫作業。
其實家長看到的知識表象,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寫作業,相信都是有原因的。從入學開始,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年紀布置作業,基本上低年級的學生,每天的作業量很少,可能不到半個小時就完成了。但他們在作業期間卻各種動作不斷,需要磨蹭很久才能開始動筆。
作業的過程也是各種不配合,不是喝水上廁所,就是發呆空想,總之沒有辦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作業中。孩子不願配合寫作業,並不是因為他們懶惰,相信家長也曾嘗試過「監管」,依舊沒有效果。
導致孩子寫作業磨蹭的五大原因
1、沒有興趣
若是孩子對學習已經失去了興趣,那麼他自然不想花費時間去完成作業。本來在學校就已經耗費了很多時間,可是最後的結果卻不甚理想。不僅成績一般,就連平時的表現也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孩子自然對作業會有牴觸心理。慢慢的,這種牴觸會變成拖延。
2、勞累
可能家長以為孩子在學校的日子很滋潤,但其實在學校一天,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上都很疲憊。回到家,孩子更希望能夠休息一會,而不是立馬就去完成作業。或許就是太過疲勞的原因,孩子就會趁著磨蹭來適當的休息。大部分家長覺得應該先完成作業,之後就可以隨意的去休息,但其實回家後先適當的玩耍或休息,反而效果更好。
3、題目太難
關於寫作業有個常態,那些成績比較好的孩子,他們在寫作業時表現的很積極,反而是成績差的孩子,他們越是不願意去寫作業。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成績好的孩子愛學習,而是成績差導致孩子有很多問題不會。所以在書寫作業時,他就會覺得特別困難,因此無法及時完成。孩子此刻就是典型的「心有餘力不足」,只能不斷的磨蹭和拖延。
4、對時間沒有規劃
要是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的話,那麼他自然也不懂如何管理和規劃時間。生活中,應該不止是在作業上磨蹭,相信很多事情上,孩子都是用磨蹭來對待。或許是被家長催促的次數太多,亦或者是被家長包辦的事情太多,所以孩子缺少自理的機會,因此才會格外的依賴父母。尤其是在他不喜歡的寫作業事情上,若是家長不催促的話,估計他永遠都不會想起來還有作業未完成。
5、任務安排的太滿當
家長希望孩子變優秀,然後會給他們報很多的補習班,或者是在作業之後安排更多的學習任務。孩子想要躲避這些不喜歡的任務,於是只能在作業上磨蹭,這樣完成的時間就會拖得很久,自然後面的任務就有很多可以被忽略。可見再多的安排,都無法讓孩子迅速的成長和優秀起來,反而會讓他們變得想要逃離。
如何讓孩子快速的完成作業
不管孩子為何出現作業磨蹭的毛病,家長都必須要承認,自己在這方面有很大責任。因為孩子身上折射出來的都是家長的教養失誤,所以家長有必要擔起這份責任,然後讓孩子認真的完成作業。
1、確定作業量
放學回家後,家長需要及時像孩子確定老師布置的作業,除此外,不要再給孩子布置其他的任何作業。只有明確孩子的作業量有多少,才能在時間方面提前做好管理和規劃。前期需要家長引導他完成作業,慢慢才能養成獨自完成的習慣。
2、提供環境
其實寫作業對環境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最起碼需要保持相對的安靜,沒有任何聲音的影響。另外,寫作業的空間內不放其他物品,這樣就能減少孩子作業途中分心。書桌上儘量不要擺放其他的物品,除了學習必需品,一切的東西都要收拾起來。
3、增加趣味
在孩子心裡,作業是一種任務,想要反抗卻沒有能力,即便枯燥無聊,也要認真的完成才行。這時,家長可以適當的增加樂趣,讓孩子的作業過程變得有趣起來,比如舉行一個練字的比賽,或者是兩個人比賽計算題目。總之,要讓孩子感覺到作業是快樂的,這樣他就會開始享受作業的過程。
總結
不要再用懶惰去形容孩子的磨蹭行為了,尤其是在寫作業問題上,家長需要對症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