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突發險情!地方政府出手後,影響幾何?|條碼支付|刷臉支付|...

2021-01-13 騰訊網

文 | 蘇筱芮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近日,天津人大官網公布最新消息,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於12月1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並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立法意義和主要內容。

《條例》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採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並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採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識別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據此,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等都將被禁止採集人臉、指紋、聲音等生物識別信息。《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被市場認為是全國首個公開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的法規。地方政府釋放出的監管信號,將會如何影響市場?

刷臉支付大戰,硝煙瀰漫

公開信息顯示,微信支付近期發布了新一輪刷臉支付用戶補貼。11月1日-12月31日期間,每周五滿10元立減2元,其他時間隨機立減。據行動支付網消息,商戶參與方式是受邀商戶默認參與,10月起新增落地設備需補報名。活動範圍則為除K12以外的全行業刷臉支付設備。

值得關注的是,本輪微信支付刷臉活動還強調了對收銀員的補貼,內容是:每推薦一個新用戶開通刷臉並支付成功,獲得3分;每筆刷臉支付均可積1分,每1分可兌換人民幣0.1元。

面對微信支付發起的攻勢,支付寶自然不甘落後。據11月30日公開消息,支付寶從當日起至2021年1月3日開啟新一輪雙十二刷臉支付活動,實名認證用戶在蜻蜓、自助收銀、刷臉POS機等商家設備上使用支付功能,刷臉第3次到第8次可分別領取1個現金券包,金額為0.1元到3元不等,滿3元可使用。

刷臉支付市場:巨頭們的遊戲

刷臉支付的本質是支付,與條碼支付一樣屬於金融業務範疇。現階段,刷臉市場活躍的、有影響力的巨頭主要是金融科技巨頭,例如支付寶、微信、銀聯等。目前刷臉支付大戰主要集中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之間,二者的龍頭產品分別為「蜻蜓」與「青蛙」。

以支付寶的刷臉產品「蜻蜓」為例,蜻蜓二代產品蜻蜓F4的官方定價為1699元,渠道價1499元,按照每日去重、每月累計的有效刷臉戶發放補貼,月用戶獎勵封頂400元,設備封頂1600元(均為歷史數據),這給中小創業者帶來極大的創業誘惑。從一個完美商業邏輯的視角來看,商家免費獲取了一臺大型設備,還能從巨頭那邊拿到補貼,理想中的補貼金額是1600減去1499,等於101元。

為何以POS機為首的條碼支付市場群雄並起,而刷臉支付只有巨頭競逐?在我看來,價格是首要因素,刷臉設備單價動輒數千元,與百元級的POS機形成鮮明對比。支付寶曾在2019年官宣投入30億進行補貼,後來調整為不計上限。巨頭動輒砸下數十億補貼,中小機構如何承受得起?

刷臉產業鏈與渠道模式

因此,巨頭拼殺刷臉支付大戰,背後已形成一套分工明確的產業鏈,僅設備方面就包括研發、生產、安裝、調試等。媒體數據顯示,在物聯網產業中,與刷臉支付相關的產業鏈上下遊,誕生的研發生產和安裝調試人員就已經達到50萬,支付寶刷臉設備、無人貨櫃的安裝調試員平均年薪達到15-20萬。

上遊設備研發後需要推廣,這就離不開下遊各類渠道。渠道方面中小創業者主要有兩種選擇,一是服務商模式,二是代理商模式。服務商模式要求更高,因為服務商需要創業者擁有自己的技術團隊,需要伺服器需要域名,需要團隊在對接官方的同時,開發眾多插件與商家收銀系統對接,還要不斷維護升級,需要良好的運營能力。

服務商的高門檻資質使創業者望而卻步,更傾向於選擇相對門檻更低的代理商模式,代理商模式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代理加盟,是服務商的「下線」,無需擁有技術能力,只需大力推廣,交一些起步性質的合作費用即可加盟。

如今,天津打響了刷臉支付規範的第一槍。有媒體調查民意稱——網友:其他省市什麼時候跟上?我查詢了一些國外材料,發現發達國家在人臉識別的應用上也有所警惕。今年9月最新消息,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頒布了美國最嚴格、最全面的面部識別禁令,這也在當地引發爭議,但當局堅持認為,頒布禁令利大於弊,有利於保護當地民眾的個人隱私,這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上述邏輯來看,不排除刷臉禁令從天津蔓延到其他地方的可能性。到底會出臺全國統一政策,還是各地分別出臺政策形成地區差異暫時無法預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一些充當代理商角色的中小創業者無疑處於鏈條底層,是刷臉支付產業中的「弱勢群體」,在政策的不確定性風險面前首當其衝。

因此,作為長期觀察政策的研究人員,建議廣大中小創業者緊盯政策風向,對刷臉推廣保持謹慎態度,此前一些「不講武德」的上遊機構以各種理由坑害代理商分潤、獎勵返還的教訓猶歷歷在目。從源頭上提高警惕性,是保護自我最好的方式。

你「在看」我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支付寶IoT開放日發布刷臉支付,自動售貨機刷臉支付的時代來了!
    原文出處:易觸科技網站最近,受業內廣泛關注的「支付寶開放日IoT專場」於上海阿納迪酒店盛大開幕,這一盛會吸引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前來參加,也讓大家見證了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的不同的應用及其帶來的便捷的消費體驗。
  • 新大陸刷臉支付:刷臉支付風口之下,從這三點選對合作夥伴
    眾所周知,目前刷臉支付處於風口之上受到國內資本市場的追逐,巨頭們紛紛砸下巨款布局刷臉支付市場,作為創業者、新入局者如何能從這波紅利中分一杯羹,實現財富夢想呢?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無資質企業即所謂的皮包公司,打著刷臉支付的幌子,收取高額費用,卻無法按時提供正規產品。
  • 2025年臺灣行動支付率達90%?網友:大陸都刷臉支付了
    侃爺春節取的1000元現金,現在還剩700呢,簡直無「用武之地」,畢竟去市場買個菜都能刷手機了~於是乎呢,習慣了去哪裡都「刷手機」的我們到了那些行動支付並不普及的地方就有點不適應了,比如去臺灣旅遊的小夥伴們就曾抱怨過那裡的衣食住行真是樣樣都離不開銀行卡和現金,好不方便。
  • 支付寶發布新型「蜻蜓」,刷臉支付的時期來了
    新推出的二代刷臉支付產品蜻蜓F4全面「瘦身」,顯示器從10英寸縮小至8英寸,厚度減少了3/4,整機重量減輕55%,經摺疊和拆卸後如同書本般大小可裝進大衣口袋裡。無需任何外接設備,插上電即可使用。不此外,蜻蜓F4還具備「刷臉即會員」的軟功夫,新用戶最快可3秒開卡,老用戶1秒領券。
  • 刷臉支付加盟騙局:用空殼公司收代理費,月入千萬
    有業內人士指出,刷臉支付技術尚不成熟,現在大力推廣為之過早,「最後只能是一地雞毛」。01 退出潮陳淮安在2019年10月就決定退出了。這一年的5月,他成為了刷臉支付的代理商,前前後後投入了幾十萬。他本來準備在2020年初就將手頭的20臺機器賣掉,沒想到遇到了疫情,「全砸到手裡了」。「我現在是分文不賺,全賠。」他說。
  • 群雄爭鹿,AI如何落地刷臉支付|智趣雲識客
    1 前言自刷臉支付誕生以來,熱度一直不減,持續上升。如果說二維碼支付的出現,為行動支付普及、線上線下建立聯繫,立下汗馬功勞,那麼,刷臉支付,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價值?刷臉支付該如何落地?筆者作為刷臉支付行業從業者,將從封閉刷臉支付與開放刷臉支付兩大場景,來深入分析刷臉支付的行業。
  • 刷臉支付 :台州墨池幫你詳解支付寶蜻蜓F4
    支付寶蜻蜓刷臉支付的五大特點:  ①小型化,體積只有自助收銀的十分之一。同時支持掃碼和掃臉;  ④智能引擎升級,具備深度學習能力,在常去、熟悉的環境下,用戶無需輸入手機號碼即可完成付款;  ⑤與自主收銀相比成本降低80%,進一步降低門檻,使刷臉支付可以更快的普及。  「蜻蜓」的由來:  支付寶方面表示,之所以取名「蜻蜓」,是希望該產品能像擁有2.8萬個複眼的蜻蜓一樣能夠快速識別物體,做到刷臉支付又快又準。
  • 刷臉支付登陸三江超市 寧波商超「爭春」數字經濟
    刷臉支付  讓消費更便捷  將商品的條形碼對準掃碼口,清脆的「滴滴」聲傳來,商品的信息隨即錄入設備。在觸控螢幕上點擊「支付寶刷臉付」,並將正臉對準鏡頭,只需短短一秒就能迅速識別人臉。  如今,三江超市批量引入刷臉支付,意味著自助收銀技術進入了「3.0階段」,能幫助消費者在付款時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超市能「刷臉」買單了,寧波消費者的反饋如何?記者走訪時了解到,大部分消費者看到刷臉支付,但開通這項功能的還不多。「每次看到了都想著下次試試,轉頭又忘記了。」
  • 刷臉支付聚合技術將成為各大銀行佔領市場最好的突破口
    目前刷臉支付行業在全國範圍內已經被微信支付寶佔領,而對於銀行來講,銀行推廣市場進入了"無人區",因為論市場反應能力,銀行總是有些體制上的牽絆,因為如果這個時候銀行再不去迎合市場的發展的話,將來會被狠狠得甩在後面.
  • 生物支付時代啟幕:支付寶發布刷臉機「蜻蜓」,無需手機不必掃碼
    12月13日,支付寶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蜻蜓」,該設備可接入線下實體店收銀臺,支持用戶在醫院、超市、餐廳、品牌零售店、便利店甚至菜市場,刷個臉就把錢付了。蜻蜓複眼達到2.8萬個,人眼需要0.05秒才能看清輪廓,蜻蜓用不了0.01秒就能看清楚,因蜻蜓在視覺處理上的優越性,支付寶將該人臉識別支付設備命名為「蜻蜓」。由於蜻蜓尋常、小巧的特徵,這個名稱也包含了普惠之意。在現場可以看到,這款刷臉支付產品的外形類似檯燈,取代「燈泡」位置的是一塊書本大小的刷臉顯示屏。
  • 換臉APP威脅「刷臉支付」安全?
    用戶只需通過手機號註冊,提交清晰的面部照片,即可將經典影視劇片段中的男女主角替換成自己的臉。該APP的火爆,亦引發了用戶對隱私洩露的擔憂。利用這款軟體進行「換臉」,首先需要用手機號動態驗證碼進行驗證登錄。用戶如果想要下載或分享換臉視頻,則需要進行驗證確認所使用的照片的確是用戶本人,而驗證的方式則是在攝像頭前進行眨眼、扭頭、張嘴等指示動作。
  • 承宇雲碼OEM刷臉支付新風口 改變從這裡發生
    有人說80後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車貸、房貸、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生活的重擔壓在80後的脊梁上。  那90後的崩潰是從什麼時候的開始的呢?  我想,應該是某個學會不哭的清晨開始的吧。
  • AI換臉app刷屏,刷臉支付會被破解嗎?
    據媒體報導,此前在臺灣,就有百名女生臉書等社交照片被人用DeepNude處理後上傳不雅網站。更可怕的是,雖然ZAO使用過程中需要對肖像權進行驗證,但是每張用戶所上傳的未經驗證的照片都會擁有10次製作視頻的機會,也就是說,用戶有機會利用他人照片製作換臉視頻。有網友擔心,「有手機號、有面部圖像,通過技術合成,犯罪分子都可以替你和你的家人通話了。」
  • 旺旺自動售貨機攜手支付寶刷臉支付 開啟無人零售新商機
    隨國內勞動成本逐年上升、非現金支付的普及、行動裝置及網際網路技術成熟,促使了新零售自助產業的蓬勃發展;其中,自動售貨機由於設置方便、管理成本低、經營場所靈活等,逐漸成為消費者不可或缺的日用消費場景。近年來,我國自助售貨機保有量呈現30%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截止至2018年更達到了三十一萬噸。
  • 成都這段「狗臉支付」視頻火了 真相原來是這樣
    除了人臉支付以外,還有「狗臉支付」?近日,一段「狗臉支付」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一位黑衣男子帶上自己的愛犬在便利店購物結帳時,將手機屏幕對準了狗狗面部,狗狗也十分配合的站了起來準備「付款」,隨後男子將付款完成的手機頁面遞給便利店老闆確認。
  • 【午報】央行出手規範條碼支付業務,靜態條碼單日交易額不得超500元
    導語:央行明確了條碼支付小額、便民的定位,對條碼支付根據技術安全等級的不同進行交易限額。
  • 刷臉/掃碼進入……
    刷臉/掃碼進入…… 2019-09-29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掃碼支付終將被淘汰,新的支付方式已在全國興起
    相信大家應該經常使用掃碼支付來結帳,購買東西時,用手機掃商家給出的二維碼,接著輸入金額,再輸入支付密碼,最後就支付成功了,但是指紋支付方式比掃碼支付更加簡單快速,尤其是現在大多數的手機都具備指紋解鎖功能的,因此指紋支付的全面普及已經不遠了。
  • 一款換臉APP帶來的支付恐慌!
    在掀起軒然大波後,ZAO被迫修改用戶協議,刪掉了此前的極端用詞,但是仍然顯示ZAO有權對用戶的頭像視頻進行修改和網絡傳播。這就有一點換湯不換藥了,也是我一直搞不懂的地方:ZAO為什麼對用戶信息有這麼強的佔有欲?其次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既然視頻換臉可以輕鬆實現,那麼我們的刷臉支付豈不是被抄個底朝天?刷臉支付,未來已來!
  • 刷臉時代到來,蜻蜓or青蛙,盤點對比常見刷臉機器!
    下面就來盤點下微信、支付寶目前主流刷臉設備,以供刷臉代理商參考:微信青蛙:微信支付推出的青蛙系列刷臉機器,目前涵蓋人工收銀臺、自助收銀與無人零售三大類,其中以青蛙與青蛙Pro需求量最大:青蛙初代青蛙配備8寸高清觸控螢幕幕與3D結構光攝像頭,採用固定40°仰角設計,同時支持刷臉、掃碼支付,連接收銀臺可做到即插即用,支持互動海報營銷與關注商戶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