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有什麼好處?如何正確吃螃蟹?

2020-12-11 瘦龍健康

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4019,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有勇氣的,也是很有福氣的。

從前,山珍海味只有皇帝和達官貴人才吃得到,而如今的時代,養殖業的發展,讓海鮮進了尋常百姓的餐桌上。

海鮮,除了多數魚類以外,就是那些住在水裡,披著外殼的生物,它們通常分為2種:甲殼類和軟體類。

甲殼類包括我們常吃的龍蝦、螃蟹等,軟體類則是蛤蜂、扇貝、牡蠣、貽貝等。

人類吃甲殼類海鮮幾百萬年,因為它們營養豐富富含瘦肉蛋白健康脂肪和礦物質。

定期食用這類海鮮,可以增強免疫力,幫助減肥並促進大腦和心臟健康。

最重要的是,此類真的很美味,海鮮透著海水的味道,風味鮮美,白嫩的肉屑,讓人慾罷不能。

大閘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海鮮之一,你在世界各地的美食中幾乎都能看見它的影子,今天我們就說說大家熟悉的大閘蟹吧。

吃螃蟹有什麼好處?

我以前不太理解,大閘蟹價格昂貴,吃起來還麻煩,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

很多人吃大閘蟹,都只是在吃一種鮮味和時尚,它真正的營養價值,可能知道的人還比較少。

在說它的營養價值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小生命。

螃蟹小時候,長得更像是一種微小而捲曲的龍蝦,從出生起,就受到風和洋流的擺布,這使它在水裡的適應性很強,從淡水到鹹水區,它都能駕馭得了。

螃蟹在水裡,或充滿海草的沼澤環境中生長,冬天在泥裡挖洞冬眠,夏天是螃蟹的主要繁殖季節。

它能分解有機物,用鋒利的爪子撕裂死去的生物,在食物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螃蟹,它們不僅在自然界發揮重要作用,也為人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來源。

螃蟹到底含有多少營養素呢?

螃蟹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ω-3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下面我們細細地說一下。

→蛋白質豐富

蛋白質是增長肌肉的主要營養素,螃蟹中的蛋白質,是你最好的選擇之一。

螃蟹的蛋白質質量也相當高,它幾乎包含了所有身體所需的胺基酸種類,而且,對於各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比較容易消化。

圖片來自:b2b.hc360.com

→ω-3脂肪酸脂肪酸,補腦,有益心臟

螃蟹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為人補充ω-3脂肪酸,有利於促進大腦發育,保護心臟。

如果你感覺記憶力變差,或者腦子反應有點不靈敏了,可以試著吃點螃蟹,當然三文魚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老年人也可以吃螃蟹,有益心臟健康。

→ 抗氧化劑,硒含量高

所有的殼類海鮮,幾乎都含硒,而螃蟹含硒尤為豐富,硒在人體的抗氧化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能保護一些細胞和組織免受傷害。

硒在免疫系統、甲狀腺激素代謝以及生殖合成中也發揮重要作用,而且蟹肉裡的含硒量比鱈魚和牛肉都要高出很多。

→核黃素(維生素B2)

維生素是水溶性的,不能在人體儲存,因此,我們必須從食物中來補充,螃蟹就是個很好的食材。

核黃素(維生素B2)在類固醇和紅細胞的生成、促進正常生長、維持皮膚、眼睛和神經系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圖片來自:news.suning.com

核黃素有利於促進身體對鐵的吸收,貧血的朋友可以試著多攝入一些,它並具一定的抗氧化功效。

核黃素與能量代謝有關,對於要減肥的朋友、運動員和健身者來說,可能需要多補充點核黃素。

→ 銅和磷

蟹肉裡含有大量的銅,很多人可能更熟悉鐵對人的重要性,銅在背後負責鐵的吸收、儲存、代謝,在紅細胞的形成、促進骨骼、血管、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健康等方面都至關重要。

吃螃蟹還能補充磷元素,磷元素是繼鈣元素之後,人體第二豐富的礦物質,它是骨骼和牙齒裡的主要礦物質,對骨骼和牙齒生長很關鍵。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vcg.com

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或者患有骨質疏鬆症等骨骼問題的老人來說,螃蟹是一種很好的滋補食物。

磷元素也參與人體裡的大部分代謝活動,包括腎臟功能、細胞生長以及心臟的肌肉收縮,也參與食物轉化為能量的過程。

說了這麼一大堆,可能你看完也就忘了,我在這裡簡單概括一下,蟹肉在補充蛋白質、抗氧化、健腦、骨骼、神經和免疫系統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簡直就像個萬能鑰匙。

不過,營養歸營養,跟治病還不一樣,如果身體出了問題,還是要去醫院看醫生。

可能有些人還比較關心,孕婦能不能吃螃蟹?

答案是肯定的,熟蟹和各種各樣的魚,是孕婦補充蛋白質,最好的海鮮食品選擇,但應該注意不能吃生螃蟹,否則可能會增加食物中毒風險。

→ 螃蟹怎麼吃?

螃蟹營養價值這麼高,又那麼好吃,但有一個事情比較棘手,就是它很難剝,有時,你眼睜睜地看到肉,卻吃不到它。

對於像我一樣的手殘黨,會覺得吃起來麻煩,基本上一大隻螃蟹下來,被我扔掉一多半,簡直就是浪費生命,我們應該怎麼吃,才正確又體面呢?

首先,在桌面上鋪一些紙巾或報紙,為了方便,最好再備一個小刀和勺子。

圖片來自:realsimple.com

將螃蟹的肚子朝上,剝去螃蟹的「肚臍蓋」。

圖片來自:realsimple.com

圖片來自:realsimple.com

在「肚臍蓋」所在的開口,打開蟹蓋,將螃蟹掰開成兩半,用勺子挖出蟹胃(中間三角錐部分,不能吃)。

圖片來自:realsimple.com

圖片來自:realsimple.com

取其中的一半,用手掰開,就能看見蟹肉了,可以藉助叉子來取食。

圖片來自:realsimple.com

圖片來自:realsimple.com

再將腿扯下來,吃蟹腿,從關節處斷開,擠壓,蟹肉就會出來。

圖片來自:realsimple.com

最後分享一個專業吃螃蟹的視頻,看完感覺自己浪費太多了。騰訊視頻:上海美女吃大閘蟹

蟹肉 VS 蟹棒

螃蟹這麼好吃,還營養豐富,於是,市面上出現了蟹肉的仿製品——蟹棒。

蟹棒在口感、風味等方面也不遜色,火鍋、麻辣燙和壽司的食材裡經常能看到它。

圖片來自:tbw-xie.com

它是怎麼做的?跟真正的蟹肉到底有多大差別?吃了它對人好嗎?

其實,蟹棒是一種海洋仿生食品,它跟螃蟹一點關係都沒有,它主要由魚糜(魚肉末)做成的。

其他成分包括水、澱粉、糖、蛋白、植物油、鹽、著色劑以及食品添加劑。

一般來說,吃蟹棒也沒很大的健康風險,但裡面的碳水和添加劑比較多,因此,還是少吃為好。

雖然,蟹棒和蟹肉整體的熱量差不多,但蟹棒大部分熱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蟹肉卻是低碳,高蛋白的食物,ω-3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也遠遠高於蟹棒。

和螃蟹一樣,各種海鮮都是非常健康,可以適當多吃些,好了,下面,我們聊一聊多吃海鮮的益處。

多吃海鮮,可能給你帶來益處?

→ 改善認知能力,減少衰老帶給大腦的惡果

衰老會導致認知能力逐漸衰退,但是多項研究發現,吃更多魚的人,其認知能力下降速度較慢。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與大腦中的灰質有關,灰質是大腦中的主要功能組織,包含處理信息,存儲記憶等功能。

研究表明,每周吃魚的人,擁有更多可以管控情緒和記憶的灰質。③

→ 改善抑鬱症,讓你更快樂

抑鬱症是一種嚴重且極其常見的精神類疾病。

它的特點是情緒低落,悲傷,能量減少,對生活失去興趣等等。

研究早已證實:經常吃魚的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圖片來自Dr. Weil

換句話說,吃海鮮可以讓你更快樂,並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 改善視力,讓你的眼睛更明亮

黃斑變性,是隨著年齡增長,導致視力障礙和失明的主要原因。

2014年,一項發表在《調查眼科學與視覺科學雜誌》the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Journal上的研究發現:

那些經常吃富含omega-3海鮮的人,不大可能患有黃斑變性。⑤

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那些經常食用魚類的女性,黃斑變性風險降低了42%。⑥

此外,某些魚和貝類可以增強人的夜視力。

→ 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比如1型糖尿病

當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並破壞健康的身體組織時,就會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比如說1型糖尿病,當免疫系統攻擊胰腺時,很容易最終導致該疾病。

有很多研究已經發現,海鮮有降低兒童1型糖尿病風險的作用。

科學家解釋說,這可能和海鮮中的omega-3脂肪酸,還有維生素D有關。

此外,硒是海產品中的一種強效抗氧化劑,已知可以改善免疫系統。

→ 促進心臟健康,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心臟病和中風,是2種最常見的過早死亡原因。

2008年,一項針對美國40,000多名男性的研究中發現:那些每周吃1份或更多份魚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15%。⑦

→ 海鮮所含的蛋白質更容易消化,減輕腸胃負擔

比起不管是禽類還是牛羊肉類,魚類和貝類中所含的蛋白質,都更加容易被消化,生物利用度更高。

有些朋友,感覺吃肉不好消化,建議多吃一些脂肪多的海鮮類。

所以,如果你患有腸炎、自身免疫性膽囊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疾病等影響到消化功能的疾病,可以把海鮮作為你的主要蛋白質來源。

除此之外,常吃海鮮的人皮膚狀態比較好,睡眠質量也很高,炎症也很低……

但是,實際上,我們經常被警告少吃點海鮮,因為很多人擔心:這些食物中含有重金屬汞,會對人致命傷害。

其實,我們避開一些高重金屬的魚類就好,比如鯨魚、劍魚、鯊魚、鯖魚,馬林魚等等,這類魚完全可以避免去吃。

含有極低甲基汞的海鮮有包括牡蠣、蛤蜊、扇貝、貽貝、三文魚、螃蟹、蝦、鱒魚、鯡魚、鱈魚、比目魚,龍蝦、大西洋鯖魚等等,可以正常吃的哦。

關鍵的瘦龍說

甲殼類海鮮不僅熱量相對較低,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健康的脂肪和很多維生素和礦物質,非常健康,減肥的朋友,可以放心吃。

但應注意烹飪方法,海鮮蒸著吃,或烘烤,更安全,更健康,如果方法錯了,可能不僅補充不到營養,還會遭遇細菌感染,產生嚴重後果。

螃蟹好吃,營養還豐富,其脂肪大部分是ω-3脂肪酸,對大腦發育和心臟健康都很重要。

但螃蟹好吃,也不能吃太多,否則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當然如果你對海鮮過敏,最好還是聽從身體的反饋哦。

此外,學會正確吃螃蟹,才不會造成浪費,畢竟螃蟹生前也是自然界活生生的一分子。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相關焦點

  • 漫說吃蟹: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吃螃蟹的?
    又到了吃螃蟹的季節,吃貨們早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你以為吃螃蟹只是現當代流行起來的嗎?NO,古人早就開始吃螃蟹了。今天我們來聊聊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吃螃蟹的。《周禮》曰: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鮮薨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及後、世子之膳羞。
  • 今天你吃螃蟹了嘛?
    「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又到了每年吃螃蟹的最佳季節了
  • 喜歡吃螃蟹的,是什麼樣的人
    有許多次,在飯局上,你都能看到一大盤金燦燦的螃蟹端上來,滿桌人都發出小小的歡呼時,總會有那麼一兩位,端然微笑,待到螃蟹轉到面前,再解釋,自己從來不吃螃蟹,剝不好,嫌麻煩。  螃蟹確實不好剝,對於現實主義者,這是個問題——根據我的觀察,不愛吃螃蟹的人,大多做人踏實,是靠譜的朋友、家人和工作夥伴,通常沒什麼么蛾子。
  • 吃螃蟹要注意什麼 4個部位千萬不能吃
    不過吃螃蟹還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螃蟹的一些部位就不吃,你知道是哪幾個部位嗎?  螃蟹哪些部位不能吃  1.蟹胃  螃蟹裡有一個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就是蟹胃。  注意,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狀的蟹胃,內有汙沙,應將其丟棄。  2.蟹心  吃完蟹蓋輪到蟹身,先用剪刀將多餘的蟹腳、蟹嘴剪掉。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應丟棄。  3.蟹腸  即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也應丟棄。
  • 中國人瘋狂吃螃蟹,外國人表示:那種東西怎麼能吃
    說起吃螃蟹,我們中國人一到秋高氣爽的時節就會丟棄小龍蝦改吃大閘蟹了。吃螃蟹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一種文化,有5000多年的歷史,還有「河蟹,乃天下第一美食也」的說法,但是好多外國人看到我們中國人吃螃蟹就表示:那種東西怎麼可以吃?
  • 哺乳期女人要少吃螃蟹 注意飲食才能避免回奶
    好不容易生完了,一些女人就問哺乳期可以吃螃蟹嗎?想知道答案的話,就來往下看。哺乳期可以吃螃蟹嗎? 答:可以適當吃幾口,但是螃蟹一定要新鮮。不過如果不是特別饞,並不是一定要吃的話,建議哺乳期女人們最好不要吃。因為螃蟹性寒,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積累寒氣。哺乳期的時候,女人們需要給寶寶餵奶,食物帶來的寒氣,極容易通過乳汁進入到寶寶體內,容易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影響。
  • 螃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很多人沒搞清楚就吃螃蟹,結果吃了不少虧
    螃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很多人沒搞清楚就吃螃蟹,結果吃了不少虧「秋風起,蟹飄香」,從中秋節前一直到十一月份,都是吃螃蟹的好時節。在民間,有這樣一個關於吃螃蟹的詞;「九雌十雄(陰曆)」。通俗來說,就是陽曆十月份比較適合吃母蟹,因為這個時候的母蟹是蟹黃飽滿。
  • 哪種動物第一個吃螃蟹?原來是南美洲的「本地人」,長相還挺可愛
    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形容一個大膽敢做某一件事情的人,並且在這件事情上他是第一個,不過它的本質意思也的確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動物界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動物嗎?小編想那自然還是有的吧,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動物吧。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非智人,而是他們,智商超高最後還是滅絕了
    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形容一個人的勇氣可嘉,據說這個典故源於人類第一次接觸到螃蟹這種生物,當時沒有人敢對這種外形奇特、行走怪異且帶著一對堅硬「鉗子」的動物下手,直到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出現後,人類才開始認識到螃蟹其實可以很美味。那麼,這個故事中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否真實存在呢?
  • 敢於「吃螃蟹」 助農奔富路
    原標題:敢於「吃螃蟹」 助農奔富路   圍繞宜城市板橋店鎮王臺村的地理優勢先行先試,帶領村民養牛,種植草莓、
  • 螃蟹這幾個部位千萬不能吃,喜歡吃螃蟹的一定要記住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說的就是螃蟹,螃蟹在中秋節國慶節是免不了大吃大喝的,現在是吃螃蟹的好季節,不管是家宴還是聚會,螃蟹的都成了標配,螃蟹從八月底的遼寧盤錦的河蟹開始一直吃到十月初的陽澄湖大閘蟹可以吃兩個多月,但是很多人因為怕麻煩,放棄真的很可惜。
  • 金剛川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主旋律電影
    《金剛川》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主旋律電影前一段時間《金剛川》的上映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是由管虎,郭凡,路陽聯合執導的一部主旋律電影,主要講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朝鮮作戰,在金剛川這個地方在敵我武器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來築橋的故事。為什麼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呢?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怎麼樣了
    導讀:2001年,報紙上刊登著「有人依靠石漠山區種植核桃,發家致富」的事件,受該事件的影響,廣西鳳山人駱尚球開啟了在石頭山種植核桃的生涯,而他也是第一個在廣西鳳山種植核桃的農戶,近20年過去了,這個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怎麼樣了?
  • 無法領略蟹黃風味的美國人,竟以為中國人在吃螃蟹屎
    甚至因為不會吃螃蟹,導致美國常常大閘蟹泛濫,據說加州曾經捕獲了100噸的大閘蟹,然後加州人的處理方式居然是活埋掉!中國小夥伴見了真是既心痛又眼饞。有中國人曾在美國人面前挖蟹黃吃,結果迎來的是美國人驚恐的目光:在美國人看來,蟹黃就是螃蟹的內臟,根本是不能吃的東西,就算吃螃蟹,他們一般只吃沒有蟹黃的公蟹,或者是處理好的蟹肉餅。甚至他們還曾經將蟹黃拉入了飲食黑名單,不僅自己不吃,還不讓在美國的華人吃。
  • 「吃螃蟹下深水」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
    強化創新意識,勇當「吃螃蟹」的排頭兵。要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既需要修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治境界,也需要敢於嘗試,善於創新的創新意識,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做到以品質取勝,同時,還需要加快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推動產業鏈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才能夠以科技力量推動創新步伐,當好「吃螃蟹」的排頭兵。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英文怎麼說
    文中的first mover就是指「先行者」,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這裡指的是經濟特區的「先行先試」的角色。Special economic zones(SEZ)就是指「經濟特區」,是指在國內劃定一定範圍,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較國內其它地區更加開放和靈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區。
  • 中秋佳節吃螃蟹,營養又美味,但此種吃法容易感染寄生蟲,要謹慎
    螃蟹營養豐富、鮮嫩肥美,但是有很多注意事項,吃法不講究,容易出問題。吃螃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這裡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中秋佳節吃螃蟹,營養又美味,但此種吃法容易感染寄生蟲,要謹慎有的人喜歡吃醉蟹,用酒將蟹酒浸泡後即食。這種吃法不僅不衛生,而且非常容易感染寄生蟲。因為螃蟹身上非常容易寄生肺吸蟲的囊蚴。
  • 吃螃蟹能喝啤酒嗎 這五大禁忌要知道
    螃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海鮮了,大家平時沒事的時候都會去買點螃蟹些來吃,家裡來客人了也會買,那吃螃蟹的時候可以喝酒嗎,螃蟹的禁忌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吃螃蟹能喝啤酒嗎不能喝,其實道理很簡單,螃蟹是一種高蛋白的物質,也就是說它是屬於含有非常豐富的鈣、磷和鐵等微量元素的,也就是因為這個,螃蟹營養太過豐富,它是屬於一種寒性類的食物,也就不是人人都受的了。那麼啤酒中也是含有大量的高嘌呤,兩種食物在胃裡相遇就會成為你頭疼以及其他疾病的來源。所以啤酒雖然喝著過癮,螃蟹吃起來美味,但還是要注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 「健康科普知識」秋天吃螃蟹,警惕寄生蟲!
    人生吃螃蟹,還可能會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發生感染性中毒,表現出腸道發炎、水腫及充血等症狀。二、應該怎樣吃螃蟹?1.吃新鮮的死蟹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如果螃蟹死後再蒸煮食用,食用者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必須吃鮮活的螃蟹。
  • 看後,保準你再也不敢在印度吃螃蟹!
    大家對印度菜都有什麼印象?是不是覺得他們做的菜全都是黃黃的、稀稀的,看起來像某種東西一樣?那也沒辦法,印度人喜歡吃咖喱,不管是做咖喱蔬菜湯,還是做咖喱雞肉飯,還是咖喱燉魚,他們都要放上咖喱,都要把原本很好的食材做成一個色,真的很讓人無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