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城市副中心的第四所以「北京」命名的學校即將展露全貌:目前北京學校中學部和共享區的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正在進行水電以及土建裝飾細節的完善,為今年9月開學做著最後的準備。
方圓結合的建築,紅黃相間的外立面,一條弧形連廊串聯起南北兩側的教學樓……冬日夕陽下,北京學校嶄新的校園顯得異常柔美。而在一片靜謐中,偶爾傳出敲敲打打的聲音,「與施工高峰時期相比,現在的工人少了很多。」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主要工作的是水電工和部分裝修工人。「有的地方需要用塗料再粉刷一遍,有些地磚的邊邊角角還要再鋪貼一下。」這些細節修整完工後,學校將進行教學設備、教學儀器的安裝和調試,學科專業教室也將進行最後的豐富。
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域的北京學校,由小學部、中學部、共享區三大部分構成。2018年8月,北京學校小學部率先開工,並於2020年投入使用;2019年3月,北京學校共享區與中學部也正式開工,由共享區、中學部、宿舍等11棟單體建築組成。
小學部在使用,中學部在施工,教學、工程如何互不幹擾?學校負責人介紹,自中學部動工起,學校就在中學部與小學部之間設置了硬質隔擋,確保施工人員只在中學部作業;學校同時加強了保安巡邏,及時排查安全漏洞。「小學部開學時,中學部的主體工程已經施工完畢,所以噪音汙染少了很多。」但是保險起見,學校還是與施工方在工序上進行了協商溝通:將有噪音的項目儘量安排在小學部放學後進行,最大限度保證教學環境的安靜有序。
漫步在已經啟用的小學部裡,寬敞的走廊讓人身心舒展,散落著的書架和舒服的沙發,讓課餘時光有了安靜的寄託;開放的閱覽區裡,小組討論、研究性學習活動如火如荼。「我們希望儘可能多地把空間還給孩子。」學校負責人表示,中學部啟用後,「共享開放」的理念將繼續延續,讓學習和閱讀可以隨時隨處發生。
不僅是學習,運動也能「隨處」開展。學校給學生預留了充足的運動場地,比如初中部和高中部除共享400米跑道外,還將擁有各自獨立的風雨操場;小學部的學生擁有室內風雨操場以及一條200米的跑道。共享區內的體育中心也將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運動設施。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體育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在內的共享區,不僅可以在不同學段學生中共享,還將實現校內外資源的共享。
作為一所12年一貫制學校,中學部啟用後,北京學校108個教學班的規模將使城市副中心的優質學位進一步擴增,通州市民的家門口再添一所好學校。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牛偉坤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