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撒謊孩子不壞?這個研究直接告訴你:怎樣講故事能戒撒謊!

2020-12-04 阿瓜阿果

你一直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戒掉撒謊?今天好好聊聊。

一位媽媽帶著女兒在公園玩耍,公園的沙池裡有幾個小朋友,小女孩跟他們玩了一會後,拿著一個摩託車玩具回到媽媽身邊,對媽媽說:「這是我剛認識的一個好朋友送給我的。」才過了一會,一位爸爸帶著他的兒子來到她們面前,小男孩張嘴就對小女孩的媽媽說:「小姐姐偷了我的玩具!」媽媽驚呆了,溝通了一輪後,才發現自己的女兒撒謊了。小女孩3歲半。

雖然她最後理解了女兒,卻因為這件事留下了「陰影」。從此,每次女兒做什麼或說什麼,這位媽媽都對女兒持懷疑的態度,在她心裡,女兒臉上似乎被自己貼上了一個「標籤」——一個「不怎麼誠實」的小孩。另一方面,這位媽媽告訴我,她也常常自責,她覺得一定是因為她的教育不對才導致孩子撒謊……

「撒謊」,不等於「壞孩子」,為什麼?

因為幾乎所有人小時候都曾經撒謊,可是僅有小部分人成為壞人。根據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的報告,約20%的2歲孩子會撒謊,60%的3歲孩子會撒謊,85%的4歲孩子會撒謊,而到了孩子們7歲時,撒謊的比例幾乎達到了100%。這太讓人費解了,原來小朋友都是「撒謊大王」。為什麼會這樣?

撒謊,其實是小朋友心智成長的表現

從兒童認知發展的角度來看,撒謊不僅隨著孩子的心智成長而發展,也直接反映了他們的認知力,看看下面的撒謊特徵你便明白:

3歲前,寶寶常常把現實與想像(或期望)混淆,所以他們會「無意識」地撒謊。例如他們會說出一些「我吃了一房子的蛋糕」,「我去了月亮玩」,「爸爸買了宇宙飛船」等一本正經的小謊言;

3,4歲,孩子開始「有意識」地撒謊,可是因為自我中心的思維局限,常常錯漏百出。例如偷吃糖的小孩可能會說「我沒有吃糖,是小怪獸偷吃的」;又例如偷玩具的小孩可能對媽媽說「我沒有偷,是爸爸讓我偷的」;

5,6歲以上,孩子開始根據猜測他人的想法而撒謊,雖然自我中心思維還在,但部分孩子開始往邏輯思維發展。例如一位爸爸帶小孩出外玩耍,給小孩喝飲料。回家後當媽媽問「有沒有喝飲料」,小孩說「沒喝飲料,喝了礦泉水」。

如何幫孩子「戒掉」撒謊?

首先,幫助孩子認識「撒謊」。

我們常常反對孩子撒謊,是因為謊言傷害了別人。有撒謊習慣的孩子,不僅會給自己帶來負面的光環效應,容易讓人把撒謊的孩子等同於道德敗壞的孩子,滿嘴謊言的孩子也不利於他們未來的人際交往。即使孩子們不會遠離身邊的「小騙子」,父母們也會叮囑自己的孩子遠離,以避免孩子受到不良的「汙染」。所以,當孩子3歲開始,父母就要有意識地糾正孩子——「不要撒謊,當個誠實的孩子。」

爸媽們還可以從「同理心」方面引導,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撒謊給他人帶來的傷害。

有一位媽媽,發現5歲的兒子帶回家一個可愛的兔子小書包,裡面裝著一本繪本和一小盒積木玩具。追問後,這位媽媽發現,兔子小書包是小男孩湯湯的,她兒子也想擁有那樣的一個小書包,就偷偷地帶回家了。這位媽媽指著兒子最喜歡的毛絨熊說:「如果有小朋友偷偷把你的毛絨熊帶走了,你再也見不到了,你會不會很傷心?」小男孩愧疚地點頭,還要求媽媽帶自己去歸還兔子小書包。

曾經有爸爸問,善意的謊言呢?也不允許孩子有嗎?

幼兒說跟大家說過,善意的謊言有積極的意義。如果你有帶孩子觀察大自然的經驗,你會發現,自然界的「撒謊行為」無處不在,枯葉蝶會把自己偽裝成一片枯萎的樹葉,欺騙捕獵者;蘭花螳螂,把自己偽裝成蘭花的顏色和樣子,等待獵物上門……在大自然中,「謊言」有自我保護的作用。

在人類的人際交往中,善意的謊言也常常以保護自己或他人為目的,給他人帶來快樂,也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是,如果你家孩子還小,不建議爸媽們這麼早就鼓勵孩子善意撒謊,因為容易讓孩子混淆,也不利於一開始道德觀念的建立。

一個接地氣的研究

這個研究來自加拿大,研究者Kang Lee等人邀請了一群3-7歲的小朋友到實驗室。實驗開始了,一個研究者走進房間,讓孩子們背對著桌子,然後把一些玩具放在桌面上,接著按壓按鈕讓玩具發聲,最後讓孩子們猜測那是什麼玩具。猜了一輪後,這個研究者突然說忘記拿故事書,他往桌面放了一個新玩具,還叮囑孩子「我到隔壁房間取故事書,我離開時所有人都不準看」。當這個研究者短暫離開後,實驗室的監控顯示,大部分的孩子都扭頭偷看了。

接著,回到房間的研究者拿著故事書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

故事一:《木偶奇遇記》。大概的內容是匹諾曹每一次撒謊,鼻子就變長,最後匹諾曹被狐狸和貓拴著咽喉吊在了樹上;

故事二:《狼來了》。大概的內容是一個小男孩愛撒謊,最後因為沒人相信他而被大灰狼吃了;

故事三:《華盛頓砍櫻桃樹》。大概的內容是華盛頓為了試試父親送的小斧頭是否鋒利,把父親最心愛的櫻桃樹砍斷了。當他鼓起勇氣向父親承認錯誤時,被父親讚揚。

聽完了故事後,研究者問孩子「你們剛才有沒有偷看玩具」。聽完第三個故事的孩子,比聽完前面兩個故事的孩子更不容易撒謊。

所以,父母們如果想讓有撒謊表現的孩子戒掉撒謊,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好結果」的誠實品德的故事,幫助孩子養成積極的行為。其次,當孩子表現出誠實不撒謊的行為時,也要及時給予讚揚,強化孩子的正面行為。

有人說,養了孩子後,才發現「撒謊」原來是一種成長。在這種成長中,有孩子的成長,也有父母的成長……

關鍵字:撒謊、品格培養、講故事、親子成長、早期教育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兩歲孩子撒謊是「壞孩子」?錯!多倫多大學研究:說謊早的娃更聰明
    上次逛街的時候遇到一個家長,在路上直接就對自己的孩子「動手」,一邊打還一邊罵著「我讓你小小年紀就學會騙人了啊?看我不揍得你長長記性」之類的話。 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系教授李康進行的一項適齡兒童(2-3歲)的針對性研究表明: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撒謊的概率高達50%,到了孩子4歲之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撒謊。
  • 女兒撒謊了嗎?|幼兒園|爸爸_鳳凰讀書
    麥兜跟她講自己中午跟爸爸在一起,沒吃午飯。為什麼沒吃午飯呢,是因為爸爸沒有帶錢,沒錢買吃的。媽媽覺得奇怪,但又想可能是我先生換衣服忘帶了錢包。聽了這話,我有些生氣,因為先生被誤解。我跟媽媽說,明明是麥兜自己不要吃飯,竟說是她爸爸沒帶錢。我把這件事告訴先生,先生倒不生氣,只覺得麥兜已經到了滿嘴胡說八道的年紀。我當時想一會兒接女兒放園一定要當面質問麥兜。
  • 智商高的狗狗才會撒謊,我相信你肯定被它騙過
    狗狗會撒謊?對,你沒看錯。撒謊並不只是人類的擅長,狗狗也會撒謊,並且有時偽裝的手法還很高明。最近清木探訪了幾個家庭,在討論到狗子撒謊這個問題時,幾乎每個它家庭都能列舉多件狗子撒謊的事情。家長以為毛孩子餓了,當你給它加滿狗糧,才發現小傢伙並不吃,而是默默的走向零食櫃,看著原本屬於它的那些可愛而又充滿誘惑的小零食。其實它只是想吃些小肉乾,小肉脯、紅薯幹、磨牙棒、奶酪棒等等,你若不給,它就開始假裝鬱悶。適當的裝傻,提醒你就是它最善解人意可愛的寵媽。
  • 小學生作文"被撒謊" 寫想坐奔馳回家被打屁股
    ■說真話不好聽,但總比說謊的危害小一些,如果孩子們要像大人們一樣不停地顛覆自己曾經肯定的東西那才是一種悲哀。    小復作文 被撒謊 的變遷史    孩子作文愛講假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孩子是怎樣養成在作文中講假話的習慣的?
  • 《法蘭基,我的愛》:每個幸福的孩子,都有一位「愛撒謊」的母親
    孩子,母親騙你,只是為了保護你,為了讓你相信世界真的很美。01-母親的謊言讓孩子的歲月靜好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身患絕症的母親在彌留之際對自己年僅3歲的孩子說:「孩子,你知道嗎?媽媽正在和病魔做鬥爭。」孩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 如果領導對你撒謊怎麼辦,怎麼才能有效的處理!
    你想保住你的工作嗎?對峙或聽上去拉響警報不是很好操作的方式。但如果換工作不成問題,那麼或許直接解決欺騙講得通。2、扭轉局面在你介入一場嚴厲的對話之前,嘗試理解你老闆這樣做的動機。他是否謹慎地對待一次未決定的合併(道德上可以理解),還是他想嘗試掩蓋一系列的非法回扣(道德敗壞的)?或許讓你感覺是欺騙的行為正是你老闆想要保護你。當你察覺你老闆觸犯法規,千萬不要獨自對抗他。
  • 婚姻中,男人撒謊這點事,你怎麼看?
    或者說,正因為他知道你會生氣,所以才對你撒謊,你覺得他是不愛你嗎?  說這些,絕不是要為撒謊開脫,而是,如果我們要想讓一個人少撒謊甚至不撒謊,我們就要知道,他撒謊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是從我們這裡能夠調整改變的。
  • 「有些女朋友生氣男朋友撒謊不是因為他撒謊了,而是因為他太蠢...
    單身狗每天都在幻想自己有一天能有對象,幻想和對方是怎樣浪漫的相遇,在一起之後又是怎樣的恩愛,在心裡不知道發了多少次誓有了對象一定要好好的對待她(他),但是真正有對象的人卻非常愛作,比如說明明和對方已經說了晚安,但是卻沒有真的去睡覺......
  • 小學生作文「被撒謊」 寫想坐奔馳回家被打屁股
    -孩子作文撒謊該怪「考試制度」,平時練習的作文是一個套路,考試的作文又是一個套路,「為了應試也沒辦法」。  -家長和學校老師都得杜絕孩子們「第一次在作文中撒謊」的現象,一旦容忍或者成就了第一次,這種說謊的現象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說真話不好聽,但總比說謊的危害小一些,如果孩子們要像大人們一樣不停地顛覆自己曾經肯定的東西那才是一種悲哀。
  • 孩子撒謊,憤怒是最低級的處理方式,這些應對方式家長快學起來
    有時候孩子撒謊就是因為你平時太嚴厲了, 他們正常需求都不能被滿足,才導致他們選擇用其他辦法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比如,如果你完全禁止孩子吃糖果,他就可能偷吃糖果而且撒謊。所以,家長要先找原因,再想辦法解決。
  • 九歲的孩子偷了錢被發現了,她還撒謊,該怎麼教育她?
    導讀: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我們成年人尚且有時難辨是非黑白,處於兒童階段的小孩更是會對於一些事情難分對錯,有時只需要我們的一次引導,就能把他們拉回正道。前幾天有人提出了一個疑問:一個九歲的孩子來我們家玩,我一直很喜歡她,可是她偷了我的錢還被我發現了,她還撒謊,我該怎麼教育她?
  • 男人有這幾種表現,就是對你撒謊了,快對照一下看看
    談戀愛的時候,女人總不自覺把自己變成福爾摩斯,有時候很輕鬆就會發現男人的謊言。有男人說,總是盯著自己分析這個分析那個的女人太恐怖,其實,不是女人太恐怖,而是男人心思不在你身上時,實在太容易發現了。女人一旦動心,整個人都會圍著這個心愛的男人轉,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眼中,腦中,哪天有什麼不對勁,根本不用動腦,一下子就能發現了。其實,男人在撒謊的時候,往往有很多共通之處,基本上符合這幾條的,就是在撒謊了。
  • 「我沒寫作業,因為家裡馬桶炸了」,老師認為孩子撒謊後被打臉
    很多家長都會過這樣的經歷,孩子背著你吃了幾顆糖果,當你發現孩子嘴裡還有糖果渣的時候,問孩子你是不是吃糖了,他一定會告訴你我沒有吃,還會張大嘴給你看,這時大多數家長會拆穿孩子的謊言,認為孩子在撒謊,甚至有的家長會因此動手打孩子,因為覺得孩子一點不誠實,撒謊不是好孩子。難道說孩子因為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撒謊就是壞孩子嗎?
  • 繼「撒潑、撒謊女」之後有「貓咪女」:交錢,走人!丨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一個是人稱「跑步女」梁某,我稱之「撒潑女」;一個是人稱「黎女士」黎某,我稱之「撒謊女」;一個是人稱「奇葩女」,我稱之為「忘恩負義貓咪女」。頭兩個都上了熱搜,犯眾怒、遭報效、受處理了。茲有「文件」為證一一而「撒謊女」黎某,她3月13日,攜老公孩子一家三口飛來北京。她在美期間已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並已做過核酸檢測。
  • 幼童吃桂圓卡住喉嚨 保姆怕挨罵撒謊致其死亡
    一個保姆餵了孩子一顆桂圓,哪知桂圓卡在孩子喉嚨,吞也吞不下,吐也吐不出,呼吸困難。  兩個保姆慌了手腳,背著孩子跑到小區外面藥房,謊稱孩子生病了。別人幫打120,醫生趕來,孩子已奄奄一息,她們依然撒謊稱孩子沒吃任何東西,只是稱孩子病了……  由於一再延誤,孩子被送到醫院後因窒息死亡。
  • 在十二生肖中,愛「撒謊」的三種生肖動物,說話做事不漏
    簡介:在十二生肖中,最愛「撒謊」的三隻生肖動物,說話做事不漏單詞「撒謊」通常被定義為貶義詞。許多人第一次想到惡意謊言,但事實上有兩種謊言,一種是善意的謊言,另一種是惡意謊言。在某種情況下中,有時謊言也是一個褒義詞,有時候一些謊言在人際關係中起到催化作用,能讓你更好地站在社會中,抓住機會。不得不說,說謊也是一種技巧,有時候會說謊的人比不會說謊的人要好。我們來談談在十二生肖中喜歡「撒謊」的三種十二生肖動物,他們說話做事都很完美。
  • 「說謊之人,一看便知」,有三個小動作的人多半在撒謊,錯不了
    人活在世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在這些人中有的人為人坦蕩,有的人心胸狹隘,還有的人謊話連篇,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說過一句兩句的謊話,這些謊話可能是善意的謊言,也有可能只是為了別人歡心,拉進彼此的關係,如何看一個人是否在說謊,其實我們平時會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可以通過對方的語言看出一二,進而猜測出他的心思,同時我們還能通過某些舉動來得知對方是不是在說謊,說謊之人一看便知,
  • 張庭老公當眾撒謊欺騙粉絲,被兒子當場拆穿,一臉尷尬匆忙離場
    而這時其兒子當場大喊:"老爸,你別再說謊了,網絡很好你快走吧。"被兒子當著粉絲的面揭穿後,林瑞陽面露尷尬,隨後就帶著孩子離開了。視頻曝光後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一些人認為,作為父母,在大眾面前撒謊被自家孩子拆穿,真的是太尷尬了,直呼到:"還是少撒點謊吧。"
  • 以前,我不會撒謊,5年前為了家人,我開始撒謊
    那一刻,決定隱瞞我愛人,是一種本能, 就是覺得不能讓他知道,就是不能讓我至親至愛的這個寬厚可憐的人心理上再承受這殘酷的災難, 他已經夠不幸的了,承受的夠多了,況且我也不相信他能得這樣的病。即使要讓他知道,我也得慢慢滲透給他,找準機會用對的方式再讓他知道,但目前是萬不能告訴他的。
  • 心理學家用童話故事治癒孩子的尿床,親子交流三原則,你也可以藉由...
    改編過的童話故事能夠治癒孩子的尿床,是不是很神奇?德國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伯特海靈格,在實際臨床中,曾經通過講故事來治療孩子尿床:「有一位父親問海靈格,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女兒不再尿床。海靈格說,他可以告訴女兒,和他母親結婚的時候自己是多麼高興,不要鄭重其事地,只使用一些平常的句子,很隨便地從其他話題中轉入。然後告訴女兒一個她耳熟能詳的故事,例如小紅帽的故事,但是要做一些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