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文撒謊該怪「考試制度」,平時練習的作文是一個套路,考試的作文又是一個套路,「為了應試也沒辦法」。
-家長和學校老師都得杜絕孩子們「第一次在作文中撒謊」的現象,一旦容忍或者成就了第一次,這種說謊的現象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說真話不好聽,但總比說謊的危害小一些,如果孩子們要像大人們一樣不停地顛覆自己曾經肯定的東西那才是一種悲哀。
小復作文 被撒謊 的變遷史
孩子作文愛講假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孩子是怎樣養成在作文中講假話的習慣的?昨日,城西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姨媽打進熱線,講述了她外甥小復的作文「被撒謊」的變遷史。她認為:「孩子寫作文撒謊,家長要負很大的責任。」
四年級 說了實話挨屁股
回家走路 「想坐奔馳」改成「鍛鍊身體」
小復是個愛講實話的孩子,這可讓他的爸媽大為傷神。
「今天放學,我又是走回家去的。我走啊走啊走啊,走得腳都酸了。爸爸,你什麼時候才能買一輛奔馳車來接我?我不想走路了!唉,這只是我的一個夢。」
四年級時,小復因為在這篇100多字的小日記裡講了大實話,被他爸揍得屁股開了花。「小小年紀,好逸惡勞!」小復的爸爸在下巴掌的時候這樣教訓兒子。小復的媽媽強忍著笑,告訴小復,你不能這樣寫,你應該說走路回家,我心裡很高興,因為走路鍛鍊了身體。
在大家的教育下,小復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重新提筆寫了一篇。這一次,皆大歡喜。
他是這樣寫的:「今天放學,我又是走回家去的。和煦的春風吹在我臉上,我心情非常高興,因為我鍛鍊了身體,又保護了環境。老師說,如果我們都不開車的話,有害氣體就減少了。所以,我真高興啊!」
五年級 寫了實話被教育
爸媽吵架 卻變成詆毀爸媽形象
四年級「吃」的「筍子炒肉」,明顯沒讓小復長記性。升入五年級,小復又寫了篇大實話作文,又差點把他老爸給氣暈過去。
作文的題目是《我的爸爸媽媽》。在其他同學都用抒情筆調描寫父母守在他們病床前的溫暖場景時,小復匠心獨具地選擇了一些有關父母的生活片段來表現父母的個性。問題是,他選錯了事例。
開篇第一個事例便是父母去廣西度假時遭遇的一次不愉快。「當時我們坐公交車,有個女的說我把她擠到了,就開口罵我。」小復的媽媽鬱悶地說,丈夫給自己幫腔,就譏諷了那個女的,「看你那長相,倒貼錢給我我也不得挨到你」。回到成都後,小復的媽媽在和親戚通電話時無意說起了這件事,她說,自己完全沒想到在一旁看電視的兒子會記得這麼清楚,還寫進了作文。將事情敘述完後,兒子還寫道:「爸爸,你真是太有性格了,我好崇拜你哦!」
「你咋能這樣寫呢?這不是給老師講你爸媽好沒素質嗎?關於爸媽你就沒其他的可寫嗎?你爸爸上班這麼累,每天回來還做飯給你吃,你媽媽我上班也很累,每天回來還幫你洗衣服……」小復媽媽又講了一堆大道理,給兒子列舉了一大堆可供選擇的素材。
小復點點頭,衝回臥室,重新動筆。一個小時後,修改過後的《我的爸爸媽媽》出爐了。爸爸是和藹可親的,每天忙完工作忙家務,媽媽是慈祥溫柔的,病床前,媽媽噓寒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