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深海沒有大動物,未知巨型生物的謠言可以停止了

2020-12-05 冷眼述說

幾天前,動物學發表了一篇文章來解釋海洋不同水層中的動物。從各平臺的評論來看,仍有部分讀者不放心。今天,動物學被邀請回答一個問題,並與讀者和粉絲分享。

為什麼深海動物這麼大?這個問題真是令人費解,因為深海動物一點也不大。現有的科學發現是,動物的大小通常較低的海平面。而且,從深海惡劣的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營養來看,深海不可能有任何大型動物。

一望無際的海洋

深海的定義

海洋的垂直方向分為四層,即:

上層:海平面200m以內;

中層:海平面以下水深200-1000m;

深層:水深1000-4000m;

深海層:水深4000-6000m;

超深海層:水深6000米以下。

大陸架水深一般在200m以內,只有上層和陸坡有兩三層。深海層通常是深海平原,而最低的超深海層只是海溝部分。

海洋剖面圖

深海環境

深海環境非常惡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是黑暗。只有海洋上層的光才能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以上層又稱光合作用層。中層的光不足以進行光合作用,深層或下層沒有光。沒有光合作用,生態系統就與底層生產者隔絕。在中下層,深海生態系統有兩種能量來源:一是少量自養細菌利用海底火山的化學物質合成有機物;二是海洋生物泵不斷將能量從上層輸送到深海。

海洋生物泵的主要形式是「海雪」。海雪是浮遊生物、生物溶解殘渣、糞便顆粒和其他懸浮顆粒碰撞形成的絮狀有機物。它形成於上層,沉入海底。它像雪花一樣漂浮在海裡,因此得名。深海動物,特別是深海和超深海動物的主要食物是海雪。上層光合作用產生的大部分有機物在上層被消耗和分解。中層僅佔20%,深層僅佔5%,深海和超深海均不到1%。顯然,單靠海雪無法養活的,是深海沒有巨型動物的根本原因。

深海雪

二是高壓。水面壓力與大氣壓力相同,即大氣壓力為0.1MPa。水面以下每100米增加一層大氣,1000米增加10層,4000米增加40層,10000米溝渠增加100層。如果陸上或海上的動物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被運到海底,這種壓力會直接殺死動物。

三是低溫。海洋表面100米以內的溫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大,我們稱之為溫躍層。從100m到1500m,隨著水深的增加,水溫迅速下降到4℃左右。從1500米到10000米的壕溝,水溫不會再變化了。全年氣溫在1-4℃左右。這樣的低溫只適合一些代謝率低的動物長期生存。

海平面以下水溫隨深度的變化

深海的居民是誰?

大多數動物生活在海洋的頂端。由於中層缺乏營養,動物的數量和種類遠遠少於上層。主要種類包括胸廓過大、燈籠魚、頭足類和甲殼類,體長一般只有幾釐米到十幾釐米。

小於60釐米的皺胸魚

深層動物更少。最常見的魚是小鼓槌、高嘴魚、蝰蛇和尖牙魚。這些魚的大小約為10釐米,超過25釐米的魚非常罕見。中層魚類仍能長距離捕獵和遷徙,而深層魚類則因適應惡劣環境而退化。它只適合懸浮在水中,等待獵物主動上門,新陳代謝非常緩慢。

尤利安家族的黑角非常漂亮

深海魚吃得太少,所以它們必須吞下任何能碰到的東西,即使對方比自己大。一些物種進化出了很強的吞噬能力。棲息深度700-2800米的黑叉角羚達到了吞噬的極限。一隻不到20釐米長的黑色叉角羚實際上吞下了80釐米長的黑邊蛇鯖。它的獵物比它長四倍。

吞咽高手黑叉牙龍破肚

在生活在深海的動物中,一米長的鰻魚非常大。它巨大的嘴的顎部結構非常鬆散,可以伸展到很大程度。此外,胃有很強的收縮,這使得它比自己的受害者更大。

把鰻魚張大的嘴吞下去太誇張了

在深淵裡,食物吞噬佛法是沒有用的。在深海平原,海底食腐動物是主要的河流,包括海膽、海參、小魚、多毛類蠕蟲、雙殼類和甲殼類動物,它們主要以沉積在上層的雪為食。

深海平原的海參

超級深海層通常只存在於海溝中,這個特殊的棲息地在世界上很少見,但仍有一些魚類在這裡掙扎求生。據記載,最深的魚是雌性臭鼬,其身長可達16.5釐米,在8400米深的水中被捕獲。與之相當的是鈍吻獅子魚,長度可達23.8釐米。科學家們在海底8200米處拍攝到了它。

7400米水下獅子魚,非常可愛

一些無脊椎動物,包括一些海參和兩足動物,可以生活在更深的水域。例如,這種短腳雙眼的蝦,長5釐米,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超過11000米。這種小龍蝦能消化埋在深海中的鋸末,這也是它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的原因之一。

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的短腳雙眼蝦

深海中的大型動物

絕大多數的大型動物都集中在上層環境中,包括現存的最大的動物,藍鯨,最大的鯨鯊,最大的食肉魚類,大白鯊等等。

中層離上層更近,動物垂直遷徙更頻繁。許多動物晚上到上層尋找食物,然後在白天回到深水區躲避捕食者。因此,這一水層中的大型動物更為常見。最長的有骨魚、8米長的帶魚和最重的有骨魚2.3噸重的摩拉魚分布在上層和中層。

這條發尾有七米長

一些遠洋食肉動物,包括鯊魚和鯨目動物,有時潛水數百米,在中部水域發現頭足類和魚類。深海鯨目動物,如珊瑚鯨和抹香鯨,經常到中間覓食,有時深入,但並不頻繁。深海頭足類行動緩慢,是抹香鯨的容易捕食對象。抹香鯨的潛水記錄超過2200米,喙鯨超過2900米,3000米以下沒有鯨。

哺乳動物潛水冠軍:珊瑚鯨

大鯊魚可以潛得更深,比如6米長的灰色六鰓鯊和三種沉睡的鯊魚。它們可以潛到2000-2500米的深度。他們是深海真正的巨人。有幾種鯊魚比灰六鰓鯊更能潛水,但它們個頭不大。例如,體長半米的巴西達摩鯊可以達到3500米的深度。唯一能進入深海層的鯊魚是一種名為棘尾鯊的小鯊魚,體長75釐米,潛水記錄為4500米。它是軟骨最深的魚。

格陵蘭睡鯊能潛到2200米

兩種巨型魷魚,長14米、重275公斤的王魷和更健壯、重半噸的南極中爪魷魚,分布在中、深層。兩種巨型魷魚可能是唯一沒有在海面上發現但只在深海中發現的大型動物,但它們主要分布在2000米以上。他們兩個都不能到達深海層,而深海層和很多人想像的一樣,離萬米深海很遠。

最大的頭足類:南極魷魚

半米長的東西在深海層是一個巨大的。深海海溝裡只有一些小魚和小蝦。8500米以下沒有魚。在10000米的海溝裡,5釐米長的小鉤蝦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小巨人。這些小動物的結構和習性非常獨特,值得研究,這離一些人想像中的未知巨型動物還很遠。

摘要

浩瀚的海洋和萬米的海溝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想像。受電影《大白鯊》和一些海怪小說的影響,很多人堅信深海有大人物。但想像力就是想像力,科學就是科學,事實證明,最大的動物幾乎都在表面。科學家不僅在深海中沒有發現大型動物的蹤跡,而且證實深海惡劣的環境不適合大型動物。傳說深海有未知的巨型生物可以休息!

相關焦點

  • 重要事情說三遍,深海沒有大動物,未知巨型生物的謠言可以休矣!
    從各大平臺的評論來看,還是沒有打消一些讀者的疑慮。今天動物志又應邀回答了一個問題,轉過來與廣大讀者和粉絲共享。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這個問題真是莫名其妙,因為深海動物根本就不大,現有的科學發現是從海面越往下動物體型總的來說就越小,而且從深海惡劣環境、生態系統的營養等角度分析,深海也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動物。
  • 深海有什麼恐怖生物 深海未知巨型恐怖生物大盤點你見過哪個?
    你有深海恐懼症嗎?你是否想像過黑暗的深海?那真的是一個可怕的地方,裡面盛產著許多「黑暗裡誰都看不見誰,就隨便長長」的恐怖生物,多數都是面容猙獰形態各異,不少深海怪獸已經成為了人們恐怖片的素材,比如「極度深寒」。至今,我們的科技依舊無法探尋整個海洋,因而那些神秘的深海怪獸依舊會成為不少人未知的噩夢。
  • 大盤點:深海下的這些巨型生物 恐怖又奇幻
    蔚藍的大海引發人們的無限遐想的同時,又因為深不見底而使得相當一部分人感到恐懼,這種恐懼心理俗稱為「深海恐怖症」。英國《每日郵報》收集了一些能觸發深海恐懼症的圖片,讀者閱讀之前請做好心理準備。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裡聚居著各種各樣的恐怖生物,其中不少動物能造成極大的破壞。
  • [視頻]科學家在南極深海發現神秘巨型生物
    科考隊19號表示,他們發現了多種神秘的巨型海洋生物。    這次考察活動旨在幫助人們了解海洋環境,監控環境變化對南極海域的影響,比如海洋酸化現象等等。科考隊對海平面下1千至2千米深處進行了徹底的生物普查,並從南極大陸東部附近海域採集了數千種海洋生物樣本,其中四分之一屬於未知種群。樣本中包括餐盤大小的海蜘蛛、觸鬚達六米長的水母以及其他很多外形奇特的生物。
  • 巨型生物驚現海灘百年 "深海巨怪"之謎被揭開
    神秘的大洋、無盡的深淵、無邊的黑暗、令人心驚肉跳的巨型凝膠狀生物體……這便是困擾了人們上百年的「深海巨怪」之謎。這個龐然大物的出現,引起了無數人種種的猜想和臆測。從那一刻起,科學家們的探索之旅和爭辯之聲就始終沒有停止過。終於,7月27日,美國《紐約時報》向人們亮出了謎底。     「深海巨怪」突然現身。
  • 西太平洋海山科考:獲深海巨型生物樣品超250種
    西太平洋海山科考:獲深海巨型生物樣品超250種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6月18日 14:0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經過近一個月的科考,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日前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科學考察,共獲取深海巨型生物樣品
  • 深海動物比海洋表層大嗎?科學家:小多了!
    動物志前幾天發了一篇文章,為大家講解了海洋各水層的動物。從各大平臺的評論來看,還是沒有打消一些讀者的疑問。今天動物志又應邀回答了一個問題,轉過來與廣大讀者和粉絲共享。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中層及以下,深海生態系統的能量來源有二:一是少量自養細菌利用海底火山的化學物質合成有機物;二是海洋生物泵將上層的能量源源不斷運往深海。海洋生物泵,主要形式是「海雪」。海雪是浮遊生物和生物分解殘渣、糞便團粒等懸浮顆粒相互碰撞形成的絮狀有機物,形成於上層,一直沉降到海底,在海中飄飄揚揚像極了雪花,因此而得名。深海尤其是深淵層、超深淵層的動物,主要食物就是海雪。
  • 這8種比較「恐怖」的深海生物,你知道幾個呢?
    這8種比較「恐怖」的深海生物,你知道幾個呢?在深海中有著很多我們從來沒有了解和見識過的生物,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深海中的生物因為未知而總是讓人覺得有些恐懼。但人類又是一種非常糾結的生物,正是因為恐懼反而越想去研究它,在深海中有著很多非常恐怖的生物,大家都知道幾種呢?
  • 深海下的這些巨型生物 恐怖又奇幻
    深海下的這些巨型生物 恐怖又奇幻儘管海洋佔地球表面70%的面積,但是我們人類迄今為止對海洋的勘探不到5%。蔚藍的大海引發人們的無限遐想的同時,又因為深不見底而使得相當一部分人感到恐懼,讓我們來看看海洋裡的巨型生物吧。
  • 深海中神秘的未知生物 巨型海怪竟然真實存在!
    雖然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但也不過只了解了其冰山一角而已。在大海深處的某個角落,盤踞著人類從未見過的奇怪生物。  你見過鯊魚麼?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鯊魚有多長多重麼?別以為鯊魚就是海洋的霸主,在更大的掠食動物面前,鯊魚簡直不值一提,甚至會被一口吞掉。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世界上神秘的五種未知生物,遊民字幕組也為大家譯製了中文,相信看了之後,你的疑問將得到解答。
  • 深海有什麼恐怖的生物?
    說到大海,相信很多人都有深海恐懼症,有的人無法抗拒水的壓力和大海深處未知的危險,所以很多人因此都不敢在大海上停留,那麼你們知道深海中到底有什麼恐怖的生物嗎?今天終於見識了,網友直呼不敢看,在陸地上我們經常可以監視到老虎,獅子這等兇猛的動物,但是在海洋裡的動物卻充滿了神秘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海底的生物吧,第1種是狼鰻,長長的獠牙,柔軟的身軀長相醜陋的浪漫生活在200米的海底經常在黑暗的海裡生存這也就使得人們很少能夠見到他,成年的狼鰻可以長到2.5米,經常是夫妻二人在珊瑚洞裡把頭露在外面,靜靜的等待獵物的到來,第2種是虎魚,看到虎魚的照片我們就清楚了
  • 澳洲發現像深海彩帶巨型管水母,最外一圈長47米,實際全長還未知
    在海洋的深海中,有很多神奇的生物,其中有些水母看似很小,實際上它們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體長也是非常驚人的。近日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寧加洛深海峽谷中,美國加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長度驚人的巨型生物——管水母。
  • 古老的巨型鯊魚還能在深海中潛伏嗎?
    由於謠言,巨大的鯊魚在地球上的持續存在一直存在於我們的集體想像中。梅格神話經常認為,這隻50英尺的捕食者一直躲在海底某個地方。這個想法已經發布了不止幾本書和偽文檔,所有這些都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地球上大多數的下層水域尚未被開發,因此到處都是神秘動物的原始巢穴。
  • 海洋中的巨型頭足類生物-巨烏賊
    而另外幾種幾個滅絕的頭足類動物中,如白堊紀託斯特巨型魷魚和奧陶紀房角石與巨烏賊相比,後者已經算很大了。不過有科學家曾在侏羅紀時期的魚龍和海鬣蜥化石上發現了疑似是巨型頭足類生物攻擊過的痕跡,認為古代可能有更大的未知頭足類生物存在,但因為沒有發現確切的化石作為證據。
  • 深海中有可能存在比鯨魚更大的超巨型生物嗎?
    鯨魚,特別藍鯨作為地球已知最大的物種,我想目前是沒有什麼生物能夠超過它的巨大的,神秘的深海,其實沒那麼神秘,相反是個相當貧瘠之地。 ;1000~4000米,半深海層,海水溫度較低(2~4℃),水壓很高,淺層海域的動物很少下沉到這一深度;4000米以下,屬於深海區域,正常水溫維持在2℃,在這裡不存在藻類,動物也極少;只有一些特殊進化過的動物,能在深海區域生存,食物鏈也相對簡單。
  • 獲取深海巨型生物標本860號!「科學」號圓滿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綜合...
    科考隊員對馬裡亞納海溝南側、卡羅琳洋脊上南北走向的系列海山開展海底多學科綜合探測,採集了大量珍貴的生物、地質樣品及原位實測數據和影像資料。航次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徐奎棟研究員介紹,本航次共完成了30個站位的水文、化學、生物等調查,包括每6小時一次共計5次的連續站作業及對海山頂部一個站位開展的連續24小時觀測。
  • 巨型尺寸的深海怪物,不吃不喝至少可以存活5年
    在海洋的最深處,生活著一種神秘的生物,它看起來像一隻巨大的蝨子。完全可以長到驚人的長度,據報導,有的個體已經長到了2.5英尺,也就是76釐米,和寵物狗一般大小。它不僅體型巨大,而且色彩繽紛,可以是棕褐色、紅色,甚至是漂亮的淡紫色。
  • 巨型尺寸的深海怪物,不吃不喝至少可以存活5年
    這就是外形如同來自外太空、體型巨大的大王具足蟲,也叫巨型深海大蝨。大王具足蟲,是世界上最大的等足類動物,它們在地球上最孤立和荒涼的環境中安家,總是在海底穿梭,等待下一餐。很多人,尤其是日本,覺得大王具足蟲非常可愛,還發行了很多周邊產品,但是不要被愚弄了,現實中它們很可怕。
  • 深海奧秘: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在本文中,小編準備了,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它那帶有獠牙的下顎可以張開近90度,它同樣配置的生物發光誘餌可以吸引獵物。當然,古代的三葉蟲和現代的馬蹄蟹可能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在海底深處,有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行動物,它們可以把你帶回數百萬年前的巨型昆蟲時代。
  • 深海奧秘: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在本文中,小編準備了,人類在深海世界,所發現的5大奇異生物。 1、怪異的章魚 它那帶有獠牙的下顎可以張開近90度,它同樣配置的生物發光誘餌可以吸引獵物。 3、鵜鶘比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