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水庫水底浮出沉睡多年古村,基本保持完好,這地方叫天堂湖

2020-12-03 珊珊三丫頭

據傳說,在世界的某些神秘海底或湖底,會隱藏著遠古人類城市。這些遠古建築遺址蘊藏著大量的人類歷史信息。許多水下古城因數千年前的地震、海嘯或其他自然災難沉入水底,至今保留著許多秘密。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廣東一水庫水底浮出沉睡多年古村,依然保持原狀,這地方在廣東龍門的天堂湖,終於忍不住要一探到底。

天堂湖因天堂山水庫而得名,進入湖區開始尋覓天堂湖尋個沉於水底多年,最近浮出水面的古村的,車子在山路上開始繞行,沿途一路美景不勝收。在路上,把車子往邊上隨處一停,下車眼前便是一幅畫。稀疏的竹林宛如一道天然的帘子,輕輕撥開,眼前就是溫柔的美人——天堂湖。

車子一直開到天堂庫水庫的庫尾,我們仿佛有一種空越時空的感覺。一座猶如城堡的村落露在水庫的邊緣,一半露出水平,一半還泡在水中。由於近期雨水少,天堂山水庫水位下降,這座「水上浮城」才得以顯露出來,顯露的還有那段被水淹沒的歷史。

遠遠望過去城堡一樣的古村,房屋錯落有致,裸露乾枯的河床,依山坡而建,矗立在水畔,猶如圍城,氣勢雄偉而震撼人心。

走近古村,裂開的牆體,麻石窗框,屋頂的瓦片已全部脫落,而牆體卻屹立未倒,建築結構基本保存完好。建築內圍牆的四個角和圍牆中間都建有碉樓,而中間有一巨大碉樓,外面還有一圈圍牆包圍,猶如一個巨大的圍城。顯示這個建築當年的是宏偉的,並且顯得古樸滄桑。

水庫邊上還有不少人還專程去尋幽訪古和攝影拍攝,以求留住這歷史的瞬間。周圍不少原村民趁著水位還未上回去,來看看他們曾經居住的舊屋,據村民說這個是很久以前是圍屋,後來修建水庫而村居才搬離,只要聊起這裡,村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也許這裡有他們許多的歲月回憶。

等水位上來時,古村的建築和傳奇歷史,又會再次沉入天堂山腳下,我們期待下一次古村再次出現。這些年在龍門的收穫是滿滿的,滿滿的全是回憶,沒有遺憾,只有懷念,我想我還會再來龍門,自從踏入這片土地,已不可救藥的愛上了它。

歡迎點讚,對文章內容有異議或補充的,歡迎文末吐槽~~ 

相關焦點

  • 在廣東泛濫的「清道夫」,一水庫就發現7萬多斤,在中國沒有天敵
    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這是農耕社會中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為了在之前窮苦的年代中,很多地方沒有什麼東西吃,所以也就用簡單的食材做出了很多如今十分紅火的地方小吃,就比如閩南地區的燒肉粽,據了解就是當時泉州人有啥包啥的隨性中發明出來的。
  • 釣海竿水庫水底醬層多淤泥厚,老師傅告訴你如何釣魚不空軍
    大家好,首先歡迎您點開這篇文章!我們很多釣友都喜歡拿著海竿去水庫打底釣,釣大魚 ,有些朋友甚至一帶都是十根八根海竿的,到了水庫海竿排成一排,看著那陣勢,竿仗就非常的牛!但是很多釣友在水庫都會經常遇到水庫的水底有著非常厚的淤泥醬層 !
  • 江西一水庫水位下降,大量佛像浮出水面,水底下還藏著古鎮和古墓
    在江西撫州市的南城縣有一個百年水庫,於1958年正式建成,流域達到了2736平方公裡。水庫中島嶼多大1000多個,丹霞地貌達到近萬畝之多。水域開闊,又風景秀美,猶如人間仙境。在2016年的12月底,這醉仙湖再次給予人們驚喜。當時為了改造溢洪道的閘門,官方將水位降到了近幾十年來的最低水位,卻未曾料到揭開了洪門水庫最重要的秘密。水底之下,大量的遺蹟以及佛頭相關的摩崖造像都露出了水面。後國家文物局水下遺產的保護中心,以及江西省的文物考古研究團隊知道此事後。趕緊前往洪門水庫進行勘探。
  • 廣東清遠有座「奇怪」古村,山牆像耳朵,村民都說自己是朱熹後人
    以往知道廣東清遠山清水秀,不成想這裡還有很多美麗的古村,位於佛岡縣龍山鎮的上嶽古村就是代表。有意思的是這座古村的山牆都像大鍋的耳朵,初看有點奇怪,再看便讚不絕口。
  • 東莞第一古村,走進古韻水鄉,聆聽時光的故事
    似乎過了清明節,廣東陰雨連綿的天氣也消失了,這幾天的太陽每天都準時報到,明媚的陽光也在催促著人們走出家門,找一處人少景美的地方走走看看。在城市裡呆久了,我們也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沉澱一下自己。或許東莞的南社明清古村就是一個好去處,之前就已經在網上看過那裡許多的照片,趁著天氣晴朗,就馬上拉上閨蜜出發去打卡了。到達古村的時候已經是大中午了,從停車場出來後買了門票就進入古村,正午的陽光照耀下,所見的畫面皆風景。可能還處於特殊時期,所以來古村的遊客很少,村子裡來往的多是當地人,靜謐的環境讓人一下子放鬆下來。
  • 湖南大山中的神奇古村,外形像椅子,路況如迷宮,連村民都會迷路
    晴朗的天氣,來到高椅古村,這裡是湖南省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建築村落,生活著熱情好客的侗族人,走進村落,在民族風情濃鬱的侗族歌聲中,喝一杯頗有儀式感的攔門酒,這樣的歡迎儀式讓人對於接下來的遇見充滿了好奇。以前去西雙版納旅遊的時候,見到過傣族人跳竹竿舞,沒想到在高椅古村,也遇到了身穿民族盛裝的侗族妹子們跳竹竿舞,節奏歡快,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 水庫釣魚,魚群都聚在這樣的地方
    由於水庫的面積很廣,而魚群的數量肯定沒有那麼高的密度,所以在作釣之前,要多花點功夫找到魚兒理想的棲身位置,特別是在不熟悉的水庫裡面,所以花費點時間找釣點這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說說在水庫裡面釣魚如何快速找到一個好的釣點。
  • 廣東中山:南塘古村,天傑地靈,人才輩出,「新老三簡」享譽中山
    南塘古村,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據介紹,南塘村開村於南宋紹熙(1194年間)。全村人九成以上的人均姓「簡」。廣東省古村落。村中文化古蹟眾多,更讓人稱奇的是人才輩出。「新老三簡」享譽中山。下面,一起走進古村去看看。(免費參觀)【四眼哥遊廣東中山】南塘古村-懷鄉亭。
  • 遊記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浙江慈谿方家河頭古村
    走到村口,一條兩米寬的石板路直通往村中,走入村口不遠,有一口池塘,池水清澈見底,塘中噴泉踴躍,當地人叫養藕塘,據說原先這池塘裡有荷花生長。石板路兩旁都是古色古香的老式住宅,當地居民仍然過著淳樸的生活。走在其間歷史的印記依然清晰可見,那些年的歲月時光深深的在這片土地上刻下了時間的記憶。繼續向上走,走到半山腰,在村落南端有一處景色秀麗的地方,名蘭嶼,原稱香園。
  • 水庫網箱養魚保養指南
    水庫網箱養魚保養指南,本投料系統還裝有水溫,氨氮、亞鮾酸鹽、PH值、高清視頻、重量等智能傳感系統,這些傳感數據自動上傳到雲伺服器保存,方便用戶實時查看,為科學養殖提高產量提供數據,使用戶時時了解魚塘水質及投料情況。水庫網箱養魚保養指南, 水庫坐落於承德市寬城、興隆和唐山市遷西縣境內。
  • 河北奇特的古村,樓房沒樓梯家家有後門,被譽「江北第一古石寨」
    河北省矽臺市矽臺縣西部的太行山深處,隱藏著紅色的石寨·英談村,古村建築規模4500平方米,三面環山,東臨河,山清水秀,靜謐舒適,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村內67處清代民房庭院皆山附近建在水中,高低參差不齊,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築風格,至今仍完好保存著。
  • 浙江「江南第一古村」,有黃山之靈氣,遊人不多,仍是免費
    到此旅遊的人,常往江郎山、廿八都、仙霞古道等處奔走,卻忽視了城北有一個保存完好,可供免費遊覽的百年古村——大陳村。此處山水畫環抱,綠樹成蔭,有「江南第一古村」之稱。了解到大陳古村,源自央視的一部紀錄片介紹,那馬頭牆、雕花窗等典型的徽派建築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對我這個「古村控方」來說,無疑是興高採烈。
  • 深入水底 為您揭秘,野泳到底有多危險?
    夏天到了,隨著氣溫的攀升,總有些人無視禁令牌,喜歡到水庫湖泊或河道等野外場所遊泳,容易發生溺亡事件,造成悲劇。(路面監控畫面,紅圈中一市民在河道裡遊泳)野外遊泳,別看水面平靜如鏡,水下卻危機重重。前兩天,奉化區水鷹戶外應急救援隊的隊員到西塢街道的橫坑水庫潛入水中,探摸水底情況,實地講解野泳的危險性。橫坑水庫是奉化夏季野泳多發的場所之一。「水鷹」隊員應金榮穿戴好專業潛水服,潛水水庫水底,10多分鐘後,老應上岸。他說,水庫的水下環境很複雜,石頭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很多,水草也很多,「倘若不熟悉環境,一旦磕碰石塊受傷或被水草纏住,就很麻煩,很容易導致溺水。」
  • 水庫放水露出水底,村民們都在水裡抓大魚,老漢卻從淤泥翻出大貨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水庫放水露出水底,村民們都在水裡抓大魚,老漢卻從淤泥翻出大貨》。老漢家所處的村莊今年就迎來了這麼個時刻,剛剛開春河裡的水位還沒上來,要趁著水位上漲之前將水庫的水放幹進行排淤。到了放水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拿著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在水庫邊等待著。水底的淤泥剛剛露出水面,大家就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跑到還有水的淺灘中抓魚。
  • 廣東水庫抓到一隻水鬼 是傳說中的水猴子?
    【科技訊】10月13日消息,廣東水庫抓到一隻水鬼,是傳說中的水猴子?水猴子真的存在嗎?近年來,廣東水庫中發生過的詭異事件數不勝數,驚悚恐怖的場面也有很多,而且當地的村民有很多人無故淹死的,當時有很多人都說水庫中有水猴子的存在,直到被人抓到才證實了,原來都是真的。
  • 廣東玉水村鹽商古道:挑鹽多為女性 延續百年(圖)
    2月18日上午,我們來到了玉水古村,古道邊芳草萋萋。細雨紛飛,料峭春寒。  石板路上那一塊塊光滑的石板,經歷了百年來艱辛擔夫汗水的沁潤和身負百斤重擔一雙雙穿著草鞋的腳的磨礪後,依然保存完好地在那裡,見證從它們身上壓過的歷史車輪。
  • 考古學家發現一具土石器時代狗骨架 骸骨保持完好
    當地時間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發掘出一具石器時代的狗骨架,距今約8400年,在大量掩埋下這具骸骨保持完好。當地時間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發掘出一具石器時代的狗骨架,距今約8400年,在大量掩埋下這具骸骨保持完好。當地時間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發掘出一具石器時代的狗骨架,距今約8400年,在大量掩埋下這具骸骨保持完好。
  • 牛過蓢:靜守在東莞時光角落裡的800年古村
    牛過蓢古村落的更樓  說起東莞市的明清古村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茶山鎮的南社古村落,但在距離南社不遠的超朗村,還靜靜地矗立著一座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牛過蓢古村。  壹 古村 明清古建築保護完好  站在超朗牛過蓢古村落的村口,一條被野花、野草掩映的泥土小路橫在眼前,兩側的池塘半包圍著古老的村落。冬日陽光下,古村老屋安詳地臥在水邊。據茶山鎮文物管理部門介紹,牛過蓢古村落面積0.76平方公裡,建於南宋時期,村民歷代均是一個姓氏——麥,所以這個地方也被叫做「麥屋」。麥屋大部分人已出港經商或旅居海外,現村裡有兩百多人,大多從事種養業。
  • 福建龍海六百多年歷史古村,被稱「閩南第一村」,你有聽過嗎?
    位於漳州境內的龍海埭美古村,有著600多年的歷史。它是閩系紅磚建築文化的傑出代表,屋頂多為硬山式弧形燕尾脊,紅瓦、石砌牆,從頭到尾異常整齊,如世外桃源一般,保留著十分濃厚的閩南風情。聞埭美村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墩美古村被譽為「閩南第一村」。
  • 安徽省黃山腳下的「綠野仙蹤」,人少景美千年古村一定要去一趟!
    黃山古徽州的一部分位於皖南廣義上也屬於江南地區明清時期徽州是許多文人墨客的「一生痴絕處」「粉牆黛瓦馬頭牆」山霧繚繞,煙雨濛濛的詩情畫意在這裡的隨便一個古村落都能找到如今黃山最有名的古村落莫過於西遞、宏村這兩個皖南古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