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範兒丨太極拳:風靡全球的健身養生方式

2021-01-16 澎湃新聞
中國範兒丨太極拳:風靡全球的健身養生方式

2021-01-04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中國網 中國網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

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歸屬為中國古代武術的一種,形成於17世紀中葉,到今天已經傳承了300多年,它是中華民族辯證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講究陰陽循環、天人合一。太極拳也是生發於同樣的思想,要求練拳之人立身中正,動作又鬆柔圓活。一招一式盡顯剛柔並濟之美,一動一靜盡展中國功夫氣韻。經過多年的發展,太極拳還融入了中國傳統儒家價值觀念,例如尊師重道,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滿等,體現了「和」的理念。

將拳術的形體運動與中醫學相結合,是太極拳的精髓所在。通過動作平衡肌肉和關節,巧妙運用腹部呼吸,保證形體運動不妨礙人體的肺臟呼吸運動,從而達到治病健身的效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太極拳「提高免疫力」「改善氣血和肺功能」的抗疫價值得到凸顯,受到鍾南山、張伯禮院士的充分肯定。

練太極拳時既能放鬆肢體,又能靜心,長期練習可以幫助擺脫身體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太極拳作為傳統的有氧運動,動靜結合,適合不同年齡的人群來習練,同樣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作為中華武術瑰寶,太極拳成為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文化符號之一。2008年北京奧運會,太極拳作為表演項目向世界展示;2012年,在「天宮一號」上,太空人劉洋打起太極拳;2016年,G20杭州峰會文藝晚會上,白衣翩翩的太極拳舞者在夜幕下涉水而來。

如今,太極拳已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成為一項風靡全球的國際化健身形式。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通過練習太極拳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太極拳已經成為連接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帶。

策劃:吳婧

後期:白玥

原創文章,版權歸中國網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在/看

「我要11780張選票!」 川普最新電話錄音曝光中國網評丨在中歐投資協定的基礎上為世界育新機2021年第一個工作日,「雙開」!

主編:劉倩

原標題:《中國範兒丨太極拳:風靡全球的健身養生方式》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學拳明理」,太極拳所蘊含的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豐富著人們對宇宙、自然和人體運行規律的認知;其鬆柔圓活與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師重道、學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滿等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涵養著人們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
  • 「全民健身」安寧市太極拳協會 太極拳協會教學點成立
    12月12日,安寧市太極拳協會、太極拳協會教學點揭牌儀式分別在柳樹花園小區和雲南技師學院舉行,安寧市太極拳協會正式成立。市教體局、市民政局相關領導宣讀成立批覆並頒發證書。太極拳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由陳氏太極拳安寧館館長楊登輝擔任,協會目前共有成員60餘名。
  • 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
    太極拳融合了健身、養生、悟道等功能,蘊含著「天人合一、剛柔並濟、內外兼修」的內涵,被譽為中華武術的精粹、東方文化的瑰寶,是黃河文化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符號,是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國家名片。首先,我代表焦作市委、市政府,向各界朋友長期以來對太極拳保護傳承發展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泱泱黃河傾聽,巍巍太行見證。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近4億人,是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是獨具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魅力的「國家名片」,是世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見證。
  • 老百姓養生保健好書-——《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
    中國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養生保健權威專家李經緯教授推出了老百姓養生保健好書-——《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該書精選自春秋戰國以來歷代健身養生方法,將中醫關於健身養生之真知傳授給大眾,為我們講授了正宗、傳統、地道的中醫養生功法。從普通群眾,包括不識字的老人到博學之士,都可以從本書得到益處和啟發。一段話、一幅圖或者就會讓你受益匪淺。其價值絕對不下於金庸武俠小說裡的秘笈,需要你靜下心來閱讀體味其中的真髓。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1959年10月1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北京體育學院會見日本友人松村謙三時說:「太極拳是中國的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充滿著哲理,與中國傳統醫學有著血緣關係。太極拳,是一項極好的健身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可以防身自衛,可以陶冶情操,也是一種美的享受,給人們帶來情趣和幸福,延年益壽。」
  • 申城非遺「吳式太極拳」「龍身蛇形太極拳」你知道嗎?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健身氣功,太極拳,左下勢獨立,左腿收回平屈,右掌變勾手
    健身氣功,太極拳,左下勢獨立。左腿收回平屈,右掌變勾手,左掌向右劃弧至右肩前;眼神顧及右手。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向左後方伸出成左僕步,左手下落,眼神顧及右手。身體左轉,以左腳跟為軸,腳尖外撇,隨即右腳尖裡扣,右腿後繃,左腿前弓。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讓太極拳承載的中華文化廣泛傳播
    太極拳,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太極拳是我國著名的內家功夫名拳,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先人藝術和美好理想的體現。
  • 貓小樂:風靡全球的「爬行健身」?莊庫「牙齒舉重」真牛掰!
    貓小樂:風靡全球的「爬行健身」?莊庫「牙齒舉重」真牛掰!莊庫告訴他們:爬行是長壽的運動,目前風靡全球。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③丨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搏擊用,你說能不能打
    太極拳究竟能不能打?登封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是中國兩大功夫少林和太極的發源地。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村村部的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作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近日正好在村裡,記者叩門拜訪,尋求解答。
  • 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一、要深刻理解拳式的內涵陳式太極拳作為內家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強調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以不變應萬變,因此在攻防格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陳式太極拳的文化底蘊深厚,理論基礎直接來源於中國道教思想.它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了特有的內外兼修的拳術。
  • ...縣千鄉萬村活動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骨幹暨社會指導員培訓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培訓由王輯輝、蘇仕遠兩位專家進行授課,為我市近百名養生愛好者進行了包括太極拳、八段錦以及五禽戲在內的健身氣功技能培訓。健身氣功和養生長壽的關係極為密切,是中醫學的寶貴遺產之一。而在疫情期間,中醫學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傳統體育項目對保障民眾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價值。據專家介紹,太極拳動作剛柔相濟,具有疏經活絡、調和氣血的功效,特別適合年老體弱或慢性病患者習練。而八段錦能對神經系統有很好的調節和保健作用,廣播體操的來源和重要參考依據就是八段錦。
  • 福利來了丨無體育不教育,健康北師大鍛鍊你我他,邀你來參加!
    踏板運動,是一項發展力量、靈敏與平衡健身運動。有氧踏板操是以簡單的上下板動作,按照音樂的節奏,結合健美操基本步伐而進行的一種有氧健身方式。  跑酷是時下風靡全球的時尚極限運動,以日常生活的環境為運動場所,依靠自身的體能,快速、有效、可靠地駕馭任何已知與未知環境的運動藝術。跑酷不僅可以強健體質,使得自身越發敏捷,反應能力更加迅速。
  • 2020年「體彩杯」歷城區普及太極拳第二階段驗收展示暨太極拳「創...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稿源 山東電視體育頻道)12月1日,2020年「體彩杯」歷城區普及太極拳第二階段驗收展示暨太極拳「創鄉」驗收活動在濟南恆大城樂動健身俱樂部舉辦。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副主席、省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曹學成,省老年人體育協會副主席李長順,濟南市體育局一級調研員馬明,濟南市老年人體育協會副主席平曉峰、秘書長黃法明,歷城區副區長付修俐,歷城區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李慶奎、平陰縣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戴業旺,歷城區老年人體育協會常務副主席王兆文,歷城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幹部局局長趙福義,歷城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高振宏、副主任何進明、四級調研員李犇等出席了活動。
  • 2017年10月25日廣州市文化館免費陳氏太極拳公開課
    ,廣州市文化館陳氏太極拳公開課來啦!  10月25日,廣州市文化館陳氏太極拳公開課將正式開課。該課堂邀請了廣州陳正雷太極認證導師團隊的陳娟、郭陽陽、王海宏到場,導師們將介紹陳氏太極拳的源流特點、養生功效及初學者注意事項,並現場展示太極單劍、老架一路、老架二路等套路。  該課程免費開放,擬招生120人,招生年齡為16歲~70歲。
  • 養生最好的運動方式是什麼?
    現代人都開始比較注重養生,養生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年齡層次,興趣愛好,業餘時間的分配情況不一樣,所以具體到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選擇方式。任何運動,長期堅持才會有效果,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八回:尚武德不計名與利 關永芹推廣太極拳
    公元二千零五年,為能把太極拳更加廣泛、深入地傳播下去,關永芹發起創辦了「任縣太極健身研究會」,以「弘揚太極文化,倡導全民健身,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打造任縣太極品牌」為宗旨,先後實施了太極進廣場、太極進社區、太極進機關、太極進學校、太極進農村等系列活動,收到了顯著的社會效果。此後十餘年間,研究會已發展二十一個分會,一個太極拳輔導站。
  • 傳統楊式太極拳傳人來虞授拳教學
    2019-04-28 23: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金偉4月27日上午,200多名太極拳愛好者集聚城區愛心廣場,與國家傳統楊式太極拳高級教練李海水共同晨練。一招一式間,所有人將楊式太極拳的剛柔相濟、舒展大方等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 風靡全球的電子恐龍PLEO首次登陸中國(圖)
    明星贈養籤名板視頻:電子恐龍Pleo風靡歐美  2008年3月1日下午15:00分,風靡全球的電子恐龍PLEO明星贈養儀式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保利大廈二層會議廳隆重召開。電子恐龍PLEO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眾多演藝界明星到會出席,Ugobe公司也將電子恐龍PLEO作為禮物贈予了他們。
  • 還有5種運動,健身效果是一樣的
    還有5種運動,健身效果是一樣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的主動活動量最好達到每天6000步。 北京出版社於2010年7月1日發行出版,由趙之心編寫《每天走好6000步》裡指出,人體每天走6000步,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延年益壽,甚至還能降低一些慢病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