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對父母「活不養、死不葬」的大哥,臨終前要跟我和解

2021-01-10 柳園

01、我跟大哥,原本打算老死不相往來的

父母生了我們7個,我是老小,哥是老大,也是唯一的男孩子。

嫂子是我們那一帶的奇葩。

我在高中上學時,師母來學校看老公。聊天的過程中,得知我跟她鄰村,她還八卦地說,我們村誰誰家的兒媳婦,混帳得很有水平。

20年前,嫂子就彰顯了她的金句能力。

她發明了一句名言:「扁擔不是草長的,媳婦不是婆養的」。

果然,嫂子用一次次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她的「媳婦不是婆養的」理念,唆使大哥去割父母的麥子,偷父母的菜,要父母的錢。

大哥起初是不肯的。

後來還離家出走了一段時間。

回來後,風向慢慢變了,從幫兇變成了先鋒。

最過分的一次,是按照我們老家的風俗,給還好好活著的兩位老人,以發送死人的禮節,在我們家西南方,燒紙錢,放鞭炮,美其名曰送「盤纏」,預祝我父母早日升天。

原來,嫂子初嫁時,曾要求我父母,將我大姐嫁給她的二哥。這事若成了,她會是我父母的好兒媳。若不成,她也會是「好」兒媳。讓我父母掂量。

這事沒成。

大姐不願意,我父母也沒勉強,然後一系列的厄運就開始了。

我大四那年,厄運更甚。

先是給父母「送盤纏」,後來大哥又半夜翻牆進家,跟父親要白天賣豬的錢。

那時,已是男朋友的同學,已經入職菸草公司。作為家裡唯一一個考上大學的人,我只能回老家,擔負起照顧父母和姐姐們的責任。

02、因為家庭負累,我最終成了「樊勝美」

因為異地,感情慢慢淡了,那段校園初戀,最終無疾而終。

而我的哥嫂,還到我的單位,警告我不許多管閒事,因為按照當時老家的風俗,女兒不允許參與娘家的事,一切由兒子做主。

我當然不。

我給父母租了房子,讓他倆離開農村老家,過幾天平靜安寧的日子。

後來,大哥的兒子也到了娶媳婦的年齡,因為經不住「打聽」,談崩了幾個,他也不在村裡住了,搬到了妻妹村裡。

後來,我的父親先是查出了腸癌,做了手術四年以後,又轉成了肺癌。

在父親查出腸癌要做手術那年,母親受不了打擊,腦子出了問題,最終變成了老年痴呆。

那是我人生的至暗時刻。

當時,我一天的工資大概是40塊錢,剛夠父親一天的藥錢。

那時老家還沒有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農民沒有保險,花一分錢都得自己掏。

我只能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利用晚上和周末到處講課。那時我可以自豪地說,全市的會計,都做過我的學生。

然而不能讓父親自豪的是,父親患腸癌做完手術又活了4年半,母親患老年痴呆以後活了12年,這期間,他們的兒子始終沒有出現過,父母到死也再沒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

儘管在父母有病期間,我承擔起了為人子女的責任,但是從感情上終究代替不了父母的兒子,所以在父親臨終前,我跟父親商量,去找我大哥來看看他。

父親不讓,他也至死不見。

於是父親和母親的後事,是我充當「孝子」,跟姐姐們一起操辦的。父母的去世,哥哥至死不來見的行為,也讓我從此埋下了「老死不相往來」的怨念。

父親已去世5年,母親也已去世2年,這股怨念仍在。

去年,大哥託人來商量,想給我父母樹塊碑,跟我們姐妹和好,我一口回絕。

我跟來人講,我注重生前盡孝,死後的儀式我不看重。真有那孝心,父母活著的時候,把那樹碑的錢,給老人家買點好吃的,不比現在給他們冰冷的石碑要好?

而且我與人交往,只有一個原則:對父母不好的人,堅決不叨叨。

其實大哥跟我沒有仇恨,我們相差20多歲,我小時候他很疼我。就是因為父母的事,才堅決不諒解他。

一想到父母臨終是帶著遺憾走的,心就像被鈍刀子一下一下地來回割著,疼,又無力解救。

03 心靈審判,會遲到,但終不會缺席

嫂子的二哥,那個因為父母不同意把大姐嫁給他,而讓父母備受兒媳折磨的男人,來找我了。

他先是很痛心地懺悔妹妹的種種不是,然後告訴我,他的妹妹--我的嫂子,已經癱在輪椅上,他的妹夫--我的大哥,現在在重症監護室,切除了1/4的胃,也不一定能治得好。

胃癌,晚期。

嫂子的二哥來,是要轉達大哥的願望:請我們姐妹去看看他。

這個去看他的決心,糾結得很痛苦。

從理智上,不想去;從感情上,不忍心。

他沒病的時候,對他恨得牙痒痒的;他有病了,對他就是又痛又恨,五味雜陳。

最終還是親情佔了上風,今天跟姐姐們去探望了他。

心安身才寧。

看來,良心不安的人,日子其實也不好過。

才五十七歲的大哥,頭髮快掉光了,牙齒也脫落了,兩眼深凹,渾濁無神,整個人都有一種日薄西山的感覺。

他見了我們,痛哭流涕,說自己這一年多了,經常夢見父親去找他,冷冷地盯著他看,要不就是夢見母親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呼天搶地,那是當年母親被兒子兒媳欺負以後的招牌動作,難為大哥一直記得。

是不是一直記得母親呼天搶地地哀嚎,他才會經常夢見父親冷冷地去盯著他?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父母當年肯定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無論什麼理由,都不可能成為自己不養父母的依據。

當初叫囂「活不養、死不葬」的人,最終還不是被痛悔夜夜噬心,寢食難安?

所以,趁著父母尚在,多盡點孝心,陪陪他們,給他們買點好吃的,讓父母開心,也讓自己心安吧。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註:我的其他文章,歡迎閱讀、點評、轉發:

《安家》老嚴夫婦吃閉門羹:廢掉一個孩子,就溺愛他

薛蟠:一個被慈母敗掉的好孩子

父親割肝又抽髓3次救孩子:哪怕千瘡百孔,也要在你背後奮力託舉

相關焦點

  • 《菊次郎的夏天》:一場北野武和不完美父母的和解
    影片中的小男孩正南,自幼就跟著奶奶長大,從來沒見過自己的父母,奶奶說,爸爸因為一場交通意外死了,媽媽則為了正南在遠方工作掙錢,當然實際情況是母親早已改嫁她人。鏡頭給到小男孩的特寫永遠是一個小小的、孤獨的背影,一個人放學回家、一個人吃飯。暑假到了,正南滿懷期待的去找鄰居家的同學一起玩耍,卻發現同學要跟著父母開著私家車外出度假了。
  • 老人臨終前一天的表現
    老人臨終前一天的表現是什麼?生命走到盡頭時候,自己是能感知到的,如果老人以下徵兆,可能真的是要臨終了!死是一定的,活著卻有太多的不定數!所以,作為兒女,在老人生前要好好盡孝,別再老人去世才後悔,追悔莫及!
  • 我夢見和父母和解,醒來後才發現和解的對象是自己
    從小到大,聽見最多的話語就是:「你要聽話,你要乖乖的,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怎麼又不乖?」所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於父母的抵抗漸漸地消失了。他們每次說我「聽話」或者「不聽話」的時候,我都只選擇默默地聽著,仿佛他們口裡說的那個人從來都不曾是我。有時候看到別人家的父母和孩子其樂融融的模樣,我都會無比的羨慕。
  • 臨終症狀 人臨終前的身體表現
    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從出生到死亡這是生命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很多人認為這個過程漫長,但是其實人的一生轉瞬即逝,那麼臨終症狀都有哪些呢?人臨終前的身體表現是怎樣的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臨終症狀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表現,也是每個人生命快要到盡頭時候的表現,那麼具體的症狀都有哪些呢?如果我們出現這些症狀就代表我們快要死亡了嗎?
  • 憑什麼給別人養孩子,不給你哥還房貸:媽,我32歲,也該成家了!
    工作了幾年之後,小傑手裡存了點錢打算跟父母商量一下,在南方工作的城市買套房子。誰知道父母卻說大哥要在上海買房結婚,希望他把存款拿出來支援大哥買房。當時,小傑想著大哥要結婚,既然父母開口那自己也確實要幫一把,於是就把所有的積蓄九萬多塊錢給了大哥付首付買房。結果,大哥買房結婚沒多久,小傑也談了個女朋友,由於沒錢買房談了兩年之後,兩人分手了。
  • 兩隻老虎,唱著那童謠,跟自己和解
    幾經周折,周原終於表態,張成功跟她只不過是一段孽緣,張成功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愛情,她逃離了一切,不悔祝好。餘凱旋為了順利完成任務,改寫了周原的話,變成了:真心愛過珍惜曾經擁有的一切,永遠愛你。張成功感動的哭成狗跟自己的愛情和解。
  • 往生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的去的
    我在前面給諸位說過多次,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的去的,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我們人沒有斷氣,頭腦很清醒,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我跟他去了,這不是死去的。福報大的,功夫好的,功夫好就是福報大,臨終的時候沒有病,或者縱然有病,病很輕沒有痛苦,見到佛來接引,會告訴旁邊的人,「我看到佛來了,我要跟他去了」,會給大家說明,這個是決定往生,一點懷疑都沒有了。
  • 老爸明君 弟弟千古一帝 剋死三夫 臨死前說:我要跟騎奴合葬
    漢朝應該是這種尊卑關係最弱的朝代了,就像漢景帝的老婆王娡就是二手女人,所以平陽公主死了老公後再找另外一個,在當時很正常,於是乎,又嫁給了開國功臣夏侯嬰的曾孫汝陰侯夏侯頗。沒想到剛嫁給他沒多久,這個夏侯頗因為和他父親前任汝陰侯夏侯賜的姬妾通姦,畏罪自殺。這下平陽公主又受了寡。
  • 大年初一,一隻從九樓摔到地上——不死的狗
    賤狗馬上狂吠起來,不依不饒,要不是我牽著繩子,其實它也能咬到金毛。但結果誰勝誰負,不難料想。我當時很心痛,也很納悶,不是說狗臨終的時候,會找一個見不到主人的地方嗎……敢情,賤狗是死也要死在家裡……而那時我被它咬的傷還沒好。賤狗的命真的很硬,母親靠一些土方法——灌黑糖水!每天灌3次,大概一周後,它居然又活蹦亂跳了!
  • 「我們不需要跟誰告別,需要和自己和解」
    人總喜歡用憐憫之心看人,來反證自己的存在感,但平平淡淡的日子,自己富足,也確實不需要跟誰解釋 學會與自己和解吧,那些曾經的不甘、過往的委屈,以及受過的苦難都會過去。 人要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懂得和生活、和命運、和自己和解,這才是成熟的表現,才會擁有更多的快樂。生活其實很簡單,只要用隨緣的心好好過完這平凡的一生,就是一種幸福。
  • 狗狗臨終前,會捨不得自己的主人嗎?為什麼呢?
    現在養狗的人有很多,而狗狗平均壽命只有十三、四年,所以寵主們都會面臨自己狗狗去世的情況。這也是所有寵主心中的痛,畢竟看著自家愛犬離去是一種很傷心的事情。那寵主們有沒有想過,當你家狗狗臨終前,它舍不捨得你呢?下面就說一下網友們的親身經歷吧!
  • 狗狗臨終前,真的會捨不得主人嗎?
    那狗狗臨終前,真的會捨不得自己主人嗎?會想著自己主人嗎?下面一起來看看。網友家的狗子去世前,他在上班,沒來得及回去見狗狗最後一面,狗狗去世後,眼睛還是睜著的,這已經說明了,狗狗在臨終前,真的會捨不得主人。
  • 《風景》:那個睡在床底十七年的「野種」最終「死」在全家人手下
    兩手空空的七哥回到家已經天黑了,自然免不了一頓毒打,七哥在床底下躺了兩三天才能走路,可卻再也沒見夠夠。他來到守園老人的小屋,老人一看七哥沒跟夠夠一起來,立馬變了臉色,這個地方附近就是鐵軌,火車平均每七分鐘一趟,前兩天有個女孩被火車碾了。七哥發瘋般地跑到鐵軌,血跡已經看不出來了,但發現了夠夠平常用來裝菜的籃子。七哥哭得撕心裂肺,大病了一場。
  • 「挖洞等死」老人給社會帶來的警示和無奈是啥?而我卻不那麼認為
    湖南某地農村一位79歲的老人自掘墳墓,進入事先放好的甕中,企圖割腕自殺,也就是網絡上說的「挖洞等死」,後來被當地村民發現報警,民警和家人一起說服老人,將其接回家中,好生服侍。該事件讓我有個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在墓地設置個罈子,自己蹲坐在壇內,難道這就是過去的甕葬?更重要的它又折射了農村養老怎樣的的尷尬現象?
  • 傾訴:父母雙全的我,卻活成了孤兒
    伯父打麻將回來時,指著我說:「去!給我拿碗筷。」我木然地立著不動。即使我才八歲,我也能敏銳地捕捉到他態度裡的不屑和輕蔑。家庭的變故,讓我的心智迅速早熟。李嵐挑眉:「你是沒手還是沒腳?要拿什麼自己拿!」伯父不敢跟李嵐硬槓,不甘心地嘟囔著說:「我這是培養她有點眼力勁兒,免得她以後長成白眼狼。咱們養她大,她就得給咱們養老,這個家可不養米蟲!」
  •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兄弟姐妹連親戚也做不成了
    無論是父母對子女,還是子女對父母,都屬於親情的範圍,都不是投資,所以,都不該求回報。50歲的張大叔,自從父母都走後,他和家裡兄弟姐妹三人,已經基本不來往了。張大叔是家裡的大哥,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小時候,張大叔家裡十分困難。因為他是長子,所以父母總是理所應當地把家裡各種活都交給他來做。同時,他還要照顧弟弟妹妹。
  • 狗狗臨終前的4大徵兆,看完很心酸,願天堂沒有病痛!
    最近兩天他不吃也不喝,全身軟綿綿癱倒那,也不動。站不起來。我感覺好像是快要老死。是狗狗不行了嗎?其實狗狗跟人一樣,也會有老去的一天,臨終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徵兆,雖然很捨不得,但主人們還是要做好它們離去的準備。一隻狗能活多少年呢?狗大概能活12-16年。
  • 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應該跟我一起吃苦!滾你妹的,死一邊去
    最近《都挺好》真的是大火了一把,微博朋友圈刷的內容大概都是這些:「今天又被蘇家男人氣了一天」「看著蘇大強就想到我爸,自私自利真的是一模一樣。」「那個爹我真的看不下去了,真想一巴掌拍死他。」蘇明哲失業了,靠著老婆一個人的工資養一家三口,自己依舊放不下高材生的身段,不肯出去做兼職,不肯和妻子一起分擔家庭經濟壓力,已經夠氣人了。這個時候,他還要給妻子增加壓力,非要把父親接到美國來,讓既要工作,又要帶孩子的妻子,再去照顧老父親。明明可以把自己現在的情況告知父親、明成以及明玉,讓他們代為照顧父親一段時間,等自己找到工作,經濟情況好了,再把父親接過來。
  • 狗狗死前為什麼離家?真的是好狗不死家中嗎?
    狗狗死前離家的原因狗狗為什麼會死前離家呢?原因真的如老人所說的是因為好狗不死家中嗎?獸醫小明在這裡闢謠,對於狗死前離家的行為不只是怕主人傷心難過,還有以下這幾點主要原因。無意識昏睡對於臨終前的狗狗可能長時間睡覺這一點並不容易發覺,因為老齡化的狗狗本身就體力不支比較喜歡睡覺,但是臨終前的狗狗的情況更加明顯,它們會出現拒絕出去遛彎的行為,慢慢地可能會無意識狀況下進入昏睡狀態。
  • 狗狗臨終前,主人應該這樣做,它會感謝你的!
    相信養過的寵主都知道,狗狗的壽命是很短暫的,一隻壽命長的狗狗也只能活20年左右,當狗狗壽命到了盡頭了,主人一定要做這些事,這樣做狗狗會感謝你的!1、陪在狗狗身邊在狗狗臨終前,主人可以多陪在狗狗身邊,因為這是狗狗最希望的事,能讓主人陪伴在身邊,狗狗也會不留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