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沒有清明節,用佛教方法祭祖,還靠譜嗎?

2020-12-05 普眾禮佛

在清明節,一項重要的活動,便是祭奠祖先,而一說到祭祖,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燒紙錢。

按照民間的說法,人在陽間需要用錢來生活,人死後在陰間,照樣需要處處用錢。於是乎,超大面額的冥幣出現於陽間,活著的人用陽間流通的人民幣,換取陰間所用的冥幣,再「送」給先人,以此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燒紙錢的習俗始於唐代,有些佛門人士也「入鄉隨俗」,開始燒兩種紙錢。一種是往生錢,拿一個圖章,刻著往生咒還有佛像,就把它印在紙錢上,拿給亡人,到陰曹地府可以用。第二種叫寄庫錢,就是活著的時候,預先燒一堆紙錢存在陰間,拿它去做賄賂,將來犯了啥事,免得到陰間受苦。

很明顯,正信的佛教是反對燒紙錢這種行為的。六道眾生中,鬼道只是其中的一道,即便是先人進入了鬼道,那裡還是會有很多有福報的鬼,會把這些錢搶走。另外,如果是先人升天,天宮的生活根本不需要錢。轉生到其他四道,燒紙錢也沒有任何作用。

因此,所謂清明節掃墓,燒紙等等這些習俗,更多的是出於晚輩情感上的需要,更多的是讓晚輩心裡「過得去」,但晚輩所做的事情並不能和先人有直接的「關聯」,更不能讓先人受益。

正像開頭所說,佛教中沒有清明節這一節日,所以佛教經卷中也沒有如何在清明節祭奠先人的記載,但佛教提倡回向,即把每日所修的功德,回向給眾生,願眾生都能接觸佛法,離苦得樂。先人也是眾生中的一份子,所以,祭奠先人最好的辦法,也同樣是將功德回向給它們。

任何一道的眾生,都需要佛法的「溫暖」。佛陀大弟子之一的大目犍連尊者,在結夏安居時,通過神通看到了他的母親正在餓鬼道受苦,沒吃沒喝,大目犍連馬上用神通給他母親變來了食物、水,但他母親卻吃不下。後來,他請佛陀幫忙,佛陀告訴他,要依靠眾僧的功德、能力,才能救度在餓鬼道受苦的人,大目犍連供養了眾僧,他的母親也得以升天。

相比於人,其他五道,尤其是在三惡道中的眾生,更需要功德的回向。所以,這一天可以進行放生、誦經、做善事,並把這些所修功德回向。

清明節對於佛弟子而言,要有感恩之心,要祈願所有六道眾生,能夠早日擺脫輪迴的苦海。

雖然清明節不是源於佛教的節日,但佛教中的超度辦法、修行辦法是普遍使用於清明節的,用佛教辦法祭奠先人,也是相當靠譜、並且有效果的。

最後,願所有逝者都能蒙佛力加持,往生淨土、永離輪迴,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同圓種智。

相關焦點

  • 《問道》清明節 佛教徒用什麼方式祭奠亡靈?
    這無疑是個充滿了神聖與莊嚴的祭奠節日,那麼,深刻影響了中華文明的佛教又是怎麼看待清明的呢?佛教的祭祖有什麼特點?清明節為亡靈燒紙錢的習俗從何而來?佛教所說的鬼道眾生與世俗傳說的鬼有什麼異同?生死輪迴與清明節有什麼聯繫?鳳凰網華人佛教邀請中國佛學院教授宗舜法師及佛教學者凌海成,共同解讀清明節的佛教內涵。文字實錄如下:佛教主張給亡靈焚燒紙錢嗎?
  • 清明節50個必須注意的禁忌
    3、佛教裡有沒有清明節一說呢?佛教裡沒有清明這個節日,因此佛教經卷中也沒有關於「在清明節如何如法祭奠過世親人」的記載。對於佛教弟子而言,如果講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麼每一天都可以當做清明來過。佛法不可思議,當你拿出錢來,一念發心用於放生,或者一念發心用於流通大乘佛經法音,或供養三寶等,事情雖然還沒有做,但是,就在發心的當下,功德已經圓滿!所以,隨喜放生,交上錢後,放生的功德已經圓滿,自己就可以做回向。11、家庭追思會」、「網上祭奠」、「鮮花祭奠」和「代理公祭」這四種祭奠方式如法嗎?
  • 寒衣節,佛教揭秘祭祀講究與禁忌!切記這12個字!
    寒衣節與清明節、上巳節、中元節, 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佛教又如何看待「寒衣節」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給逝者「燒寒衣」,他們能收到嗎? 佛教揭秘,真正利益亡者的最佳祭祀方法!
  • 清明用什麼寄託哀思 各地佛寺舉行祭祖報恩法會
    清明節除了祭拜祖先、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亦可參加全國各地寺院舉辦的法會共修,將誦經功德回向先人,並可為親友消災祈福、增益功德,祈求合家平安吉祥。回向世界和平、災難不生、人民安樂。在此,鳳凰網華人佛教祝全球華人善根增長,福慧綿長。
  • 佛教反對燒紙錢嗎?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與除、盂、九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節日。那麼當今哪些祭拜的方式是錯誤的;怎樣祭奠更環保;其中又有哪些忌諱;網上燒香掃墓到底可取不可取;佛法是提倡如何正確的祭祖的?今天本期鳳凰茶館特別邀請宗舜法師與著名演員王菁華女士,帶您一起說說清明那些事兒。佛教反對燒紙錢嗎?
  • 這是對佛教的極大錯解
    假使說儒教、道教也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話,一佛世界,一佛教化已足,釋迦牟尼佛就沒有必要再出現於世了。儒、道二教,也應一教已足,不必二教同時教化了。已經有了正法了嘛!大家照這個法去修就可以了。正因為,無論道家、儒家,都沒有般若的智慧,不能出離生死,它們都是世間法,有漏的,流轉生死的。他們根本不知道一切法自性空,生死流轉也是執著才有,而本性是空,所以世間能出離、生死可還滅。
  • 為什麼大乘佛教渡人,小乘佛教自渡
    什麼是聲聞乘,聲聞就是通過聲音來聽聞,從而了解佛法是什麼,如何修行佛法,為什麼是聲聞而不是看佛經,我們現在好像都是在看佛經,原因在原始佛教中,比如在佛陀傳法的時代,佛陀傳法時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的文字,都是靠說的,所以佛法並沒有用任何文字的形式記錄保存和傳播。
  • 西方社會一致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如今反而沒有了佛教原因只有一個
    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釋迦牟尼在天竺國(今天的尼泊爾、印度)創立了佛教。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功開悟以後,在恆河流域傳佛教佛法四十九年,其弟子不計其數。釋迦牟尼圓寂以後,佛教在印度以致恆河流域逐漸地衰落以致沒有了佛教的蹤影。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何印度人不但不信奉佛教,還要仇視佛教?
    中國寺廟很多,基本都是信奉佛教的,但是佛教並不是起源於中國,而是起源於古印度,當初玄奘去西天取經,「西天」就是代表古印度。只是為何印度人大多數都不信奉佛教,反而是還要仇視佛教?印度人如今信奉印度教的人佔大多數,與佛教就是死對頭的存在。
  • 揭秘:佛教超度死者的真正原理及注意事項
    編者按:再過兩天是清明節,這一天有很多習俗,當然仍以祭奠已故親人為主。說起祭奠亡故親人,往往又與佛教超度亡魂緊密相連。佛教宣講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生前造什麼業,往往決定死後投生去處。如此看來,一個人投生於何處主要由自己決定。但為何有誦經超度之說?對於已故之人,誦經超度對他們有多大幫助?
  • 佛教歷史——東晉佛教-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北方各民族區域的佛教,發軔於西域沙門佛圖澄(232—348)在後趙的弘傳。佛圖澄於西晉永嘉四年(310)來到洛陽。其時後趙石勒屯軍在葛陂(今河南新蔡縣北),專用殺戮來壯大聲威。佛圖澄通過他的大將軍郭黑略,和他相見,用道術感化了他,阻止了他的殘殺,從此中州(今河南地區)各族的人民逐漸奉佛。
  • 清明節,怎樣進行祭祖?祭祖一定要上墳嗎?祭祖方式有哪幾種?
    清明祭祖,歷來備受中華傳統的重視。大家都會在這些日子祭拜先人,給先人送去另一個世界生活的物資錢財,讓祖先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吃好喝好,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時間來到今天,很多家庭的祭祖工作,是老一輩來承擔的。隨著父母的老去,很多年輕一輩,對於如何祭祖,是非常生疏的。掃墓要帶什麼?
  •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詩詞有哪些?2019清明節緬懷先人祭祖詩詞
    清明時節祭祖上,保佑子孫福滿堂。油傘遮雨紙錢揚,哀思嫋嫋飄遠方。明天就是2019年清明節,清明祭祀掃墓祭奠祖先是傳統民俗,古代的詩人詞人也留下關於清明節的大量詩篇,現代詩人也會將詩歌福魚新的寓意,用詩詞描繪出現在清明的景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佛教啟示:佛教六大標誌圖騰!
    佛教歷經千年的傳承,有著獨特的思想體系、哲學觀念,同樣也流傳下來屬於佛教獨特的標誌圖騰。這些標誌,不單單是一種象徵,更多的表明了其教義與文化內涵,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佛教八大標誌圖騰!一、菩提樹這個不用說,幾乎只要提到佛教,就與菩提兩個字,脫離不開,它已然成為了佛教當中獨樹一幟的印記,因為只要你提起菩提,哪怕你接下來說的事情跟任何佛家知識無關,也會在人潛意識裡種下佛的種子。
  • 太虛大師:首倡人間佛教,引領佛教抗日救國,提佛教「三大革命」
    太虛大師(1889~1947),是我國近現代佛教改革的倡導者,是「人間佛教」的首倡者,也是世界佛教運動的推動者。太虛大師首倡的「人間佛教」思想在中國海峽兩岸以及海外華人佛教界產生了深遠重大的影響,得到多元並行的傳承弘揚與創新發展,成為開闢中國佛教新時代的重要思想資源和方向指引。
  • 佛教:念佛一定要吃全素嗎?
    沒有必要。我們學佛,一定要依靠經典,在淨土五經一論裡面,都沒有說過吃素才能往生,不吃素就不能往生,沒有這個說法。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他和弟子們都是靠託缽乞食的,就像現在的南傳佛教國家一樣,人家供養什麼他就吃什麼,供養素食就吃素食,供養肉食就吃肉食,沒有分別執著,不會說吃飯的時候,還要把肉挑出來,沒有那樣的。
  • 佛教七寶—瑪瑙的佛教寓意你知道嗎?
    瑪瑙屬於佛教七寶之一,古時被稱為'赤珠'/'瓊玉',因此有'千種瑪瑙萬種玉'之說,瑪瑙一詞就來自佛經,梵音本名'阿斯瑪加波',賦予了佛的堅定信念,象徵友善的愛心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是屬於比較常見佛品所用的材質.常見的有佛珠以及雕件.瑪瑙在佛教當中都有其獨特的美好寓意,可能大家平時接觸較少,沒有過多的了解,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請佛品的時候大家可以對照自己想求的心願及佛品寓意去佩戴.瑪瑙
  • 佛教應世的常見問題探討
    此外,佛教倡導和平,主張以慈悲來促進和平、以去除我執來促進和平、以寬容來促進和平、以同體共生來促進和平。佛教不主張戰爭,果真要戰爭,也應與自己的八萬四千煩惱魔軍而戰,才能成為真正的勝利者。 三、佛教徒可以參加戰爭嗎? 可以。
  • 很多人都迷信了佛教,對照一下,看看有你嗎?
    有人經常以信佛人自稱,也經常去燒香拜佛,但卻從來不去行善積德,只是對佛菩薩有著虔誠的信仰,卻沒有依照佛法去修行自己,這樣的信佛,並不是正信的。 佛菩薩無法將自己的智慧和福報賜給眾生,佛菩薩只是眾生的導師,只能把獲得福報和智慧的方法教給我們,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你把離苦得樂希望都寄托在佛菩薩身上,你其實沒有依教奉行。 你只有真正依教奉行,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功德和利益,如果只是燒香拜佛,求佛保佑你,是求不來福報的。
  • 佛教「發源地」,當地人少數信仰佛教,如今卻因中國遊客開始重視
    佛教「發源地」,當地人少數信仰佛教,如今卻因中國遊客開始重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不僅追求物質生活,還追求精神物質,現在人們都比較喜歡出門旅遊,現在有很多中國遊客都喜歡到世界各地去旅遊,這幾年特別是泰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非常受中國遊客喜歡,很多人旅遊都是為了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