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的《致命魔術》8.9分,對於時間和空間的運用精彩絕倫

2021-01-09 十三Y先生

諾蘭最近有一部新電影上映,那就是《信條》,有人說《信條》燒腦,其實這是諾蘭的一貫風格,把時間線打亂,但是亂中有序,多個時空穿插,把平凡的故事變得精妙,把故事的主題曝光到極限。

如果你喜歡《信條》,那麼一定不能錯過另外一部諾蘭14年前的作品《致命魔術》。

電影故事簡介

電影講述了19世紀末英國的兩位魔術大師安吉爾和波登的故事,他們原本一起共事,但是因為一次魔術意外,安吉爾認為波登出錯殺死了自己妻子,從此兩人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報復和反報復。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當初的仇恨早就變了味道,故事發展成了兩個男人因為相互比較,而開始追求極致完美魔術的故事。只是沒想到,完美的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如此之大。

故事的劇本原創度高

這個故事的原著其實並沒有如此精彩,諾蘭基本只是用了故事的框架。但是這就是諾蘭的厲害之處,他總能發現平凡故事裡的亮點,對它進行重構,最後輸出一個精彩絕倫的結果。

在這部電影裡,諾蘭對時間和空間的運用是教科書般的示範。

電影僅僅開始了三分鐘,就有三條時間線交錯

電影開始,是魔術機關師卡特正在給一個小女孩講解魔術的三要素。一邊講,畫面裡會穿插另外一場正在進行的魔術表演,這個並不是案例,而是電影的核心部分,安吉爾表演瞬移魔術,掉下機關後落入水箱,波登看著他活活淹死。

就在卡特講完,安吉爾即將溺亡的時候,畫面一轉,卡特正在參加一場庭審,庭審的內容正是波登被控謀殺安吉爾。

坦率地說,如果不習慣聽諾蘭講故事的朋友可能會有點懵,不過一般人看完了整部電影再二次觀看的時候,往往都會恍然大悟,忍不住為諾蘭鼓掌。

諾蘭用的並不是簡單的倒敘,而是把畫面按照他認為的正確順序擺到你的面前,帶著觀眾在不同的時空中穿梭。

故事展開,用日記本作為媒介,講述不同的時空故事

因為卡特的證詞,目擊證人和證詞都對波登非常不利,因此他可能會被判絞刑。

在他死前,一位卡德洛爵士要買他的魔術,卡德洛為表誠意給了他一本安吉爾的日記本。

所以往後的一段故事是波登看著安吉爾的日記本,講述日記本裡的故事。

然而讓人覺得很妙的設定是,故事裡的安吉爾也在看一本日記,那是波登的日記本,安吉爾想從波登的日記本裡窺探波登的秘密。

然後安吉爾在他所描述的故事裡還有自己的回憶,那又是另外一個時空,我們把它分解一下,大概有5層時空結構。

第一層,那就是主線故事,波登正在監獄裡等候宣判。

第二層,是波登看著安吉爾日記裡所描述的安吉爾作為第一人稱所經歷的故事。

第三層,安吉爾看著波登的日記,波登的日記裡所描述的,波登作為第一人稱所經歷的故事。

第四層,安吉爾看著波登的日記,回憶起過往發生的故事。

如果開頭卡特給小女孩講解魔術這個上層框架也算一層,那就有整整5層時空。

諾蘭慢慢給觀眾展開了一個非常豐富的畫卷,雖然是分散的,但是每個時空裡的故事都有它的核心存在意義。

除了倒敘、插敘,電影裡還有並敘

以卡特講魔術三要素為標籤,故事整體是一個倒敘的故事。

而中間因為兩本日記本,電影裡又出現了大量插敘的敘事手法。

其實還不止,安吉爾在美國,波登在英國的兩年時間裡,還有並敘。

安吉爾在科羅拉多泉鎮找特斯拉造機器的時候,是安吉爾的故事。

而同時,波登的人生也在繼續,這一段波登正處於人生的巔峰,因為瞬移魔術成為最牛的魔術大師。但是波登的家庭卻變得一團糟,奧利維亞成為他的情婦,他的太太無法忍受上吊自殺。

這段時間裡,兩條故事線是並行的。

為什麼要把時空關係弄得這麼複雜?個人認為,是為了適應人性的複雜

《致命魔術》的時空關係看著有點複雜,但是之所以這麼安排,在我看來,是完全服務於人物的複雜性。

兩個主角的思想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極大的轉變,通過這種抽絲剝繭,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性的影子,人就是這樣變的。

安吉爾是貴族,骨子裡有一股傲氣,所以他受不了氣,他總是想贏,他需要歡呼聲。波登所展示的魔術天分,其實讓他非常不舒服。最開始他因為妻子的死想復仇,然而波登的瞬移魔術讓他瘋狂,波登的家庭美滿讓他妒嫉,特斯拉的「魔法」讓他著迷,最後他無數次殺死自己以後,其實也把自己的本心也殺死了,他已經不是原來的他。

波登草根出身,但是天賦異稟,他很容易就能發現魔術的秘密,卡特最初僱傭他的原因,就是讓他去偷別的魔術師的魔術。最初的波登充滿創造力,他很有想法和膽量,可惜一直都得不到認同。直到失誤導致了安吉爾的太太死亡,面對生活的潦倒和安吉爾的步步緊逼,波登也開始變了。而波登一個身份兩個人活的秘密,也讓他的性格變得更加的奇怪。

所以在兩位主角這一系列的轉變裡,諾蘭的敘事手法更能充分把故事的內核暴露出來。

諾蘭給觀眾製造了無數的疑問,最後以震撼的真相完美收場

通過時空的運用,前半段看這部電影確實會有一些怪怪的感覺,你總覺得離真相很近,但是你又總是看不清楚。

就以特斯拉的部分為例,安吉爾去找特斯拉這條線,被切割成了N個記憶碎片穿插在電影裡,特斯拉不說自己要幹啥,助手艾利也一樣神秘,在安吉爾拿到機器以後,觀眾都還不知道這是怎樣的一臺機器。但是觀眾多多少少又能猜到一些,只是最後的真相依然讓人意外。

最後的真相:

1、波登之所以能做出完美的瞬移魔術,因為有兩個波登。

波登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一直都用一個身份活著,就是為了隱藏一個完美的替身。之所以說這個替身是完美的,因為他不會掉鏈子。

劃重點,他們一直以一個身份活著,並不是表演魔術的時候才如此,在真實生活中,他們每人「活」一半,連妻子和情人都是共享的。所以外界沒有人知道這個秘密,除了她的太太最後發現了真相。

在電影裡關于波登有很多疑問:

比如他為什麼不知道自己打了什麼結,是不是他導致安吉爾太太的死?

比如太太薩拉為什麼總是能知道他說真話還是假話?

比如他知道太太自己懷孕了,為什麼滿心雀躍地第一時間想告訴自己的機關師法隆?

再比如,他那個瞬移魔術,為什麼毫無破綻?

此類的疑問太多了。

知道了真相以後,大家就會知道,原來如此。但是即使大家知道了真相,依然會驚嘆,波登兄弟是瘋子,為了魔術,兩兄弟都只活一半。

2、安吉爾得到了特斯拉的魔術,但是每演一次都要殺死自己的一次

特斯拉最後把機器留給了安吉爾,但是給了一個忠告給他,說最好把機器毀掉。

到底這是一臺什麼樣的機器呢,其實從機器複製出了帽子和貓,大概大家都猜到了,這臺機器可以複製人和物。安吉爾也猜到了,第一次做實驗的時候,他準備了槍,然後把複製品殺了。

再次劃重點,複製的時候本尊是還在原地的,不會消失,而複製品則會出現在周圍的空間裡。而複製品和本尊有著一模一樣的樣子,而且思想和記憶都是一樣,像是從其他時空裡拽過來的。

所以安吉爾利用這個裝置做魔術的時候,在腳下做了機關,每次電流通過的時候讓本尊掉下去,而複製品就會出現在觀眾席之類的地方,達到完美的瞬移效果。

那麼掉下去的本尊怎麼辦呢?安吉爾也是狠人!他在機關下面放了一個大水箱,每一次掉下去,他就淹死自己一次,複製品繼續活下去。

這一招還可以達到金蟬脫殼的效果,他就是利用這一點陷害波登,讓他謀殺成立,其實複製品用回他原來的貴族身份繼續活著。

結局帶來的震撼和思考

看到劇終的時候,真的被真相驚得汗毛直豎,這兩個男人為魔術著了魔,為了魔術都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犧牲。追求極致,難道真的只有能人所不能一途嗎?

而且在這兩個男人追求巔峰的時候,身邊的女性角色幾乎都成了犧牲品。寡姐出演的奧利維亞被安吉爾利用完,再被波登利用;波登的太太薩拉始終被虛假和謊言所包圍,當她發現自己的丈夫是兩個人的時候,這種感覺無法想像。

我們都說人是會變的,在諾蘭講述的故事裡,把人心怎麼一步一步改變的,剖析得脈絡清晰。

每個人看,可能還有很多不一樣的思考,這就是好的電影。

結語

這部《致命魔術》是堪稱經典的作品,再次驚嘆於諾蘭對時間和空間的運用。如果你也看過這部電影,也有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經典電影《致命魔術》:諾蘭的不朽之作,蝙蝠俠大戰金剛狼
    》諾蘭執導的《致命魔術》,通過講述了一個維多利亞時代魔術世界的兩個天才魔術師的故事來探討人性的黑暗。這部06年的電影獲得過奧斯卡獎等多項大獎的提名和獲獎,因為故事設定十分新奇,情節非常燒腦,再加上導演使用了許多倒敘,插敘,伏筆的手法,本片長期位居在燒腦電影的榜首,時隔多年在豆瓣上仍有8.8分的好成績。《致命魔術》是一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休·傑克曼、克裡斯蒂安·貝爾、麥可·凱恩、斯嘉麗·詹森等主演的劇情、懸疑、科幻電影,於2006年在美國上映。
  • 伊巴卡20+9喬治僅8分 步行者六人上雙力克魔術
    全場比賽,CJ-邁爾斯得到16分4籃板,蒂格13分9助攻,賽迪斯-楊12分5籃板,邁爾斯-特納11分,喬治僅得8分7籃板3助攻,格倫-羅賓遜得到14分7籃板,傑弗森10分7籃板3助攻。魔術隊中,伊巴卡砍下20分9籃板,武切維奇15分後15籃板5助攻,富尼耶12分4助攻,佩頓11分6籃板3助攻,奧古斯丁得到10分。
  • 時間的真相!《信條》的謎底是諾蘭對未來的恐懼,作為父親的焦慮
    諾蘭要求觀眾最好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對於他每一幀的畫面錙銖必較,對於他每一秒的付出全神貫注。 失敗的燒腦:用《降臨》讀懂《信條》 《信條》依然表現了諾蘭對於時間的主觀性。時間是不僅體現為影片的剪輯和敘事技巧,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於時間的恐懼和慌張。看懂《信條》並不難。
  • 《信條》:關於時間,諾蘭就像吸了貓薄荷的貓
    這是一部分裂的電影,圍繞著「看懂」和「沒看懂」,影迷分裂成不可調和的兩個陣營。連諾蘭的鐵桿粉絲們也開始內部分裂,一部分人堅守陣地為諾蘭搖旗吶喊,一部分人則公開表示走到脫粉的末路。文科生和理科生也糾結了,文科的感情動物一頭扎進細節的毛線團裡,工科的理性動物卻開始為諾蘭的情感張力操碎了心。
  • 致命魔術——蝙蝠俠聯手黑寡婦大戰金剛狼
    1.邏輯故事 致命魔術的兩個主演鼎鼎大名,克裡斯蒂安·貝爾(諾蘭系列蝙蝠俠三部曲當中的蝙蝠俠,恐怕也是迄今為止大熒幕上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任蝙蝠俠),休·傑克曼(金剛狼,被影迷戲稱狼叔,估計很多觀眾已經把金剛狼等同於休·傑克曼了)。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諾蘭第一次看《2001:太空漫遊》的時候大約7歲:「《星球大戰》(Star Wars)上映後影片得以二次公映,於是爸爸帶我和弟弟去奧登·萊西斯特廣場觀看。
  • 電影《信條》豆瓣評分跌至7.9分,諾蘭這回腦迴路跑得太快了
    英國導演諾蘭的新作《信條》,播出之前被寄予厚望。可上映後卻反響平平,觀眾紛紛詬病跟不上諾蘭的思路,整個觀影的過程就是迷茫的2個半小時,出電影院整個人感到很累。影片由於節奏太快,導致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思維脫節,沒有幾個人能在第一遍看完電影後完全明白故事所有內容,這使得本片的觀後感非常一般。在豆瓣上評分由一開始的八點幾分跌至7.9分。
  • 黑寡婦助陣蝙蝠俠大戰金剛狼,這樣的電影也只有諾蘭能拍了
    諾蘭是真正的電影構造大師,《致命魔術》就像一場真正的電影魔術,每個環節都如藝術品一樣去呈現給觀眾。片子裡全是非常棒的人物和劇情,以及將這一切串聯到完美的手法。我甚至覺得這是諾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電影。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的收官之作,諾蘭的誠意之作!
    今天就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安妮·海瑟薇等主演,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分別是2005年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和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 諾蘭大師最喜歡的十部電影,我竟然只看過7部?
    畢竟諾蘭從未讓人失望過,在評分苛刻的豆瓣電影上,諾蘭最低分的作品《失眠症》也達到了7.3分,而且這部作品被眾多的影迷大呼是諾蘭最被低估的作品。《失眠症》尚且如此,其餘的作品更是一部又一部在向「神作」看齊。處女作《追隨》(豆瓣評分8.9)、《記憶碎片》(豆瓣評分8.5)、《致命魔術》(豆瓣評分8.8),全都做到了觀賞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結合。
  • 豆瓣9.0的神作是諾蘭複製的嗎?
    和坐實是「諾蘭主題月」。他的神作《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已經重新上映,而新片《信條》也被安排在的官宣。說到克里斯多福諾蘭,從開始,在與電影有關的論壇上,就有一篇與他有關的「月經帖」諾蘭的作品是剽竊的嗎?這種討論的最初原因是許多年前,有人發現《盜夢空間》和《紅辣椒》有不同的雷同點。當時,諾蘭的反應留下了一個故事。
  • 《信條》裡的諾蘭:像吸食了整袋貓薄荷的貓
    這是一部分裂的電影,圍繞著「看懂」和「沒看懂」,影迷分裂成不可調和的兩個陣營。連諾蘭的鐵桿粉絲們也開始內部分裂,一部分人堅守陣地為諾蘭搖旗吶喊,一部分人則公開表示走到脫粉的末路。文科生和理科生也糾結了,文科的感情動物一頭扎進細節的毛線團裡,工科的理性動物卻開始為諾蘭的情感張力操碎了心。
  • 出自諾蘭導演的電影作品,你只知道《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除了我們熟知的超級英雄題材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外,這些經典佳作也是來自這位鬼才導演手中,以下電影作品按時間順序排列。《記憶碎片》:這部2000年於法國上映的懸疑片,主要講述的是萊昂納多·謝爾比與妻子遭遇歹徒的襲擊後,雖然活了下來,卻患上了「短期記憶喪失症」,在僅有的一點破碎的記憶支撐下,萊昂納多必須找到更多線索將殺妻兇手繩之於法。
  • 電影|《信條》首映 諾蘭: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新快報記者 聶青由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已於 9 月 4 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3 日,影片舉行了提前場觀影,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首映禮,諾蘭攜主演們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觀眾進行映後交流,親自講述這場時空迷局的拍攝故事。
  • 豆瓣評分9.0以上好看的恐怖片電影排行榜推薦
    9、《盜夢空間》 Inception (2010)  豆瓣評分:9.3  類型: 劇情 / 科幻 / 懸疑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盜夢空間》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作品。影片劇情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
  • 魔術的魅力|學習魔術的8大益處!
    魔術是一種以隨機應變為核心的表演藝術是一門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於一體的藝術是依據科學的原理,運用特製的道具巧妙的綜合了視覺傳達、心理學、化學數學、光學、物理學及形體表演等不同科學領域的高智慧表演藝術魔術可以開發智力
  • 9部最值得看的懸疑片,燒腦刺激又過癮,諾蘭大神居然多次上榜!
    產生焦慮和緊張感的配樂、不穩定且搖晃的鏡頭、大量對於物件的特寫拍攝,配樂、鏡頭、畫面相輔相成,營造了不安定的氣氛,將懸疑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卻又細膩且精準。雖然是導演諾蘭的處女作,但已經可見導演深厚的功底,是一部一定不能錯過的懸疑片。 5.諜影重重
  • 魔術時刻|聽說你是MVP候選人?那扣得就是你!
    1月12日早8:00,NBA東部豪強密爾沃基雄鹿與奧蘭多魔術展開激烈對決,最終雄鹿121:99戰勝魔術。比賽的前兩節時間裡,兩隊開始了對攻,但對於魔術來說,不是一個好選擇,在兩隊外線能力都捉襟見肘的時候,字母哥帶領的鋒線的內線殺傷能力是遠遠大於魔術隊的,這導致魔術隊一直被壓制著比分,第二節結束時分差一度擴大到10分。
  • 豆瓣50萬人打8.8分,諾蘭導演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謝幕之作!
    當然,這一切都涉及到危險和安全的拉鋸戰,但蝙蝠俠卻猛撲到了其他超級英雄無法觸及的群體,心理的黑暗角落,他在公民啟示錄的思想中築巢。蝙蝠俠系列電影缺乏幽默,他們不太在乎愛情,但卻被恐懼滋養著。諾蘭的《哥譚》場面宏大程度不斷強調了市民的渺小,就像火柴棍一樣,他們可以被分散、擠在一起,也可以用作賭博籌碼,以及一個城市轟轟作響的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