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集|03 EEG、fMRI、PET等的優缺點;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規律...

2020-12-01 詠卿先生

01 簡述EEG、fMRI、PET、MEG、fNIRS和TMS的優缺點

02 論述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規律

03 簡述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及其區別

04 簡述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係

01 簡述EEG、fMRI、PET、MEG、fNIRS和TMS的優缺點

【解析】

EEG、fMRI、PET、MEG、fNIRS和TMS都屬於腦成像技術,常考的是EEG、fMRI,但其他幾種技術也要了解一下。不過絕大部分學校不會深入考察這塊,一般只會考這幾個技術的名稱及其優缺點。所以,了解即可。個別院校可能會深入考察EEG(ERP)的原理及其指標,翻看下《實驗心理學》教材也就差不多。

【參考答案】

(1)EEG(腦電圖)

①優點:可以直接反映中樞神經的電活動;時間解析度高;造價較低,使用、維護也較方便;無創性,適用於各個年齡段的被試。

②不足:空間解析度低,導致其在腦電數據的解釋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2)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①優點:信號直接來自於大腦的神經活動;無創性,適用於各年齡段被試,且同一被試可以在短時間內多次參加實驗;空間解析度很高,可以進行精確的功能定位;提供的參數多,可以滿足實驗者的各種要求。

②不足:時間解析度較低;造價昂貴;不適用於有幽閉恐懼的患者;噪音大。

(3)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①優點:對人體基本無傷害,可以重複使用;可以測查腦的深層部位。

②缺點:成像時間較長,從幾十秒到數分鐘,在實驗模式上選擇餘地很小;受放射性物質劑量的限制,同一被試不宜頻繁參加PET實驗;系統造價很高。

(4)MEG(腦磁圖)

①優點:對神經興奮源的定位比較直接與準確;時間解析度高。

②缺點:總造價很高,限制了普及;只對某些流向的興奮源敏感,而其它流向的興奮源則可能無法探測到。

(5)fNIRS(功能性近紅外光學成像)

①優點:無創性;對測試環境沒有特殊要求,適用於嬰幼兒、老人和特殊病人等特定群體;價格相對低廉。

②不足:對大腦深處的神經活動不敏感;空間解析度很低,無法對大腦的神經活動進行精細定位。

(6)TMS(經顱磁刺激)

①優點:無創性;具有很高的時間解析度和較好的空間解析度。

②局限:無法調控大腦深處的神經迴路;有副作用,如頭痛、噁心;不能用於有癲癇病史的被試。

02 論述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規律

【解析】

經典條件作用絕對是五星級考點。312由於有教育心理學,肯定會涉及經典條件作用。有的自命題院校不考教育心理學,是不是就不用看了?同學,請翻開你的《普通心理學》或《心理學導論》教材,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十三章、梁寧建《心理學導論》第三章、黃希庭《心理學導論》第十一章……是什麼?「學習」!是不是有一節叫做「經典條件作用」或「經典條件發射」。所以,請好好掌握。

【參考答案】

(1)經典條件作用的形成

首先,無條件刺激(食物)會引起無條件反應(口水),中性刺激(鈴聲)不會引起無條件反應。然後,中性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反覆同時呈現會引起無條件反應。最後,只呈現中性刺激也會引起無條件反應,此時的中性刺激稱為條件刺激,無條件反應稱為條件反應。

(2)條件反射的習得、消退與自然恢復

①習得:建立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聯結的過程,分為四種情況。

第一,同時性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同時呈現。

第二,痕跡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在無條件刺激呈現之前就已經結束。

第三,延遲性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先出現並至少持續到無條件刺激的呈現。

第四,倒攝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出現在無條件刺激之後。

研究發現,延遲性條件作用最容易形成條件反射,其次是同時性條件作用和痕跡條件作用,倒攝條件作用最差。

②消退:經典性條件作用形成後,如果反覆呈現條件刺激,卻不呈現無條件刺激,反應強度會逐漸降低以致消失。

③自然恢復:條件反射消失一段時間後,再次呈現條件刺激,條件反應又會重新出現。

(3)刺激的泛化與分化

①泛化:經典條件作用一旦形成,有機體對與條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會做出條件反應。

②分化:如果只強化條件刺激,不強化與其相似的其它刺激,有機體則只對特定的刺激做出條件反應,對相似的其它刺激不做反應。

(4)高級條件作用(二級條件作用)

在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將條件刺激作為無條件刺激,與某一中性刺激伴隨出現,該中性刺激也能引起有機體的反應,即形成了一種新的條件反射。

(5)恐懼性條件作用

將對有機體具有恐懼性質的刺激作為無條件刺激而進行的條件作用,如小阿爾伯特實驗。

(6)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

①第一信號系統:將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具體事物及其屬性(如燈光、鈴聲)作為條件刺激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系統,如望梅止渴。

②第二信號系統:將人類使用的語言、文字等抽象信號作為條件刺激建立的條件反射系統,如談梅生津、談虎色變。

03 簡述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及其區別

【解析】

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是當前心理學研究中比較火的兩個概念,溫忠麟老師關於中介和調節的三篇文章雄踞中國知網心理學類被引榜前三就是明證。

在考研教材以及輔導資料中,我們卻從未發現他們的身影。教材沒有並不意味著考研不考,比如2020年312統考第46題就考查了對中介變量、調節變量的識別。

【參考答案】

(1)中介變量

①含義:如果自變量通過某個因素影響因變量,則稱該因素為中介變量,中介變量是自變量對因變量產生影響的實質性的、內在的原因。

②舉例:家庭經濟狀況通過教育投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現為經濟狀況越好的家庭對孩子的投入越多,孩子的成績越好;經濟狀況越差的家庭對孩子的投入越少,孩子的成績越差。

(2)調節變量

①含義:如果某個因素影響自變量和因變量的關係,則稱該因素為調節變量,調節變量影響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關係的方向(正或負)和強弱。

②舉例:父母支持調節考試焦慮與學生成績的關係,表現為父母支持較高的學生,考試焦慮對成績影響較小,甚至沒有影響或正面影響;父母支持較低的學生,考試焦慮越高成績越低。

(3)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的區別

①研究目的:中介變量主要考察自變量如何影響因變量,是一種機制和原因研究;調節變量主要考察自變量何時(或者在什麼條件下)影響因變量,是一種邊界條件研究。

②適用情況:當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係較強且比較穩定的時候,適合做中介變量分析;當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係時強時弱、不穩定的時候,適合做調節變量分析。

③前提條件:中介變量與自變量、因變量的相關關係必須顯著;調節變量和自變量、因變量的相關可以顯著也可以不顯著,不顯著更好。

④測量水平:中介變量一般都是連續變量,調節變量既可以是分類變量,也可以是連續變量。

⑤分析步驟:可以用依次檢驗法檢驗中介變量的顯著性,分別計算中介變量對自變量的回歸係數a、因變量對中介變量的回歸係數b,如果a×b不包含0,說明中介變量顯著;可以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分類調節變量的顯著性,用分組回歸分析檢驗連續調節變量的顯著性。

04 簡述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係

【解析】

簡述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係符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稱倒U形曲線,是心理學考研的核心考點。無論選擇、簡答,還是論述,都有可能考到,除了下列核心知識,建議結合教材的例子進一步掌握。

【參考答案】

動機是在目標或對象引導下,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動力。動機和行為效率的關係符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呈倒U形曲線,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動機過低或過高都不利於任務的完成。

(2)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行為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相關焦點

  • 巴浦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論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教育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點,同樣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非常側重於對巴甫洛夫觀點的考察。一般來說,題型多為客觀題以單選題、多選為主。在本文中會對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結合題型進行分析,希望給廣大考生在備考中能夠提供幫助。
  • 經典條件作用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教育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點,同樣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非常側重於對巴甫洛夫觀點的考察。一般來說,題型多為客觀題以單選題為主。在本文中會對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結合題型進行分析,希望給廣大考生在備考中能夠提供幫助。巴甫洛夫是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他的理論也是建立在動物學習實驗的基礎之上的。
  • 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其中,最常見的理論是對行為主義的考察,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講師在此特將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進行梳理。希望對大家的考試有所幫助。在梳理知識點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考情:此知識點主要以客觀題為主進行考察,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還是以理解為主。
  • 教招考點之有關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教招考點之有關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是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備考。考題題型有:單選、多選(其中考查人物跟觀點以及學說,所以重點以選擇題備考),也是有關學習理論的比較重點內容。後人稱之為「經典條件作用」。故巴甫洛夫認為反射是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有機體通過神經系統對體內外刺激產生有規律的應答活動。反射一般分為兩大類:無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
  • 經典條件作用的原理是什麼
    經典條件作用的原理:(巴甫洛夫)  其一是條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即用條件刺激取代無條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應關係的過程;  其二是泛化,即把學習得到的經驗擴展到其他類似情境中去的傾向;  其三是消退,即在條件反射建立之後,僅由條件刺激就可以引起條件反應了。
  • 在什麼極端條件下會形成颱風?它是有規律的嗎?
    只要在熱帶的海洋上才能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首先,熱帶海洋洋面上氣溫非常高,低層空氣可以充分接收來自海面的水汽。而這些水汽正是颱風形成發展的原動力。其次,熱帶海洋離赤道有一定的距離,地球自轉所產生的偏向力有利於颱風發展氣旋式環流和氣流輻合的加強。最後,在熱帶海面情況比較單一,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氣,往往能長時間保持穩定,從而有充分的時間積蓄能量,醞釀出強大的颱風。
  • 心理學:經典條件反射作用過程
    導讀巴甫洛夫開創性的實驗激發了針對經典條件作用反應怎樣出現和消失的大量研究。本文列舉了一些研究者得出的關於經典條件作用基本過程的重要結論,這些結論來自數以百計針對各種動物物種的不同研究。一般說來,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必須經過多次匹配後,條件刺激才能可靠地誘發條件反應。藉助條件刺激——無條件刺激的系統匹配,誘發出條件反應的頻率會逐漸增加,於是便可以說有機體習得了條件反應。經典條件反射四種刺激模式在經典條件作用中,時機非常關鍵,這和講笑話是一個道理。
  • 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教育心理學考查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其中包括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以及該實驗下獲得的關於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且此知識點以選擇題為主進行考察。下面對這兩部分知識做一詳細闡述。
  • 學習理論之巴甫洛夫的經典型條件作用理論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之一。巴甫洛夫通過研究狗的進食發現一系列規律和理論,他的條件反射學說對當代心理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實驗:巴甫洛夫發現給狗吃到食物,狗會流口水,這種天生的自然反應,不需要後天學習的,稱之為無條件作用反射,在這種反應中引起刺激的是食物,我們稱之為無條件刺激;後來,巴甫洛夫改進實驗裝置,同時,在給狗餵食之前增加刺激——搖鈴,過一段時間之後,只要搖鈴就會流口水,這是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於無條件刺激聯結變成了條件刺激,搖鈴的鈴聲就是條件,狗聽到鈴聲流口水就是條件反射,這就是「經典性條件作用」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考察時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考察,一般都是給出例子讓反選屬於哪個規律,所以此部分內容需要理解學習。1.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反射是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方式,是有機體通過神經系統對體內外刺激產生有規律的應答活動。反射一般分為兩大類: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A.無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先天遺傳的,不學而能的反射,也稱為本能。
  • 「學習理論」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說一、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2)第二信號系統:第二信號系統是指以語言和文字為條件刺激而建立起來的條件作用系統,是人類獨有的條件作用系統。比如典故「望梅止渴」、「談梅生津」、「談虎色變」、看見「減速慢行」的標誌放慢車速。
  • 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1.巴普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狗進食的搖鈴實驗)無條件反射: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3.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1)獲得與消退條件反射的獲得:指條件刺激(如鈴聲)反覆與無條件刺激(如食物)聯繫,使條件刺激獲得信號意義的過程,即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搖鈴+給予食物,多次重複,狗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條件反射的消退:條件反射形成後,如果條件刺激重複出現,而沒有無條件刺激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越來越弱,並最終消失。
  • 教育心理學: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是最常考的人物之一,他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在考題中更是佔到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這位科學巨人。巴甫洛夫是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和他的同事研究了狗的消化過程,提出著名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 巴普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巴普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一、巴普洛夫的經典實驗:狗進食搖鈴實驗巴普洛夫發現,每當狗進食的時候都會分泌唾液,此時狗分泌的唾液是狗在吃到食物時候的一種本能的反應。之後,每當狗進食的同時,巴普洛夫就搖鈴,巴普洛夫發現,狗也會分泌唾液。
  • 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在教師資格考試中,心理學部分會出現有關於學習的理論,其中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佔有重要地位,考查頻率較高,一般是以客觀題形式進行考查,本文將與大家共同認識一下巴甫洛夫以及他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下面我們將會帶大家一起走進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一、理論簡介1.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
  • 學習理論之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中的第一個重要的理論是巴普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巴普洛夫利用狗做實驗,首先對於人物和理論的對應是一個單選題的考點,其次,他的實驗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無條件刺激物(食物)——無條件反應(唾液分泌)中性刺激(鈴聲) ——引起注意(無唾液分泌)第二步:中性刺激(鈴聲) +無條件刺激物(食物) —— 無條件反應(唾液分泌)
  • 【教綜實驗】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第三階段的鈴聲被稱為是條件刺激,這一階段的唾液分泌被稱為條件反應。(二)兩條規律:獲得與消退;泛化與分化在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叫做條件反應的獲得或習得過程。條件反射形成後,如果僅僅呈現條件刺激物,不給予無條件刺激物,即不予強化,則所形成的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退而消失,這個過程稱為消退。當一種無關刺激物已成為條件刺激物,引起條件反射後,與此刺激物相似的別的刺激,也能產生相同的反應,這種現象稱為泛化。新刺激和原來刺激越相似,就越容易引起泛化現象。
  • 教育心理學常見考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教育心理學常見考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是比較常考的人物之一,他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在考題中比較是佔到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這位科學巨人。巴甫洛夫是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
  •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經典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而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繫,是有機體自發作出的隨意反應,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二者的區別在於應答性行為是先有刺激再有行為,操作性行為是先有行為再有刺激。二、強化理論斯金納根據實驗結果提出了三個概念:強化、懲罰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