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魚友私信給我,他養的三湖魚眼睛上長了一層灰白色的東西,有幾條比較嚴重的魚眼睛裡面好像還有白點狀的東西,問這事怎麼回事。
這位魚友遇到的情況是飼養觀賞魚過程中比較常見出現的疾病,由於眼部疾病的表現通常外表看起來會有白色渾濁狀的表現,所以國內水族圈裡常常俗稱為蒙眼。蒙眼病症初期的時候採取積極的治療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讓觀賞魚恢復健康,但是如果拖延治療或者治療方法不當,病程發展到後期則會導致觀賞魚失明、眼球脫落甚至死亡。
老青年今天就把觀賞魚出現這種蒙眼病症的原因和治療方法和大家聊一聊。
通常觀賞魚出現蒙眼狀況基本都是由於細菌性感染造成的,只有極少數的內寄感染會導致該病。很多魚友因為看到蒙眼病發展到最後引起的眼球內部出現白點(白核)的狀況誤以為是由於內部寄生蟲感染所致,實際上內寄爆發往往會伴隨魚體其他病症的表現,而不會只是發展在眼球內部呈現病變。所以魚友們通常只是按照殺菌治療的思路來處理自己的病魚應該能解決掉99%的蒙眼病症。
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蒙眼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待,比如因為缸內造景石或者沉木等原因造成的魚眼擦傷感染引起的蒙眼通常情況下病症都比較輕微,加之正常水環境下缸內菌落處於一個比較健康平衡的狀態,往往這些魚兒都能通過自身的調節而不治而愈。有些魚友通過下大鹽等方式來輔助魚兒加快自愈的辦法實際上效果並不明顯,只是解決作為飼主內心的心魔而已。
如果是由於缸內水質菌落失衡,水質敗壞引起的細菌性感染,那麼這種情況引起的病症就比較麻煩。通常病魚初期眼球表面會有一層白色霧狀渾濁出現,似乎存在著一層薄薄的半透明薄膜。如果不能及時救治,眼球會逐漸出現渾濁,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病魚會出現眼球突出,俗稱凸眼。到了末期會發展成眼球內部出現白色結核而導致失明,眼球腫脹伴隨白色絮狀物、腐爛脫落甚至觀賞魚死亡。
通常引起觀賞魚蒙眼的致病菌主要有結核菌和弧菌所致,致病機理這裡就不詳細闡述了,大家只要知道是由於細菌所致而不是黴菌的原因就好,以免在治療方向上跑偏。老青年之前曾寫過一篇關於各種致病菌引起魚病的特徵介紹,有興趣的魚友可以去我百家號裡面找找。
而魚缸水體中這些致病菌的爆發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水質過差而引起的。而保證水質又需要後面一個強大的硝化系統作為支撐。作為硝化系統的主力軍,硝化細菌則是需要廣泛地附著在有效作用的濾材之上,因此魚缸的過濾方式和過濾設備必須能夠保證提供給它們適合的環境。水族箱中這些互為前置的條件往往會因為其中一個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變。所以如果不是擦傷引起的蒙眼情況下,一旦出現蒙眼病症我們就不能太掉以輕心了。
一旦觀賞魚出現蒙眼症狀,一般在發現的1-3天的時間,早期症狀我們可以通過及時換水,並適度提高水中的礦化度(比如加鹽的操作)來維持一個適合的滲透壓和水溫來促進魚體的自愈能力。
如果病症一直持續並未見好轉,我們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進行治療。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採用抗生素治療的手段。我們可以用黃粉塗抹患部、土黴素藥浴等手段來進行治療,或者購買一些水族商品魚藥進行藥浴,效果都很好。
有些魚友採用紅黴素或者金黴素眼藥膏塗抹患病魚眼球的方法,雖然在治療方向和藥物選擇上沒什麼問題,但是這種油脂狀膏體如何能夠有效包裹住眼球表面卻是一個難點,動手能力較弱的魚友我還是建議採用黃粉塗抹的方式更能保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