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3周,就迎來第8個雙11,不少人已經摩拳擦掌、開始往「購物車」裡興奮加貨。而比「剁手黨」們行動更快的,是全國快遞行業。業內預計,今年的快遞量將超10億件。在南京,不少快遞公司早在國慶節就開始「招兵買馬」,除快遞員外,倉儲類、送貨司機等崗位也成為「急聘」對象。為了提前「囤人」,南京還有快遞企業開出月薪8000-10000元的高價,不過依然人員難招。(10月21日 《現代快報》)
數據顯示,2015年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6580元。可見,在南京月薪萬元是一份非常有競爭力的薪資水平。但為何月薪萬元,快遞員卻依舊難招呢?這裡面固然有勞動力出現結構性短缺、快遞工作辛苦、節奏快等客觀因素。但快遞企業也要反思,自己何以如此魅力不足?
在一般人看來,月薪過萬是一個比較光鮮的收入。但對快遞員來說,卻代表著艱辛與付出。由於基本工資不到兩千元,快遞員要想拿高薪,就必須多派件、攬件。而派一個件平均只有一塊錢左右的提成,可以想像月薪過萬背後是快遞員走多少路、爬多少樓梯?由此可見,在快遞員看來,月薪過萬可能未必對得起自己的不懈努力。
更何況,月薪過萬隻是忙時現象,大多數情況下快遞員卻收入慘澹。今年5月頒布的《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顯示,超半數快遞小哥每月工資僅在2000元到4000元之間,月薪8000元以上的佔比還不到1%。可見,月薪過萬隻是一個光鮮的金字招牌,其背後是大多數快遞員收入的「平庸」。也正是看到這一點,很多人堅決對快遞業說「不」。
另外,藍領的職業獲得感不強的問題,也嚴重製約快遞業健康發展。現實生活中,做藍領似乎是非常沒面子的事情,是人生的最差選擇。比如,很多女青年戴著有色眼鏡擇偶,往往直接讓藍領「紅牌」出局;許多大學畢業生,更是寧願不就業,也不做高收入「藍領」。這就造成,藍領雖然看起來「錢途」無限,但現實中真正願意做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如此語境下,還有幾個人會主動選擇快遞業呢?
也正是看到快遞員職業獲得感不強、「偽高薪」等問題,為調動員工積極性,快遞公司每年都舉辦「送溫暖」活動,在員工加班很遲的時候,送上熱包子和排骨湯等。這樣的人文關懷,當然有利於提高員工的獲得感。但需要追問的是,平常幹嘛去了?可見,快遞企業只有少一點「月薪過萬」的忽悠,少一點「用人朝前不用朝後」的勢利;多一點真心實意的「送溫暖」、提待遇,快遞業才能補齊魅力不足的短板,解決「用人荒」的難題。
文/薛家明
來源:紅網
作者:薛家明
編輯:夏熊飛 實習編輯 林旻煜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6/10/22/466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