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北紅尾駒鳥的啟示:一項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提升審美的活動

2020-11-03 自然攝影6666


北紅尾駒10月份按時回到南方,我聽見這熟悉的鳥叫聲,就知道它們回來了。但是還沒有近距離見面。10月份月末的這天,我們來到洞庭湖邊的蘆葦叢拍鳥,在湖邊農民的菜地裡,遇見了一對北紅尾駒正在菜地裡找食物。北紅屬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俗名灰頂茶鴝、紅尾溜,臺灣稱作黃尾鴝。是中等體型(15釐米)而色彩豔麗的紅尾鴝。雄鳥下體慄色,雌鳥下體褐色。區別於其他紅尾鴝,北紅尾鴝雌雄均具有顯著的白色倒三角形的翼斑。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國為東北、華北、華中至西南一帶的夏候鳥,較常見。

北紅尾駒在枝頭休息


北紅尾駒生性膽怯,見人即藏匿於叢林內。 活動時常伴隨著『滴-滴-滴』的叫聲,聲音單調、尖細。平時我在公園裡近距離拍攝它們的機會多一些,不知道在野外也有很多地方有它們的蹤影。北紅尾駒常單獨或成對活動。行動敏捷,頻繁地在地上和灌叢間跳來跳去啄食蟲子,偶爾也在空中飛翔捕食。有時還長時間地站在小樹枝頭或電線上觀望,發現地面或空中有昆蟲活動時,才立刻疾速飛去捕食,然後又返回原處。


我們有六個攝影師,其中有兩個對它們不感興趣,去拍黑卷尾鳥去了,我們四個耐心地守在菜地裡,等北紅尾駒飛近一點。鳥兒如我們所願,飛到了眼前8、9米遠的小矮枝上,我們屏住呼吸,拿穩長焦鏡頭,「咔嚓咔嚓」,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快門聲。拍鳥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可以在戶外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眼睛搜集著秀美的湖光山色,既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培養審美能力。有時候不一定能拍得到滿意的鏡頭,但過程已經令人有所收穫了。

(朋友們能從圖片辨認出雄鳥和雌鳥嗎,歡迎留言[微笑])

相關焦點

  • 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的鳥類,是南京常見的冬候鳥。
  • 拍鳥趣事之——北紅尾鴝篇
    每年春天拍鳥,最給面子的就是北紅尾鴝了,不管是北紅哥哥,還是北紅妹妹,都特別配合,站好位置,擺好姿勢,給你做模特,浪費你成百上千次的快門。這些是我拍的~北紅尾鴝雄鳥,看仔細了,以後可別認錯了,這就是北紅哥哥。雄鳥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豔,真的很漂亮。
  • 遠行的---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雄鳥)---澳門 / 譚永強攝北紅尾鴝(qu),據《中國鳥類觀察野外手冊》記載常見於東亞的中國及日本在四川北部及西部,雲南北部為一般性常見鳥種。最近一段時間,行走在森林腹地及鄉村郊野,發現消失了平日間常見的北紅尾鴝。其實,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到次年的三月間,在粵北村前屋後基本隨處可見此鳥的身影。它們不是成群活動,總是孤零零地站在那些不高的獨立枝頭裡,平靜地生活著。
  • 美麗的北紅尾鴝
    這裡四周運用植物、草坪、建築等進行景觀打造,建成的一個以文化活動、體育健身、和生態體驗為主的綜合公園。一天,我來到湖邊拍鳥,見一隻北紅尾鴝,在我身後的小樹上跳來跳去啄蟲子。這是一隻雄性北紅尾鴝鳥,明顯的特徵是頭頂到背部是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有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部是橙棕色,非常豔麗。
  • 北紅尾鴝|鳥界平頭哥
    十月中旬以來,北紅尾鴝在上海的各處綠地就很常見了,這種又常見又好看的小肥啾,怎麼可以不分享尼。北紅尾鴝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北紅尾鴝國內分布(藍色表示冬候鳥,黃色表示過境鳥,橙色表示夏候鳥,綠色表示留鳥)圖片來源於鳥類網別看它小,它也是候鳥,在南方屬於冬候鳥,春暖後又飛回北方繁殖(名字裡的「北」大概來源於此
  • 北紅尾鴝和赭紅尾鴝怎樣區分?
    北紅尾鴝曾經新鳥友問,如何區分北紅尾鴝和赭紅尾鴝?
  • 與北紅尾鴝的緣分…
    總是想給這個北紅尾鴝這種小鳥寫一篇推送。因為之前我也沒關注過這種鳥,之所以認識這種鳥,是在前幾天我拍了一組這小鳥兒的照片。
  • 「憤怒小鳥」紅尾水鴝現身 揚州"鳥家族"增至241種
    記者了解到,紅尾水鴝已在揚州現身,揚州「鳥家族」成員增加到241種。   紅尾水鴝(雌)    鳥友記錄到的紅尾水鴝其實是一隻雌鳥,這種鳥,雄鳥和雌鳥是不一樣的,雄鳥通體暗藍灰色   鳥友小朱介紹,紅尾水鴝雄鳥的特徵與「憤怒的小鳥」中的小藍較為匹配,可以作為小藍的「替身」。紅尾水鴝喜歡單獨活動,堪稱「獨行俠」。雄鳥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它會佔據一個有利地形,如水邊石頭頂上,或電線上,用細碎的叫聲吸引雌鳥。當它停下來時,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尾巴不斷上下擺動,有時還把尾散開成扇形左右扇動。   「憤怒的小鳥」中,球形鳥兒的造型,讓人看著非常可愛。
  • 北紅尾鴝的開食與飼養
    北紅尾鴝是小型鳥類雄鳥頭頂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和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黑色。前額基部、頭側、頸側、頦喉和上胸概為黑色,其餘下體橙棕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兩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體暗黃褐色。 相似種紅腹紅尾鴝頭頂至枕羽色較淡,多為灰白色,尾全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側一對尾羽外翈不為黑色。
  • 北紅尾鴝,華僑城裡的小精靈
    北紅尾鴝,深圳城市後花園,華僑城裡的小精靈。這是前年冬天,我從廣西南寧前往成都哥哥家,又轉飛到深圳工作的小女兒家,然後在深圳華僑城拍攝的小鳥深圳的冬天不是很冷,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冷的,深圳華僑城不是隨時都可以進出的,要提前幾天預約。
  • 《紅尾水鴝鳥類》鐵笛仙-協助拍攝
    紅尾水鴝活動於山泉溪澗中或山區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邊的巖石間、溪流附近的建築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間。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紅尾水鴝鳥類【第3幅圖】此作品由廈門攝影愛好者韋先生在著名的菏澤地區拍攝紅尾水鴝鳥類【第4幅圖】此作品由泉州攝影愛好者芮先生在著名的杭州地區拍攝
  • 北京農展館實拍綠背姬鶲,遇到白喉林鶯與紅尾歌鴝
    這兩天在農展館所見候鳥及留鳥二十餘種,常見鳥種有烏鶇、黃腰柳鶯、戴勝、珠頸斑鳩、白頭鵯、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大山雀、寶興歌鶇、綠背姬鶲、白眉鵐、金翅雀、燕雀、紅隼等,尤其是綠背姬鶲吸引不少的拍鳥人不常見鳥種有白喉林鶯與紅尾歌鴝,其中白喉林鶯是在周五傍晚被無意拍攝到,周六一天未見蹤跡。這兩種候鳥比較難發現,周日有幸在等待綠背姬鶲出現時,先後在白皮松上發現這兩種鳥有暫短停留,只因縫隙之間樹枝遮擋光線昏暗,照片效果不佳。白喉林鶯在中國東北北部和新疆北部繁殖,為夏候鳥,部分為旅鳥。在北京屬不常見鳥種,每年春秋兩季各有一兩筆記錄。
  • 爬行運動:可以鍛鍊身體 但無法「包治百病」
    爬行運動:可以鍛鍊身體 但無法「包治百病」 2017-11-22 16:46:36來源:中國經濟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紅尾鯰魚冷水可以養嗎,紅尾鯰魚為啥倒立呆著!
    紅尾鯰魚學名叫「紅尾護頭鱨」,也叫招財貓魚,是一種廣泛分布於亞馬遜河域的一種觀賞性魚類,因其鮮豔的尾巴被人們所熟知,從外表上上,它的外形非常優美,整個身體寬而扁平,嘴巴上下擁有白色的鬍鬚共6對,其中一對長而引人注目。
  • 北紅尾鴝大規模飛抵 福建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中新社福州10月17日電 (林春茵 陳雪玲)福建省觀鳥協會17日披露,一種名為「北紅尾鴝」的鳥正大規模飛抵福建,隨著這種「信號鳥」的出現,該省正式迎來精彩的冬候鳥觀賞季。北紅尾鴝體長大約15釐米,色彩豔麗。
  • 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  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北紅尾鴝(qú)每年冬季「引吭高歌」 環頸鴴(héng)古靈精怪會玩...
    南京中山植物園是觀鳥的好地方之一,主要是以林鳥為主,常見的留鳥有翠鳥、紅嘴藍鵲、烏鶇、黑鵯、大山雀等,還有像北紅尾鴝(q)、紅脅藍尾鴝、斑鶇、灰背鶇等冬候鳥,這個季節都可以在植物園裡看到。如果想看鷸鴴(hng)類冬候鳥,沿江溼地是重要的過境點。
  •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紅頭長尾山雀  日本歌鴝廈門日報訊(記者 陸曉鳳/文 圖由廈門市觀鳥協會提供)近日,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在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發現了「老朋友」北紅尾鴝的身影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鳥的王國:北紅尾鴝,別稱又叫作火燕,一種美貌的鳥類?
    歡迎大家來到鳥的王國,我是你們的小編大牙妹呀。今天和大家一起認識一種新的鳥類,它的名字叫做北紅尾鴝。是一種顏值非常高禽鳥,它還有一個別的稱呼,叫做紅尾溜或者是灰頂茶鴝,火燕。這是一種顏色豔麗的鳥,雌雄異色,和其他類的紅尾鴝完全不一樣。這種美麗的鳥目前屬於無危的品種。
  • 跟拍一對北紅尾鴝:雌鳥跟雄鳥性情迥然不同
    自從發現了這對北紅尾鴝,竟然斷斷續續跟拍了它們四個月時間!當時還是春寒料峭的三月,樹木枝椏稀疏,老遠就看見一隻漂亮的北紅尾鴝雄鳥,停在路邊一株紫薇的枯枝上,警覺地望著我。也許這種鳥的領地意識比較強,每次來總能見到這隻雄性北紅尾鴝,而且見到人總是飛到不遠處的樹枝上或電線上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