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中藥也是我國的國粹之一的緣故,我國有很多人都非常的相信中藥,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原本平平無奇的中藥被大肆吹噓,身價百倍,比如驢皮阿膠、人參、藏紅花等,又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板藍根。自從開年以來,病毒傳染重現江湖,某些地區的板藍根就開始賣到脫銷,在世人的眼中,板藍根好像就是無所不能的神藥,防流感、抗病毒這種小事就不值一提了,像是日常生活中任何的頭疼腦熱也都能夠使用板藍根。
繼03年非典後,板藍根終於又一次被奉上「神壇」,賣到脫銷,而這背後到底有多少利益集團的糾纏,民眾們很難意識到。同它豐富多樣的藥效相比,自然生長出的板藍根其實有些平平無奇,甚至經過嚴格的歷史考究,板藍根這個名字是錯誤的叫法。
廣泛使用板藍根來治病的是一些鄉野間的赤腳遊醫,也是他們告訴大家,這種植物叫做板藍根,但在醫書記載中,板藍原本叫做馬藍,是一種爵床科植物,主要的使用部位是它的根部,最大的作用是止血。而我們廣泛使用的板藍根衝劑,看一下配料表就會發現,指的其實是一種十字花科的植物——菘藍,它最主要的功效是清熱解毒。
所以,如果沒有意外,我們可以斷定的是,最初使用的人將二者混淆了。神奇的是,這被混淆了的兩種植物之間,沒有任何親戚關係,只是兩者的葉子都能夠提煉出藍色的染料,屬於是中國人普遍認知中的「藍」類植物,而按照《本草綱目》的記載,只要是「藍」類植物,都擁有解毒的功效,這也是板藍根能預防流感的說法來源。
說起來可能有些可笑,效果其實並未被真正驗證過的板藍根之所以能夠坐上神壇,非典出了很大的力,因為當時篩選出了有八種能夠防治非典疾病的中成藥,而這八種中成藥之中,板藍根衝劑就在其中,還名列前茅,這也是普通民眾唯一能夠看懂也最熟悉的藥材,因此板藍根衝劑瞬間就成了明星產品,後來又逐漸的在商家的吹捧中,一步一步成了如今的包治百病。
每當有個什麼傳染病出現,板藍根的價格就會飆升,今年也不例外,根據市場調查,板藍根的價格上漲3倍,而在去年的同一時期,板藍根的價格不過是8元/公斤,如今卻已經達到25元/公斤,即使價格如此昂貴,還是有大批民眾購買,並且直接把板藍根泡水喝,就怕自己萬一被傳染。
雖然這種情況值得人們反思,但對於廣大的農民朋友們來說,最關心的問題肯定只有一個,那就是板藍根今年能種嗎?只能說,好行情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誰也無法預料疫情究竟會持續多久,但就近來說,如今板藍根的價格上漲,也和大型藥材市場因為疫情停止開放有關,所以等到亳州等大型藥材市場開放後,板藍根的價格或許會受到衝擊,降低不少。此外,板藍根的畝產量比較低,就算是想要抓住時機,投入成本也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