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時語重心長地叮囑,「要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紅色,象徵光明,凝聚力量,引領未來;紅色基因,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而不懈奮鬥。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尤其需要提升對紅色信仰的守望、對紅色基因的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趨向多元,血液中的紅色基因面臨被稀釋的考驗。年輕幹部充滿朝氣活力,承載著民族希望,代表著祖國未來,是推動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繼往開來的重要力量,也是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關鍵環節。年輕幹部要認真汲取先進模範詮釋、踐行和傳承紅色基因的強大精神力量,用紅色的激情去擁抱時代、擁抱事業、擁抱人生,永葆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勇當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先鋒。
一是要點亮「紅色心」,在群眾路線實踐課中錘鍊「強黨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 青年價值觀的形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年輕人正處在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期,而年輕人的價值取向又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年輕幹部能否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培養紅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人成長乃至黨的事業來說都至關重要。
年輕幹部要牢牢把握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利機遇,找準定位,調好坐標,定好標杆,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宗旨意識緊一緊,著力培養為民情懷,樹立務實之風,擦亮清廉底色,扣牢人生的第一個扣子,扣好價值觀念的每一粒扣子。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分得清是非、經得起考驗,始終保持政治上清醒。要不斷加強政治品質、職業道德、群眾觀念和能力素質的修煉,始終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實踐者,用高尚的品格、純正的道德、樸素的情感、過硬的本事取信於民,成為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好幹部。
二是要保持「平常心」,在群眾路線實踐課中培養「真感情」。
毛主席曾把黨員幹部比作「種子」,群眾比作「土地」,缺少「真感情」作肥料,「種子」就無法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年輕幹部學歷高、知識新、思維活,對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對於做好黨和人民的工作充滿了活力。但少數年輕幹部往往心高氣傲,認為自己是組織重點培養對象,高高在上,脫離土壤;有些年輕幹部與群眾接觸不多、對群眾感情不深,只幹領導看得見的事、不做群眾最期盼的事;有些年輕幹部不能為群眾代言,不為群眾利益說話,群眾觀點不強、群眾立場不穩。
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年輕幹部應自覺擺正自己的位置,主動去除「官老爺」做派,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身份,以平和心為人處事,以平易近人贏得民心。要深刻體會群眾是「衣食父母」,自己是群眾公僕的真正含義,沉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要通過零距離接觸與群眾打成一片,了解群眾的安危冷暖,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需,為群眾實實在在辦事,在群眾實踐課中與群眾建立「真感情」。
三是要強化「進取心」,在群眾路線實踐課中練就「活本領」。
年輕幹部是黨的事業的根基和骨幹,擔負著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主張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實現黨的各項任務的重大職責,必須要有為人民服務的真實本領。面對基層崗位「不引人注目、不被人重視、平淡單調乏味」的現實,一些年輕幹部心浮氣躁、激情不再,崇高的理想、宏大的志向都煙消雲散,放棄了對人生和事業的追求;「暖風吹得遊人醉,革命意志全消退」,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有的年輕幹部在面對群眾時要麼「官氣十足」,要麼「手忙腳亂」,要麼「懈怠懶散」,其根本原因是沒有服務群眾的「活本領」。
年輕幹部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思維慣式,勇於向基層群眾「求學」、到農村一線「見習」、到企業一線「歷練」、到拆遷一線「攻堅」、到信訪一線「跟班」,錘鍊為民服務的真本領,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讓人民群眾信服。要學「觀察能力」,走進群眾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情,掌握第一手資料,為開展群眾工作打下基礎;學「分析能力」,分析政策是否符合群眾需求,分析工作是否惠及民生,找到做好群眾工作的「金鑰匙」;學「處事能力」,在實踐中強化「群眾利益無小事」理念,用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處理矛盾糾紛,學習老同志協調處理複雜疑難問題和突發事件能力的經驗和方法。要積極主動到一線實踐鍛鍊,在艱苦環境中「磨練」和「洗禮」,到困難多的地方「補課」和「充電」,提升推動科學發展、致富基層百姓、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
(王亞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