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組部筆桿子直指年輕幹部缺陷:年輕幹部最缺這幾樣東西!

2021-01-10 網易

  點關注,不迷路!專注發布體制內職場、時政動態,公文寫作

  此前,中組部研究室(政策法規局)副主任(副局長)徐文秀撰寫的《做人做事做官二十忌二十悟》,受到社會歡迎,引發強烈共鳴,文章也在微信圈被熱議和傳播。

  最近,徐文秀又先後發表了《年輕幹部「八缺八不缺」》《年輕幹部「九要九不要」》,文章非常精闢,極具啟發性和穿透力,特刊發推薦。

  年輕幹部是事業薪火相傳、接續發展的承載者,是「中國夢」的追夢尋夢圓夢者。

  與「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上一代相比,這一代年輕人「生於改革開放,長於民族復興」,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他們身上既有不可比擬的長處和優勢,又有不可忽視的短板和劣勢。

  如何在揚長避短的同時,儘早儘快地揚長「補短」,做到「缺什麼補什麼」,知道「要什麼不要什麼」顯得尤為重要。

  

  「八缺八不缺」

  觀察當下一些年輕幹部,大致有這麼「八缺八不缺」,不妨對號入座,抓緊「拾遺補缺」:

  一、不缺學歷缺閱歷

  眼下的年輕幹部學歷早已經不是問題,學士、碩士、博士大有人在,比比皆是,高學歷也可謂普遍現象,然而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三門」幹部依然不少,他們缺乏基層一線的摸爬滾打,缺乏急難險重事件的不斷歷練,閱歷、經歷的缺位,是「致命傷」,遇到一些重大的突發性事件往往容易心中無數、沒招沒譜,甚至驚慌失措、束手無策,有的甚至成了只會處理文件而不善處理事件的「稻草人」。

  二、不缺思想缺感情

  年輕幹部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思路開闊,他們大多受過很好的教育,理論水平較高,有思想、有見地。

  「人是有思想的蘆葦」,有思想當然是好事,問題是,不少年輕幹部長時間「宅」在高樓大廈,「躲」於深宅大院,或「浮」於文山會海,與基層幹部群眾漸行漸遠,感情越來越淡薄,與群眾隔有一堵無形的「離心牆」,以致對群眾的疾苦漠不關心、麻木不仁,視群眾的冷暖與己無關、袖手旁觀。

  這種感情的缺損已經越來越影響到黨群、幹群關係,局限了年輕幹部說話辦事的立場、方法和態度,使得不少年輕幹部即使走近群眾卻走不進群眾,面對面卻很難心貼心。

  三、不缺幹勁缺韌勁

  年輕幹部大都有激情、有幹勁,但凡事業心責任感強和有抱負的都想趁年輕多幹事、幹成事,有火一般的熱情和很強的衝勁。

  但是,也要看到有些年輕幹部激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旦碰到困難、遭受挫折、面對矛盾時,一旦受到委屈、遭遇不公、陷入困境時,則很容易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棄,心理承受力和抗壓力顯得脆弱,很難始終保持「精神不倒」,缺乏一種堅持和堅守,缺乏一以貫之、一抓到底和一往無前的大無畏氣概。

  四、不缺知識缺文化

  年輕幹部知識層次高、知識面廣,有的說起新名詞、新概念頭頭是道,但近年來因言惹禍、因行失範的卻不在少數,「雷人」「雷語」頻現,讓人大跌眼鏡,有的還時不時耍威風、擺闊氣,「衙內」氣、貴族氣很重,原因就在於這些人身上雖不缺知識但缺文化。

  知識是學來的,文化是修來的、悟來的,是「骨髓裡的東西」,它比知識更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

  年輕幹部如果缺少文化修養、文化涵養和文化素養,不能夠有學識、有見識、有膽識,那麼雖有知識,也走不遠、飛不高。

  五、不缺想法缺辦法

  講思路一套又一套,可謂振振有詞,有的不但有想法,而且也有說法,這樣的幹部不可謂少。但是,這些思路和想法如何既與中央精神對標,又與基層實際對接,更能解決問題、務實管用,則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人有兩次素質上的飛躍,一次是把想法變成說法,另一次是把說法變成辦法,不少年輕幹部還是停留在第一次飛躍上,如何實現第二次飛躍,還需假以時日。

  六、不缺能力缺魅力

  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輕幹部很能幹,也很有魄力,多謀善斷,才氣高、本事大,但卻很難讓人親近,不能使人心服口服、心悅誠服,難以有很強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缺少一點氣場。

  究其原因是人格魅力不夠,換句話說是個人品格、形象作風包括性格有缺損,而人格魅力恰恰是一個人最好的本錢,是擁有底氣的重要資本。

  可以說,當下年輕幹部不缺才氣但缺底氣,不缺本事但缺本錢,一句話就是不缺能力缺魅力,這不能不說是年輕幹部的一種結構性缺陷。

  七、不缺活力缺定力

  在幹部隊伍中年輕幹部是最富有朝氣、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一個群體,他們朝氣蓬勃、奮勇爭先、動力十足,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然而,他們又往往容易分心走神,內心的堅強和篤定不夠,往往容易被幹擾、受影響、遭裹挾,自覺或不自覺地會「跟著感覺走」,有的還擋不住誘惑、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貧,經受不住各種風險、危險的挑戰與考驗。在涉及個人名利問題上少了「定海神針」,在紛繁複雜、眼花繚亂的社會裡,顯得心浮氣躁,缺乏一種從容和淡定,特別是在個人遭受委屈、不公時,缺乏一種忍耐、忍讓和忍受,吃不了虧、受不了氣等。這都是內心定力不足的表現。

  八、不缺情感缺情懷

  情感更多是個人化的一種自發性心理情緒,情懷則是更高層面的一種自覺性理想抱負和追求。

  一些年輕幹部個人情感豐富,甚至被「七情六慾」所惑所擾所困,跳不出來走不出去,很重要的原因是少了一些「家國情懷」,人生站位不高,思想立意不深,不是民為重、家為輕,事業為重、名利為輕。「家國情懷」的淡化和缺失,是一種責任感、使命感的淡化和缺失,是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精神的淡化和缺失。多一些情懷和情操,就會少一些個人的卑瑣和私利,多一些高尚和大氣。

  以上這「八缺八不缺」既是橫在一些年輕幹部面前的一道道坎,又是豎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道門,跨過去了就躍上了新的臺階,轉過身了就進入了新的境界,確可對照補之去之。

  

  「九要九不要」

  年輕幹部的成長、成熟和成才,有其內在的特點和規律。「九要九不要」,和年輕幹部探討成長的路徑。

  一要立長志不要常立志

  對於年輕人而言,立志始終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未來是從夢想起步的,人生是從抱負啟航的。古人云「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人無志,非人也」,「胸有凌雲志,無高不可攀」,「志不強者智不達」,等等,說的都是志向之重要。

  立志很重要,而立什麼志和怎麼立志同樣重要。

  現實中,有的人今天立志做這個,明天立志做那個,朝三暮四、見異思遷,特別是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難,便改弦更張,「另起爐灶」;還有的一上路就想飛,不想從零做起,更不想從小事做起,一起步就奔「小目標」,眼高手低,好高騖遠。

  年輕幹部立志一忌不切實際,二忌缺乏定力。 應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應「跳起來摘桃子」,不能蹦起來根本夠不著,做到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既志存高遠,又不好高騖遠。要立長志,不可以常立志,倘若一會兒躊躇滿志、豪情萬丈,一會兒又偃旗息鼓、鬥志全無,只會落個「白日忽蹉跎」。

  二要昂揚不要張揚

  昂揚向上、朝氣蓬勃是年輕人的特質。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年輕幹部更是精神煥發的一個群體,始終保持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精氣神,才能有幹事創業的良好狀態和風貌。「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揚。」昂揚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意志,它「像山洪、像裂帛」,能給人以鼓舞、激勵和振奮。

  但是,有的年輕幹部往往把握不好情緒,以致囂張、傲慢,目空一切、趾高氣揚,表現成為表演、表態成為表功、宣傳成為宣揚,結果把自己推上了「火焰山」,成了「眾矢的」「出頭鳥」。

  年輕幹部愛表現沒事也沒錯,但如果愛表演愛作秀則是大忌。 一方面要昂揚向上,另一方面又得夾著尾巴做人,低調不張揚,謙和沒傲氣。昂揚是成長進步的階梯,張揚則是夭折毀滅的開始。

  三要自信不要自負

  青年毛澤東有句名言:「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作為年輕幹部,擁有滿滿的自信,便鼓起了人生航船的風帆,甚至平時說話時底氣十足,做事時勁頭十足,燦爛的笑容、輕盈的步伐便是自信的表現。 不過,年輕幹部切忌過於自信。過於自信便是一種自負和盲目。 有的人,往往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不能正確對待組織、對待群眾、對待自我,常常自我感覺良好,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聽不進意見,看不起他人,等等。

  自信是成功的起步,自負是成功的止步。「自信是英雄的本質,自負是愚人的特徵。」年輕幹部要想幹成功事、做成功人,就得自信但不自負。

  

  四要自我不要自私

  崇尚自我、實現自我是年輕人這一群體普遍認同的, 應該說,這無可厚非。作為年輕幹部,搞一些自我設計,表達自我訴求,追求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也是理所當然,因為個體「全面自由的發展」是社會全面進步的條件。但是,在注重自我發展的過程中,有些年輕幹部容易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逐漸滑向自私自利的泥潭。

  他們中有的自我意識膨脹,整天琢磨著自己的「升降去留」,只顧自家一畝三分地,只掃自家門前雪,打著自己的如意小算盤,有時甚至到了斤斤計較、錙銖必較的地步。在名利面前一馬當先、爭先恐後,而對他人和集體的利益漠不關心、高高掛起,對有可能觸及個人利益的事避之唯恐不及,明哲保身,不敢擔當、不願作為,這些都是自私自利的表現。

  自私的人也許會在一時一事上佔到便宜,但失去的是長遠發展,而且他們不會有真正的朋友。「為一身謀則愚。」 自私是真正的愚蠢,年輕幹部一旦自私自利則變得渺小而猥瑣,也就飛不起來了。

  五要優秀不要優越

  人生一世,優於別人,越過他人,乃人之嚮往,追求卓越也是年輕人的天性,可喜可嘉。可 年輕幹部優秀不優秀不是自己說出來的,也不是宣傳報導寫出來的,更不是靠他人吹出來的,而是擼起袖子加油幹「幹」出來的。

  出成績才能出形象,創一流方是真優秀。年輕幹部最忌滋長驕傲自滿情緒,飄飄然、昏昏然,內心有一種「我最好」「我最行」的優越感。有優越感的人往往孤芳自賞,覺得自己「高大上」,看高自己、瞧低他人,孤芳自賞、自視清高,結果常常以高傲、固執,甚至蔑視、歧視等不適當方式待人接物。優越感實際上是一種輕浮、無知,優越感強的人,容易脫離群眾、失去朋友,久而久之會畫地為牢、自我囚禁。

  人可以高人一籌,不可以高人一等。

  六要能吃苦不要怕吃虧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成功都是從千辛萬苦中走出來的。俗話說:「只要能吃苦,黃土變成金。」天上不會掉餡餅,從來沒有也不會有一點苦都不吃,便可以輕輕鬆鬆、敲鑼打鼓獲得成功的。「爛石生好茶。」一個人年輕時多吃些苦,多經歷些磨難,人生之路才會更穩健。年輕幹部應到基層一線去摸爬滾打,到「吃勁」崗位上去勞筋骨苦心志,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然而,有些年輕幹部吃苦可以,卻吃不得虧;受累可以,卻受不得氣。有的人雖然工作上呱呱叫,但只要吃點虧、受點氣便嗷嗷叫。這樣的人也許幹得了一些事,但成不了大器。其實,吃虧是福,受氣是歷練。人的格局往往是委屈撐大的,人的境界常常是磨難鑄就的。 不怕吃虧的人終究不會吃虧,不怕受氣的人終究會揚眉吐氣。

  七要嚴謹不要拘謹

  一般人都會覺得,年輕人毛毛糙糙、大大咧咧,粗枝大葉、丟三落四情有可原、在所難免。 其實不然。現實中大凡嚴謹細緻的年輕幹部,往往會頗受青睞,被高看一眼、厚愛一分、重用一把,成為「香餑餑」。那些「言有物而行有格」的年輕幹部,在人們眼裡更加踏實可靠、老實可信。可靠、可信的人,才堪當大任,而那些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只滿足於「差不多」、不管「差多少」的年輕幹部,往往會被晾在一邊,最終被邊緣化。年輕幹部就是要從細枝末節處一點一滴做實做穩做好,不輕於易、不疏於細,有「工匠精神」「繡花功夫」,唯此才能成為可以放心託付的人。當然,提倡嚴謹不意味著時時處處謹小慎微。這種「拘謹」好比「踩著刀尖走路」,沒有做人的磊落與灑脫。倘若過于謹小慎微,則缺乏銳氣、朝氣和生氣,少了活力和激情,思想的翅膀會因此折斷,創意的火花會因此熄滅。年輕幹部可以老成持重,不可以老氣橫秋。

  八要「墩苗」不要去「拔苗」

  年輕幹部如果想把自己打造成棟梁之才,「墩墩苗」是必經之路。現在不少年輕幹部不缺學歷缺閱歷,不缺知識缺經驗,不缺想法缺辦法。這閱歷、經驗和辦法怎麼來?得到實踐中去「墩墩苗」。莊稼幼苗長勢快,若不多「墩苗」一天就要長一大截。這樣過快的長勢會使根扎得不深、莖稈長得不壯,大風一吹就倒。所以,「墩苗」就是接地氣、養靜氣、長才氣。把基礎打牢,才能讓後面的路走得更穩更遠。但是,現在有些年輕幹部往往「下得去」卻「待不住」,一時「幹得好」卻很難一直「幹得好」,常常耐不住寂寞、擋不住誘惑、坐不住冷板凳,總想走捷徑儘快「冒出來」。有的一心渴望被上級部門「看中」,有的滿心期待一朝考試遠走高飛,有的則「下去」純粹是為了鍍金。

  好苗子就要多「墩墩苗」,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拔苗非但不能助長,夭折卻是遲早的事。

  九要有書卷氣不要有書生氣

  書卷氣與書生氣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年輕幹部要想融入基層、 融入社會、融入群眾,書卷氣少不得,書生氣要不得。

  「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書卷氣的人,大多博覽群書、見多識廣,既注重讀書,又在乎修身。然而,有些年輕幹部卻不這樣,有的常常混跡於酒肆、茶樓,或泡在牌桌、麻將桌邊,身上多了些「豪氣」、江湖氣,乃至痞氣和匪氣。書卷氣折射出修養、涵養、素養,透視出高雅、文雅、優雅,既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品質。我們倡導年輕幹部有書卷氣,但不贊成他們有書生氣。「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只會「處理文件」而不會「處理事件」,常生活在真空裡而不是生活在現實裡,有的甚至就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 這樣的書生成不了大事,也成不了大器,難以大用,更難以重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年輕幹部靠什麼成才?
    青年幹部是黨和國家幹部隊伍的後備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青年幹部。廣大青年幹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在求真、務實、勤奮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成長為國家和人民需要的人才。求真,要做到三種追求一是追求對馬列主義和黨的理論主張真信真學,真懂真用。提出,做好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一項根本任務抓實抓好。
  • 葉瑞雨:年輕幹部把勁兒使出來
    指出,年輕幹部不經過千錘百鍊、艱苦磨鍊,很難在關鍵時刻經受住考驗。唯懷有一股永不懈怠的勁頭,勇立潮頭,迎難而上,方能成長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優秀人才。永葆闖勁,做爭先的「起早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 基層年輕幹部要過「五關」
    隨著選人用人向基層傾斜和重視基層年輕幹部的培養質量從制度到措施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進入基層工作。基層工作與群眾接觸最緊密,為更好地做好基層工作,基層年輕幹部自身也要腳踏實地、攻堅克難過「五關」。  過「群眾關」。
  • 盧娜:年輕幹部之「多多益善」
    作為基層年輕幹部的我們「恰逢其時」,要珍惜吃苦鍛鍊機會,積極主動跳出「舒適圈」,要勇擔當、善作為,學好硬本領,在困境中披荊斬棘,在逆境中乘風破浪。勇立潮頭,就必須在精神上多補鈣。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之「鈣」,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 陝西銅川階梯式接續培養年輕幹部
    今年以來,在幹部調整中,銅川市重用優秀年輕幹部比例達到四分之一以上。「市委對年輕幹部的培養使用樹立了鮮明導向,堅持年輕幹部到基層去、優秀幹部從基層來,要求區縣、部門優先推薦在基層一線崗位歷練過的優秀年輕幹部作為縣處級領導幹部人選,注重從優秀一線幹部中提拔鄉科級幹部。」銅川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姬長民說。
  • 福州市年輕幹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
    福州日報記者 趙昕玥 通訊員 鄧嘯林  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10月10日上午在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勉勵年輕幹部要提高七種能力。這為新時期幹部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年輕幹部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
  • 半月談:不要讓年輕幹部紛紛逃離基層
    據半月談網站2月1日報導,如今,基層出現年輕幹部逃離鄉鎮的趨勢,面臨流失、斷層之憂。面對微薄的收入、繁瑣的工作,一些年輕幹部不願留在基層、紮根基層,一心謀劃著通過考試或借調,甚至辭職離開鄉鎮。基層幹部,尤其是鄉鎮一級幹部,是最接近群眾的公權力行使者,影響著基層治理的現狀和未來,也決定著群眾對政府的認同度。基層工作需要年輕力量的支撐,基層幹部隊伍離不開新鮮血液的注入。當下必須創新基層幹部管理制度,讓青年幹部有出路、有奔頭。
  • 年輕幹部要激活「紅色基因」 當好接班人
    年輕幹部充滿朝氣活力,承載著民族希望,代表著祖國未來,是推動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繼往開來的重要力量,也是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關鍵環節。年輕幹部要認真汲取先進模範詮釋、踐行和傳承紅色基因的強大精神力量,用紅色的激情去擁抱時代、擁抱事業、擁抱人生,永葆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勇當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先鋒。 一是要點亮「紅色心」,在群眾路線實踐課中錘鍊「強黨性」。
  • 年輕幹部不妨做「春起之苗」
    揆諸當下,尤其是在基層單位,有的年輕幹部目光短淺,個人利益為上,只肯做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生怕幹多了「吃虧」,業餘時間寧願在家「葛優躺」也不願讀書學習;有的年輕幹部倒是「眼光長遠」,但總是想著如何儘快提拔、晉升,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盡一切可能搞「自我設計」、利用一切機會為自己「鍍金」......
  • 一項基層年輕幹部培養的「破圈」實驗
    2020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提出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明確要求,也為年輕幹部成長成才、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指明努力方向。  基層,一直是磨礪年輕幹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舞臺。
  • 年輕幹部不應該在愛好上栽跟頭
    近年來,年輕幹部因網遊成癮、博彩成癮、購物成癮等走上貪腐道路的案例時有發生。年紀輕輕、事業剛起步,卻被不良嗜好絆倒在起跑線上,委實可惜。年輕幹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本應在服務群眾、為民解憂中發揮光和熱,體現自身價值。倘若不懂得自控自律,甚至因此踩了紅線、突破底線,毀的可能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
  • 年輕的基層幹部們,請開始你們新的旅程
    農村基層幹部離群眾最近,群眾看到黨,首先就看基層幹部。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站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上,作為基層中流砥柱的年輕幹部,需要儘快開啟新徵程規劃,描繪一幅靚麗的基層畫卷。不忘初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韌勁」。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
  • 莘縣優化年輕幹部成長鏈條 幹事創業「後浪」湧動
    對於正處於向高質量發展跨越關鍵時期的莘縣來說,鍛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是確保工作貫徹落實、推動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首要任務。為此,莘縣深挖存量人才潛力,以年輕幹部為重點,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學有效的識才、育才、用才機制。僅今年一年,就先後組織召開年輕幹部思想工作交流會27次,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11次,有力促進了年輕幹部的思想進步與能力提升,為年輕幹部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從基層選幹部 山西做法好|魏子檸
    2017年,中組部一位同志曾經撰文,總結了《年輕幹部「八缺八不缺」》,就是「不缺學歷缺閱歷,不缺思想缺感情,不缺幹勁缺韌勁,不缺知識缺文化,不缺想法缺辦法,不缺能力缺魅力,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情感缺情懷」。可以說對當下公務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概括得非常精準,應該為中組部這位同志的文章點讚。
  • 這位市委書記與28名年輕幹部談心後這樣為...
    記者留意到,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先後於今年4月、5月兩次召開年輕幹部座談會,與28名年輕幹部談心,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為年輕幹部解難題,紓疑惑。根據《淄博日報》報導,淄博市委於4月20日和5月27日分別召開區縣年輕黨政副職座談會和市直部門(單位)年輕縣處級幹部座談會,有14名區縣年輕黨政副職及14名市直部門(單位)年輕縣處級幹部參加。
  • 年輕幹部如何健康成長?組織部長:要遠離稚氣、傲氣、官氣和庸氣
    年輕幹部要想不受妨礙地健康成長,思想上有四大「硍節」亟需打通,或者說思想上還有「四氣」需盡力避免,如果不慎沾染了則要亟待祛除。這「四氣」就是:未脫的稚氣、可笑的傲氣、多餘的官氣、該祛的庸氣。平日裡,更願意文來文往、會來會去,最怕思考和學習,還自詡:「我們不生產指示、我們只是指示的搬運工。」平庸、平淡、平常、平靜成為習以為常的狀態,安於現狀、懼怕改變是內心的潛臺詞。最好是:哪管外面暴風驟雨,只求自己偏安一隅,當個守成之臣而已。以上這內心漂浮的稚氣、感覺良好的傲氣、唯上唯己的官氣、不思進取的庸氣,或多或少,或顯或隱,都有存在,在外都有流弊。
  • 自貢市大安區優秀年輕幹部「三百工程」培訓班(第2期)正式開班
    人民網成都10月27日電 10月26日,自貢市大安區「三百工程」第2期年輕幹部遞進培養培訓班開班式在區人武部舉行,全區177名遞進培養對象參加,區委書記張昭國作開班動員講話,區委副書記餘泓主持開班儀式。
  • ...曾萬明:年輕幹部要在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
    曾萬明強調,年輕幹部加強思想淬鍊,最重要的是鑄牢政治靈魂。加強思想淬鍊,淬的是意志,煉的是品質,目的是幫助廣大黨員、幹部鑄牢政治靈魂,使之更純粹、更堅定,真正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要保持理論學習「熱運行」,自覺把黨校期間形成的學習熱度保持下去,平時工作再忙,也擠出時間學,既溫故知新,又學新知新,使本領不斷增強,思想保持活力。
  • 此人高居兵團級幹部,是延安最年輕的司令員,卻一生沒有軍銜
    在我軍的兵團級的幹部中其實沒有軍銜的有幾個,比如我們大家都熟知的程子華,還有政委譚震林,而今天這篇文章要說的是第二十二兵團的政治部主任——張仲翰。也許大家對張仲翰這個名字比較陌生,沒有了解過他的一些事情。
  • 「「後浪」煉成記」新浦街道:上好「三堂課」 助力年輕幹部茁壯成長
    ■ 新浦街道堅持上好「三堂課」,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硬核」幹部隊伍,激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雁陣效應」。上好「思想課」,理清思路明方向彙編最新政策理論、講話精神,每周編印《新浦學習周刊》,開展機關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學習+幫扶」活動,推動年輕幹部在學習實踐中常學常新,提升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