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有男女之分,在大眾的印象裡,男人和女人的最大區別就是:男人的標籤是剛強、陽剛,而女人的標籤則是柔弱。作為一個男人,應當頂天立地,遇到困難敢於面對,迎難而上,即使再苦再累,受到再多的委屈和心酸,都應該藏進肚子裡,而不是流淚哭泣,所以就有一句話流傳至今,家喻戶曉,它便是「男兒有淚不輕彈」。
「男兒有淚不輕彈」,經常被人們用在各種場合,用來激勵處於失落和人生低谷的男人,激勵男人們勇於擔當,不能輕易掉眼淚。如果某個男人動不動就哭,流出眼淚,這是會被人恥笑的。其實「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千古名句,還有下一句,說出來也是非常的心酸,它便是「只是未到傷心處」。「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合起來就是說,一個男人如果哭了,那麼往往是遇到了真的讓他非常傷心的事情,否則也不會輕易哭泣。而「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2句詩的背後,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悽慘的故事。
我們先來看看完整的詩篇:
欲送登高千裡目,愁雲低鎖衡陽路,魚書不至雁無憑,今番欲作悲秋賦,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難度,丈夫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我們不難看出,原文是「丈夫有淚不輕彈」,而現在流傳的是「男兒有淚不輕彈」,這絲毫不影響要表達的意思。整首詩出自戲曲《林衝寶劍記》,其中第37出(回)則是《寶劍記·夜奔》,戲曲是作者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戲曲家李開先。
李開先是明朝嘉靖年間的進士,他自幼聰慧,博學多才,為官清廉,剛正不阿。適逢嘉靖帝統治時期,官員腐敗,貪汙橫行,他提出了很多改革的措施,但是都沒有被重用,不得志的李開先只好罷官回家,潛心寫作,取材水滸傳的悲劇人物之一的林衝,寫出了《林衝寶劍記》,藉機表達朝堂的正義勢力終將戰勝邪惡勢力的願望。
《寶劍記·夜奔》主要由古典小說《水滸傳》取材改編而來,大概情節是:林衝擔任宋朝80萬禁軍教頭期間,因為不滿奸臣高俅的貪汙腐敗、任人唯親、徇私枉法等行徑,彈劾揭發高俅的不法之事,高俅大怒,開始打壓林衝。林衝被誣陷後,死裡逃生,投奔梁山。
到了梁山後,林衝因為武功高強,很快成為梁山的頭領,接下來林衝率領梁山大軍攻打北宋首都汴梁,宋軍不敵,只好按照林衝的要求,交出奸臣高俅父子,將他們處死,最終林衝被詔安。期間林衝被冤枉、死裡逃生的過程,也是一把辛酸淚,所以就連鐵血硬漢林衝也有掉眼淚的時候,看來他受到的委屈確實是不小,因此才出現了「丈夫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的千古絕唱。
戲曲《林衝寶劍記》雖然寫成有近500年的歷史,知道的人不多,然而它的「男人有淚不輕彈」,卻一直被後人廣為傳頌。但是大家再引用的時候,可千萬別忘記了下一句「只是未到傷心處」,因為下一句更能表現出男人所受到的委屈,當人們看到它後,會心酸的直讓人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