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閆芳、太極雷雷等所謂「大師」,一次次把傳統武術推上風口浪尖。傳武到底能不能打?傳武在當代還有沒有價值?傳武未來的路在何方?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一者,向大眾揭開中國傳統武術的神秘面紗;二者,解析一些武術造假的技術和方法;三者,介紹傳統武術中一些真正實用技術的訓練方法和使用技術。同時也探索尋找保護和發展真正的中國傳統武術的出路問題。下面刊載的是《武林揭秘》第二十八章的內容。
插圖/潘月來
1940年前後的一天傍晚,一列蒸汽火車突突的冒著熱氣和煤灰,「呼哧呼哧」在上海閘北的「老北站」月臺上停下。
在這棟建造於1909年由英國建築師西排立設計的紅色四層西式火車站內,火車一停下,各種賣大餅油條、大前門捲菸、小籠包子生煎包的小販,肩挑扁擔、孔武有力的挑夫,立刻一擁而上,堵住火車的車窗和已經下車的旅客,兜售生意。
伴隨著旅客、商販、挑夫、三教九流和火車的轟鳴聲,站內充滿了嘈雜。同時,月臺外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站著全副武裝、荷槍實彈的日軍和偽警察,他們可以隨意檢查人、打人、捉人,旅客稍有不滿就是被日偽軍打罵。
在月臺進站口圓門處,早已有一個身穿細布長衫,頭戴禮帽,腳穿皮鞋的商人樣的中年人等候著這班車。他雖然站在人群背後,但是一雙如鷹般的眼睛卻在掃視著列車上下來的人。突然,他的眼睛閃出激動的眼神,目光停留在一個穿著黑乎乎的土布對襟短衫、燈籠褲、圓口布鞋,背著包裹,滿臉絡腮大鬍子的北方漢子身上。只見中年商人快步向前走到北方漢子面前,又警覺又激動地輕聲說:「師兄!」
北方漢子也激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小聲說:「師弟,你辛苦了。這次來上海,又要麻煩你了。」
「終於到上海了,俺們走吧,先去我家歇歇。」中年商人說完,就向車站門口的漢奸翻譯和日軍說了幾句,又塞了幾張「軍票」給漢奸,然後就帶著北方漢子快步走出老北站。他們在車站外迅速叫來一輛黃包車,上車後朝著上海大世界方向奔去。
這二人,商人模樣的叫楊邦泰,太極、八卦、形意武術名家姜容樵的徒弟,當時是一位在上海做茶葉南北貨商人。大鬍子北方漢子就是解放後大名鼎鼎的武術家沙國政。二人都曾向姜容樵學拳,故彼此稱師兄弟。此次,沙國政是由於在山東老家膠東半島秘密抗日,打死了惡霸漢奸,遭到日偽通緝,南潛上海避難來的。
沙國政(1904- 1992),新中國高級武術教練。他出生在山東榮成石島北溝村。九歲時父親送他到鄰近的文登縣讀私塾時,拜當地武師王業武、姜華亭為師。以後又隨畢樹裕、王者政、劉光興、劉智學習。
22歲時,沙國政到天津當學徒,使他有機會在津門結交了許多近代武術名家,如張佔魁、孫祿堂、翟樹珍、姜容樵等。
沙國政一生從名師眾多,曾先後拜近代武術名家姜華亭、劉光興、畢樹裕為師,習少林、蝗螂、通背拳等拳械,後又拜當時武林中赫赫有名的王者政、翟樹珍、修劍痴、姜容樵、孫祿堂、宮寶田等為師,潛心苦修八卦掌、形意拳、通背拳、太極拳等。
在沙國政極其艱辛的習武之路中,他行俠仗義、愛國護民、嫉惡如仇,特別是對欺辱和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者切齒痛恨。他曾在天津隻身痛打羞辱中國婦女的英國水兵,在1931年,日寇在吉林和韓國發動的「萬寶山事件」中保衛國人的生命財產。後來又在膠東抗擊日寇,沙國政足跡遍南北,尋名師高手,被人稱為「小俠士」、「下盤沙」、「神槍沙」、「劍痴子」等美名。
我國著名武術家吳圖南先生贈沙國政詩曰:「群空冀北早知名,而今江上始識君。俠氣臨時龍虎遁,劍光到處鬼神驚。」
據史料記載,沙國政勤記筆記,常寫心得,常以「活到老學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師」、「溫故而知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藝無止境,不可抱殘守缺」等座右銘鞭策自己和教誨學生。1949年沙國政來到雲南昆明大板橋務農,1958年出任雲南省武術隊總教練,此後的三十年中,沙國政先生為中國武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了新中國武術的功臣。尤其是他的通背掌,積幾十年的實踐和心得體會,集劉光興、劉智、修劍痴三家之長,重加整理、創編了通背七十二基本掌法和葡萄滿架六路串珠。
故事回到1940年左右的上海,沙國政遭到日偽通緝後,歷盡艱險從山東來到上海,投奔到他的師弟——同為姜容樵弟子的楊邦泰處。
由於楊邦泰是做商行貿易的生意人,與上海的黑社會青幫、日偽政權等三教九流都有著通達的人脈關係。楊邦泰將沙國政安排在自己在上海大世界附近的家裡。這是一棟獨棟的石庫門三層樓房,有院子和一個曬臺。同時,楊邦泰又找到日偽檢查、司法、軍警機構的漢奸和日本人,將進一步保護好沙國政,將他在膠東抗日打死漢奸惡霸的事情「消案」。在這最困難的時候,沙國政就在楊邦泰家中,潛心修煉武術,整理拳譜,同時為了報答師弟的援助之恩。沙國政便將他的另一位師父「燕北大俠」修劍痴的通背拳,手把手教給了楊邦泰。
修劍痴(1883—1959),通背拳第四代傳人,拜許天河為師,學練通背拳,是我國武壇著名的通背高手,通背三傑之一,人稱「燕北大俠」,他於1915年前後來到遼寧,出道瀋陽,後又到大連授徒立業,以教拳為生,當時稱為「祁家門」,即五行通背,被稱為「遼寧通背拳的始祖」。其在拳序中說「餘自幼好奇,喜聞人談遊俠事,稍長習武,刀槍劍戟,無所不學,覺無異能,乃毅然舍之,後客琉璃河鎮,受異人傳授,得五行通背拳。」
他酷愛劍術,並擅長實戰技擊,對通背拳勢、法、理的系統闡發,不但使少祁派通背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且為豐富中華武術寶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培養出許多武術家。其中之一就是當時在遼寧學藝的沙國政。
通背拳1、掌法五:摔掌、拍掌、穿掌、劈掌、攢掌。2、腿法三十六:迎門腿、十字腿、左右插花腿、裡擺蓮腿、外擺蓮腿、十字擺蓮腿、雙擺蓮腿、連環擺蓮腿、左右彈腿、捋代十字彈腿、前後撩腿、急步點腿、飛步點腿、躍魚點腿、連環點腿、左右點腿、迎面撞腿、十字撞腿、裡撞腿、外撞腿、遍撞腿、反撞腿、藏花腿、葉底藏花腿、奪勢藏花腿、劈摟藏花腿、前後扣腿、連環掃腿、反正連環腿、連環三腿、撩陰腿、胸前掛印、鴛鴦腿、膀趄腿、劫腿。4、步法27種:進步、退步、閃展步、連環步、撒步、飛步、虛步、躍步、箭步、旋轉步、提膝步、搖身膀趄步、搖身正步、騰身躍步、丁字步、弓字步、川字步、梅花步、鵲躍步、蟹行步、串林步、猛虎驅羊步、龍行步、猿猴出洞步、彈簧步、鶴行步。5、十三種點穴法:死穴、啞穴、暈穴、咳穴、膀胱、蝦蟆、猿跳、曲池、鎖喉、解頤、合谷、內關、三裡等穴。6、三十種應敵打法:長拳滾斫、分心十字、擺肘逼門、迎風鐵扇、棄物投先、推肘捕陰、彎心杵助、舜子投井、剪腕點筋、紅霞貫日、烏雲掩月、猿猴獻果、綰肘裹靠、仙人照掌、彎了大步、兌換抱月、左右揚鞭、鐵門閂、柳穿魚、滿肚痛、連枝箭、一提金、雙架筆、金剛跌、雙推窗、順牽羊、亂抽麻、燕抬腮、虎抱頭、四把腰等。
真可謂:
佑神通臂最為高,鬥門深鎖轉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勢,撒出抱月不相饒。揚鞭左右人難及,煞錘衝擄兩翅搖。
沙國政在楊邦泰家避難的時期,將這套完整的修劍痴等留下的通背拳,全部手把手教給了師弟楊邦泰。解放後,沙國政到雲南定居,一手訓練了新中國的雲南省武術隊,開創了自成一體的「沙國政通背拳」。同時,楊邦泰也在上海,參加了上海市武術協會並長期在上海人民廣場和上海體育宮教授和表演這套通背拳。使得這門集技擊表演為一體的優秀北派技擊傳統武術拳種,得以在上海獲得傳播和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