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減量,我們能做些什麼?

2021-01-08 十裡幽都

你是否知道「垃圾問題」早已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

據悉,到了2025年,全球垃圾產量會從2010年的350多萬噸每天增長到600多萬噸每天。而處理垃圾的費用也將從2010年的2050億美元增長到3750億美元一天。無論是在太平洋還是珠穆朗瑪峰,無論是在陸地還是深海,你都會看到人類垃圾的蹤影。

在這個「垃圾分類」被廣泛倡導的時代,「垃圾減量」卻是一個會被輕易忽略的概念。可即使我們將使用過的每一個物品都正確的分類回收,我們依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問題。

因為首先,回收再造是一個需要以消耗更多資源才能得以實現的鏈條,而這個鏈條也會最終因物品的損壞或其回收價值的自然下降而走到盡頭。最終還是會徹底淪為「真正的垃圾」,因此垃圾減量刻不容緩。

與此同時,當一個物品在通過資源採集,工廠加工,包裝製造,貨物運輸和市場流通才剛剛來到我們手中時,整個製造產業所產生的垃圾已是物品本身的70倍之多。所以當我們要把物品扔掉之前,對環境的傷害早已經產生了,這就是為什麼衷心的期望製造商們可以在生產製造的同時,就規劃設計好垃圾的減量與回收。

那麼,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可以對垃圾減量做些什麼呢?

首先,要了解廢物管理的五個「R」原則:

Refuse拒絕(不需要的)

Reduce減少(需要的)

Reuse再利用(已有的)

Recycle回收(可回收利用的)

和Rot腐爛(剩下的)

然後,根據這五個規則,我們就可以將我們能做的,可以做的一 一列舉出來了。

01堅持無紙化辦公。若需用紙,堅持雙面使用紙張。有條件選擇使用蔬菜製作的紙張或使用電子手寫板,或者使用再生紙,減少塑料紙等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

02在外出時堅持拒絕使用塑膠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堅持少用塑料水瓶。養成自帶可重複使用的水瓶、帆布袋、購物袋、保溫飯盒的習慣。

03外食時,堅持攜帶自己的不鏽鋼餐具,不僅環保而且衛生。拒絕使用賓館四小樣,廚房的紙巾堅持用毛巾替代。需要包裝時堅持選擇使用舊報紙降解麻線類材料而不是塑料包裝。

04堅持儘量減少購買快銷品牌的服裝,找準自己的服裝風格定位,慎重購物。另外可以選擇租賃服裝,詳見各類租賃服裝APP。或者自行定製服裝既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也保證了服裝尺寸的合身,最重要的是如果是自己提供的材料,可以確保材料質量過關;穿穿和易改衣等app都提供此類服務。

另外,購買的不合身的衣服可以通過改衣來使其達到自己的期望,或者將不穿的衣服改成購物袋、枕頭、杯子等等,這樣可以使其循環利用,避免浪費和造成垃圾增量,例如廢棄的羽絨服可以回收羽絨製作羽絨被、羽絨枕頭或定製新的羽絨服,這樣既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又可以節省開支。

另外,建議廢棄的服裝可以通過各種服裝回收app或鹹魚等等的平臺進行回收再造。

05對於想要丟棄或者極少閱讀的書籍,可以在各種app上或平臺上申請回收,例如類似漫遊鯨、多抓魚、借書app等等的平臺。有些app會回報一定的費用,有些會使其循環利用。另外也可以從這些平臺上類似借書app、樹袋熊app等平臺上借閱圖書,或者購買低價圖書。既節約了購書成本,又避免了紙張浪費。

另外,許多書籍都有電子版本pdf或者mobi等等,如果有條件,可以使用kindle或者電子紙平板電腦 DPT-RP1或者ipad等等來替代紙質書,在減少紙張浪費的同時也可以節省開支。

06日常生活雜物,不需要的可以贈送他人或者平臺低價售賣或者申請平臺回收使其循環利用,或者進行改造再利用。例如,包裝盒製作收納盒,零碎布或者已廢舊的塑料唱片,可在爐上烤軟,用手輕輕地捏成荷葉狀,這樣就成了一個別致的水果盤。也可以隨心所欲地捏成各種樣式,或用來盛裝物品,或作擺設裝飾,都別具特色。

07 不用普通電池,用可充電的電池。鍋碗瓢盆儘量不扔,家具能用的就繼續使用,不要老是更新換代,或者送給周邊的親友。

08在社區、學校、公司等等地方舉辦舊物交換的活動,人們可以把家中淘汰但可以使用的家具、電器、樂器等等拿到活動現場進行售賣或者交換。

09點外賣時,拒絕那些最終會扔進垃圾桶的物品。包括塑料餐具、吸管、餐巾紙、手提袋以及小包裝的調味品。

10搬家需要採購袋子時,堅持購買布袋來代替塑膠袋。

11快遞的包裝產生的垃圾比較多,有些包裝袋子可以重複利用。

12如果你需要點蠟燭,燃起篝火或者有其他原因需要點火,請用火柴代替你手上的塑料打火機,這些廉價的塑料打火機會在地下填埋多年或者在死鳥的胃裡被發現。如果你不能放棄使用打火機,請選擇可再填充的金屬打火機。

13大多數冷凍食品都提供方便的塑料包裝。即使有些包裝號稱是由環保的紙板製作的,但事實上都塗上了一層薄薄的塑料,雖然放棄冷凍食品很困難,但是這種做法除了對自然環境有益之外,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你少吃了很多加工食品,並避免了這些塑料包裝在微波爐一起加熱時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有毒物質。

14如果你在農貿市場購買漿果和小番茄,你可以繼續使用之前購買時附帶的包裝盒,甚至可以將多餘的包裝盒退回給商店,讓他們重複利用。

15使用布尿片,據美國環保署稱,在美國每年要丟棄76億磅重的紙尿片,再加上每年需要單獨使用8萬磅的塑料和超過20萬棵樹來為美國的嬰兒們製造紙尿片。換成布尿片不僅會減少你的寶寶製造的碳排放,同時也能更省錢。

16不喝瓶裝果汁,比起購買瓶裝果汁,不如在家自製鮮榨果汁或者只是簡單地品嘗新鮮水果。這不只會減少塑料垃圾,同時也對你的身體更好,你會獲得更多天然的維他命和抗氧化劑,攝入更少人工混合的高果糖漿。

17如果你的家裡有醋和小蘇打,你就不再需要那些塑料瓶裝的瓷磚清潔劑、廁所清潔劑和窗戶清潔劑等等。製作你自己的清潔產品不僅可以避免使用這些有毒的化學品,還可以騰出一些空間,省下一些現金。

18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瓶和一次性杯。

19儘量將食物放在玻璃容器中,而不是放在塑料容器中,比起將用過的玻璃罐扔掉,不如用它來儲存調料,例如義大利麵醬,花生醬,蘋果醬等。這些玻璃罐也可以在購買散裝食品的時候派上用場。雖然廢舊玻璃容器不能分解,且在自然界中自然消亡大約要4000年以上,但是廢舊玻璃容器可以100% 的回收並可以反覆地回收,現在有些地方可以回收玻璃。

20拒絕食用口香糖,口香糖最初是由天然樹膠或甘油樹脂作為膠體的基礎,當科學家製作出了合成樹膠後,聚乙烯和聚醋酸乙烯酯便逐步代替了天然樹膠。這不僅僅意味著你咀嚼的是塑料,還可能是有毒的塑料。聚醋酸乙烯酯是醋酸乙烯酯的聚合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研究顯示,醋酸乙烯酯引起實驗室的老鼠長出了腫瘤。雖然目前口香糖的回收已經有實現的可能了,但你最好還是忽略這個消息。

21使用可重複使用且可降解的垃圾袋來替代常用的塑料垃圾袋。

22隻吃蛋卷冰激凌。這看起來是小事,卻可以避免塑料或泡沫塑料容器的大量使用,而它們只會在十幾分鐘後被扔進垃圾桶,十分浪費。

23不要拿促銷宣傳品。音樂會、展覽會或節慶活動上的宣傳冊、宣傳品、小物件,看起來很誘人,但如果自己不需要,就不要拿。這些東西被拿回家後很可能直接丟到角落,最終扔進垃圾桶。

24不用一次性剃鬚刀。刮鬍子的男士不要使用一次性剃鬚刀,應選擇可反覆使用的金屬剃鬚刀或電動剃鬚刀。

25變丟棄為修復。俗話說「縫縫補補又三年」。對一些破舊物品,要做到敝帚自珍,不要隨意丟棄。對於「罷工」的烤箱、電腦、吸塵器等,可以向老一輩學習,自己動手進行修理。

26在節假日減少廢棄物產生。在春節、聖誕節,還有雙11等網購盛宴期間,廢棄物會激增,大多以購物袋、商品包裝和剩菜剩飯等形式呈現,應引起格外重視。可以發送電子賀卡,或贈送不產生廢棄物的禮物,比如請朋友看電影、欣賞音樂會。實體禮品可用絲巾、布或報紙包裝。

27動手製作家居用品。很多家庭生活用品可以自己動手做,比如清洗液、牙膏、護手霜等,並在反覆灌注的容器內存放,這些不含化學添加劑的用品可能比買來的還健康。

28每年有470億多支,永遠不會降解的塑料牙刷被倒在陸地上和海洋中,把塑料牙刷換成可持續的竹子牙刷或其他類環保牙刷。成效肯定很顯著,想想你一生中使用的所有塑料牙刷。你知道嗎?塑料牙刷是海洋的10大汙染源之一。

29平均每個女人的一生會扔掉300磅重的護墊、衛生棉和敷抹器。所以儘量使用月經杯。

30不要使用一次性塑料保鮮膜來保存食物和剩菜,而是改用這種可持續的、可重複使用的食物包裝紙,這些都是天然的、有機的、可堆肥的,我認為它們是用蜂蠟做的,而且它們的保鮮效果很好,在我看來比塑料還要好(天然有機蜂蠟保鮮布等等)。

30使用可替換刷頭、百潔布的劍麻碗碟刷、竹纖維洗碗毛巾等等。

聯合國環境署在其2018年世界環境日的網頁上指出,目前人類每年要生產與全球人口總重量相等的——3億噸塑料垃圾。自20世紀50年代塑料工業飛速發展開始,人類已經生產出超過83億噸的塑料垃圾,只有9%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利用。

而那些無法回收的塑料廢物則會在垃圾填埋場被深埋或是丟棄到沙灘,河流和大海,這對我們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例如太平洋垃圾帶——從美國的加州延伸到日本一帶通過洋流將漂流的海洋垃圾聚集形成的兩個巨型的垃圾島。一組聯合國環保署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魚還多。塑料中的有毒化合物被動物誤食後,又會通過食物鏈重新送到你的餐桌上。

在廣東省東莞市遠豐村,自1995年起,村後有座高出海拔多米的垃圾山。劇毒的腐爛物和髒水滲透地下,汙染了人們生活飲用的水源。在當地只要是用水,任何人都逃不開垃圾毒物對身體的侵蝕……

於是,這個僅有400人的村莊,10年間許多村民因患癌症死亡,被包括央視在內的眾多媒體冠以——」癌症村「 。

類似的癌症村,在中國還有成千上百個,原因就是因為垃圾處理導致的。

垃圾汙染、水源汙染、空氣汙染……

成千上萬因此而死亡的動物……

垃圾減量,既可以保護我們的家園和所有的生命,又可以節省開支,每個人都做一點點,就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和改變。不要猶豫,和我們一起開始零浪費的生活把!從一件事情的改變開始!

相關焦點

  • 養些紅蚯蚓「吃垃圾」
    養些紅蚯蚓「吃垃圾」 2015/04/21 10:48 來源:瑞安網 瀏覽:5133
  • 海洋環保科普(2)|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我們能做些什麼?
    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北京新發地:「大胃王」就地吃掉廚餘垃圾 垃圾減量率達95%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的廚餘垃圾處理設備。處理廚餘垃圾。屆時將每日處理100噸果蔬等廚餘垃圾。近日,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果品批發區,工人們正在忙著將裝滿了果皮、果葉的垃圾桶送進區域一角的鐵皮房。
  • 垃圾減量36計·調查報告|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
    圖說:薄薄的冬瓜片也被單獨包裝申城垃圾分類正在積極推進,後端科學分類逐步深入人心,然而更關鍵的一步則是如何做到垃圾減量。在新加坡,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61%,六成垃圾在送至焚燒填埋廠之前即「打道回府」。而上海每天產生約2.8萬噸垃圾,若要減輕處置壓力,源頭減量勢在必行。要實現減量,每個垃圾桶都得「斤斤計較」。
  • 廚餘垃圾去哪兒了?TA竟然一頓能「吞下」500公斤~
    不知大家想過沒有飽餐一頓以後我們每天留下的廚餘垃圾都去哪兒了?其實廚餘垃圾都被TA給吃啦不信您瞧廚餘垃圾終結者在西城區機關食堂後廚垃圾處置站一臺生物降解機正在工作在一頓「吞下」500公斤廚餘垃圾後降解機在微生物菌的助力下能將分類好的廚餘垃圾發酵降解處理成液體
  • 海澱西山庭院小區養水虻和蚯蚓,試行近一年,廚餘垃圾就地減量四成
    能吃廚餘垃圾的蟲子,長成後可以作為養殖羅非魚的飼料,糞便還能和落葉一起堆肥;PVC管制成的「蚯蚓塔」埋在地下,既能消納部分廚餘垃圾,還能給寵物糞便找個好去處……在海澱西山庭院小區,類似這樣的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小發明已經試行了近一年,效果顯著,廚餘垃圾就地減量達到30%至40%。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說課稿:《我們能為地球做什麼》
    小學品德與社會說課稿:《我們能為地球做什麼》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海澱這小區厲害了,養水虻和蚯蚓近一年,廚餘垃圾就地減量近四成...
    能吃廚餘垃圾的蟲子,長成後可以作為養殖羅非魚的飼料,糞便還能和落葉一起堆肥;PVC管制成的「蚯蚓塔」埋在地下,既能消納部分廚餘垃圾,還能給寵物糞便找個好去處……在海澱西山庭院小區,類似這樣的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小發明已經試行了近一年,效果顯著,廚餘垃圾就地減量達到30%至40%。
  • 果皮+紅糖+水=天然「洗潔精」垃圾分類與減量,你可以這樣「拯救...
    長江商報消息 果皮+紅糖+水=天然「洗潔精」垃圾分類與減量,你可以這樣「拯救地球」今年的「世界環境日」,由民間力量和慈善團體策劃的「垃圾分類和回收再利用」活動在楚河漢街進行。「日常生活中能通過哪些方式來參與改善環境呢?」專家稱,許多來源於生活方式的轉變,比如外出就餐自帶碗筷、洗菜洗衣的水用來衝廁所等。在舞臺下設置了兩個實用展臺,義工們通過現場操作演練,教大家如何把生活中的垃圾變廢為寶。
  • 垃圾分類不做「選擇題」
    10月中旬,廣州垃圾分類執法檢查強制實施單位489個,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31份,僅天河區就被責令整改20宗。 機關做表率 垃圾袋分顏色,餐具回收有流程 目前,廣州每天產生生活垃圾約2.5萬噸,今年1—6月全市生活垃圾日均處理量1.95萬噸,儘管持續快速增長,但處理能力與垃圾產生量的矛盾依然突出。
  • 關於狗狗發情期,我們需要知道些什麼?又能為它們做些什麼呢?
    那麼當家裡的狗狗發情了,會有什麼表現,我們又應該做些什麼呢?狗狗的發情期一般一年有兩次,在發情期的期間,如果家裡養的是公狗,那麼要注意它們的性情變化了。一般處於發情期的公狗性格都會變得比以前要暴躁的多,可能看到其他狗狗就會上前,明顯有打架的想法。
  • 普及丨快餐盒塑膠袋奶茶杯…是什麼垃圾?官方解答來了→→
    舉報   一次性塑料餐盒、塑膠袋……  都是我們生活中特別常見的垃圾
  • 批發市場這樣做垃圾分類
    清河綜合市場是番禺規模最大的綜合批發市場,佔地面積近18萬平方米,每天交易量近5000噸,產生近60噸生活垃圾。面對如此龐大的垃圾量,清河市場是如何處理垃圾分類、減量和有效利用的呢?11月8日,廣州日報記者帶著問題深入番禺區最大批發市場,探訪他們的垃圾分類工作經。
  • 創建「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
    立刻少了一大半;認為煲湯的大肉骨頭是屬於廚餘垃圾的請舉手,其他不舉手的是知道它屬於什麼垃圾嗎?不知道的請舉手,其實剛才說屬於廚餘垃圾的基本上不知道它屬於什麼垃圾,那知道的隨便抽查一下,這邊第四排穿紅色T恤衫的代表,你覺得大骨頭是屬於什麼垃圾?  【觀眾】其他垃圾。
  • 當父母老了,我們到底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我曾聽過一句話,忘記是誰說的,大意是:父母是我們距離死亡的最後一堵牆。當我們還是未成年的孩子,或者說當我們的父母還是強有力青壯年,他們在我們眼裡就是無所不能的超人。然而當我們長大了,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後代,我們的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變老了,他們從身體到精神不可遏制地走向衰老。
  • 聊不完的垃圾|鄉村垃圾分類,可能比城市更好做
    2017年回國後我就想,到底要做什麼?當時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有機農業,一個是垃圾。正好有一個前同事跟中國扶貧基金會有個項目,在一個村裡面做扶貧,遭遇了嚴重的垃圾問題,問我能不能看看怎麼做垃圾分類。因為要做旅遊開發,就不能有垃圾。工業化以前,中國農村的大部分地區是沒有垃圾的。
  • 垃圾回收,我們該向臺灣學什麼?
    結果這位朋友遲到近1個小時,理由是「先回家扔垃圾。」當時他覺得很不可思議。然而,如今上海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後,張先生已然明白那位臺灣朋友的心情。「現在每天分類幹垃圾、溼垃圾就已忙得團團轉,大家見面討論最多的就是垃圾話題。」相比大陸,臺灣嚴格的垃圾回收和分類政策已行之有年,且效果不錯。那麼,臺灣的垃圾政策是如何制定和執行的呢?
  • 澳洲山火五億動物喪生、白鱘滅絕……我們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Farneti在編輯按語中說,自己承認時尚出版業對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如今他希望不只喊喊環保的口號,而是真正做些什麼,包括出版一期避免浪費的雜誌,用插畫代替照片。至於那些從拍攝、差旅等環節中省下來的經費,義大利版《Vogue》會捐給奎裡尼基金會以幫助其重建,該機構在2018年11月被威尼斯的洪水衝毀。
  • 宅在家裡,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提問:宅在家裡,除了吃睡吃睡,我們還能做些什麼聰明如你,終於猜到我今天要講什麼了吧?
  • 大鵬三溪社區網格員學習《深圳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7月的深圳,最熱的話題莫過於9月1號,深圳人將迎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各社區緊張的推廣各種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迎接《深圳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正式實施,大鵬區葵湧辦事處三溪社區組織了網格員與熱心志願者50餘人學習《深圳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學習為什麼必須人人動員做好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