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想過沒有
飽餐一頓以後
我們每天留下的廚餘垃圾都去哪兒了?
其實
廚餘垃圾都被TA給吃啦
不信您瞧
廚餘垃圾終結者
在西城區機關食堂後廚垃圾處置站
一臺生物降解機正在工作
在一頓「吞下」500公斤廚餘垃圾後
降解機在微生物菌的助力下
能將分類好的廚餘垃圾發酵降解處理成液體
生物降解機
無害化、就地化的降解是這臺新設備
最大的特點
在餐廚垃圾就地處理過程中
全封閉、不冒煙、不灑漏、無異味
而且就地分類處置後
所產生的液體、氣體經過設備處理後
達標排放、綠色環保
工作人員操作機器進行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餐廚垃圾經前端分離後
每天減量達960升,減量百分比達98%
餐食垃圾產生量
每天由以前的4桶左右減到2.5桶左右
垃圾減量化提高了37.5%
這兩組數據反映出咱們西城區機關食堂
垃圾分類減量的成效
將廚餘垃圾分為可降解與不可降解
生物降解機自9月啟用後
西城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持續細化分類
將廚餘垃圾分為可降解與不可降解
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膳食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玉米芯、雞蛋殼、骨頭這些廚餘垃圾,新設備難以降解,我們便又進一步細分,統一收納、清運處理。」
持續細化分類
與此同時
勤儉節約、人走盤光
也已成為咱們區機關幹部職工的
日常習慣和自覺意識
共助節約新風
勤儉節約、人走盤光
源頭減量之外
節約型成為新設備助力的突出特色
廚餘垃圾就地無害降解
既節約人力成本又能提升區域環境
也為後端垃圾分類減輕工作量
就地無害降解
也避免了餐廚垃圾清運不及時造成的堆放
滋生細菌、二次汙染
珍惜糧食 厲行節約
科技助力、科學管控、源頭減量
應用新技術設備
廚餘垃圾處理成效明顯提升
同時,西城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還將節約理念
融入到食品採購、加工、就餐等多道環節中
樹立文明新風
小夥伴用餐也要記得「光碟」哦
文字:宋紅英
圖片:於志強